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贵妃马嵬驿下到底是生是死?打开墓穴,传闻被证实

杨贵妃马嵬驿下到底是生是死?打开墓穴,传闻被证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277 更新时间:2024/1/27 21:59:09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杨玉环的名声最盛,可却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一位女子。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让她成为盛唐的时代标志。这个传奇女子本应拥有决然幸福的人生,可一切就像提前铺设好的一般,命运说变就变!杨玉环最终在马巍坡香消玉殒,世人再没见过她的盛世容颜,不免让人感叹又惋惜。

时隔多年,杨贵妃的陵墓成功问世,当打开墓穴之后,里面的场景令所有人惊愕不已。没想到,颇负盛名的杨贵妃,在死后潜移默化地流传了千年的“传言”,竟然在这里被证实了?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传闻,为何会引起如此之大的轰动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近杨贵妃的人生始终吧。

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浓烈的诗句情意中充满着对杨贵妃的谬赞,后人未曾见过她的阵容,却能从诸多文史记载中深刻体会她的美好,必然是倾国倾城之相貌。

杨玉环,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家庭背景算不上雄厚却也是独当一面的贵族。因为这些原因,杨玉环从小生活优渥,恰逢那个时代社会对女性较为宽松,女子也可外出学习活动。那种环境下,杨玉环迷恋上了音律,过人的天赋让她很快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在家人的保护下,杨玉环脱落的越发美丽动人,加上通熟音律这点,更是让她气质决然。如果按照正常的模式发展,杨玉环会和一位门当户对的贵族男子成婚,往后一生平平无奇却又乐得清闲。可上天怎会轻易暴殄天物呢?杨玉环在父亲去世后来到了洛阳城,本打算在三叔叔家中静守一段时日,却没想到因为一场意外,她被寿王李瑁看上了。

李瑁在当时可是绝对的宠儿,母亲惠妃也颇得皇帝宠爱,一个前朝一个后宫,风光无两。李瑁确认过眼神之后立刻向皇帝禀明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迎娶杨玉环为妃。杨玉环家族落没,光这层原因她就较难达到王妃标准,可李瑁心意已决,在他不断努力之下终于抱得美人归。自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杨玉环和李瑁都过着令人羡艳的夫妻生活,却不曾想,这种情况会随着武惠妃的离世戛然而止。

唐玄宗和武惠妃的感情非常稳定,随着武惠妃的离开,唐玄宗的生活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朝堂局势诡异莫测,有心之人试图打压寿王一脉势力,竟提出寿王美貌的妻子杨玉环。在此之前唐玄宗并未见过杨玉环,只知这个女子美貌出众绝然天尘。但随着有心大臣们的不断挑唆,他竟鬼使神差的动心了。这么想着,唐玄宗竟然动心了,在确认杨玉环的倾国倾城美貌之后,便做出了拆散寿王夫妇的决定。

无奈之下,杨玉环进入皇宫,一夜风云,她成了唐玄宗的宠妃。身不由己,但杨玉环无法改变这令人窒息的命运,往后的生活粉黛加身,颇得盛宠也只能认命。品尝过美好之后的唐玄宗,竟无可自拔地迷恋上了这个女子,从此便君王不早朝。他是个需求正常的男人,同时也是天下苍生之主,如此行径属实令人愤恨,也引得无数人斥责于杨玉环。

唐玄宗爱杨玉环到了痴迷,他将天下最好的东西都给了她。“一骑绝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跑死了数头马,累死了数十个差役,仅为杨玉环的一丝欢心。这样奢靡疯狂的生活,使得杨玉环处于盛唐的焦点,辉煌时她是皇朝的代名词,落魄时她是祸国殃民的标志物。大唐盛世急转衰落,安史之乱迅速到来,加快了政局崩溃的速度。

为保全性命,唐玄宗带着杨玉环一行人去往蜀中逃难,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淋漓尽致展现了那个时代下的苍凉景象。此时,杨玉环成了红颜祸水。一边是江山一边是美人,艰难的选择摆在唐玄宗面前,他最终放弃了深爱已久的枕边人。想必杨玉环内心是崩溃的吧,从身不由己到被迫成弃子,巅峰跌入低谷不过一瞬间之事,她不过是一个无辜漂泊的女子,误国二字冠在她的额头,何其残忍。

史书中记载,杨贵妃于马嵬驿结束了本该幸福的人生,她终究不若唐玄宗眼中的天下,属实悲哀。不过这种说法在民间的可信度不高,民间有过各种各样的传闻。有说她被安排了一场假死计策,众人皆以为她了无气息,实则这是用骗人的把戏蒙混过关,接而继续在唐玄宗身边侍奉,不过换了一个新身份罢了。也有人说,杨贵妃得到了高人的帮助,在临死之前获得抢救机会。对大唐深感失望的她决定离开这片土地,然后东渡日本,在那里度过平淡的后半生。

不论哪种说法,都在极力证明杨贵妃并没有死去。可正史里明明白白记录着,史学家想要证明是有一定难度的。一直到后人们挖掘杨贵妃的陵墓,墓穴已经遭受盗墓贼的“洗礼”,可供参考的文物所剩不多。不过人们最感惊讶的是,墓冢里并未见到杨贵妃的尸骨,而且也没有被移走的痕迹,这仿佛在无形中印证着民间流传的那些言论。

