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真的以胖为美?看下杨玉环的真实身高体重,女孩们笑不出来了

唐朝真的以胖为美?看下杨玉环的真实身高体重,女孩们笑不出来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515 更新时间:2024/1/16 20:55:25

然而,关于唐朝美女多肥胖以及传说中的玉环是个大胖子的说法,其实一直没有被历史学界所明确认可,毕竟古今差异很大,人们了解唐朝的历史化只能靠着残缺的考古发现,而每次有了新的唐朝古墓的发掘,我们又会有不一样的认知。

那么问题来了,结合这些年来的考古发现,唐朝的女性真的如我们想的那样吗?杨玉环又是否是一个大胖子?真相可能让很多现代女孩失望。

其实,关于唐朝多胖美女的说法,最开始的时候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很多考古发现作为依据。在之前的考古大发现之中,大量的唐朝古墓被发掘,其中还包括了不少三品以上的高官古墓,而这些出土的内容之中,却出现了大量的胖美女的形象。

例如,在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展览的《捣练图》,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的《簪花仕女图》,这些唐代的绘画作品都展现了一个清晰的特点,唐代女子的打扮颇为前卫,而且她们的形象也与苗条相去甚远,尽显富态。

除此以外,在出土的唐朝陶俑之中,也出现了大量的肥胖陶俑作品,这些作品稍显慵懒的造型,丰肥的脸颊,宽大的长裙下丰满的身形以及嘴角微微显露出的满足的微笑,突显出其养尊处优、雍容华贵的气质。

甚至除了这些考古发现以外,目前保存完好的史料记载中,也有大量的相关记录,例如比较有名的几个唐朝女子记载,如武则天,据《旧唐书·外戚传》载:“公主丰硕,方额广颐,多权略,则天以为类己。”

好像结合这些内容来看,唐朝的女性的确是以胖为美,而且我们心目中的唐朝美女也都似乎是一个大胖子。正是因为有这些内容,所以网上开始流行关于唐朝以胖为美的说法,并且也使得唐朝成为很多女孩子所往的时代。

不知道是不是这些考古资料的影响,在之后关于唐朝号称最美丽的女子杨玉环的电影,电视剧的拍摄中,开始大量的引用杨玉环丰满的形象,这又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于唐朝以胖为美的认知。

正如之前一部经典的电影《妖猫传》,里面的女主角杨玉环就完全脱离了苗条美女的形象,而且还似乎恰到好处的将胖进行了完美的定义。

当然了,除了这些正经的电视剧和电影以外,还有一些比较恶搞的作品,例如有一些作品就戏称杨玉环有200斤,所有的魅力都按吨位来计算。

那么问题来了,唐朝的审美真的有这么奇葩吗?号称中国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就真的不在乎身材吗?

其实历史不能这么看待,即使有文献和记录的支撑,因为想要对一件事情进行定义,就绝不能被零零散散的内容所干扰,而需要了解整个时代的大概面貌。但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如今的历史研究依旧只能通过零星的考古发现来逐渐补全全貌,所以这就使得历史经会出现,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的现象。

在整个历史学界都尚且如此,那么自然,关于杨玉环和唐朝以胖为美的这件事情上也不能一概而论之。

首先来看文献的记载。唐朝的官方史书中的确着重记载了,武则天和她的姐妹都是以宽额和丰腴为主,而大名鼎鼎的杨玉环,更是有相当多的资料记载,如《旧唐书·后妃传》曰:“太真资质丰艳。”《开元天宝遗事》曰:“贵妃素有肉。”等等。

从这些文献记录来看,唐朝两个最有代表性的女子,都是具有胖的特点,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随着近些年来的考古发现,这些个表面上完美无缺的证据,却逐渐被改变。

首先是关于出土的文物,在最近的出土文物中,越来越多的非肥胖的陶俑被发现,而且还包括了不少展现女性苗条的绘画。例如西安文物保护研究所,在长安郊区就发现了一座夫妻合葬墓,墓主人是一位正五品官员,而他的陪葬物品中,所有的陶俑,女性往往都是以身材修长的侍女俑为主,其表现也是秀眉凤目,高髻平阔、高耸如冠,身着长裙,姿容娴静端庄。

不过这里得提一下时间,该墓主人是贞观14年去世,也就是说,至少在唐朝早期,并不以肥胖审美为主。

除此以外,学者在研究的时候还发现,80%以上的肥胖陶俑都集中出土于两个时期,一个是武则天时期,一个是唐开元天宝年间。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这意味着,唐朝审美的习惯不一定是大势所趋,而是一种上有所好下必趋之的特定时期的特别产物。

其次,除了唐朝的审美在不同的时期不一样以外,最最重要的是,关于唐朝肥胖的标准的定义也是和我们想象中大有不同。

在我们的想象中,所谓的胖,必然是150斤以上,甚至严重的都是200斤开外。这样的身材不管长得有多美丽,那绝对和四大美女是没关系的。

但事实上,唐朝所谓的肥胖与我们的标准完全不一样,例如唐代最美丽的女人杨玉环,别看诸多资料记载她比较胖,但人家的真实身高绝对不超标。

正如之前的考古发现,学者们真实还原了杨玉环的相貌和身材比例,虽然她的样貌可能略有出入,可是其身高大概为160厘米,体重也是在110~120斤之间。

凭心而论,从这些真实的数据可以看出,杨玉环绝对不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胖子,甚至更像是一个显得颇有富态的美女,最多突出一点丰腴美,可能多一点婀娜,多一点大气,最多再加上一点贵妃的贵气。

