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皇后刘娥上位史,竟是如此传奇

北宋皇后刘娥上位史,竟是如此传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524 更新时间:2024/4/15 4:41:49

北宋时期,二婚女刘娥44岁嫁给宋真宗赵恒,如愿以偿当上皇后,11年龙袍加身始终没有称帝。“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使她名声大噪,也遭人非议。刘娥病逝后,为了解开谜团,刚刚当上皇上的赵祯要刨开李妃的陵墓。然而,打开棺木那一刻,让他大惊失色。刘娥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逆袭上位的,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她的一生?且看下文。

始于颜值,被人怜爱

刘娥出生于益州华阳(现在的四川剑阁),幼年父母双亡,因生活所迫,早年沦为歌女。15岁被丈夫卖给韩王赵恒(即宋真宗),从此改写了后半人生。

刘娥艳如桃花、能歌善舞,赵恒一见钟情,陷入爱河,难以自拔。从此,俩人过上了没羞没臊的日子,演绎了一段令世人羡慕的爱情神话。

然而,幸福来得快,磨难接踵至。当皇上得知儿子赵恒结识出身卑微的歌女,勃然大怒,棒打鸳鸯,勒令他们分开。韩王赵恒算是痴情种,表面上不违背父皇旨意,但暗地里将刘娥安排到手下家中长期隐居,刘娥也做起了赵恒整整15年的“影子夫人”、“地下恋人”。

15年的时间,对一个朝代来说,不算长,对一个人来说,不算短。也正是这15年,刘娥潜心研读,硬生生从一个没上过学、不识几个字的小姑娘,蜕变成一个博览古今、魅力四射的气质女人。她不仅笑颜如花、美丽动人,而且冰雪聪明、勤奋好学,使得赵恒十分痴迷。刘娥的勤奋好学也为日后处理朝政、掌控权力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换子”风波,被人诟病

公元989年,44岁的刘娥如愿以偿当上了皇后,开始了自己的参政生涯。然而,权力美梦成真,但令她糟心的是:自己不能生育。这对“母凭子贵”的封建王朝来说,简直是要命的。

她心生一计,将手下漂亮宫女李氏送给皇上司寝。李氏怀孕且生下一男孩,取名赵受益,后改名叫赵祯。刘娥成功说服皇上,将赵祯抱回,认作自己的儿子。这就是史上称作“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渊源。

实际上,所谓“狸猫换太子”,只不过是宋真宗和刘皇后掩人耳目的表演戏,只是为了掩饰刘娥不能生育的事实,不给群臣话柄,并没有发生多少血雨腥风的事。相比较电视剧中情节冲突,刘娥非但没有过多为难李氏,反而对其予以厚待,升为昭仪,并帮她找回失散多年的哥哥。李氏死后,刘娥还以一品夫人的规格给予厚葬。

刘娥主谋、真宗认可、李氏服从的“狸猫换太子”事件,让后来人演绎成夺子的大戏,令人叹息。这里,刘娥多少是被人误解的;当然,也看得出宋真宗对刘皇后宠爱有加。不管遇到任何情况,俩人始终不离不弃,互为真爱。谁又说二婚女就碰不到爱情呢!?

才干出众,担当重任

宋真宗身患重疾,卧床多年,全靠刘娥辅佐朝政。刘娥心思缜密,会用人,懂管理,朝野上下,大小事务,被她处理得妥妥当当。公元1022年,宋真宗赵恒病逝,按照他的遗诏:皇太子赵祯即位,皇太后刘娥暂时处置军国事权。

刘娥垂帘听政10年,号令严明,处事公道,认真落实宋真宗后期的各种政策,面对复杂的朝野局面,沉着应对,处置果断,保持了社会相对稳定,也创造了历史功业。

她管制群臣善于心计。一天,她眼泪汪汪、满怀深情地对群臣说道:国家多难,是各位同心协力、尽职尽责才有今天的好结果,你们把子孙亲属的姓名写给我,我会破例提拔重用。大臣们信以为真,纷纷把自家三族亲戚姓名一一呈上。刘娥命人把这些名字一一抄写,贴在墙上,每当朝臣引见官员时,她都要细细查看,只有墙上没有名字的她才同意使用,防止大臣任人唯亲。多年的参政生涯,让刘娥熟于驾驭群臣。

