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与李靖并称为“大唐双子星”,灭突厥、平高句丽,最后却被灭族

他与李靖并称为“大唐双子星”,灭突厥、平高句丽,最后却被灭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274 更新时间:2024/1/21 16:04:04

说起徐茂公,大家的印象可能是《隋唐演义》中天机算尽的“唐朝诸葛”,但其实,他与李靖并称大唐双子星,灭突厥平高句丽,可就是这样一个非常懂得明哲保身的一个人,最后却被灭族。

徐茂公的名字是有“故事”的,他本名徐世勣,字懋功,这也是后世称他为“徐茂公”的原因。徐茂公战功卓著,受到了唐高祖李渊的赏识,被赐了“李”姓,后又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改名为李勣。

徐茂公的“成长故事”很是励志,他初入沙场时也不过是个毛头小子,凡事都想用拳头说话,但是经过不断地历练,他不仅磨炼了性子,并且成为了瓦岗寨炙手可热的统帅将领。

徐茂公的“出世”源于瓦岗寨被王世充的军队镇压,这便也给了他投奔李家的理由。没有什么比遇到一个赏识自己的伯乐更让人幸运的事情了,徐茂公与李渊的初识便是这样的状况,李渊对他的能力和才干早有耳闻,因此,徐茂公初来乍到便被委以重任,至此以后,徐茂公便平步青云,洛水大败隋军、令大度设一族二十万大军惨败、平定突厥叛乱、在攻打辽东的战役中成功斩获磨米、辽东等十座城池、攻打平壤灭亡高句丽,桩桩件件无一不在显示着徐茂公的超强“业务能力”。

徐茂公虽是武将,但是他的脑筋是非常聪明的,他是唐朝的三朝元老,但他能与皇家始终保持着一个微妙的平衡,三代皇帝从未听过一次关于徐茂公意图谋反的言语,李家对他的喜爱和信任程度也是昭然若揭,甚至在徐茂公死后,唐高宗李治亲自赏赐他棺木,将他奉入大唐的二十四功臣中,谥号“贞武”,又追封他为太尉、大都督。但尽管如此,徐茂公还是预见到了自己家族的灭亡。

徐家到了徐茂公的孙辈时,让徐茂公觉得有一种一眼望到头的感觉,徐茂公的孙子徐敬业承袭了英国公的爵位,但受到了封赏之后,徐敬业开始高调行事,完全打破了徐茂公辛苦维持的现状。

确实,徐敬业成为了唐睿宗时,反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而起事的领导者,后来武则天登基为皇,第一件事就是杀了徐敬业,并且还灭了徐敬业一族。

明哲保身可能会被人认为是一种怯弱的表现,但其实不是,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徐茂公把自己该做的事情都做的滴水不漏,战功赫赫,却还是不显山露水,尽管后世对他的印象并不深刻,但也不会影响他在历史上留下的奇功战绩。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上官婉儿墓志首次展出!死于政变,由太平公主礼葬,或被唐玄宗毁墓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公开资料显示,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州)人,祖籍陇西郡上邽县(今甘肃天水),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上官婉儿因聪慧善文而得到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群臣奏章多由其参与决断,有“巾帼宰相”之名

  • 此人七次完胜努尔哈赤,却不是袁崇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整个清朝时期,有二根刺扎在满人心上,一根是岳飞,一根是袁可立。雍正四年,雍正下令将岳飞移出武庙,随后大兴关帝庙,捧关羽贬岳飞,实现打压岳飞的目的。乾隆年间,陆时化出版的书籍中,收录了明朝大书法家董其昌的《精忠祠记》,结果差点被砍头,最终乾隆高压之下,《精忠祠记》一文被严重删削篡改。清朝人痛恨岳飞,这

  • 上官婉儿墓志现身陕西考古博物馆 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 “红丸”背后的残酷宫斗,造就“一月天子”与大明王朝的悲剧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他的去世除了那桩人尽皆知的“红丸案”之外,还与从万历年间开始的党争与宫廷斗争密切相关,而这也让他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也就此成为了明朝历史上一个“悲剧式”的存在。朱常洛“悲剧”的起始——他的父亲,万历皇帝朱翊钧。都说“明朝皇帝多奇葩”,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无疑是“奇葩中的奇葩”,而他更是将作为

  • 三分坯子七分绘 《艺术里的奥林匹克》带你感受唐代陶俑塑绘一体的审美意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颔首静立骑士脚踩马蹬两手作张弓搭箭之姿射出穿越时空的一箭他蕴藏着多少神秘力量?这一箭将射向何方?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先生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王永平教授带您鉴赏唐彩绘胡人骑马射猎俑感受彩绘陶俑“塑绘一体”的审美意趣彩绘陶俑是指在表面布彩、敷色和描绘的陶俑古代陶俑在技法特征和

  • 五胡乱华,为什么没有阻断中华文明的根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转载 尚思修善学佛2022-12-07 21:27山东历史领域创作者关于冉闵的评价,估计有不同看法,转载此文,供大家学习参考。五胡乱华中为什么没有阻断中华文明的根脉呢?说实话,不但没有阻断中华文明的脉络,反而滋润、壮大、发展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在阐述这个道理之前,我先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老家,很多土

  • 天下金银第一窖!四川这个低调的博物馆里,藏着顶级的宋朝奢华之色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继四川泸县石刻博物馆、四川宋瓷博物馆之后,第三弹我们来介绍四川彭州博物馆。在这个非常低调的博物馆里,有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最大规模金银器窖藏,被誉为“天下金银第一窖”。这些珍贵的金银器,让宋人的奢华精致生活重现于世。但你知道吗?这样大规模的器物出土,源于一次意外的窖藏发现。这些宝物究竟归属于谁?宝物的

  • 那年今日 | 安史之乱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自755年爆发到763年被平定,历时七年。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但是这场内战使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

  • 他被称蛐蛐皇帝,却是一代明君,但这个国策却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明宣宗朱瞻基,朱元璋曾孙,朱棣的孙子,十分受朱棣喜爱。也是因为这个孙子,他才把儿子朱高炽作为接班人。朱瞻基年号宣德,在位十年,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在前朝皇帝开创的基业上,他知人善用,励精图治,整治吏治,在位期间继续支持郑和下西洋,是一位政治上有作为的君主。明朝社会进入经济稳定发展,文化事业繁荣的阶段

  • 《唐律疏议》:垂范后世的盛唐法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夫三才肇位,万象斯分,禀气含灵,人为称首,莫不凭黎元而树司宰,因政教而施刑法。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诸应讯囚者,必先以情,审察辞理,反覆参验,犹未能决,事须讯问者,立案同判,然后拷讯。违者,杖六十。 ——《唐律疏议》 大唐功臣长孙无忌在法律界,有一句话很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