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唐中的一斧,三刀,五枪以及八大锤都是谁?实力又该如何排名?

隋唐中的一斧,三刀,五枪以及八大锤都是谁?实力又该如何排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819 更新时间:2024/1/18 22:21:04

一斧;

隋唐一斧指的是手持八卦开山斧的程咬金;

程咬金原本只是个街头小混混,因结识武南庄庄主尤俊达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之后,程咬金从尤俊达那里得到了一把八卦开山斧,并自创了三招半斧招,凭借这三招半斧招,程咬金劫了靠山王杨林的八十四万两皇杠,为后来的瓦岗积累了第一桶金。

占据瓦岗时,程咬金三斧定瓦岗,击退前任瓦岗首领翟让,为贾家楼众兄弟拿下了安身立命之所。可以说,程咬金能有后来的风光,所倚仗的就是手中的这把八卦开山斧。

三刀;

隋唐三刀指的是三个使刀之人,分别是魏文通左天成以及王君可;

魏文通是大隋的潼关守将,他掌中兵器是一把佝偻古月象鼻大刀,虽说魏文通的刀法一流,但他的运气却极差,在头打瓦岗时,魏文通替靠山王杨林镇守一字长蛇阵,却被突然出现的罗成枪挑而亡。

左天成是大隋汜水关守将,他掌中兵器是一把金背砍山刀,在瓦岗众将下五关路过汜水关时,左天成以一己之力对抗瓦岗众将,且丝毫不落下风,但却因裴元庆的出现而惨败。扬州玉玺会,左天成奉命看守校军场,但却被雄阔海击杀身亡。

王君可是瓦岗五虎将之一,他掌中兵器是一把青龙偃月刀,当然,虽说同样是使刀,但王君可的实力,跟上面两位使刀将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五枪;

隋唐五枪指的是五个用枪之人,他们分别是:伍云召,罗成,尚师徒,秦琼以及尉迟恭

伍云召使的枪叫丈八蛇矛枪,枪沉力猛,凭借这杆枪,伍云召在南阳关一战中带儿闯四门杀出重围;四平山一战中勇战宇文成都;扬州会一战中,连挑数员猛将,不过最终却被苏定方用暗箭所杀;

罗成使的枪叫五钩神飞亮银枪,凭借这杆枪,罗成在一字长蛇阵中枪挑魏文通,枪扎定彦平;铜旗阵前,枪扎李元霸;扬州玉玺会上一举夺魁,并在之后枪挑杨林。可以说,罗成已经将自己的五钩枪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尚师徒的枪叫吸水提炉枪,这杆枪是尚师徒的四宝之一,它的厉害之处在于此枪的中心是呈空心状态,所以只要被此枪扎上,被扎之人即使没被伤到要害,很大程度上都会因大量失血而亡。

秦琼的枪叫虎头錾金枪,这杆枪是秦琼父亲秦彝的遗物,秦琼在得到此枪后,曾用它跟李元霸比试过,结果却被李元霸用锤砸出了硬伤。后来在虎牢关一战中,秦琼与尚师徒比试马跳月牙涧,结果枪折马亡,虎头錾金枪断为两截。

尉迟恭的枪叫龟背驼龙枪,此枪是尉迟恭偶然所得,凭借此枪,尉迟恭日闯三关夜夺八寨,从此名扬天下。

八大锤;

隋唐八大锤指的是四个使双锤的猛将,他们分别是金锤将李元霸,银锤将裴元庆,铜锤将秦用以及铁锤将梁士泰;

李元霸的金锤叫擂鼓瓮金锤,凭借这对锤,李元霸锤震宇文成都名扬天下,锤震四平山一扫十八国,锤砸铜旗阵打通下扬州之路。当然有一种说法是,李元霸最终也死在自己的锤下。

裴元庆的银锤叫八棱梅花亮银锤,凭借这对锤,裴元庆曾逆袭击败过宇文成都,还有,四平山一战裴元庆曾硬接过李元霸三锤,而这三锤就足以显示出裴元庆的实力。

秦用的铜锤叫熟铜倭瓜锤,凭借这对锤,秦用锤震北国大都督红海,并因此而被破格提升为瓦口关总镇。

梁士泰的铁锤叫镔铁轧油锤,跟其他三位使锤将相比,梁士泰的出现其实就是为了凑齐金、银、铜、铁八大锤,在之后的铜旗阵一战中,梁士泰被李元霸砸断的铜柱子砸死。

以上就是隋唐中的一斧、三刀、五枪和八大锤,至于说他们之间的实力排名,唐古认为:第一名:李元霸;第二名:裴元庆;第三名:伍云召;第四名:罗成;第五名:秦用;第六名:魏文通;第七名:尚师徒;第八名:左天成;第九名:梁士泰;第十名:秦琼;第十一名:尉迟恭;第十二名:王君可;第十三名:程咬金;

