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官员为何不爱出国?费用全部报销,再另给一笔奖金也不愿意去

宋朝官员为何不爱出国?费用全部报销,再另给一笔奖金也不愿意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75 更新时间:2024/4/6 1:17:50

有年冬天,宋仁宗王安石出境,去给辽君主拜年,顺便让辽国人见识见识这位青年才俊。这可是皇帝特派的差事,路费、车马、随从肯定由朝廷安排,到了辽国,见到辽国皇帝,按照当时的外交礼节,辽主和辽太后还会打赏一笔巨款呢!如此肥差,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但是,王安石竟然拒绝了,对仁宗说:“微臣还年轻,资历不够,您派别人去吧。”

还有一年春天,仁宗又派王安石去给辽国太后祝寿,并提前承诺,只要他顺利办完这趟差事,回来就能升官,另外再奖励一笔钱。结果王安石又拒绝了,理由是“父母在,不远游”。

王安石才气大,脾气也大,性情很古怪,个性相当强,他不愿出国不足为奇。问题是,苏东坡和苏辙也不愿出国。

宋哲宗在位时,太皇太后派苏东坡去辽国拜寿,苏东坡回奏道:“微臣体弱多病,最怕出远门,请太后体谅,另请高明。”太皇太后没办法,改派苏辙,结果把苏辙吓得不轻,连连叫苦:“我从少年时代就患上肺病,受不得寒冷,辽国气温那么低,我怎么敢去呢?”不过苏辙最后没有拗过太皇太后。

1089年,苏辙以翰林学士的身份担任辽国生辰使,带着几十位随从和朝廷送给辽国君主的生日礼物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他出发的时候是十月,回国时已经到了第二年春天,等于在辽国待了整整一个冬天,差点儿冻死。

苏辙之所以不愿去辽国,首先是气候原因。辽国位于北方,纬度高,植被少,遍地风沙,是苦寒之地,宋朝人住不习惯。其次,当时交通落后,途中极其耗时间。苏辙有诗:“千里使胡须百日,誓将中子治书囊。”从宋朝边境到辽国首都有1000里路程,要走一百多天。再次,宋、辽两国虽然和平相处了一百多年,但仍算敌对国家,边境上小规模的战役始终不断,这边的使臣到了那边,万一碰巧遇上两国开打,使臣不是被监禁就是被砍头,想回家乡是不太可能了。

不过话说回来,君有命,不敢辞。在北宋时期,受命出使辽国的大臣也不少,包拯欧阳修沈括黄庭坚的岳父的老师陈襄都奉命去过辽国,回国后还写了一本《使辽语录》,向皇帝详细报告了一路上的见闻。

而这些使臣要么特别有文采,要么特别有口才,要么长得很帅,否则不足以彰显大宋风采,只能丢人现眼。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原创唐朝西域仅仅驻军2万,为何比宋朝西北驻军几十万都管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切,显然不是某个单独的原因,所能造成的。一、丝绸之路的衰落直到唐代之前,西域对于中原的意义非比寻常。张骞通西域之后,经过几个世纪的开拓,逐渐形成了一条从长安到地中海的经济纽带。当时的世界强国,几乎都被这一条路给串联了起来。中原的丝绸、瓷器源源不断地被交易出去;除了带回来大量的金银货币,还带回来香

  • 宋朝经济繁荣,技术先进,为何灭亡?这一群国家官员“功不可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唐仲友还动用公款印书,包括《荀子》《扬子》等。印书本来不是坏事,但老唐把书印好,不是送到学校当教材,也不是给领导干部发放学习材料,而是以私人名义送给各路达官显贵,借助文脉搭上人脉,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网。这些都被朱熹当作证据,写进告状信里。但是皇帝始终不为所动,以至于告到最后,老朱连唐仲友生活作风有问

  • 北宋要灭南唐,李煜:我称臣行不行?赵匡胤回答成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意思就是说,处在一定的位置,就要负起一定的责任,不能够摇摆不定。一定要专心,一心一意地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位。 但是,不幸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对于本职工作的天赋。很多时候,虽然身处一定的位置,但是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其实这也是

  • 倘若他不死,李渊就没资格称帝,百姓给他修庙纪念,名字人人熟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隋朝二世而亡,命运和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何其相似,第一代帝王打下的天下,全都在第二代的手里毁于一旦,江山改姓!隋朝末年也和秦朝末年一样天下动荡,与秦汉之际楚汉之争时极为相似的情况再度出现了,当时人心归附、多方看好的窦建德饮恨而死,反而是李家父子成了最后的赢家。起于草莽,振臂一呼窦建德原先是河北地

  • 论交朋友的重要性!此人本是强盗,交对了朋友就成南宋著名画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队伍行出不远,有消息传来:康王赵构登上帝位,意欲在南方建立朝廷。听到这个消息,李唐冒死从金营中逃了出来,长途跋涉,南渡寻投宋高宗赵构。这一天,李唐走到太行山,突然从山上冲下一伙强盗。李唐惊恐万状,死死抱住行囊,强盗们一把夺过行囊,仔细翻检后,却发现除了颜料画笔,行囊中什么都没有。强盗们正要将他“咔嚓

  • 中国大遗址|锁阳城调查勘探记:始于唐代,废于西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多年前曾组织调查勘探小组,对锁阳城古遗址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调查、勘探、采集标本和部分清理工作等,基本摸清了锁阳城内外长期困扰人们研究思维的一些疑难问题。锁阳城始建于唐代,废于西夏,是目前保护最好,城内布局也最完整的一处西夏时期的城市遗迹。“从城内残留遗迹分析,其废弃时间当定格于西

  • 隋唐好汉里面谁的战马最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演义评书之中,多有各种宝马。隋唐演义系列中基本每一个好汉都有一匹优质战马,比如雄阔海的黑煞兽、伍云召的照夜玉狮子、伍天锡的乌骓、罗成的西方小白龙、杨林的抓蹄白虎马、魏文通的九点桃花兽、定彦平的银点花斑豹、秦琼的透骨龙黄骠马、尉迟恭的抱月乌骓马、单雄信的青鬃马等等。这些马名字特异,也是极其骏异,都是

  • 价值67.91亿!杜甫酒业变身“小巨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 新出土唐代墓志,字字都有《兰亭》的影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他曾说:《兰亭序》从文字到书法都是假的!今天有了打脸的证据了,看来乱说话,终究是要还的。唐代新出土了一件墓志,非常出人意料!因其字字《兰亭序》的影子…太意外了,请容我静静地捋一捋逻辑关系…我所第一感受到的是,唐代学《兰亭序》的时髦,都已经溢到地表下边了。继续观察这些字,有些与《兰亭序》如同刻本一般,

  • 武则天男宠薛怀义,争风吃醋的悲剧,自然是不作就不会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信佛,薛怀义其实并不是因为是和尚才得到武则天宠幸,而是因为当了和尚才方便武则天宠幸。最初的时候薛怀义并不是和尚,只是街头的一个小混混,千算万算谁也算不到,这个小混混能被千金公主看上,看来运气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很显然薛怀义运气不错。薛怀义被千金公主看上仅仅只是起点,把薛怀义送给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