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十六位皇帝里面,朱元璋最讨厌谁?

明朝十六位皇帝里面,朱元璋最讨厌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041 更新时间:2024/1/18 18:53:15

如果我是朱元璋,第一个就得抽明成祖朱棣

为什么?朱棣文治武功都还不错啊,明朝在他手里也称得上富强,明朝那么多垃圾皇帝不抽,为何朱元璋要抽这个儿子!

因为朱棣不听话啊!

朱元璋当年传位的是谁?

孙子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是朱棣起兵造反篡位,从侄子手里抢来的。

朱元璋是个什么人啊?是一个非常自我的人!

说好听点叫雄才大略,说不好听那就叫独断专行,他立下的规矩是不容忤逆的!

即使你结果是好的,但对于他来说,一开始就错了。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朱元璋压根就没打算让朱棣继承皇位,他只爱太子朱标,他的所有作为就是为这个太子铺路。

朱元璋把皇子们驱离京城,自此无诏不得进京,连老娘死了都不让回来吊唁,那是在为朱标排除对手。

大杀开国功臣,背负暴君骂名,那是在为朱标剪除威胁。他要在有生之年,为朱标扫清一切障碍,让他舒舒服服的当皇帝。

即使是后来朱标死了,他也爱屋及乌,将皇位交到了朱标儿子的手里。

这就是朱元璋,活生生的一个长子控。

他的想法就是这皇帝之位,必须得是朱标一脉。

可是朱棣这么一搞,直接让朱标绝了后(即使建文帝真的没死,也不能当皇帝了)。

他们老朱家这皇位,根本没有得到嫡系传承。

话说回啦,虽然朱棣后面这皇帝当得不错,但是他的那些子孙可不咋样啊!

修道炼丹的嘉靖朱厚熜:

汝等凡夫俗子,岂知我无上秘法,待我得道之时,便是尔等后悔之日。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到时候你们别来求我带你们。

玩儿木匠活儿的天朱由校:

不要欺负我们手艺人,皇帝怎么啦,皇帝就不能当木匠了吗?我的机关鸟比鲁班都还做得好;

给人家当俘虏的明英宗朱祁镇:

不能怪我,都是王振的锅,我没错,我最牛。

二十八年不上朝的万历朱翊钧:

我就喜欢胖小子,你们不让我立福王,那我就罢工。(是懒不是病;懒起来真要命,都是借口)

不爱江山爱奶妈的明宪宗朱见深

大我十八又如何?真爱面前,年龄不是问题。女大三,抱金砖,我得抱六块!

……

这些人,朱元璋都懒得抽了。

说来说去,还不是你朱棣的锅。要是当年老老实实不造反,让侄子建文帝坐皇位,这些认也当不上皇帝。

虽然谁也不能保证朱允炆的基因就比朱棣的好,但是没发生的事儿就是比较有想象空间啊。

而且朱棣还敢庙号称祖,和自己一个待遇,这也太狂了吧?

(朱棣表示这口锅我不背,都是朱厚熜那臭小子搞的)

所以朱元璋铁定得抽朱棣,往死了抽!

谋朝篡位,叔侄相残,该抽!

不遵祖训,不听父命,该抽!

教子无方,之孙无德,该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隋朝观德王杨雄——一位串起了唐朝中前期帝王世系的特殊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隋文帝在世时,杨雄就被封为广平王,炀帝继位后,他又改封为观王,逝世后又被赐予了“德”的谥号,故一般称其为“观德王”。作为隋朝宗室重臣,杨雄生前在史书上留下的印记并不鲜明,但是没人能想到,他却凭借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深深地影响了唐朝的帝系传承。杨雄的幼子杨师道娶的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五女,李世民的姐姐桂阳

  • 沐英不是朱元璋亲儿子,为何如此放心他在云南称王?不怕他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害怕官员的权势过大,于是大开杀戒,尤其是在自己最看重的储君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更是对官员们毫不留情,牵连之人数十万,开国六公中的李善长,冯胜被赐死。其余侯,伯也少有幸免者。但是在在开国六王中,只有一个人将自己的王位传承了下去。而他就是朱元璋的养子沐英,他在名义上是朱元璋的儿子,

