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青花的故事:“纯皇帝”成化与至纯至美的成窑青花|官窑瓷市场资讯

青花的故事:“纯皇帝”成化与至纯至美的成窑青花|官窑瓷市场资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073 更新时间:2024/2/6 7:53:42

成化皇帝的一生几经起伏,幼年时由土木之变至夺门之变,两次被立为太子,期间一度被幽禁数年,时刻有性命之,生活在惶恐之中,只有年长他十七岁的宫女万贞儿照料呵护,直至他登基称帝,万贞儿被立为贵妃,极受宠爱,他们之间专情、痴情的情感故事可称传奇,成化御窑中最为知名的斗彩鸡缸杯传说即与万贵妃的喜爱有关。此式小杯制作极为精巧,存世珍罕,数百年来享负盛名,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天下慕向,诚为中国瓷器收藏家梦寐以求之品。清人朱琰《陶说》中评述此杯说:“成窑以五彩为最,酒杯以鸡缸为最。”关于其价值,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写到:“至于窑器,最贵成化,次则宣德。杯琖之属,初不过数金,……顷来京师,则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予为吐舌不能下。”可见其贵重。存世私人收藏之成窑斗彩鸡缸杯仅有四件,其一由龙美术馆于2014年以2.8亿港币纳入馆藏。展览中展出了1990年和2003年珠山御窑出土的鸡缸杯残器两件,及更为方家所重的斗彩花鸟高足杯、斗彩应龙杯珍器,可一窥名品之风采。

明成化 斗彩小鸟果树纹高足杯

H:7.7cm

1987年御窑珠山出土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

明成化 斗彩应龙纹杯

H:3.8cm D:5.1cm

1987年御窑珠山出土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

明成化 青花鸡缸杯(斗彩半成品)

D:8cm H:3.5cm

1990年御窑珠山出土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

佛心天子

成化皇帝登基之初即对密宗则颇为虔奉,经常诏西藏僧侣入宫授经并施舍钱财给予寺庙,修建了多处皇家寺院,如成化九年,仿印度高僧于永乐时所献金刚宝座规式,建纯然印度艺术风格的大正觉寺于北京西郊(五塔寺),成为宋以后伽蓝建筑复兴之代表作。成化皇帝的影响下,社会崇佛风气日盛,成化十二年度僧十万人,成化二十二年度僧二十万人。同时礼敬番僧,被封为法王、西天佛子、灌顶国师者达780余人,他们经常出入宫廷,服食器用可比王侯。

真觉寺金刚宝座塔 修建于成化九年

展览中即有两例成化御窑礼佛之作,一为青花海石榴纹梵文“三字明”卧足碗,为成窑高端器皿之独有形制,造型精巧圆润,秀气婉约,胎骨轻薄坚致,釉水明丽厚润,碗心书梵文,外壁环饰套勾海石榴纹,采取双线勾勒填色之法绘就,笔触细腻纤巧,内外青花发色淡雅柔和,荡漾着一股温婉隽秀之气,予人以清新悦目、超逸脱俗之感。碗心所书梵文,佛教喻意为“唵阿吽”三字明的咒牌,及普贤王如来的三字根本咒,是密宗修持的重要咒音,其内涵异常丰富、奥妙无穷、至高无上,藴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

另一件为青花缠枝莲瓜棱甘露瓶,其形挺拔别致,呈瓜棱形,竹节式长颈,线条起伏变化丰富,成型工艺颇为复杂,需要分段模印再衔接而成,成品率极低。通体青花描绘纹饰,口沿饰海水纹,颈与腹部分别绘不同方向的缠枝宝相花纹,肩与足墙饰勾莲石榴纹。胎釉细润晶莹,青花浓淡二色分明,绘画流畅细致,幽雅而不媚弱,一展成窑轻盈秀雅的艺术风格。成窑多见盘碗杯等圆器,琢器极罕,而琢器之中类若本品的高度更是寥寥无几,景德镇出土的一例稍早期青花缠枝莲净瓶可作参照。

明成化 青花缠枝莲纹瓜棱甘露瓶

H:28cm

备注:上海藏家旧藏

艺文皇帝

故宫博物院藏有宪宗皇帝《一团和气图》御笔,画面上粗看似一笑面弥勒盘腿而坐,体态浑圆,细看却是三人合一, 惠远法师、陆修静、陶渊明三人“霭一团之和气 ”,精妙绝伦。人物刻画生动传神,衣纹细劲流畅,顿挫自如,显示出作为画家的朱见深的匠心巧思与高超技艺,体现了作为皇帝的朱见深希望三教合流、和睦相处、朝野安定、国泰民安的思想。