对于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蔡京改革失败后,为何北宋很快就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宋徽宗选用蔡京搞新政也非偶然,一来是蔡京四度为相德高望重且官场经验老练,二来是他凭借着左右逢源之术深得皇帝的宠信,虽然蔡京表面上很光耀,但也都是靠着曲意逢迎才获得的主角光环,他对改革之道并不算精通,但圣命不可违,也只能硬着头皮来搞这场关乎到北宋政权生死存亡的重大改革,那么蔡京是怎么把新政带向死胡同的

  • 唐朝中晚期宦官专权对帝国和皇权影响的重要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宦官专权是从唐朝中期开始的。安史之乱后,宦官因拥立有功而权力增大。后来又直接掌握了兵权,宦官开始干政。唐朝后期,从德宗朝开始,宦官掌握了神策军等禁兵。军中的护军中尉、中护军等要职均由宦官担任。唐朝中后期的很多皇帝都是宦官拥立的,也有一些皇帝直接或间接地被宦官杀害。直到后来朱温杀尽所有宦官,宦官专

  • 明朝首号改革家张居正,一条鞭法,硬生生为大明续命50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明朝中叶,土地兼并的情况在相当严重。主要突出的表现是皇族、王公、勋戚、宦官利用政治特权,以投献、请乞、夺买等手段,大量占夺土地。在江南,有的大地主占田7万顷。在朝廷,大学士徐阶一家就占田24万亩。全国纳税的土地,约有一半为大地主所隐占,拒不缴税,严重地影响了国家收入。贵族大地主疯狂地掠夺土地,封建

  • 明朝十六位皇帝里面,朱元璋最讨厌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我是朱元璋,第一个就得抽明成祖朱棣!为什么?朱棣文治武功都还不错啊,明朝在他手里也称得上富强,明朝那么多垃圾皇帝不抽,为何朱元璋要抽这个儿子!因为朱棣不听话啊!朱元璋当年传位的是谁?嫡孙子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是朱棣起兵造反篡位,从侄子手里抢来的。朱元璋是个什么人啊?是一个非常自我的人!说好听点

  • 隋朝观德王杨雄——一位串起了唐朝中前期帝王世系的特殊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隋文帝在世时,杨雄就被封为广平王,炀帝继位后,他又改封为观王,逝世后又被赐予了“德”的谥号,故一般称其为“观德王”。作为隋朝宗室重臣,杨雄生前在史书上留下的印记并不鲜明,但是没人能想到,他却凭借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深深地影响了唐朝的帝系传承。杨雄的幼子杨师道娶的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五女,李世民的姐姐桂阳

  • 沐英不是朱元璋亲儿子,为何如此放心他在云南称王?不怕他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害怕官员的权势过大,于是大开杀戒,尤其是在自己最看重的储君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更是对官员们毫不留情,牵连之人数十万,开国六公中的李善长,冯胜被赐死。其余侯,伯也少有幸免者。但是在在开国六王中,只有一个人将自己的王位传承了下去。而他就是朱元璋的养子沐英,他在名义上是朱元璋的儿子,

  • 崇祯亲叔叔,百姓饿得没饭吃,他说关我屁事,结局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帝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虽然历史上出现了南明,但是这不属于明朝。崇祯帝从哥哥的手中接过了江山,于是想要力挽狂澜的崇祯帝,成为了亡国之君。明朝末期,明朝的国库已经是空虚了,几乎是拿不出白银的。这时候的明朝走向了灭亡。要知道当时的明朝,几乎是没有挽回余地的。明朝在崇祯帝即位之后,魏忠贤一死,结果就让东

  • 杨贵妃马嵬驿下到底是生是死?打开墓穴,传闻被证实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杨玉环的名声最盛,可却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一位女子。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让她成为盛唐的时代标志。这个传奇女子本应拥有决然幸福的人生,可一切就像提前铺设好的一般,命运说变就变!杨玉环最终在马巍坡香消玉殒,世人再没见过她的盛世容颜,不免让人感叹又惋惜。时隔多年,杨贵妃的陵墓成功问世,当

  • 唐朝一个欺人妻女的无赖,写下一首佳作,大家都听过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时,长安南郊有位横行乡里的纨绔子弟,他仗着出身高贵的身份欺男霸女,当地百姓是敢怒不敢言。可是二十年过后,他却改头换面成为了唐朝一位大诗人,他是谁呢?后变身大诗人的无赖出身关中望族京兆韦氏,祖父官至宰相。长安流传这样一句话:城南韦氏,去天尺五。他就是韦应物。韦应物靠着家族身份当官,15岁出任唐玄

  • 在北宋前期“礼崩乐坏”的基础上,为何会出现葬礼从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自晚唐、五代始,社会纷扰、天下大乱,礼典废坏,不失为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礼崩乐坏”。宋兴以来,“四方之俗未闻礼乐”,从而导致冠昏丧葬问题丛生。“冠礼今不复议,昏礼无复有古之遗文,而丧礼尽用释氏,独三年日月则类古矣。臣请集大儒鸿博之士,约古制而立今礼,使百官万民皆有等夷,便而易行。”韩维曾说:“近世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