  • 崇祯亲叔叔,百姓饿得没饭吃,他说关我屁事,结局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帝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虽然历史上出现了南明,但是这不属于明朝。崇祯帝从哥哥的手中接过了江山,于是想要力挽狂澜的崇祯帝,成为了亡国之君。明朝末期,明朝的国库已经是空虚了,几乎是拿不出白银的。这时候的明朝走向了灭亡。要知道当时的明朝,几乎是没有挽回余地的。明朝在崇祯帝即位之后,魏忠贤一死,结果就让东

  • 杨贵妃马嵬驿下到底是生是死?打开墓穴,传闻被证实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杨玉环的名声最盛,可却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一位女子。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让她成为盛唐的时代标志。这个传奇女子本应拥有决然幸福的人生,可一切就像提前铺设好的一般,命运说变就变!杨玉环最终在马巍坡香消玉殒,世人再没见过她的盛世容颜,不免让人感叹又惋惜。时隔多年,杨贵妃的陵墓成功问世,当

  • 唐朝一个欺人妻女的无赖,写下一首佳作,大家都听过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时,长安南郊有位横行乡里的纨绔子弟,他仗着出身高贵的身份欺男霸女,当地百姓是敢怒不敢言。可是二十年过后,他却改头换面成为了唐朝一位大诗人,他是谁呢?后变身大诗人的无赖出身关中望族京兆韦氏,祖父官至宰相。长安流传这样一句话:城南韦氏,去天尺五。他就是韦应物。韦应物靠着家族身份当官,15岁出任唐玄

  • 在北宋前期“礼崩乐坏”的基础上,为何会出现葬礼从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自晚唐、五代始,社会纷扰、天下大乱,礼典废坏,不失为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礼崩乐坏”。宋兴以来,“四方之俗未闻礼乐”,从而导致冠昏丧葬问题丛生。“冠礼今不复议,昏礼无复有古之遗文,而丧礼尽用释氏,独三年日月则类古矣。臣请集大儒鸿博之士,约古制而立今礼,使百官万民皆有等夷,便而易行。”韩维曾说:“近世简

  • 杨贵妃和唐玄宗恩爱14年,为何一直没有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年纪太大。杨贵妃早年间嫁给了唐玄宗的儿子,可唐玄宗见到自己儿媳妇后,就像被迷了心智一样,她硬是从儿子手中夺走了杨贵妃。那会唐玄宗已经是一个糟老头子了,杨贵妃才20出头,他们相差34岁。杨贵妃被正式册封时,唐玄宗已经60岁了。这个年纪的唐玄宗精力不如从前,很难生下一男半女。杨贵妃自身的问题。杨贵

  • 在元朝统治时期,山东进士做出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元朝继承唐宋以来选官制度,继续开设科举,同时在科举上又有所调整,其中最突出的分为左右两榜,以四书五经作为科举考试内容,有利于理学的推广和少数民族的汉化,同时大省区定额分配制直接影响到后来明清科举。今山东地区处于北方中原地区,在元代属中书省管辖,是元代“腹里”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四等人制来看,山东

  • 司马氏建立的晋朝,为何在历史上的评价如此低?也不看他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晋明帝司马绍听了之后,用手蒙着脸伏坐在床上说道:如果真如您说的那样,晋朝的天下又怎么能长久呢?从司马绍的话来看,他认为晋朝夺取天下的手段太过狠毒,会导致晋朝的国祚不会长久,当时的东晋已经偏安长江以南,只能算半壁江山了,作为后世子孙,司马绍说出这样的话肯定是不孝的,但是没有祖宗的作为,哪来的晋朝呢?司

  • 在元朝后期,进士以死守节,维护元朝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元代科举开始于中后期,中期的社会政局相对稳定,虽爆发过农民起义,但朝廷完全有能力镇压。元末顺帝统治时期,权臣伯颜专权,朝局不稳,上下行贿,导致民怨沸腾,沉积已久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同时爆发。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南北红巾相继起事。元朝却无力镇压,由南到北渐渐丧失对地方的控制权。元代进士是元末农民战争中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