明成化 御笔 一团和气图

故宫博物院藏

如前文所说,在很多人眼里,成化皇帝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但也有史学家指出,他的一些优秀特质被人们所忽略了,比如至情至孝、喜好读书、热爱艺术、宽恕仁厚,事实上在他所统治的成化年间,社会与文化艺术领域中的诸多变化,推动明朝社会“从前期严肃冷酷到后期自由奔放的转型” 。《明宪宗实录》云:“上以守成之君,值重熙之运,垂衣拱手,不动声色,而天下大治。”他周旋于自我、家庭与王朝使命之间,他倦怠皇帝这个工作,退而回到内心世界;他痴迷于艺术和情感,向往世俗化的生活,执著于一个普通人的爱好。我们不由得感慨,如果宪宗皇帝可以选择的话,想必他宁愿做一个醉心于笔墨之间的画家,而不卷入那些冷酷的权位之争。

展览中的明成化“竹溪六逸”雅集图罐,或许是“文人皇帝”对理想生活的一个注脚,竹溪六逸指的是唐开元二十五年,李白移家东鲁,与山东名士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在山东徂徕山竹溪隐居,他们在此纵酒酣歌,啸傲泉石,举杯邀月,诗思骀荡,世人皆称他们为“竹溪六逸”。后世文人仰慕他们狂放不羁、悠然自得、不被俗世束缚的生活方式,常以其自况,渴望追寻这种自由浪漫的生活状态。这是一件别有意趣的成窑佳作,其绘画精妙,线条流畅,笔法以白描为主,迤逦的流云将画面分隔成两个场景,一侧庭院中有二人对坐弈棋,另一人陪坐观战,有两总角童子立于一旁随侍,一人持手杖,一人抱古琴;另一侧绘一人立于楼阁石阶前,回首平举左手指向远处,似在大声吟诵诗篇,不远处站着的两人正在倾听品味,后又有一童子侍立,整个画面构图疏密有致,极见章法,尤其是借用连续的云气纹使树石楼阁自流云中隐现、同时将画面分隔为不同场景的手法十分巧妙,极富戏剧效果,仿佛观看一出舞台剧一般。

同样富有温婉文人气韵的,还有一件青花九秋图罐。造型饱满精巧,胎釉细润晶莹,外壁以青花绘菊花、石竹等盛开的花卉,间绘蝴蝶翩跹翻飞,摇曵飘香,青花呈色浅淡柔和,典雅宜人,纹饰采取双线勾勒填色绘制技法,画工规整,笔触秀丽,疏密有致,线条优美自然,洋溢着无限生机。

明成化 青花九秋图罐

H:10cm

备注: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平等青”与“麻仓土”

典型的成化青花瓷器由于采用了国产的“陂塘青”,又称“平等青”,产自景德镇附近的江西乐平县。这种青料含铁量低,烧成后色泽淡雅、清丽而明澈、晕散不严重,呈色淡雅青亮。

成化时期制瓷所用胎体为瓷石与 “麻仓土”混合而成的二元配方。麻仑土产于景德镇附近麻仓山,系元、明时期景德镇制瓷的一种优质粘土,元代称“御土”,明代称“官土”,化学成分为含铝的硅酸盐矿物。与元朝和明初胎体相比,成化胎体“二元配方”中中“麻仓土”的配比增大,即三氧化二铝的比例进一步提高,故其胎质纯洁细润,胎体轻薄,耿宝昌先生总结其特点,“仰光透视呈牙白色或肉红色”,盖因其中含有微量的铁元素,至万历时麻仓土己用绝而改用其他瓷土制瓷,这一特点也不复存在。

成化之款识

成化御窑款识均为“大明成化年制”楷书,笔法采用中锋运笔,起落笔处无虚尖,其字体稚嫩,略显朴拙,不太可能出自书法名家之手,刘新园先生推断“极可能出自少年成化皇帝之手”,并且对比成化皇帝本人的传世书画作品、宫廷画风状况及相关史料可以确信,成化帝对成化御窑瓷器的研制、设计、烧造自始至终都亲自参与,并且充满了比他的祖辈们更加浓厚的兴趣,如鸡缸杯等小件精巧器物款识开始书于青花双方框内,与永宣时书于双圈内的做法大有不同,此种关于年号制式的重要变化,若无自上而下的授意而仅凭工匠个人喜好加以改变将是绝无可能的。此种于双方框内书写款识的样式对后世也影响颇大,尤其得到清代康熙、雍正二帝喜爱,御窑重要摹古器物多采用此种制式。

孙瀛洲先生在谈到成化官窑款时说:“成化官窑器的款识多用藏锋笔法,故少有纤细的笔锋;而且笔道粗、字体肥,柔中含有刚劲,格外显得圆拙有力极有含蓄。” 并把鉴定要点编成六句歌谣:“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到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字日尖年肥胖,成字三点头肩腰。”

