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玄宗名将录:每位将领都战功卓著,善终者却寥寥无几

唐玄宗名将录:每位将领都战功卓著,善终者却寥寥无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611 更新时间:2024/2/7 16:31:32

自武则天时代以来,唐朝的边患有三:一为北方的突厥,二为东北的奚、契丹,三为西方的吐蕃,开元时期的战争因此围绕这三个边患展开,而开元时期的名将也多出现在这三个战场上。

薛讷

薛讷是薛仁贵的儿子,他自武则天时代以来,便镇守幽州和并州,在和奚、契丹、突厥战斗时累建军功,是员战斗经验丰富的宿将。饶是如此,薛讷也在开元二年因大意轻敌,惨遭失败。

开元二年夏天,已经六十多岁的薛讷主动请求率军讨伐奚、契丹。而将军杜宾客认为士兵们在盛暑时节携带武器和粮食深入敌境,不利于战斗,因此建议薛讷慎重行事,宰相姚崇亦同意杜宾客的观点,然而薛讷自恃经验丰富,对反对意见毫无在乎。此时的唐玄宗刚即位,也急于建功树威,便同意了薛讷的计划,派薛讷领兵讨伐契丹。当唐朝的士兵们冒着酷暑抵达滦河后,以逸待劳的奚人和契丹人大败没有斗志的唐军,唐军几乎全军覆没,薛讷、杜宾客等将领狼狈逃回唐朝。唐玄宗得知薛讷战败后,勃然大怒,但他没有严惩薛讷,而是处死了薛讷的副将崔宣道、李思敬等八人,唯独赦免了杜宾客。薛讷虽然没有受到严惩,但却被唐玄宗削去了所有官爵,瞬间成了一个平民百姓。

一个月后,吐蕃出兵十万大举进犯唐朝的陇右地区,掠夺大量牧马而去。唐玄宗当即任命薛讷为大将,让薛讷立功赎罪。薛讷不负所望,在武阶驿和吐蕃人遭遇后,与副将王晙夹攻吐蕃人,大获全胜。随后,薛讷乘胜追击吐蕃人,又在长城堡击败吐蕃人,杀获万人,不仅虏获了吐蕃人的大量战马和牛羊,还夺回了吐蕃人之前掠走的所有牧马。经此一役,薛讷狠狠教训了吐蕃一顿,打击了吐蕃嚣张的气焰。

战后,薛讷恢复爵位,继续为官,镇守边疆,在开元八年离世,享年七十多岁。

郭知运

郭知运是瓜州常乐人,因为生活在边地,年轻时就骁勇善战,后来官至伊州刺史兼伊吾军使,成为北庭都护郭虔瓘的部将。开元二年春天,郭知运配合郭虔瓘大败突厥,斩杀突厥可汗的儿子同俄特勒。秋天,郭知运和陇右群牧使王晙又配合薛讷大败吐蕃。战后,唐玄宗提拔郭知运为陇右节度使。

开元四年,突厥降户阿悉烂、聂跌思太等率众反叛,生擒单于副都护张知运。突厥降户抵达绥州界后,郭知运受命领朔方军讨伐突厥降户,在黑山呼延谷大败突厥降户,成功解救张知运。开元六年,郭知运率军讨伐吐蕃,趁吐蕃人没有防备,在九曲取得大捷。开元九年,郭知运再次和朔方总管王晙合作,平定了六州胡康待宾的叛乱。

郭知运和吐蕃、突厥频繁作战,战功累累,威震边陲,在开元九年十月去世。

王君毚

王君毚是瓜州常乐人,和郭知运是同乡,也以骁勇善战闻名于世。王君毚从军后,担任郭知运的部将,是郭知运屡建军功的得力帮手。开元九年,郭知运死后,唐玄宗提拔王君毚为河西、陇右节度使。

开元十五年,吐蕃大将悉诺逻大举进犯唐朝,纵火焚烧甘州后撤军。王君毚没有和悉诺逻硬碰硬,而是派军队绕到吐蕃人的后方,纵火焚烧野草,让吐蕃人的战马在撤退途中再也没有野草可吃。当悉诺逻撤回到大非川后,正准备息甲牧马,却不料野草都已经被烧光,战马因此饿死过半。随后,悉诺逻从大非川仓皇撤军,而王君毚对悉诺逻紧追不舍,最终在青海之西俘获悉诺逻的所有辎重和没有来得及撤退的吐蕃人。几个月后,悉诺逻出兵报复王君毚,攻陷王君毚的家乡瓜州,生擒王君毚的父亲,挟持王君毚的父亲进攻凉州,王君毚出于孝心,没有出城应战,只好登城哭泣。

