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士诚:朱元璋让我顺天应命,我就不

张士诚:朱元璋让我顺天应命,我就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661 更新时间:2024/2/15 7:46:46

前一年,明军先后攻下湖州和杭州,至此张士诚只剩下苏州一座孤城。

朱元璋派人送信招降,让他顺天应命。张士诚不回复,然后暗暗地发动了数次突围战,但都被明军打了回去。

张士诚剧照

张士诚这人经常这样,就不爱回“消息”,老是在背后默默地努力,准备“惊艳”所有人。

当年,朱元璋攻下南京,两人地盘接壤,于是朱元璋派杨宪出使张士诚处,意图与之结好。

结果张士诚扣住杨宪,也不答复,却偷偷派兵进攻朱元璋的镇江,结果在龙潭被徐达击败。

张士诚画像

你不仁休怪我不义,于是朱元璋派徐达进攻张士诚的常州,张士诚再败。这才写信给朱元璋要求讲和。朱元璋答应了,让他放了杨宪,结果张士诚又不回复了。

后来,陈友谅与朱元璋二雄相争。陈友谅邀他一起夹攻朱元璋,张士诚表面答应了,实际上却在一旁隔岸观火,这可把陈友谅坑惨了。

张士诚本想坐收渔人之利,没想到失算了。等到朱元璋干掉陈友谅,回过头就来收拾自己了。

张士诚剧照

1367年七月,随着苏州城中粮草渐空,张士诚选择再次冒险,他率绰号为“十条龙”的精锐之师突围,路上遭到常遇春截杀,上万之众全军覆没,自己也差点淹死水中,好在一个亲兵冒死把他扛了回去,捡回一条命。

休养一段时间后,张士诚恢复了精力,于是再次率兵突围。

张士诚雕像

自知面临绝境,这一次他们可谓是殊死一搏,勇猛异常,打得常遇春部招架不住,节节败退。本来一鼓作气,一脚油门就冲出去了,但他的弟弟张士信坏事了。

可能是担心大哥跑路没带上自己,张士信在城楼上突然鸣金收兵,大喊:“军士打累了,可以歇兵”。

张士诚和士兵们愣住了,正不知如何是好,常遇春马上回过头来,在明军猛烈地攻击下,张士诚又败逃回到城里。自此再也不敢出城。

张士信剧照

如此危急存亡之秋,张士信这家伙却是一点都不操心,天天跟没事人似的,在城楼上大开派对,与亲信饮酒作乐,十分快活。

这天,手下不知从哪弄来一颗大桃子献给张士信,被围困许久,居然还有这么珍贵的食物,张士信拿起桃子翻来覆去地欣赏,正准备一口咬下去的时候,城下突然飞来一发炮弹,把张士信连人带桃全部带走了。

真是可惜了那颗桃子。

张士诚仍旧很顽固,拒不投降,指挥军民死命抵抗,又坚持了一段时日。

朱元璋剧照

到了九月间,徐达展开总攻,苏州城破。张士诚率残兵剩勇准备巷战,但士兵一个接一个偷偷溜走,张士诚不得已只有仓皇逃回府邸。

早在苏州城楼快要攻破的时候,张士诚问妻子刘氏:“我兵败将要死,你们怎么办呢?”

刘氏答道:“您不必担忧,妾一定不辜负您。”

刘氏安排奶娘把张士诚的两个小儿子送往乡下。然后派人在齐云楼下堆满柴草,城被攻破的时候,刘氏把一众妾室全赶上齐云楼,然后让人放火焚楼。刘氏自己则自缢而亡。

张士诚与妻刘氏剧照

张士诚从街上跑回府邸后,府里下人早已四散奔逃,他一人在室内坐下来冷静一会儿,然后用东西抵住房门,在房梁上结好绳索,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就在他把脖子挂上去的时候,突然,房门被李伯升冲开了。

旧将赵世雄紧随其后,忙把张士诚从吊绳上解下来,张士诚渐渐复苏平息下来。李伯升哭嚎着劝道:“像你这样的英雄,朱元璋不会杀你的,何必自寻短见!”

徐达多次派李伯升等人去劝降,张士诚始终闭着眼不说话。于是,便派人把张士诚送往应天府。张士诚一路上绝食,滴水未进。到金陵后的当夜,趁人不备,张士诚自缢而亡。终年四十七岁。

张士诚寻死剧照

明史这样评价张士诚,说他看起来稳重话少,似乎很有气量,但实际上没有什么深谋远虑。确实如此。

张士诚出生草莽,年轻时经常遭受当地官绅的欺压,在32岁的时候,以18根扁担起兵反元,一路也算顺风顺水。强盛时期他曾纵横江浙一带,控制了中国东南最富有的地区。

早年间,张士诚也有扩张之心,从不声不响默默进攻朱元璋就可以看出来。但是久据富饶的吴地之后,张士诚慢慢懈怠了,不敢冒险。所以偏安一隅,只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小富即安。

张士诚强盛时期势力范围(吴)