明成化 青花莲托梵文碗(残)

残长:9.2cm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

明成化 黄彩云龙纹碗(残)

残长:13.2cm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

明成化 青花花卉纹碗(残)

残长:8.8cm 残高:2.7cm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

胎釉之珍 明瓷之冠

成化瓷器之所以成就斐然、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当时不计工本的的投入密切相关。无论在彩料提炼、烧制工艺,还是在验收标准,成化御窑皆冠绝有明一代。成化官窑在制胎釉方面继承了宣德官窑的风格,更加精益求精,讲究胎釉精致完美。成化胎质与宣德器相比更为洁白致密,这是因为其瓷胎中的氧化铁含量比宣德少,三氧化二铝又比宣德高的缘故。瓷釉比宣德器白度更高,光泽度亦显柔润温和,玉质感极强。近人研究认为,成化青花瓷釉中铁钙含量不仅比元至明宣德低,而且比明嘉靖官窑瓷器也低,所以说,成化官窑瓷质为明官窑之冠。

鉴于瓷器生产的特殊性,明代窑厂产品残次率一直居高不下,御窑厂残次率更是高的惊人,明人王世懋(万历十六年前)称当时窑厂所产能供御用之完好品“大率十不能一二”,由此大抵可知成化时期御窑成品率之低,对此也可由如今景德镇成化地层窑址出土得到印证。

成化一朝对瓷器烧造要求极其严苛,且不惜工本,由景德镇御窑厂于考古挖掘出的大量成化瓷器残片发现,落选品仅是稍有呈色不佳即打碎掩埋,可见其筛选制度之严格。如此严苛的甄选,导致御窑花费巨大,对此史料多有记述,如《明史•食货志》载:“成化间,遣中官之浮梁景德镇,烧造御用瓷器,最多且久,费不赀。”《明史•梁芳传》载:“成化二十一年三月,帝视内帑,见累朝金七窖俱尽。”也正因此,成化瓷器存世量相对较小,更为世所珍,以台北故宫博物院为例,该院拥有宣德朝瓷器约为1847件,而成化瓷器不足300件。

明成化 青花云龙纹盘

“大明成化年制”款

D:19.3cm

备注:

1.温哥华重要私人收藏

2.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收藏,编号EK293

展览:“龙翔九天-元明清御用龙纹瓷器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20年

出版:《龙翔九天-元明清御用龙纹瓷器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20年,编号10

明成化 青花海水龙纹盘

“大明成化年制”款

D:19.3cm

1987年御窑珠山出土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

御窑遗址发掘之成化地层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分别于1982-1994年和2002-2004年,对御窑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和主动发掘,获得了大批珍贵资料。在第一期发掘中,出土明代洪武至嘉靖时期落选御用瓷器碎片十数吨、若干亿片,特别是1987-1988年,御窑厂遗址内珠山之顶修建龙珠阁,在珠山东北侧,清理发掘明成化官窑堆积三处,为成化官窑瓷器的分期提供了依据。根据对这三个堆积的研究,可将成化官窑分为三期:一期为成化四年以前,二期为成化四年至成化十七年之间,三期为成化十七至成化二十三年。又可将成化青花瓷分为二类:前一类青花为成化早中期(成化元年至十六年)的制品,其风格受宣德影响;后一类青花则为成化后期(成化十七年至二十三年)的制品,所谓成化风格便是指该期烧造的别具一格的瓷器。成化早期多沿用宣德纹样或简化前代纹样,后期使用画意清新的纹样,如高士、三秋、子母鸡、湖石山茶、十六子、池塘莲荷等。其青花纹饰画法上用双线勾勒再填色,线条细硬流畅;釉上彩纹饰填色则采用平涂法,有花无阴阳、叶无反侧的特点。

第二期挖掘中,发现明代未经扰动的原生堆积层,其中成化堆积层中发现的瓷器品种主要有青花、斗彩、斗彩半成品、仿宋官青釉瓷器等,另有一些白釉瓷器,其中还发现有脱胎、半脱胎瓷器。

明成化 明成化青花缠枝宝相花纹宫碗

D:15.3cm

1987年御窑珠山出土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

希望对藏友有所帮助或者引起你的一些小兴趣。少走弯路,关于民间藏品的出手想必藏友们都会有疑问和顾虑,但是还是要尊重藏品的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以诚相待!你的一份认可才是重要的。

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求真务实》

国内一线拍行送拍(嘉德,保利,翰海,全国国有文物商店交易会)(scjy18 陈老师)

送拍项目: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当代书画、油画雕塑、古董珍玩瓷器、紫砂艺术、铜炉佛像、瓷板画、印章、玉器等、钱币邮票资讯分享