其后,王君毚利用职务之便报复了回纥、契苾、思结、浑四部落的都督对自己没有发迹时的轻视,他诬陷四部落的都督暗中谋反,唐玄宗亦信以为真,于是流放了四部落的都督。这令四部落民众对王君毚怀恨在心,不久,王君毚率军到肃州袭击吐蕃派往突厥的使者,当他返回到甘州时,早已埋伏好的四部落民众把王君毚团团围住,王君毚寡不敌众,最终力战而死。

张守珪

张守珪是陕州河北人,起初担任北庭都护郭虔瓘的部将,屡立战功。开元十五年,王君毚战死后,唐玄宗任命薛嵩为河西节度使,又提拔建康军使张守珪为瓜州刺史。正当张守珪率众修筑州城,加固城防时,吐蕃人大举来犯,张守珪虽然士兵不多,却镇定自若,在城头和部将置酒作乐,使用疑兵计让吐蕃人不敢轻易进攻自己。当吐蕃人撤退后,张守珪顺势出兵追击,不仅击退了吐蕃人,还保住了瓜州。其后,张守珪悉心经营瓜州,使瓜州的局势由乱到治,摆脱了困境。

张守珪凭借自己的战功不断升迁,在开元二十一年再次临危受命,担任幽州节度使。此时,幽州节度使薛楚玉(薛讷的弟弟)刚被契丹首领屈剌与可突干击败,幽州兵的士气正处于低落状态。张守珪到任后,指挥幽州兵主动出击,屡次取得胜利,逐渐扭转了危局。屈剌与可突干连吃败仗,知道张守珪不好惹,便采用诈降计,勾结突厥,企图扭转战局,但张守珪不是那么好骗的将领,他利用契丹人的内部矛盾,指使契丹别帅李过折斩杀屈剌与可突干,一举解决了长期威胁幽州的边患。

开元二十六年,张守珪的部将假造张守珪的命令和唐玄宗的命令,迫使平卢军使乌知义进攻奚人,乌知义先胜后败,而张守珪故意隐瞒败绩,谎报战功。当唐玄宗派牛仙童调查这件事时,张守珪贿赂牛仙童,归罪于部将,摆平了这场风波。但是转过年来,事情败露,张守珪被贬为了括州刺史。张守珪到任后,郁闷不已,疽发背而死。

张守珪有一位部将名叫安禄山。安禄山在天宝年间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叛乱,使唐朝从此由盛转衰。安禄山和史思明齐名,以唐朝叛徒的身份遗臭万年。

王忠嗣

王忠嗣的父亲是王海宾,开元二年,王海宾跟随薛讷讨伐吐蕃,战死在长城堡。时年九岁的王忠嗣被唐玄宗养在宫中,成了唐玄宗的义子。王忠嗣长大后,骁勇善战,屡败吐蕃,凭借自己的军功步步高升,在开元二十九年担任朔方节度使。

天宝初年,强大的后突厥汗国走向崩溃瓦解,王忠嗣趁机出师北伐突厥,多次取得胜利,加速了后突厥汗国的灭亡。新兴的回纥汗国和唐朝交好,唐朝的北境从此再也没有边患,唐玄宗于是把对外政策由被动防御改为积极进攻,对吐蕃发动了攻势。唐玄宗对王忠嗣充满了信任,天宝五年,唐玄宗让王忠嗣兼任河西、陇右、河东三镇节度使,王忠嗣由此成为唐玄宗时代第一位一身掌管四镇的节度使。此后,王忠嗣和吐蕃频繁交战,在青海、积石大败吐蕃人,又在墨离大败吐谷浑人,威震边陲。

王忠嗣位高权重,战功卓著,不禁居功自傲起来,这便引起了唐玄宗对他的猜忌。天宝六年,唐玄宗解除了王忠嗣朔方、河东两镇节度使的职务,只保留他河西、陇右节度使的职务。同年,唐玄宗派王忠嗣进攻吐蕃的石堡城,石堡城易守难攻,王忠嗣拒绝接受命令,这更激起了唐玄宗对王忠嗣的不满。唐玄宗见王忠嗣不愿配合,只好派将军董延光进攻石堡城,让王忠嗣协助董延光作战,但王忠嗣一意孤行,也不愿配合董延光。董延光进攻石堡城失败后,便归罪于王忠嗣。随后,李林甫诬陷王忠嗣勾结太子李亨(后来的唐肃宗)谋反,唐玄宗以此为由,把王忠嗣召回长安,解除了王忠嗣的兵权,贬王忠嗣为地方官。天宝八年,王忠嗣在不断地打压中抑郁而终,暴毙而亡,享年四十五年。

王忠嗣有一位部将名叫李光弼。安史之乱爆发后,李光弼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为平定叛乱立下大功,曾官至天下兵马副元帅,和郭子仪齐名,以唐朝中兴功臣的身份流芳百世。

