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原创唐朝是真的以胖为美吗?得知杨贵妃的真实体重后,女孩们笑不出来了

原创唐朝是真的以胖为美吗?得知杨贵妃的真实体重后,女孩们笑不出来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819 更新时间:2024/4/7 12:10:54

前言

这个世界上拥有数量众多的国家,每一个国家都拥有属于自己不同的审美,并且这样一种审美的差异可能是相当巨大的。我们的邻居日本在曾经喜欢那种脸白如纸、牙齿黝黑的女性,而在非洲的某些部落,人们却喜欢嘴皮子下能塞个大盘子的女人。哪怕是在同一个国家之内,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经历也会导致审美观各有不同。现在的中国人们比较喜欢青春美丽并且偏瘦的女子,但是在曾经的唐朝,人们却以胖为美。那么唐朝人能够接受的这样一种胖,究竟胖到什么样的一个程度呢?

可能正是出于唐朝的这样一个审美观念,所以说现在的人们普遍都认为当时最受唐玄宗李隆基喜爱的杨贵妃肯定也瘦不到哪里去——以胖为美岂不是越胖越美?其实根据后来人们的调查显示,杨贵妃的真实体重可能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

杨贵妃的经历

杨贵妃的本名叫做杨玉环,她出生于公元719年的6月22日。作为一个拥有资格嫁给皇帝的女人,她的家庭肯定也不是什么平庸的家庭——杨贵妃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家中不论是金钱还是地位都是属于绝对的头一批。而出生在这样的一种家庭当中,杨玉环从小也表现的聪颖过人,深受家庭成员们的喜爱。

虽说杨玉环的父亲对其相当宠爱,但是他也并没有忘记要好好教导自己的女儿。其父在杨玉环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她读书写字,且还培养了杨玉环琴棋书画之类种种能力,而杨玉环也将这些东西学的非常快,到后来甚至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随着杨玉环逐渐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她的长相也可谓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美丽。

这样一种各方面精通的美人,肯定是不缺前来提亲的人的,无数男子想要娶这么一个大美人回家,但是杨家通通都回绝了。不过再怎么说女儿也总得嫁人,正当其父考虑应该物色怎么样的一个女婿的时候,却突然收到了一个邀请函,那就是咸阳公主的大婚典礼。作为朝廷中比较有头有脸的官员,杨玉环的父亲能够收到这样一种重大婚礼的邀请,也当然很正常。

美得让李隆基神魂颠倒

够参加这样一场婚礼的人,基本都算得上是有头有脸的贵客,所以说跟着自己父亲一起去参加婚礼的杨玉环,也肯定要着重于妆打扮一番,这也让本来就非常美丽的她锦上添花了。等到杨玉环到了婚礼现场的时候,她的美丽甚至让所有人的注意力从咸阳公主转移到了她的身上,而当时的寿王李瑁在见到了杨玉环以后,也同样为之痴迷。

婚礼结束以后,寿王依然对杨玉环念念不忘,于是他也就请求自己的父亲也就是皇帝帮忙赐旨成婚。结婚后的二人也算是过了很长时间的幸福日子,不过后来有一次杨玉环和寿王在参加皇家宴会的时候,见到了杨玉环的玄宗李隆基也喜欢上了她,但是这毕竟是自己的儿媳妇,李隆基也算是十分纠结,不知道究竟如何是好。

鉴于杨玉环实在是美得让李隆基神魂颠倒,所以这个老皇帝也放弃了自己的礼仪廉耻,选择以韦昭训的女儿来和自己的儿媳妇交换,最终得到了杨玉环。不管杨玉环内心的想法究竟怎么样,她都是无法抗拒的。不过李隆基也确实非常宠爱杨玉环,甚至放着自己的后宫不管不顾,一心一意的只照顾杨玉环一个人,甚至不惜花大代价为她频繁弄来岭南荔枝。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谁又能知道就是这一些荔枝,背后的代价却是无数马匹活生生累死以及驿站卒们不辞辛苦地夜夜奔劳呢?即使如此,李隆基为了哄杨玉环开心也完全在所不惜。那么杨玉环究竟有多美丽,居然能够让一个堂堂正正的皇帝放弃礼仪廉耻,抢走自己的儿媳妇不说,还甘愿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呢?

杨玉环的真实样貌

如果想要了解杨玉环的真实样貌的话,首先还是得从当时唐朝真实的社会环境入手。虽然说唐玄宗末期遇见了安史之乱,但是不可否认在这之前唐朝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是相当良好的,甚至有80%的百姓都能拥有着相当丰满健硕的身材。人们普遍如此,也导致了什么审美观的改变,那就是骨瘦如柴的人没福气,长得丰满点才美观。

普通人家都尚且如此,所以说生活在如此优秀环境下的杨玉环就更是如此了。根据后来司马光的记载,杨玉环的身材大概是“素有肉体,天姿丰艳”,而大概的含义就是杨玉环确实是拥有着一个比较丰满的身材的,但是也绝对算不上是那种体态臃肿的人。身体饱满凸凹有致,拥有一定的微胖肉感,这可能才是杨玉环的真实身材。

后来经过考古专家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杨玉环的身高大概在一米六五,而体重则在120斤左右,这样算下来的话人们的脑海中也就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了。这样的一种身高体重配比,算下来的话杨玉环绝对是一个拥有着略微丰满身材的人,但是绝对算不上是胖子。哪怕是对于现在的一大部分男性来说,这样一种微胖的女性也是相当受欢迎的。

