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日本爱丝货,明朝缺白银:为什么两国却没有成为最佳生意伙伴?

日本爱丝货,明朝缺白银:为什么两国却没有成为最佳生意伙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274 更新时间:2024/1/22 13:17:00

按理说,中国有如此之多的令日本人爱不释手的丝货,而日本又有如此之多的令中国人无限往的白银,这本应使这两个海上邻国成为最佳生意伙伴才对——更不用说,长江三角洲到长崎的距离比马尼拉到卡普尔科要近得多。偏偏“倭寇之乱”与丰臣秀吉侵略朝鲜的战事,令明朝与日本的关系恶化到了极点,以至于“隆庆开海”之后,日本依然在明朝官方禁止贸易的黑名单上(“通倭”是死罪)。历史上第一次(但不是最后一次)出现了这样的景象:明明“同同种”的东亚国家间却彼此对立而无法互通有无,反让远道而来的欧洲人——比如葡萄牙人——有机可乘。

在16世纪晚期每年的4—5月间,两艘由葡萄牙室任命的一名海军上将率领的大帆船(每艘载重600—1600吨,可搭载500—600人),配备着火枪大炮,满载着织品、红布、水晶、玻璃制品、佛兰芒钟、葡萄酒、印度棉花棉布等货物,以及原产美洲经里斯本运来的白银从果阿(葡萄牙在印度半岛西海岸的据点)出航。在正情况下,它将停靠在马六甲,把船上的部分货物换上香料、檀木、苏木、暹罗(今泰国)产的鲨鱼皮和鹿皮,然后再航行到大明帝国允许葡萄牙人居留的澳门。在澳门,为了筹备运往日本的大量中国生丝和丝织品,他们通常必须等待10—12个月:因为在广州只有上半年才能买到生丝和丝织品。

明万历通宝银钱

第二年,这两艘不受明朝“特严禁贩倭奴者,比于通番接济之例”禁令限制的葡萄牙大帆船乘着6月底至8月初的西南季风航行到日本九州,航程通常要十二三天。在日本停留到10月底或11月初,把生丝、丝织品、棉布等中国商品以高昂的价格迅速脱手,然后再乘东北季风返航澳门,从日本载运出来的商品除了大量的白银外,还有漆器、画有金叶的纸屏风、和服、日本刀、长矛等铁器。

随着澳门葡萄牙人与日本贸易的不断发展,日本每年进口的中国生丝都保持在10万斤以上,而用作贸易结算的日本白银则成为葡萄牙人在东亚贸易的重要资本来源。澳门—日本间的贸易几乎每年都能为葡萄牙人从日本赚回60万两左右的白银。如此数目巨大的白银使得葡萄牙商人们在中国市场上如鱼得水,他们用白银向中国商人购买瓷器、茶叶、生丝、黄金等价值连城的货物,只有一小部分从澳门再出口到果阿。同样由于当时日本的金银比价(大约为1比12)远远超过中国,因此把从日本获得的白银载运到广州购买中国的生丝、黄金,能够获得厚利。据说其利润率保持在70%—80%,有时甚至超过100%。结果,如同涌进马尼拉的美洲白银一样,大多数日本白银最终都被巨大的明朝市场吸收了。中国因此成为当时世界白银的“终极秘窖”,以平衡自己几乎永远保持的贸易出口顺差。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代第一个封王拜相宦官的张狂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李隆基虽不在位,反而自在,反正乱局自有儿子收拾。可偏偏他的惬意让权宦李辅国大为不爽。李亨灵武即位至今,李辅国已是军权在握,权势滔天,可左右朝政。早年时,他曾在高力士身边担任过仆人,又曾被李隆基轻视,受过各种屈辱。历经艰辛,他才走到了今日,看着李隆基、高力士每日在长庆楼逍遥度日,他心中怒意沸腾。上元元

  • 一边反对用白银,一边顺势而行:明朝面对白银主导货币的两种反应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面对这种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情况,明朝统治阶级的反应是颇值得玩味的。一方面,封建士大夫激烈地反对使用白银。所谓“言足国必先富民,欲富民必重布帛菽粟而贱银”。在这些人看来,白银的流通打破了朝廷对铸币权和印钞权的垄断,将会严重危害明王朝的统治基础。另一方面,究竟是形势比人强。“自银之用流行于天下,役粟

  • 乱世之后,如何打造新天地?大唐的气象万千,毋需多言。这是一个沉淀与突破的时代。璀璨的诗歌之外,政史、地理、传奇、宗教等遍地开花、均结硕果。「中国原典通读计划」第七季,杨照选取九本传世经典,从多维视角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 西方物理的华夏源头:光是王充和宋应星这里就发现了好多,应重新认识古代科学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一种陷入西式思维分科模式的严重误读,同时跪族也以此作为话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黏贴,不断宣扬,混淆视听,让人信以为真。就算有人表示怀疑,可由于缺乏相应了解,一时半会儿还无法回击。为了正本清源,有必要让大家重新认识一下中国的自然科学发展史。今天就物理方面重点介绍一下东汉的王充和明代的宋应星。王充和

  • 药王孙思邈: “一人饮酒,全家无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孙思邈(541年—682年,存在争议),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在本次疫情发生之后,网上辟谣的内容之一就包括“饮酒可以杀死病毒”之说。科学无容置疑。但是,本次防疫普遍采用75%的酒精外用消毒防疫也是消杀规程之一。喝酒消毒杀菌这种说法到底从何而来?

  • 被大火吞噬的皇后:嘉靖帝为什么对方皇后见死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嘉靖二十六年(1547)十一月壬午日,北京皇城之内火光烛天。失火之处不在紫禁城内,而在位于宫城之北,万岁山(今景山)以西大高玄殿。大高玄殿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是用来尊奉“三清”的皇家道观,下令修建者自然是以迷信道教而闻名的嘉靖皇帝朱厚熜。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初一,明世宗朱厚熜偕皇后方氏

  • 明成祖朱棣折腾程度不亚于隋炀帝杨广,为何明朝没二世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成祖朱棣历史评价,杨广朱棣,朱棣为什么叫明成祖

    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他之前是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历经四年的靖难之役,是成功将侄子赶下皇位,成为大一统王朝中唯一一个造反成功的藩王,可以说朱棣就是明朝实际上的二代皇帝。纵观朱棣在位时期,大手笔可谓是相当多,迁都北京、派郑和下西洋、五征蒙古、收复安南等等;朱棣这些作为,说不好听的就

  • 张居正帝师生涯的难题:给太子每月讲课多少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给太子每月多少天讲课?确实让张居正发愁一番。如果皇帝每天上朝,上朝后又上课,对于一个10岁的孩子而言,强度太大,不利于身体发育,非节宣之道。因此必须在学习和身心健康上保持平衡。相对而言,高度形式化的上朝显然没有上课重要,所以张居正初步意思是每月初三、初六、初九、十三、十六、十九、廿三、廿六、廿九9

  • 唐朝大诗人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 “赖先生为师”:万历与张居正的师生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一次,在文华殿讲课结束后,张居正率讲官进呈《帝鉴图说》。之前,张居正嘱托学生马自强认真考究历代故事,选择正面案例八十一个,负面案例三十六个,每个案例后面附图一幅,做到图文并茂。书上呈给皇帝后,皇帝先读奏疏,朗诵数十个词。张居正走到御前奉上图册,左右侍从展开之后,张居正给皇帝一一讲解,皇帝回应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