哥舒翰

哥舒翰是突骑施舒部的后裔,世居安西,其父亲哥舒道元官至安西副都护。王忠嗣成为河西、陇右节度使后,提拔哥舒翰为大斗军副使。哥舒翰武艺超群,作战勇猛,喜欢冲锋在前,曾在苦拔海、积石大败吐蕃人,建立殊功。

天宝六年,唐玄宗剥夺王忠嗣的军权后,任命哥舒翰被为陇右节度使。天宝七年,哥舒翰在青海筑神威军和应龙城,使吐蕃人从此不敢再靠近青海。天宝八年,哥舒翰率领十万大军围攻石堡城,一举获得胜利,完成了王忠嗣不愿接受的任务。此后,哥舒翰的地位步步高升,天宝十二年,哥舒翰又攻占吐蕃的洪济、大漠门等城,尽收九曲部落,再次立下大功。但是哥舒翰嗜酒好色,因此中风得病,天宝十四年,哥舒翰被剥夺军权,赋闲长安。

安史之乱爆发后,封常清和高仙芝接连被安禄山击败,唐玄宗随即任命正在养病的哥舒翰为大将,统兵二十万防守潼关。天宝十五年,哥舒翰和安禄山对峙半年后,唐玄宗催促哥舒翰出战,哥舒翰因大意轻敌,误中埋伏,被叛军击败,哥舒翰自己也被部将生擒,献给了安禄山。哥舒翰被安禄山俘虏后,投敌变节,为安禄山招降李光弼等,李光弼等不为所动,纷纷回信谴责哥舒翰。安禄山见哥舒翰对自己没多大用处,于是杀死了哥舒翰。

高仙芝

高仙芝是高句丽人,长相英俊,弓马娴熟,在开元末期被安西节度使夫蒙灵察提拔重用,担任安西副都护。

天宝六年,唐玄宗派高仙芝率领一万军队讨伐归附吐蕃的小勃律国。高仙芝深入敌境,先占领吐蕃的连云堡,后攻破小勃律国,俘虏小勃律国王和吐蕃公主,取得大胜。其后,高仙芝凭此大功取代夫蒙灵察,成为安西节度使。天宝九年,高仙芝又远征石国,他佯装和石国和谈,而后出兵袭击石国,一举取得胜利,俘虏石国国王,大掠石国而归。高仙芝的行为令侥幸逃脱的石国王子满怀怨恨,石国王子向西域诸国散步高仙芝的恶行,激起了西域诸国的不满,西域诸国于是向大食(阿拉伯帝国)求援。天宝十年,高仙芝率军讨伐西域诸国,在怛罗斯和大食的军队遭遇,唐朝的军队和和大食的军队激战三天,不分胜负,但却遭到了葛罗禄人的背叛,高仙芝被前后夹击,最终不敌,于是战败。

其后,唐玄宗任命高仙芝代替安思顺为河西节度使,而安思顺不愿离开河西,唐玄宗于是又任命高仙芝为右羽林大将军,把高仙芝留在了长安。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派高仙芝率军防守陕郡。封常清在河南战败后,退回陕郡,和高仙芝合兵一处,放弃陕郡,退守潼关。唐玄宗闻败大怒,随即派宦官到潼关把高仙芝和封常清全部处死。

封常清

封常清是蒲州猗氏人,他三十多岁才从军,成为安西节度使夫蒙灵察的部将。封常清相貌丑陋,身材瘦小,一脚残疾,在军中并不受待见。封常清为了得到高仙芝的赏识,费劲了心思,最终,封常清靠着自己的才能得到高仙芝的重用。

天宝六年,封常清跟随高仙芝平定小勃律国。高仙芝成为安西节度使后,提拔封常清为节度判官,封常清由此成为高仙芝的心腹。封常清执法严格,当高仙芝乳母的儿子郑德诠触犯军法,冒犯上司封常清后,封常清毫不留情,以军法处置郑德诠,打死了郑德诠。天宝十年,高仙芝赋闲长安后,封常清继续留在安西,并在天宝十一年成为安西节度使。天宝十二年,封常清远征大勃律国,在菩萨劳城取得大胜,一举降服大勃律国,立下大功。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封常清入朝,正巧安禄山发动叛变,唐玄宗问计于封常清,封常清于是主动前往河南募兵,以平定安禄山的叛变。封常清抵达洛阳后,只用半个多月的时间便招募到六万大军,但这些士兵都没有上过战场,不是安禄山的对手。一个月后,安禄山进入河南,击败封常清的乌合之众,一举攻占洛阳。随后,封常清退回陕郡,和高仙芝合兵一处后,又退回潼关,惹怒了唐玄宗。最终,高仙芝和封常清,这对老搭档,一起命丧黄泉。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蒙古四大汗国为何分裂?忽必烈称汗只是借口,成吉思汗:盘子太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打下了西域和中亚,把这里赏赐给了自己的二儿子察合台做封地。此后察合台的后人,便在这里建立了察合台汗国。成吉思汗打下了西亚,把这里赏赐给了自己的大儿子术赤。术赤的儿子拔都,在这里建立了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4个嫡子中,两个都得到了妥善的安排。那剩下的三子窝阔台和四子托雷呢?成吉思汗更加看重他

