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问:大唐王朝何时会亡?袁天罡:猪上树时,200多年后应

李世民问:大唐王朝何时会亡?袁天罡:猪上树时,200多年后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719 更新时间:2024/3/27 20:28:02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唐太宗也问过袁天罡大唐的国运如何,袁天罡回答:“猪会上树时,唐朝才会灭亡。”听到这句话后,李世民本以为李唐会一直延续下去。岂料,在百年之后,袁天罡的预言真的实现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李世民与贞观之治

公元598年,李世民出生。4岁的时候,有一位相面的人来到了李家,在看到李世民后惊讶地说道:“龙凤之姿......必能济世安民。”果然,长大之后,李世民文武双全,并且还帮助自己的父亲李渊击败了隋朝末年的各路反王,建立了一统的大唐王朝。

值得一提的是,李渊之所以能当上大唐的皇帝,很大一部分功劳都是李世民的,太原起兵是他的谋略,征战四方的也是李世民。因此,唐朝建立后,虽然李建成是太子,可是,从功绩上来看,李世民才应当是大唐的储君、名副其实的继承者。

可惜的是,李渊没有看到这个问题,执意立李建成为太子。结果,间接造成了玄武门之变,李建成被杀,李世民夺权成功,成为了大唐的第二任皇帝。

成为皇帝之后,李世民信“人事”,而不信“天命”。因此,在那个时候,他严令禁止全国人民进行鬼神之类的祭祀活动。不管他的目的为何,其结果却是好的,经过了近十年的治理,李世民打造了“贞观之治”,不仅国内政治清明,国外的突厥、薜延陀、回纥等更是被打得服服贴贴。

公元634年,此时已经是贞观八年了,整个大唐笼罩在一种强大而稳定的氛围中,李世民也不像最初那样“压力山大”了。闲暇之余,李世民便开始想象大唐的国运与未来。可是,大唐王朝能够持续多久,唐太宗是没有这个能力预测的。

值得一提的是,唐太宗没有这个能力,但在当时却有一个相师,在世人眼中,他就有这个能力,而且唐太宗也对他深信不疑,这个人就是袁天罡。

二、“猪上树时”大唐亡

要论袁天罡这个人,在我们今天科学的视角来看可能是个“神棍”,但由于古人都比较迷信,因此古书里也把他描写得神乎其神的。据说,他先是一眼看出武则天将成为帝王,然后又能看出那些来找他算命的人将来能够达到多大的官职、遇到怎样的挫折。

因此,当时民间许多人都听说过他的名字,纷纷来到他家找他看相。李世民得知这个消息后,专门托人将其请上朝,希望可以帮忙预测一下大唐国运。

按道理说,这种“活”一般就是能躲就躲,如果真的预测到了大唐的不妙,难道你要当着面告诉人家吗?毕竟李世民可是天下之主,稍不留神脑袋就会掉下来。不过,袁天罡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刚开始他一直用“天机不可泄露”的言语拒绝。谁曾想,太宗直接问道“大唐何时亡”,这可如何是好?

袁天罡似乎有点不耐烦,直接表示“猪上树时”,朝廷大臣们听了之后直接鼓掌。因为猪没有爪子,根本不会上树,这样说岂不是代表着大唐不会灭亡?

然而,相师必然是相师,什么东西必然都是隐晦暗示。就像预测武则天称帝一样,当时他看到襁褓中的武则天,表示:“如果是女孩,未来一定会成为天下之主。”同样,袁天罡其实早已把答案告诉了李世民,只不过后者并没有悟出答案,李世民反倒因此变得更加意骄志满了。

三、李唐王朝的覆灭

众所周知,安史之乱是大唐的转折点,虽然安史之乱被唐朝政府平定了,但是大唐历代先辈所创立的盛世从此一去不复返。不仅如此,唐朝藩镇割据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战争不断导致国家经济衰退,朝廷内部更是有宦祸党争。

黄巢起义的发生,更是加剧了唐王朝走向灭亡。起初,朱温归顺于唐朝并被封为节度使,但是当时藩镇林立,朱温的势力十分弱小。为了换取刚即位的唐昭宗对他的信任,朱温献上了在蔡州作乱的节度使秦宗权的人头,这使得唐昭宗非常感动,并且非常信任朱温。

朱温便趁此机会,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先将河南全境纳入自己的手里,随后又将幽州占为己有,最后吞并河中。

尽管节度使的势力很强,可唐朝政府还是拥有10万的禁军在压制这些节度使,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奈何唐昭宗却亲手将这十万禁军毁灭。由于指挥不当、士气不足,十万禁军在进行削藩的战争中屡屡战败,直到化为乌有,最后还是朱温出兵解救。

可这也给了朱温掌控唐昭宗的机会,成功控制唐昭宗的朱温通过三步便彻底终结了唐朝,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和曹丕协迫汉献帝禅让的做法有些相似。

首先,朱温杀了七百多的宦官并在皇宫各处安排了自己的亲信控制长安;第二,朱温胁迫唐昭宗迁都洛阳,杀害唐昭宗并扶立唐哀宗;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通过“白马驿之祸”屠杀反对自己的大臣,扫平朝廷内部反对自己的势力,而此时的唐哀宗已经没有了任何屏障,无可奈何的他只能将皇位禅让给朱温。