不论杨贵妃是否在马嵬驿死去,她和唐玄宗的爱情都会成为一段褒贬不一的故事。杨贵妃,曾经是盛唐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她的人生是传奇,也是跌宕起伏的。如果当初唐玄宗没有迷恋于她,她和寿王琴瑟和鸣的生活想必会令世人羡艳吧。只能说,这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罢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一个欺人妻女的无赖,写下一首佳作,大家都听过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时,长安南郊有位横行乡里的纨绔子弟,他仗着出身高贵的身份欺男霸女,当地百姓是敢怒不敢言。可是二十年过后,他却改头换面成为了唐朝一位大诗人,他是谁呢?后变身大诗人的无赖出身关中望族京兆韦氏,祖父官至宰相。长安流传这样一句话:城南韦氏,去天尺五。他就是韦应物。韦应物靠着家族身份当官,15岁出任唐玄

  • 在北宋前期“礼崩乐坏”的基础上,为何会出现葬礼从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自晚唐、五代始,社会纷扰、天下大乱,礼典废坏,不失为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礼崩乐坏”。宋兴以来,“四方之俗未闻礼乐”,从而导致冠昏丧葬问题丛生。“冠礼今不复议,昏礼无复有古之遗文,而丧礼尽用释氏,独三年日月则类古矣。臣请集大儒鸿博之士,约古制而立今礼,使百官万民皆有等夷,便而易行。”韩维曾说:“近世简

  • 杨贵妃和唐玄宗恩爱14年,为何一直没有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年纪太大。杨贵妃早年间嫁给了唐玄宗的儿子,可唐玄宗见到自己儿媳妇后,就像被迷了心智一样,她硬是从儿子手中夺走了杨贵妃。那会唐玄宗已经是一个糟老头子了,杨贵妃才20出头,他们相差34岁。杨贵妃被正式册封时,唐玄宗已经60岁了。这个年纪的唐玄宗精力不如从前,很难生下一男半女。杨贵妃自身的问题。杨贵

  • 在元朝统治时期,山东进士做出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元朝继承唐宋以来选官制度,继续开设科举,同时在科举上又有所调整,其中最突出的分为左右两榜,以四书五经作为科举考试内容,有利于理学的推广和少数民族的汉化,同时大省区定额分配制直接影响到后来明清科举。今山东地区处于北方中原地区,在元代属中书省管辖,是元代“腹里”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四等人制来看,山东

  • 司马氏建立的晋朝,为何在历史上的评价如此低?也不看他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晋明帝司马绍听了之后,用手蒙着脸伏坐在床上说道:如果真如您说的那样,晋朝的天下又怎么能长久呢?从司马绍的话来看,他认为晋朝夺取天下的手段太过狠毒,会导致晋朝的国祚不会长久,当时的东晋已经偏安长江以南,只能算半壁江山了,作为后世子孙,司马绍说出这样的话肯定是不孝的,但是没有祖宗的作为,哪来的晋朝呢?司

  • 在元朝后期,进士以死守节,维护元朝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元代科举开始于中后期,中期的社会政局相对稳定,虽爆发过农民起义,但朝廷完全有能力镇压。元末顺帝统治时期,权臣伯颜专权,朝局不稳,上下行贿,导致民怨沸腾,沉积已久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同时爆发。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南北红巾相继起事。元朝却无力镇压,由南到北渐渐丧失对地方的控制权。元代进士是元末农民战争中维

  • 唐朝一贪官当了15年宰相,最后皇帝派兵抄他家,却搜出64吨胡椒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至德元年(756年),唐肃宗在灵武继位。元载因生性机敏,善于奏对,受到唐肃宗的器重,后来官拜御史中丞(唐朝丞相),统领群臣长达15年之久。元载做丞相前期,帮助皇帝铲除权臣,勤于政事,还是有一点建树的,但到了其统政后期,却开始独揽朝政,贪财纳贿,培植亲信,排除异己,凡是想求官仕进的,都要向他的儿子、亲

  • 在借鉴北宋法制原则后,西夏制定的《天盛律令》有何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党项族自唐以来羁縻于中原王朝,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在制度上不断致力于法制的建设,治事多有规程、封建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到李元昊登基后,对中原文化非常的仰慕,通过学习汉学,对西夏文字进行改造,推动了该民族的汉化程度。不过他们还是很好地保留了传统的民族性,西夏中后期的仁宗治国是他们的综合实力达到了顶峰。经济

  • 唐太宗李世民到底有多神?他病逝后番将一心求死要为他以身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不停地劝,说我们早就没有活殉葬这种制度了,你想死也不行呐。结果,这位番将更加来劲了,不等众人说完,他起身就要撞柱自杀,被众将士一拥而上撂倒在地。没办法,唐高宗李治拿出唐太宗不许其殉葬的遗诏,这才作罢。这位忠军将领叫契苾何力,甘肃张掖人,铁勒族契苾部人,他祖上三代都是铁勒部落可汗。公元632年,契

  • 在万历年间,东吁王朝不断侵扰,明缅宗藩关系逐渐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明缅宗藩关系在经历了从洪武年间到宣德年间的蜜月期,正统年间到嘉靖十年的动荡期,从嘉靖十年以后开始逐步走入了衰落期。嘉靖十年后,东吁王朝在缅甸中部兴起,相继消灭了白古、阿瓦等割据政权,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分裂局面,缅甸得以重新统一。东吁王朝是一个军事封建色彩比较浓厚的王朝,在统一缅甸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