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皇帝朱由检为何要杀袁崇焕?

崇祯皇帝朱由检为何要杀袁崇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481 更新时间:2024/2/7 16:43:28

几百年来他之所以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上,主要源于他与崇祯皇帝的纠葛,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变成了一个非黑即白的脸谱化的故事。

他就是明末抗清名将,爱国将领,袁崇焕

翻阅史书,忠臣向来难以善终,被杀、被流放的不计其数;可被判凌迟,活剐下来的肉被百姓食之,在历史上就袁崇焕一个。

这个与岳飞经历颇为相似的民族英雄,是如何一步步被人污蔑为汉奸的呢?

袁崇焕还年轻的时候,明朝其实已经处于衰败之中。但这个有志青年依然认为,读书可以有助于国家,所以非常勤奋地读书。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他最终靠着自身的努力从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

走上仕途后的袁崇焕虽然身为一名文官,却对东北边境的形势十分关心,不仅自学兵法,还不断地寻找机会,希望有一天能投笔从戎,上战场,用实际行动报效国家。

后来他通过自荐获得了镇守辽东边关的军事指挥权,成功成为一名武将。

由此他和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命运就被紧紧地绑在一起了,可彼时的明朝处在一个崩溃的边缘,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挽回局面的。

但一个敢说,一个敢信。

袁崇焕跟朱由检保证,“五年即可平辽”,朱由检不仅信了,还给了他莫大的支持,要钱给钱,要粮给粮,要求户、工、吏、兵四部务必要配合袁崇焕的行动。

此时的朱由检可以说已经到了有病乱投医的地步了,好不容易抓到一根救命稻草,自然不会放过。

因为辽东的局势一直以来都是他的心头患,好不容易难搞的努尔哈赤死了,又来了一个比努尔哈赤更难缠的皇太极

恰巧,袁崇焕在这时候勇敢地挑起了辽东的大梁,并提出了一个在朱由检看来,十分具有诱惑力的提议,朱由检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希。

纵使不是袁崇焕提出来,别的人提出来,他也会相信,也只能选择相信。

事后,同僚许大人询问袁崇焕:袁大人,你可真能五年平辽?

袁崇焕答:“不,许大人。五年平辽的胆子,我是没有的,但借着五年平辽骗皇上高兴的胆子还是有的,而且非常大!”

由此可见,夸下海口的袁崇焕也深知平辽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在崇祯皇帝朱由检统治时期,明军和后金军差距非常大。明朝军队领导腐败,体制僵化。很多都是乞丐兵,平时就是给上级种田,连弓箭拉不开。

而后金军队,战时纪律严明,有功必奖有过必罚,加之平时练习武艺,上场就能打,堪比职业军人,明朝军队只有是挨打的份。

除此之外,整个明朝内忧外患,有贼有匪、有天灾人祸、腐败贪污还非常严重。

士绅阶级为了兼并土地疯狂地压迫和剥削平民,而士大夫阶级则忙于争权夺利,党争激烈。根本无暇顾及后金的入侵,实属内部腐朽。

因此,不管是打赢了还是打输了,朝堂之人都可以推卸到袁崇焕身上。所以这也就造成了,不管袁崇焕如何在一线拼死拼活,后方一句话就随时有可能造成他满盘皆输的局面。

谁让你袁崇焕让崇祯皇帝朱由检充满了希望呢?后果自然要自己承担。

崇祯皇帝给了袁崇焕如此大的权力。可想而知,他对袁崇焕寄予的厚望有多大。

可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袁崇焕许诺五年平辽迟迟没有进展就算了,还让皇太极第二年就打到北京城边上了。

在这样巨大的反差之下,必然有人要承担后果,而这个人就是当时吹嘘的袁崇焕本人,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然要拿他杀鸡儆猴看。

因此,袁崇焕的死不是后金对北京的突袭造成的,也不是皇太极使用了反间计,而是他和崇祯皇帝之间两个不可调和的人格矛盾造成的。

袁崇焕领兵抗金,有成功有失败,但不可否认他是一位置生死于度外的一代勇将。只不过袁崇焕至真至纯的性格,在那样的特殊背景下是容不下的,最终只能沦为政治的牺牲品。

谁让他遇到的的是多疑又急功近利的崇祯皇帝呢,是一个不管用谁,都会怀疑谁的人。

袁崇焕之所以必须死,就是因为崇祯皇帝朱由检不想承认自己的用人不当,所以袁崇焕必须背锅。

历史的真相往往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浮夸,也不像野史的奇闻异事那么离奇。一个小小的事件,一次人性的冲突,就能改变一个时代的走向,这大概就是命运的安排吧!