公元907年5月12日,朱温接受了唐哀宗的禅让,建立了后梁,至此曾拥有过辉煌盛世的李氏王朝最终被朱温终结,袁天罡所预言的“猪上树时”大唐便会灭亡应验了。

原来,“猪上树”中的此“猪”并不是指作为牲畜的猪,而是朱温,“树”也并不是大树,而是李唐江山的木,因此,真正的含义便是朱温爬到了李氏的头上大唐就会灭亡了。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登基后是怎么处理貌美的嫂子和弟妹的?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历朝历代的王位争夺历程都是充满了传奇色彩的,自相残杀也是常有发生的,就比如清朝时期康熙皇帝的九个儿子为了争夺皇帝之位,九位兄弟为了皇位做出了很多令康熙帝伤心的事,实在是令亲人痛苦。唐朝李世民为了皇位更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杀害了自己的大哥和弟弟,史称玄武门之变,那么李世民登基之后又是如何处理哥哥的妻子和弟

  • 撒马尔罕、朱元璋与南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这幅明宫廷画师所画狮子,或是对撒马尔罕送给明政府狮子的真实描绘。古都撒马尔罕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拥有2700多年的历史。如今,这里要再度写下历史。2022年9月15日到1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乌兹别克斯坦古城撒马尔罕举行。 撒马尔罕、朱元璋与南京文 | 臧磊 来源 |

  • 李渊的四个儿子,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读,暴露李渊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仅封建社会就跨越了三千多年,这段时间之内,我国的古代社会迎来了发展的巅峰时刻,随着时代的演进,中央的权力越来越集中,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中央的权力差不多到达顶峰,在这段漫长的历史之中,出现了许多影响力遍及世界的盛世局面。比如汉朝时期的大一统,隋朝时期的开皇之治,这些盛世局面的出现离不开当时相当重

  • 李世民终其一生也解决不了的东北问题,大唐和后世王朝也解决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太宗李世民时期,大唐北境,设立六府七州,开疆叶尼塞河;大唐西境,设立安西都护府,征服高昌、焉耆和龟兹等西域诸国。但是,大唐的东北问题,却没有一个是太宗李世民时期解决的。不是李世民雄才不够,而是因为东北问题真的很难解决。与北方问题和西域问题相比,东北问题是一种质的不同。所以,天不假时,李世民在其有限

  • 朱元璋何以成功创造277年的朝代?明承元制和儒家化是根本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明承元制”和“儒家化”是朱元璋成功的根本所在元朝在儒家化过程中对吏治、税收、荒政等方面的应对失败才导致元朝灭亡。而作为元朝错误政策影响下的老百姓,朱元璋在推翻元朝过程中及成功后,对前朝的革新也进行了重要吸取从而实现了新的改革。朱元璋一方面继承了元朝的某些政策,一方面又更加系统、强硬地推行了元朝的一

  • 李世民下令让400名死囚回家,要求秋后自觉回来问斩,结果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玄武门之变武力夺权得位不正,但在执政期间,李世民雄才大略对内宽赋薄税贤明治国开创了贞观之治,对外灭东突厥亲征高句丽,灭薛延陀,被西域诸国尊为“天可汗”。可以说,李世民的文治武功都是非常出众的,堪比秦皇汉武。可以说,在初唐,李世民创造了很多奇迹。但是在李世民创造的奇迹里面,释放死囚这一事件最具传奇

  • 朱元璋以15子换天下功臣,傅友德:我们爷们的脑袋,送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难道朱元璋不怕这些人造反吗?不怕吗?首先,杀又不是一波波地杀,总有人会心存侥幸。像冯胜、傅友德这样的人总会觉得自己和皇帝近心存侥幸。其次,自己的儿子们已经大了,可以独当一面了。儿子们大了,北元也失去了威胁,朱元璋开始屠戮功臣:屠戮功臣时间分析朱元璋屠戮功臣的时间主要是: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胡

  • 明朝时南京何价值?这要从千古一帝赵匡胤说起,培育忠心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赵匡胤为什么是千古一帝,北宋的问题怨不着赵匡胤我一直在提一个观点“明朝北宋化”问题。在“千古一帝除秦始皇外谁有资格戴?宋太祖可以,朱洪武不行”一文中,有许多人从疆域角度、对外(这个对外是中国政权内的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含义说,与晚明、晚清时期的对外族入侵是本质的不同)反抗角度反对“赵匡胤是千古一帝

  • 李建成不是平庸之人,为何会被无名小卒出卖,最终让李世民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明确实是一个有勇有谋、文韬武略的君王。太子李建成比起他来,稍微逊色一些,但是翻阅典籍,发现李建成其实也并没有影视剧中演的那么不堪。作为太子,不学无术是不可能的,反倒文韬武略也甚是精通的。那么为什么身为太子,自己也不是平庸之辈,为什么会被李世民占尽先机?最后竟然死在了玄武门之变之中?其实,玄武门之

  • 李世民手下大将程咬金,真的是只会三板斧的莽汉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对程咬金的印象应该是这样的:傻憨憨、又高又壮有力气、心地善良又孝顺、只会三板斧。程咬金只会三板斧的典故尤其经典,《隋唐演义》中说,程咬金做梦梦到神仙教了他三十六路天罡斧,而程咬金醒来后只记得其中的三板斧,分别是掏耳朵、挖眼睛、剔牙齿。没临战场不管是神仙还是还是小兵,只用三板斧来回打,而且每次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