  • 李岩质疑:李自成麾下大将李岩可能是虚构人物,原型另有所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李自成那么李岩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是否真实存在?他的结局又如何?今天笔者就为大家揭开这个人物的真实面目。明末清初人计六奇在自己的纪传体史料《明季北略》中有一条记录——“李岩说自成假行仁义”,其中是这样记载李岩的事迹的。“自成既定伪官,即命谷大成、祖有光等率众十万攻取河南。李岩进曰:‘欲图大事,

  • 武则天仅用一招便让李治离不开她,慈禧效仿,效果显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一直奉行着男尊女卑的腐朽思想。在封建制度下,人们普遍认为男性处于主宰地位。而女性的生命却只能任人宰割,在这样的情况下,女性想要出人头地就变得难上加难。她们不仅要有足够的实力,还要有足够的运气。而武则天便两种条件都具备,不仅出人头地,还成功当上了皇帝,可谓女性楷模!而当时武则

  • 中国嘉德拍卖征集:讲述明代空白期官窑青花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明空白期 青花秋夕诗意仕女庭院图大罐尺寸:高35cm;直径21cm成交价:RMB 1,725,000拍卖会:永乐2022春季拍卖会本品即为此一时期典型代表,颇具十五世纪中期特色,外壁以青花满饰,口沿及肩部折枝花卉纹,胫部环饰仰莲纹。腹部通景式绘饰仕女庭院图,于云气翻卷中楼阁隐现,洞石牡丹丛生,并以此

  • 唐朝开元年间的四位著名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李隆基改年号为开元后(713年十二月后),意味着大唐帝国完全进入了他的时代,也预示着大唐帝国将开启一段冲上巅峰的征程。也就是从此时开始,宰相制度已经在悄悄发生改变。原来是群相制度,即每位宰相都拥有相差不大的权力,但现在变成了主相制度,即类似后来明朝的内阁首辅,也分主相、副相和其他宰相。早在唐开

  • 隋炀帝:一个备受争议的帝王,他是如何一步步走下神坛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他建立王朝以后,便从其他国家中掠夺了无数的美人,并为她们修建专门的宫殿。第二位便是完颜亮,他可算金王朝中极为好色的一位,妃子的数量也相当之多。第三位便是南朝出名的暴君刘子业,不仅荒淫无度,还非常的残暴。他制定了不少恶毒刑法以及手段,在他面前“乱伦”之事为常事,为此还修建不少宫苑以安置一些公主。而也

  • 宋代儒医:医者仁心,杏林春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传统医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宋代是传统医学大发展的时期,医著增多,医学分科更细,儒学的概念在这一时代广为传播,医者仁心,杏林春暖。“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是青年范仲淹树立人生志向时掷地有声的回答。良相者,救民于水火之中,良医者,救人于死生之际。两者兼怀济世之心,自应不分伯仲。如果站在历史长河的岸边看

  • 年仅38岁的朱标为何猝死?原因在朱元璋,真相令人惊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千百年来人们对于朱标的死因一直争论不休,史书上记载朱标是因病致死,但并未标明是死于何种疾病。当时朱标突然死亡,从古籍中也找不到朱标有过其他的病史,所以有些专家推测朱标并非死于疾病。面对自己最喜欢的儿子突然死亡,朱元璋在朝堂上号啕大哭,甚至朱元璋觉得是因为自己杀戮太多,老天将报应都放在了朱标身上。朱标

  • 唐朝75岁将军守土有功,拒绝封赏只要6个美人,4年后发现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端坐在上方的君王,一遍遍地向群臣强调着一位将军立下的汗马功劳,言辞间是止不住的喜悦之态。说至慷慨激昂之处,唐代宗甚至不顾君主威严,催促有关部门加快办事流程,他要让台下那位所立将军尽早成为尚书令。面对君王如此高的嘉奖,台下当事人郭子仪将军的脸上却不见半分得意。恰恰与之相反,在明白唐代宗旨意不容拒绝的情

  • 隋炀帝杨广非礼宣华夫人的真相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隋炀帝杨广(影视剧照)宣华夫人是南朝陈宣帝的女儿、陈后主的妹妹。在陈国灭亡后,她被隋文帝俘虏了,进入皇宫先是做了宫女,后选为隋文帝嫔妾。隋文帝非常喜欢她,尤其是在独孤皇后去世后,进封贵人,掌管后宫。隋文帝病危时封其为宣华夫人。宣华夫人(影视剧照)唐朝史书载的隋炀帝逼奸宣华夫人说,我个人认为也经不起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