结语

人们经常都说唐朝以胖为美,这也得分时代的情况。唐朝作为中国历史当中极少数拥有着相当繁荣程度的朝代,相比起其他朝代来说人们的营养更加丰富,体型也更加偏向于现代。所以唐朝人说的以胖为美,只是相比起其他那些骨瘦如柴的人们显得丰满一些罢了。

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人类对于审美的观念总体来说还是趋向一致的——中国人也喜欢丰满健硕的身材,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也同样拥有这样一种特质。特别臃肿的身材,不论如何也难以成为主流的审美,而唐朝的以胖为美,也只是相对其他人民普遍挨饿的封建朝代来说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朝官员为何不爱出国?费用全部报销,再另给一笔奖金也不愿意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有年冬天,宋仁宗派王安石出境,去给辽君主拜年,顺便让辽国人见识见识这位青年才俊。这可是皇帝特派的差事,路费、车马、随从肯定由朝廷安排,到了辽国,见到辽国皇帝,按照当时的外交礼节,辽主和辽太后还会打赏一笔巨款呢!如此肥差,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但是,王安石竟然拒绝了,对仁宗说:“微臣还年轻,资历不够,您

  • 原创唐朝西域仅仅驻军2万,为何比宋朝西北驻军几十万都管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切,显然不是某个单独的原因,所能造成的。一、丝绸之路的衰落直到唐代之前,西域对于中原的意义非比寻常。张骞通西域之后,经过几个世纪的开拓,逐渐形成了一条从长安到地中海的经济纽带。当时的世界强国,几乎都被这一条路给串联了起来。中原的丝绸、瓷器源源不断地被交易出去;除了带回来大量的金银货币,还带回来香

  • 宋朝经济繁荣,技术先进,为何灭亡?这一群国家官员“功不可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唐仲友还动用公款印书,包括《荀子》《扬子》等。印书本来不是坏事,但老唐把书印好,不是送到学校当教材,也不是给领导干部发放学习材料,而是以私人名义送给各路达官显贵,借助文脉搭上人脉,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网。这些都被朱熹当作证据,写进告状信里。但是皇帝始终不为所动,以至于告到最后,老朱连唐仲友生活作风有问

  • 北宋要灭南唐,李煜:我称臣行不行?赵匡胤回答成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意思就是说,处在一定的位置,就要负起一定的责任,不能够摇摆不定。一定要专心,一心一意地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位。 但是,不幸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对于本职工作的天赋。很多时候,虽然身处一定的位置,但是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其实这也是

  • 倘若他不死,李渊就没资格称帝,百姓给他修庙纪念,名字人人熟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隋朝二世而亡,命运和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何其相似,第一代帝王打下的天下,全都在第二代的手里毁于一旦,江山改姓!隋朝末年也和秦朝末年一样天下动荡,与秦汉之际楚汉之争时极为相似的情况再度出现了,当时人心归附、多方看好的窦建德饮恨而死,反而是李家父子成了最后的赢家。起于草莽,振臂一呼窦建德原先是河北地

  • 论交朋友的重要性!此人本是强盗,交对了朋友就成南宋著名画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队伍行出不远,有消息传来:康王赵构登上帝位,意欲在南方建立朝廷。听到这个消息,李唐冒死从金营中逃了出来,长途跋涉,南渡寻投宋高宗赵构。这一天,李唐走到太行山,突然从山上冲下一伙强盗。李唐惊恐万状,死死抱住行囊,强盗们一把夺过行囊,仔细翻检后,却发现除了颜料画笔,行囊中什么都没有。强盗们正要将他“咔嚓

  • 中国大遗址|锁阳城调查勘探记:始于唐代,废于西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多年前曾组织调查勘探小组,对锁阳城古遗址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调查、勘探、采集标本和部分清理工作等,基本摸清了锁阳城内外长期困扰人们研究思维的一些疑难问题。锁阳城始建于唐代,废于西夏,是目前保护最好,城内布局也最完整的一处西夏时期的城市遗迹。“从城内残留遗迹分析,其废弃时间当定格于西

  • 隋唐好汉里面谁的战马最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演义评书之中,多有各种宝马。隋唐演义系列中基本每一个好汉都有一匹优质战马,比如雄阔海的黑煞兽、伍云召的照夜玉狮子、伍天锡的乌骓、罗成的西方小白龙、杨林的抓蹄白虎马、魏文通的九点桃花兽、定彦平的银点花斑豹、秦琼的透骨龙黄骠马、尉迟恭的抱月乌骓马、单雄信的青鬃马等等。这些马名字特异,也是极其骏异,都是

  • 价值67.91亿!杜甫酒业变身“小巨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 新出土唐代墓志,字字都有《兰亭》的影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他曾说:《兰亭序》从文字到书法都是假的!今天有了打脸的证据了,看来乱说话,终究是要还的。唐代新出土了一件墓志,非常出人意料!因其字字《兰亭序》的影子…太意外了,请容我静静地捋一捋逻辑关系…我所第一感受到的是,唐代学《兰亭序》的时髦,都已经溢到地表下边了。继续观察这些字,有些与《兰亭序》如同刻本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