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朝礼部尚书起兵造反,为何失败?原因是这样

隋朝礼部尚书起兵造反,为何失败?原因是这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28 更新时间:2024/2/4 17:09:37

隋大业九年,隋炀帝杨广第二次远征高句丽,企图歼灭高句丽,重振大隋国威。不料,高句丽军民拚死抵抗,隋军在辽东毫无进展,陷入了战争的泥潭,后方也发生了暴乱。隋炀帝穷兵赎武,广发徭役,横征暴敛,山东乡民率先爆发起义,战火遍及黄河两岸。

在黎阳督运粮草的礼部尚书、上柱国、楚国公杨玄感也趁机举兵起义,并截断杨广的粮草输运,杨玄感和蒲山公李密率军攻占了荥阳,并向西攻打东都洛阳,一时天下震动。

作为堂堂的礼部尚书,杨玄感官居一品,家财万贯,为何却要造反呢?原来杨玄感的父亲是大隋开国功臣越国公杨素,为大隋打下万里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杨素忠心护主,忠贞不二,文帝杨坚病危之时,杨素又全力帮助杨广夺位,又立下了特殊功勋。杨素兵权在手,门生故史遍布朝廷,权倾朝野,使得杨广对他猜忌不断。后来杨素病重,皇上派御医赐药,杨素拒绝吃药而病亡。杨广曾对左右说,“若素不死,必得夷其族。这话传到杨玄感耳中时,令他大惊失色,渐有反意。

杨广对杨素父子猜忌很深,令杨玄感心里发凉,感觉伴君如伴虎,有朝不保夕的感觉。杨玄感觉得,只有起兵废掉杨广,另立明君,才能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

杨玄感起义后,从者如云,一度兵力达到十几万,并攻下荥阳,然后继续向西围攻洛阳,无奈洛阳久攻不下,隋军援兵到达,在大隋名将宇文述、俫护儿的攻击下,杨玄感很快兵败身亡。

杨玄感虽然悍勇善战,但并不具备军事战略眼光,以十几万临时聚义的乡民武装和隋朝正规军硬抗,不懂迂回运动战,不懂游击战,焉能不败?虽然天下到处揭竿而起,但隋朝尚有百万大军,推翻隋朝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功,杨玄感选择和杨广硬拼,只能兵败身亡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杨贵妃到底有多美?生前容貌被还原,和一位女明星长得很像!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杨贵妃的五官长得非常耐看,一双流盼生光的眼睛,扑闪扑闪的好像会说话一样,如蝶翼一般的睫毛仿佛流连花丛的彩蝶,肌肤似雪,红唇皓齿,秀眉似柳……美得不食人间烟火,就仿佛是从那画中走出的仙子。传闻杨贵妃有“羞花”之貌,这是因为有一次杨贵妃伤心落泪,不小心碰到了一朵花,而这朵花竟然将所有的花瓣合拢了起来,大

  • 赵匡胤问手下为何像叫花子一样将他打发,手下一句回复让他大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可能会说赵匡胤家族世代为官,怎么会只比刘邦、朱元璋略强一点呢?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起。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争持续不断。普通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自不必说,就连那些拥有一官半职的官员,他们的生活也是非常拮据。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在当时只是禁军中一个不大不小的中层领导干部,领着一

  • 唐朝时期盐城境内经历了两次大的战争,而且都跟唐朝一位王爷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隋炀帝像大业十二年(616),隋炀帝第三次巡幸江都。而不远处的盐城境内,杜伏威大战隋虎牙郎将公孙上哲,取胜。十三年(617),隋军右御卫将军陈棱率兵来盐,但他慑于杜伏威,迟迟没有动作。杜伏威派人送女装给陈棱,称其为“陈姥”,将其激怒,双方激战,隋军溃败。杜伏威乘胜进军高邮,留部下韦彻守盐城。韦彻,今

  • 古代惨不忍睹的腰斩酷刑,一般会用在什么人身上?方孝孺现身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随便查阅了些史料,上面记载着酷刑我简单列举了一些,诸如夏商时期的膑刑、战国时期的活埋、春秋时期的车裂、商朝的炮烙以及五代的凌迟等等。这些酷刑让人生不如死,让身心遭受到极大的折磨后才一命呜呼,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不过我们今天聊的问题并不是以上的酷刑,而是腰斩!这种刑法一般会用在什么人身上?它的起

  • 唐宪宗中兴唐朝,爆锤藩镇不留情,三战三捷大显神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宦官在唐德宗的扶持下掌握了禁军的领导权,藩镇在唐德宗的姑息纵容下形成了自择主帅的风气,这两股势力反对王叔文的改革,支持唐宪宗上台,完全是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试图维持唐德宗时代的局面。然而唐宪宗并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皇帝,他念念不忘唐太宗和唐玄宗时代的盛世,渴望打破唐德宗时代的局面,改变安史之乱后唐朝衰败

  • 明代名臣徐阶年轻时科场得意,做官后不畏强权,官至内阁首辅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考卷却是波澜周折,差点让自己名落孙山。应天府批卷考官看到他的卷子,不知道什么原因,心生厌恶,气不打一处来,二话没说,顺手便丢到了落榜的那一堆里。而这一幕呢,恰巧被走进来的主考官看到了,鬼使神差地,主考官顺手捡起了刚刚被批卷考官阅过的徐阶的试卷。这不看不要紧,一看眼前一亮,紧接着把

  • 武则天待在李世民后宫12年无子,为何跟了李治才一年就生下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能够成为皇帝,与她作为李治的皇后的身份是分不开的,心念李唐的狄仁杰之所以肯在武则天手下任职,就因为他知道武则天迟早是要还位于李唐的。不过武则天与李世民还有李治的关系,向来是史官诟病的地方,因为她先是待在李世民的后宫之中作为才人12年,后又成为李治的皇后,最后自己也成了皇帝。“聚麀之诮”是武则天

  • 欧阳修大为赞扬的北宋书法家叶清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叶清臣为苏州人,著作今存《述煮茶小品》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全宋词》录其传世的唯一一首词,《贺圣朝·留别》:“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写出了心中几许的离愁别绪,似有婉约的风格,真看不出他还有如此

  • 唐朝最独特的一首诗,顺着读是千古绝唱,倒过来读也是千古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现在我们说到唐朝的诗人,那肯定首推李白、杜甫、孟浩然、白居易等著名的诗人。但说到唐诗中最特别的一首,那么首推的这首诗必然是《题金山寺》。说到这首诗,我们得先来聊这首诗的作者——徐夤(寅)。看到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亲们并不知道他是谁。没关系,因为亲们如果知道了,那么也不用不二来介绍了。徐寅是唐朝末期至五

  • 西方夸宋朝、国内批评者居多,对比背后有何思想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1)国人对宋朝评价并不低,宋朝的经济、文化评价一直不低而且很公道提到过去贬低宋朝,现代网络上的人经常批评“积贫积弱”四个字。但要注意,“积贫积弱”说的是宋朝政府的“财政盈余”问题,以及对外妥协。现在有些人经常说每年宋朝的财政收入问题,财政收入确实很高,但你为啥不说说财政支出以及收支盈亏问题?如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