至于说,是袁崇焕对不起朱由检,还是朱由检对不起袁崇焕,也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明奇人刘伯温!著书写出明朝百年兴衰,朱元璋看后大为震撼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穿越者刘伯温如果说在这人世间有穿越者的话,那我觉得刘伯温是第一位。他顺应历史发展的动向,在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军事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刘伯温又叫刘基,一个最像穿越者的人。他天资聪颖,读书虽然没达到一目十行的地步,但也可以一目七行了,别看他书读得快,他的记忆力也是特别出众的。他能够很快地掌握书

  • 大明名将汤和,63岁还向皇帝要100个美女,朱元璋:你能活下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影视形象相比其他开国皇帝来说,明太祖朱元璋疑心病更重,开国功臣,如李善长,胡惟庸,徐达,常遇春,甚至蓝玉,无一善终,能在老朱手下活下来的功臣,凤毛麟角,这其中,最令人称道的便是汤和。汤和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逃得过朱元璋的屠刀呢?是老朱感念同乡之情,才放过他,还是他有高招呢?一.起于同乡,知遇之

  • 崇祯治国有三次重大失误,哪怕少上一次,也不至于吊死煤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内忧、外患、财尽、吏治就是崇祯皇帝继位时,亟待解决的四个问题。这对于年轻且没有任何治国经验的崇祯帝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如果能解决以上几个问题,那么毫无疑问,大明朝或将进入中兴局面。事实证明,崇祯帝虽然励精图治,但终他一生也没有完成这个任务。而且崇祯帝执政的十七年中,还犯了不少错误,有些还是致命性的

  • 大明王朝对后世的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近日看热播的《山河月明》,再次感叹朱元璋的雄才大略。大明王朝统治中国276年,对中国后世的影响十分的深远。朱元璋这个草根皇帝,非常的不简单。朱元璋在位时的行政措施,和制定的许多制度,对中国的贡献巨大。一:大明王朝统治时期,是一个没有采取和亲政策的王朝。汉唐时期的几个朝代,为了缓和中央政权,同周边少数

  • 崇祯为何要亲手砍死自己女儿?看看北宋亡国公主的下场,就理解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现代人严重,古代公主可以说是最令人羡慕的存在,她们不用争夺皇位,运气好的,还能受到三朝皇帝的宠爱,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固伦荣宪公主,她就是康熙最宠爱的女儿,根据记载,荣宪公主母妃为荣妃马佳氏,父亲仅是个员外郎,康熙四年选秀入宫。从康熙六年开始,十年间,每年都会为康熙帝诞下皇子皇女,由此可见,马佳氏有

  • 大明朝的悬案之梃击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就看看发生的明末三大案之一的梃击案!何为梃击案?梃击案是发生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的一场有关太子朱常洛被刺杀的政治事件。梃击案背后主使是谁并无定论,有可能就是一场真正意义的谋杀,也有可能是太子自演自导的一出苦肉计,目的是借此陷害对手。背景:国本之争万历帝在位期间,王皇后无子,所以东林

  • 崇祯换成宋高宗赵构,也难以改变王朝颓势,国家灭亡已成定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崇祯和赵构都属于生性多疑,一个一味逃跑,另一个天子守国门1:朱由检和赵构有一个共同点,生性多疑,岳飞和袁崇焕是两个典型明思宗朱由检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的开国之君。但对于大将的猜忌都很重,崇祯相对来说疑心更重一点。南宋时期的岳飞完完全全是一代名将,可是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对整个抗金

  • 崇祯继承哥哥皇位,如何对待21岁,有“艳后”之称的皇嫂?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王朝气数已尽,那便同祖辈共同打拼的江山共存亡。明朝的君主大多有着这样的气节,而这样的气节也延续至后宫,上可追溯至太祖朱元璋的皇后马氏的贤惠贤明,下可追溯至野史众多的懿安皇后张嫣。张嫣何许人也?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嫂子,明熹宗朱由校的妻子。张嫣的一生围绕着朱家的两兄弟发生了许多故事,后世也由此产生了种种推

  • 大明帝国:朱棣造反真的是被逼无奈?还是早就想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作为朱元璋的第四子,在朱元璋与蒙元的交战中,随朱元璋一路北进,和大将徐达也学会了很多兵法,为明朝的统治立下了赫赫战功。朱元璋也很喜欢自己的这个儿子,感觉特别像自己,在朱元璋所有的儿子中,朱棣的表现也是让自己十分满意。同时朱棣也是很有野心的人。朱棣朱元璋白手起家,可谓是真正的从一无所有建立起不可一

  • 崇祯缺钱?如果给他7000万两白银,明朝还能续命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绝症患者:看起来各个部件都有,丧失的却是免疫力。明朝亦如此。崇祯不过是接了一个看似完整的社稷。事实上,整个的国家机器已经是失效了。我们不能从崇祯开始研究晚明。明亡的核心因素是:自万历中晚期开始,多年忽视朝政,对明代的庙堂生态和中央执行力造成的持续破坏。别只盯着崇祯庙堂看啊,事实上,万历的拉胯治理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