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结发妻子姓马。她出身贫寒,是底层劳动人民的女儿。有部电视剧叫《大脚马皇后》,说的就是朱元璋这位平民皇后的故事。
传说朱元璋有一次微服出巡,走到一条小巷子里,看见墙上画了一个妇人,抱着个大西瓜,还长了一双大脚,旁边写的是“淮西夫人好大脚”,淮西是朱元璋老家,所以他看后大怒,认为这幅画是在讽刺自己的大脚老婆,于是就下令把这个巷子里的人全杀光了。
马氏是郭子兴的养女,朱元璋投到郭子兴军中以后,郭子兴看这个人相貌挺怪异,可能不是一般人,而且还聪明能干,就把马氏许配给他。
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是站着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马氏就是朱元璋背后的女人,她嫁给朱元璋的时候,朱元璋只是一个普通士兵,但是她还是尊重他、爱慕他,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他。
有一次朱元璋的老丈人郭子兴听信谗言,把朱元璋下了大狱。那时军中缺粮,将士们经常吃不饱,马氏心疼老公,就做了炊饼偷偷带到牢里给他吃,因为害怕被人发现,就把刚烙好的炊饼藏在怀里,滚烫的炊饼把自己的胸口都烫伤了,这让朱元璋十分感动。
朱元璋在前线打仗的时候,马氏就带领军队家属给前方的将士做衣服做鞋,让丈夫安心作战,没有后顾之忧。
后来朱元璋当上了皇帝,封结发妻子马氏为皇后。
做了皇后的马氏仍然坚持照顾朱元璋的饮食起居,凡是朱元璋吃的东西都由她亲自去做。老朱脾气不好,他生气的时候无人敢劝,只有马皇后说得上话。
马皇后非常节俭,她不喜欢华丽的服饰,平时穿的衣服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还经常教育后宫嫔妃们要节约用度。
有时候朱元璋在前朝接见大臣,谈完事情一看时间有些晚了,就留他们在宫里吃点儿工作餐,马皇后还会特意尝尝饭菜的味道,觉得不好吃就让人重做。她跟朱元璋说:“咱们省省就算了,但是对这些大臣可不能省,一定要让他们吃好喝好。”
有一次朱元璋跟马皇后说:“要不你找找你们家亲戚,我给他们封个官儿当当,也表示一下我的心意。”马皇后拒绝了,她说:“我家的人是外家,既不姓朱,也不是功臣,给他们封官儿不适合。”多么伟大的一位女性!
马皇后不愧为一代贤后,她以身作则,给后妃做了很好的榜样,后宫和谐了,朱元璋也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治理国家上。
伴君如伴虎,何况是伴着朱元璋这样一个喜怒无常翻脸不认人的男人呢,为了让朱元璋少杀人少发脾气,马皇后也费了不少心去劝他。
因为胡惟庸一案,宋濂的儿子也牵扯到其中,宋濂作为犯人的老爸,当然也要受到牵连,可是宋濂又是太子的老师。马皇后就对朱元璋说:“皇上不能处罚宋濂,老百姓家请一个老师还要一直尊重他呢,咱们帝王家庭又怎么能失了礼仪呢?”朱元璋觉得很对,于是宋濂幸运地被安排到茂州没有被处死。
有一次朱元璋去太学看望太学生,这些学生是公费读书的,靠国家给他们的定期钱粮补助生活。马皇后马上想到他们的家属没有钱粮,怎么生活呢,她觉得再穷不能穷教育,就建议也给太学生的家属提供补助,朝廷为此还专门建了红板仓,其中储存的粮食和物品用于供给学生家属的日常生活。
朱元璋对这位结发妻子的感情非常深,皇后去世的时候他很悲痛,那几天每天都打雷下雨,朱元璋就找来一个叫宗泐的和尚,问他这是怎么回事。宗泐给他念了首诗,诗云“雨落天垂泪,雷鸣地举哀。西方诸佛子,同送马如来。”诗中把贤德慈悲的马皇后比作如来,说下雨是因为天在为她的死而悲伤落泪。朱元璋听了以后,伤心之情才缓解了一些。
马皇后死后被谥为孝慈高皇后,埋葬在孝陵,朱元璋怀念亡妻,从此再也没有立后。朱元璋作为皇帝,当然不可能只有一个老婆,除了皇后,他还有很多其他的嫔妃,据史书统计,朱元璋的后宫中封了名号的嫔妃有20个左右。
但朱元璋不是一个纵欲的人,在女色方面是很节制的。
朱元璋在攻打婺州时,有人为了拍他的马屁,给他进献了一个美女,这个美女不仅年轻漂亮还会写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朱元璋就收下了这份大礼,后来他再三思考,觉得这样做不对,只有能够控制欲望的人才会成功,就把这个大美女给杀了。
朱元璋对众老婆管得也很严,他让手下的儒臣编《女戒》,供老婆们阅读学习,要求她们不得干预政事。并且规定如果她们需要什么物品,必须开出清单,经过朱元璋本人批准,才可以到有关部门领取。
因为朱元璋对后宫的严格约束和管理,他在位期间没有出现过后妃、外戚干政之祸。
明朝实行殉葬制度,朱元璋死的时候,他的二十多个妃子成了殉葬的牺牲品,成为死在他手下的最后一批冤魂,所以表面上看这些女人在宫里光鲜靓丽,实际上她们的命运非常不幸,活着是皇帝的奴隶,死后也摆脱不掉给皇帝陪葬的悲惨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