收而不研者俗,藏而不鉴者傻,以藏学师者德,以藏悟心者美,以藏缘友者雅,以藏养藏者!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从《清平乐》看宋代审美下的山水画|书画艺术市场价格资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去年,身边一位学者参观完日本正仓院的展览后也说,唐代的东西汇聚在一起,带点原始气息,与宋人的东西完全不一样。这与日本学者曾经主张过的“宋代主义”倒是有点接近,所谓宋代主义,就是在文化艺术上,以宋代审美为宗。我们今天看到的宋文化遗存,多为书画、器物,不可能如明清两代一般,看到一座皇宫,看到完整的宫廷审

  • 全国首个郑和文化场馆联盟在上海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日前,中国航海博物馆、福建博物院、云南省博物馆、中国港口博物馆、中国南海博物馆和广州海事博物馆等6家单位发起成立“郑和文化场馆联盟”,该联盟旨在整合郑和相关资源,凝聚内部合力,为弘扬郑和文化、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有力支撑。郑和是中国著名的航海家,是中外文明交流的和平使者,也是航海文化的鲜明

  • 论王夫之对宋朝士大夫政治文化的批判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原文出处:天津社会科学2017年05期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自诩有一个“新发现”,即《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三记载的宋高宗说“秦桧尚安石”这句话,由此论定:“(宋朝)南渡以后,通高宗一朝,王学事实上仍执政治文化的牛耳”①。笔者试图从该书中找到“通高宗一朝”王安石之学如何

  • “离家”56年! 国宝南宋兰溪密山棉毯即将“回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提到中国古代江南地区的棉纺织技术,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元代的黄道婆,她从当时的崖州(海南岛)带回棉纺织技术。1966年在兰溪出土的一条南宋棉毯改写了这个历史,将棉纺织史向前推进了约100年。1966年8月,当时的兰溪县香溪公社密山大队发现一座南宋墓葬,墓中出土一条棉毯,这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

  • 瓷器收藏收购资讯:明代中期、晚期、末期青花瓷器的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一、明代中期-成化、弘治、正德三朝青花瓷器的特色成化青花瓷器胎质细腻洁白,釉质细润如玉,釉色发青。造型有碗、杯、盘、罐、瓶、洗、炉、盏托等。纹饰布局早期较为疏朗,晚期较为繁密,常见的有三果、三友、高士、婴戏、龙穿花、鱼藻、夔龙、十字宝杵、阿拉伯文等。署款多为“大明成化年制”、“天”字款、图记款等。弘

  • 绛县发现明朝皇帝敕谕石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文史月刊》 2008年11期张志善日前,笔者在绛县博物馆发现一通距今已有499年的皇帝敕谕石碑。此碑系青石质地,高230厘米,宽92厘米,厚20厘米底座长147厘米,宽92厘米,厚52 厘米。碑上楷体阴刻着明正德皇帝朱厚照向山西按察司副使陈凤悟发的敕谕,共192字,内容为朕惟自古帝王治天下者,率以

  • 王安石最经典的10首诗词,全是千古名作,绝对值得一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王安石是北宋的改革家,在北宋太平盛世的背后,他看到了隐藏在背后的危机。 为了改变北宋“外实内虚”、“冗兵”、“冗官”、“冗费”的问题,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他大刀阔斧地开始了变法。 可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新旧势力的几度拉锯之后,变法失败,而王安石也随着变法几度沉浮。许多人看到王安石在政治上的作为,却常

  • 大明最牛的锦衣卫:权倾天下却不曾陷害一人,一生充满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锦衣卫在锦衣卫中,曾有一人权威比明朝首辅更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代首辅夏言死于其手,张居正与之不能比肩,奸臣严嵩亦不敢与之对立,这个人便是嘉靖朝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堪称最强锦衣卫,明朝唯一获取三公兼三孤(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公,少师、少傅、少保合称三孤,所有明代除陆炳外,无人兼得)的官员。陆炳(

  • 蔡京是北魏奸臣之最,为何宋徽宗还让他四次出任宋朝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是因为蔡京能投其所好,其次才是蔡京能力出众。北宋时期著名的三大奸臣当中,比起水浒传中记载的高俅而言其他的两位蔡京和童贯似乎名声更臭。但是他能从一介草根百姓一步步做到宰相的位置,并且四次出任其能力可见一斑。一、蔡京投其所好年轻的蔡京是一个颇有才气的孩子。年纪轻轻便中了进士,不仅头脑聪颖,能够见微

  • 真实的宋朝是怎样的,真的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真实的宋朝并不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在赵帝王开辟的时代,宋朝在中国历史中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中国许多的历史文人说过,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华夏文化,是华夏文明的传承,华夏文明在宋朝被发展壮大。一、 经济飞速发展、老百姓富庶繁荣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发展总体的水平来说,宋朝是所有朝代中发展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