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白和杜甫,是大唐诗人的代表,他们之间的关系真的亲密吗?

李白和杜甫,是大唐诗人的代表,他们之间的关系真的亲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969 更新时间:2024/1/23 9:53:08

白和杜甫同为诗人,也被后世学者认为两人之间的友谊是真诚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翻看史册,就会发现远不是我们想的那样简单。

李白比杜甫大十几岁,以古代的标准,基本上属于两代人。而且,李白属于那种天才型的诗人,在当时就已经名满天下了,连皇帝都看重他的才气,将他召进宫中,当了翰林学士。可以说,李白是当时杜甫这样的人的榜样,希望能像他一样,靠采得到皇家赏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白和杜甫相见时,李白有资格在杜甫面前摆谱,而杜甫对李白的崇拜,也是真诚的。

李白和杜甫第一次见面,正是李白被从宫廷里赶出来的时候,要是李白正走运,或许杜甫就没机会去认识他了。此时,李白遇到一个崇拜自己的年轻人,自然也能放下架子和他交往了,也由此拉来了两人交往的序幕。

两人结伴在河南一带漫游,然后又到了山东,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两人可以说是形影不离,按照学者的说法,深厚的友谊就此结下了。

李白对官场失望,但此时的杜甫依然有出仕的理想,自然不可能再继续陪着李白无目的地漫游。因此,两人分开,李白继续自己的浪子行程,而杜甫则返回长安,准备参加科举考试。谁都没有想到,两人这一次分别,就成了永别。

诗坛上的传奇,并没有因为两人的结识和分离而拉开,相反,却开始了一段冰冰的生活。

李白是天才诗人,性格散漫,连自己的亲人都不怎么牵挂,自然不会对路上认识的杜甫更有一番关心。这一点,从李白写给杜甫的诗歌中就可以知道。

送别诗是唐诗的一大类,李白一生中写过许多著名的送别诗,但在这么多送别诗中,与杜甫有关的只有四首,而且都是敷衍之作,根本就无法与送浩然等人相比,就连一个普通的农民汪伦在李白的心目中,都比杜甫分量重。

.,j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这四首与杜甫有关的送别诗中,有两首竟然还是冒名的,算下来,李白写给杜甫的诗只有两首。由此可见,要不是杜甫后来出名,只怕这仅有的两首诗,也会被抛弃的。

诗人不以诗歌的形式来纪念友谊,那么,在两人分别后,李白是不是会在心里挂念杜甫呢?

李白在后来的漫游生涯中,写了很多诗篇来记叙自己的这段生涯,但却没有一个字提到杜甫,给人的感觉就是他完全不认识杜甫。

其实,李白这样做,和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他追求的是新奇和浪漫,永远对未知的事物和人感兴趣,而且他名气大,想认识和结交他的人,排着长队等候,所以,他自己人不会去挂念一个在旅途中遇到的年轻人了。再加上李白希望认识达官贵人来帮助自己实现抱负,杜甫这样一个没有根基的人,自然不会在他心里留下印象了。

和李白的没心没肺相比,杜甫崇拜李白,却是真情流露,没有半点作假。

杜甫是诗圣,他的诗歌就是一部历史,完全是真情流露,没有半点矫揉造作在里面。杜甫和李白分别后,写了许多怀念李白的诗歌,算下来,起码有20多首,如果算上不可避免的流失的作品,数量一定非常可观。

从内容上看,杜甫的这些怀念李白的诗歌,有很大一部分是回忆和李白在一起的日子,这表明,杜甫是实在把李白放在心上的。而且和李白的敷衍之作不同的是,杜甫写的这些诗歌,的确是用心在写,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入了一个很高的层次,这其中的名言警句,数不胜数。

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和崇拜,不是做给人看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呼喊,他不仅推崇李白的诗才,而且还看着他的人格,为他所遭受到的不公待遇感到不平。

《天末怀李白》是一首五言绝句,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杜甫对李白的情谊;而在《不见》这首五言绝句中所表现的思念之情,又进入了一个让常人望尘莫及的境界。可以说,没有深厚的感情付出,是绝对写不出“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这样的思念之情的。

李白因为得罪了权贵,所以当时之人并不理解他,对于世人对李白的污蔑和诋毁,杜甫敢于表明自己的观点,认可李白的才能,一句“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就是杜甫对李白遭遇感倒不平的最深切的呐喊。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这是杜甫对李白才能的肯定,同时又对李白难以在现实中施展才能感倒深切同情和无奈。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这是杜甫展望未来,希望两人再次相见的期望,也是杜甫心声地流露。这已经超出了萍水相逢的概念,正是杜甫把友谊看得高于一切的写照。