而张士诚的大臣将领们,大都是亲人以及年少一起讨生活的江湖朋友。日子好了,这些人难免也骄奢淫逸起来。

任人唯亲,赏罚不明,后期战事吃紧的时候,兄弟们相互推诿,哪怕是吃了败仗,张士诚也不加苛责。

种种情形叠加下,张士诚的失败似乎是必然。

有道是“慈不带兵,义不养财”,可以说是性格决定了张士诚的命运。身处乱世,丛林法则才是世界运行的逻辑,张士诚就是内心太软弱了,以致兵败。但同时他内心又是十分要强,不肯接受从王侯到阶下囚的角色转变,所以才选择自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袁崇焕:横戈原不为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三百多年的风来尘往,湮没了皇城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而你的名字,却垂于丹青,在历史的天空中,像暗夜里耀眼的明星,光耀神州,辉洒寰宇。让后世的人,都记得那七个铿锵的汉字——蓟辽都师袁崇焕——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在梦里,我曾无数次想象你的英姿。宁远城头,你身着盔甲,手握利剑,紧蹙的眉头在努尔哈赤无奈后

  • 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杀光了自己所有的侄子,却留下了所有的侄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至少自周朝始,就已经确立了嫡长继承的礼法。李建成作为李渊的嫡长子,是名正言顺的储君。除非李建成主动让贤,或者犯下大错被废,否则,正常情况下,李世民已经注定了与皇位无缘。可是,李世民并不甘心,甚至是嫡三子李元吉,都想趁机渔利,准备先联合李建成杀掉李世民,再寻机除掉太子,自己成为储君。而玄武门一

  • 又一个谎言该终结了:明朝中后期火器落后于西方。始作俑者露出了丑陋的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文献史料中便出现了制造火药的记载。宋代,火炮逐渐运用于实战。元代,蒙古西征,传入欧洲。明代,开国伊始,朱元璋便十分重视火器。洪武十三年,明军规定,凡军一百户,要有铳手十名,洪武年间明军火器占比达到十分之一。朱棣执政时,驻守京城的军队中成立了大名鼎鼎的“神机营”。“神机营”的成立,比西班牙的火枪

  • 大宋的酒局很奇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酒和现代的酒差别还是很大的。现代酒局主打蒸馏酒,度数太高,而宋朝时蒸馏酒尚未问世。当时的果酒、米酒、高粱酒,统统只发酵不蒸馏,度数很低,且有甜味儿,即使不喜欢喝酒的人,也容易接受这样的酒。01女 生 爱 喝 酒北宋时期,宋哲宗有一个孟皇后,特别能喝酒,而且特别爱喝烈酒。宋哲宗并不讨厌她喝酒,还

  • 咸阳发现的上官婉儿墓,墓志铭居然还有唐玄宗的黑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上官婉儿的坟墓是咸阳工程队修路时发现的,之后就上报有关部门,有关部门也是第一时间就派人对古墓进行挖掘。一开始的时候,考古团体也不知道这个墓是谁的。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个墓的主人生前一定是个达官显贵。因为该墓的规格非常高,随着挖掘工作不断进行,专家发现里面有许多陶俑,但是一直没有挖掘出较为珍贵的陪葬品。

  • 大明第一名将:朱元璋的股肱之臣,无奈死因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徐达最初只是一个穷苦的农民,他与朱元璋是同乡,两人刚开始都是个放牛娃,且目不识丁,但也都一并胸怀大志,想要凭借着身上的这股蛮劲来闯出一片天下来。当朱元璋参军不久后,徐达也跟着一起去闯荡天下,深得其信任。并且在作战间歇时间,往往用于看书来培养自己的文化和学识。每当作战之前,徐达也会认真地研究敌我双方的

  • 唐朝军神李靖其实也是一个富二代,舅舅还是前朝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李靖东击突厥大胜,封代国公,拜尚书仆射。贞观九年,吐谷浑入寇,李靖不顾年高,率师逾积石山,一举将其荡平。唐太宗赞为:“南平吴会,北清沙漠,西定慕容。”唐高祖李渊评价他:“古代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与李靖相比,皆望尘莫及矣。”(注2)贞观十一年,李靖改封卫国公。贞观十

  • 天启年间魏忠贤专权明朝没亡,为何到崇祯年间,皇帝勤政反而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十七年(1644年),也就是大明灭亡的那一年,他频繁地召见群臣,甚至有时一日三见,其目的无非是希望大臣们能提供好的建议,以改变紧张的局势。但群臣的反应又如何呢?我们先来看看对于南迁一事群臣们的态度。当时对于崇祯帝来说,南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起码可以自保。放弃北京,迁都南京,既可以保住半壁江山,

  • 唐朝著名文学家,一生两袖清风,对人仁慈宽厚,把俸禄都给了别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元德秀是唐玄宗朝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进士,擅长文辞、弹奏音乐。他性情纯朴,自己的生活非常素简,对人仁慈宽厚,把俸禄都给了别人。元德秀人如其名,从家庭到国家,对生命中相遇的人,都展现了仁慈宽厚的高贵情操。一视同仁物我两忘元德秀小时候就丧父。虽然父亲曾当过延州刺史,父亲去世后,他们一家过着贫困的

  •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宝丰汝窑博物馆:汝窑天青 雅冠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雨过天青色,汝窑清淡含蓄之美冠压诸窑 汝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与官、哥、钧、定诸窑齐名于世,并有“汝窑为魁”之称。历史文献记载的汝窑,系指北宋汝州辖区内专为宫廷烧造青瓷之窑,窑址在今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其卓绝的烧造工艺源于清凉寺窑。宝丰清凉寺窑创烧于晚唐五代,终于明初,在北宋晚期成功烧制天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