因此结合以上的内容来看,唐朝以胖为美的观点有点武断,更不是很多现代女孩所向往的美好时代。总而言之,人类的审美观念从秦代到现代其实差距不大,唯一的区别是不同的穿衣搭配,如果某个时期出现很大的偏差,那也只是在合理范围之内的另类美的展现。现代女孩如果真的想要做唐朝大美女,还得控制自己的体重,多在自身基础之上展现更多的美。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神雕中黄蓉死前留有后招,一共隐藏三股势力,为消灭元朝埋下伏笔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而两人在城破之际,也为武林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倚天屠龙这两件宝贝,还有三股势力,而这三股势力,也成为了几十年之后武林中的中坚力量。首先便是丐帮,丐帮在射雕时期,不仅是人口基数大,而且实力强劲,武林地位高。但是在襄阳一战中却损失惨重,而黄蓉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曾经丐帮的帮主,在帮中是有很高的

  • 唐朝十大诗人排行榜,如果把苏轼放到唐朝,他能进入前10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评选“唐朝十大诗人”,哪10位高手能够入选?如果把苏轼放到唐朝,他能在众多高手中排第几位?本文即将揭晓谜底。“唐朝10大诗人”基本可分为三个档次,前四名为第一档,五至七名为第二档,这两档相对比较好选。最难选的是第三档即八至十名,至少有10位诗人有实力竞争这3个位置,包括王勃、孟浩然、王昌龄、高适

  •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若手握40万军的他发兵,或许明朝的结局会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呢,朱元璋在去世的时候,朱允炆还小,朱元璋就将其托付给了自己的女婿梅殷,也就是朱元璋的次女宁国公主的老公,而且还给朱允炆留下了40万大军,而掌握这40万大军的人就是梅殷,但是当时他没有出兵,若是出兵了,或许明朝的历史改写也不一定呢。梅殷是朱元璋众多驸马中比较喜欢的一位了,不仅有着卓绝的军事才能,

  • 朱允炆派50万大军伐燕,朱棣一看领头人,立刻把心放到肚子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接下来,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相继倒台。在拿下这几个实力较小的藩王后,朱允炆又把矛头对准了燕王朱棣。而朱棣却不像之前的五王那样软弱可欺,面对朱允炆的逼迫,他直接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靖难之役。建文元年,朱棣在真定打败老将耿炳文后,朱允炆在黄子澄的建议下用李景隆接替了耿炳文。当朱

  • 唐朝古墓里的秘密:世人皆以为大唐以胖为美,原来胖的是这个部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中不乏感人的爱情故事,但我们却很少从实际考证中得出结论,大多都是靠前人所讲述的故事或是民间传说来得知。不过,在千年后,我们通过考古技术从一位唐朝公主的陵墓中发现了她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令人们感叹不已。一、组合“墓地”其实,这位公主的陵墓并不是被单独放在一处的,而是与其他的皇室成员埋在一起。当时

  • 苏轼:仕途坎坷,被贬海南,美食发明家,至今粉丝无数的北宋文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宋词豪放派主要代表。苏轼是“三苏”中最为出名的一个,苏洵正是因为有苏轼这个儿子,所以才在历史上有一定知名度,苏辙其实并不

  • 唐宣宗李忱演技有多好?装傻36年无人看出,丢进粪坑也面不改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装疯卖傻36年,一朝称帝高龄上位令人刮目相看,那么唐宣宗李忱为什么要装疯卖傻?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缘由?李忱,唐宪宗李纯的第13子,虽说是唐宪宗的第13个儿子,然而大皇宫里讲究母凭子贵,又何尝不讲究子凭母贵。李忱的母亲郑氏,原本是唐宪宗的宠妃郭贵妃身边的一个侍女。民间关于李忱的生母,有不少的传闻。有史记

  • 武则天之后登基的是哪个皇帝?想知道真相吗,我们一起往下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政治斗争中,无论是作为后宫中的人还是前朝臣子,都需要建立自己的势力,武家当时只是一个没有很多大官的家族,在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后,逐渐提拔自己娘家人,武家这个家族渐渐发展壮大起来。在武家的后代中,较为出众的有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与武三思,其中,武承嗣的能力更优秀,在“造神运动”中发挥了特别大的作用,甚至

  • 大明王朝:谭伦劝说海瑞修改供词,海瑞一句话揭开大明朝致命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海瑞二审何茂才,得出了一份比较满意的供词,里面有扳倒严党的证据,也能使得胡宗宪开脱,唯一的缺陷就是涉及到了嘉靖帝。面对赵贞吉和锦衣卫的要求,海瑞仍然不肯修改或重审何茂才,一心要把这份供词上交朝廷,并直接搬出了大明律,凡是更改供词的行为,均为欺君!情况一下子僵持在那里,赵贞吉只得先让大家退下,其后便请

  • 武则天是如何把皇位还给李家的同时又保住武家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百年之后,李武两家不管是谁掌权,最后总有一方会被清算,武则天该如何保全两方?武则天76岁的时候纳张昌宗和张易之,兄弟俩入宫,这背后其实是武则天预谋已久的一招妙棋。当时武则天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她死后到底是把皇位传给武家呢,还是李家呢?其实她也很清楚,如果把皇位传给武家的话,势必会激起超长的动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