在杜甫所写的所有的怀念李白的诗篇中,思念、评价、推崇都包罗其中,而且都可以说是传颂的名篇,完全是杜甫呕心沥血写出来的。

李白在晚年,因为缺乏政治眼光,卷入宫廷夺位的纠纷中,被朝廷下狱,最后被流放蜀地,幸好不久就遇到朝廷大赦,这一系列遭遇,杜甫都在第一时间表达了对李白的同情和关怀。

当杜甫得知李白不幸病故后,他又情不自禁地写下了怀念李白的诗,由此可知,杜甫已经把李白牢牢地刻在了自己的心中,并将这份友谊保持到了始终。

李白和杜甫之间的真实关系,虽然存在着遗憾,但这其中的原因不在杜甫,而在李白。因为两人性格差异大,使得两人之间的友谊是不对等的。

作者:小A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千古第一个福将生在隋朝,人人都知道他的三板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但有一点,极其孝顺。只要是老娘唤他,就算在外打架时听到了,也立刻不打,跑回家见老娘。为了孝顺这个特点,在山东齐州也传扬了一些名声。这名声却惊动了一个豪杰,是兖州东阿县武南庄的庄主,姓尤名通,字俊达。表面上是个大财主,平时还做些善事,其实就是一个绿林大盗。他有意结交程咬金,便经常大酒大肉,还派人给程咬

  • 宋朝军事力量这么强大?对外战争十战七胜,为啥还被蛮族吊打?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中华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01好像都觉得唐朝很牛,天可汗啊,万邦来朝、四方称臣,国土面积多大啊,太牛了!然而我倒以为,真正牛的不是唐朝,而是某些人口中的“

  • 郑和下西洋带回2只“麒麟”,朱棣稀罕不已,今画像公开太荒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中华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任何一个进步的体系都是开放的,不然就会丧失其发展的可能性,因而也会丧失其进步性的特点。从古至今人们的认识水平不断地提升,这是一个

  • 杜牧最失意的一首诗,以宫女的孤独生活,写尽自己的“冷宫”生涯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在后期,杜牧写出了很多七绝古诗,这些古诗精妙绝伦,有的是表达了对于盛世唐朝即将衰落的担忧,有的是表达了路遇扬州女子的依依惜别之情,有的则是借描写盛唐宫里的生活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今天我们要说到的也正是这样的一首诗歌。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歌就是我

  • 比武则天还厉害的隋朝“文献皇后”:提刀杀妃子,首创一夫一妻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就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中,永远都有那么几朵绚丽的浪花,让这时间不显得那么沉闷,让这故事使人刻骨铭心。隋唐的历史是每一个中国人都略知一二的,隋朝的富饶,唐朝的强盛,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自豪的,可以说,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就是在隋唐时期,什么叫万国来朝,什么叫天下景仰,都在那个时代得到了最好的印证。而造就这

  • 西晋王朝是一个嗑药、抓虱子、穷奢极侈的不是人的年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排在首位的是阮籍。他曾经当过步兵校尉,因此有人叫他“阮步兵”。阮籍的圆滑在于,他既有媲美竹林的傲骨,却也有混世油滑的性情。司马昭命令他做事,他不敢不做,因为生命要紧。可是他的圆滑,可以让他借酒躲灾。可是嵇康就不同了。他天生傲骨,对谁都不买账。最难得的是弹得一手好古琴,《广陵散》是古琴曲的泰山北斗,被

  • 元朝一代奇人:从不提“钱”字,说道“钱”就变哑巴,皇上也没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不光店小二不乐意,当时有许多人对这位装哑巴的男子也颇有微词。此人叫刘敏中,时任陕西行台治书侍御史。朝廷刚册立太子,诏他回去商议筹办新一届中书省领导班子的事。刘敏中装哑巴已有些年头了,从小到大,只要跟他说到钱,他一准儿不说话。早在忽必烈时期,权臣桑哥有一次到御史台检查工作,许诺要为御史们改善福利

  • 发小请求当官,李世民说:你没富贵命,发小不信,结果当晚就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至于证据,笔者之前写过不少,就不再重复,只再说两个关于李世民的冷门记载!其一:太宗与军头段志玄跃马先登,深入贼阵。敌人矢下如雨,太宗为流矢所中,拔而复战,冲突其阵。后愤气弥厉,手杀数十人,两刃尽缺,血流入袖,洒而复战。(出自《武经总要》)意思就是说,李世民当起来了敢死队长(先登)这种角色。冲锋时,被

  • 谁说侮辱皇帝就下场惨?此人侮辱了赵匡胤,得到的却是大好前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董宗本担心赵匡胤远离家门、人地两生,儿子董遵诲和他年龄相仿,没有代沟,如果让他来陪伴,赵匡胤就不会寂寞了。但这完全是他的一厢情愿,董遵诲本就高傲孤僻,加之自幼研读兵书,哪会把落魄的赵匡胤放在眼里?一天下午,董遵诲来到赵匡胤居室,高傲地往椅子上一坐,劈头便问:“听说赵兄酷爱兵书,详知古代战例,请问唐宪

  • 原创李白喝醉酒卧倒后,唐玄宗真的给他盖龙袍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有一天,唐玄宗和杨贵妃赏牡丹花,想让李白来作新词。派乐工李龟年到翰林院一找,说李白到长安街上喝酒去了。李龟年找到街上,见李白已醉倒在酒馆里。李龟年只好和手下把他扶上马,把他带到唐玄宗面前。李白已经醉得不成样子,唐玄宗让人在地上铺一块毡子,让李白躺在地上先睡一会。李白往那一躺就打上了呼噜,唐玄宗脱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