刘娥执政的1023年官方发行了我国早期的纸币——“官交子”。朝廷设置专门机构,配备专人进行纸币的发行和管理。为了保障纸币的价值,用金属货币来当作“抵押”(现代经济学称“准备金”)。这种机制沿袭至今,是后世货币变革的标杆。“官交子”是宋朝经济理论发展的重要载体,它方便了市场交易,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它也是世界上首先发行的纸币,比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还要早六七百年。

公元1033年,65岁的刘娥皇太后病逝,权力终回赵祯手中。她病逝后,有关后宫干政的议论甚嚣尘上,更有好事者告诉宋仁宗赵祯的身世,并且添油加醋,说刘娥毒死了李氏。宋仁宗大为悲愤不已,情急之中刨开李氏的陵墓,开棺验视。当看到亲生母亲遗体浸于水银之中,面色如生,衣冠华贵,顿时疑惑全无,感叹道:人言不可尽信啊。痛哭着说:大娘娘(对刘娥的称呼)生平清白了。

德行良善,逆袭典范

刘娥皇后一生坎坷多难,却从不认命、不服输,在丈夫身患重病的情况下,在皇子年幼的时候,顺势而为,担当重任,勤勉治国,保证了江山稳固、社稷周全、百姓安康,为赵宋王朝所出了重要的贡献,难能可贵。对于她的各种指责和诟病,都是因为她的身份和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刘娥的“逆袭”实际上就是一个女强人对男权社会的抗争。刘娥不称帝,但算得上合格的皇帝。

刘娥听得进群臣意见,终究没有称帝,并且善待李氏、厚葬丧事,给自己留有余地。刘娥专权却不跋扈,心存善念德行高远,历史上评价“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比较准确。

刘娥容貌美艳、心灵手巧、能歌善舞,虽不是大家闺秀,却也是小家碧玉,还很有思想,“胸中有丘壑,腹内有乾坤”,惹得赵祯十分疼爱。

刘娥勤学善思,是她成功上位的法宝。

刘娥传奇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普通人想要逆袭,读书才是捷径!

(图片来自互联网)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汴梁说史|马现锋:尉氏凉马寺明代古碑浅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一、《尉氏县重修凉马寺记》在凉马寺旁有个李、董、胡、院等姓聚居的村庄,这个村子名叫凉马村(或作晾马村)。后来,由于发展的需要,就大村分小村,以姓集居,这就是现在的凉马李、凉马董、凉马胡、院庄、貊庄等村。2004年11月,南曹乡凉马董村退休教师董秀征在院庄水渠上发现一通古碑,文化学者韩丙寅联系文物管理

  • 李光弼是什么人,为什么是他平定了安史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不认识也无妨,跟着我脚步一起来看看就知道了。李光弼出身契丹贵族,其父是左羽林将军同正、朔方节度副使、蓟国公李楷洛。他幼年就品行优良,擅长骑射、爱读《汉书》。少年时就从军,为人刚毅,很有谋略。755年,三镇节度使安禄山造反,李隆基急需军事将领,郭子仪就把李光弼推荐给了李隆基,李光弼成为河东节度副大

  • 张士诚:朱元璋让我顺天应命,我就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前一年,明军先后攻下湖州和杭州,至此张士诚只剩下苏州一座孤城。朱元璋派人送信招降,让他顺天应命。张士诚不回复,然后暗暗地发动了数次突围战,但都被明军打了回去。张士诚剧照张士诚这人经常这样,就不爱回“消息”,老是在背后默默地努力,准备“惊艳”所有人。当年,朱元璋攻下南京,两人地盘接壤,于是朱元璋派杨宪

  • 袁崇焕:横戈原不为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三百多年的风来尘往,湮没了皇城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而你的名字,却垂于丹青,在历史的天空中,像暗夜里耀眼的明星,光耀神州,辉洒寰宇。让后世的人,都记得那七个铿锵的汉字——蓟辽都师袁崇焕——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在梦里,我曾无数次想象你的英姿。宁远城头,你身着盔甲,手握利剑,紧蹙的眉头在努尔哈赤无奈后

  • 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杀光了自己所有的侄子,却留下了所有的侄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至少自周朝始,就已经确立了嫡长继承的礼法。李建成作为李渊的嫡长子,是名正言顺的储君。除非李建成主动让贤,或者犯下大错被废,否则,正常情况下,李世民已经注定了与皇位无缘。可是,李世民并不甘心,甚至是嫡三子李元吉,都想趁机渔利,准备先联合李建成杀掉李世民,再寻机除掉太子,自己成为储君。而玄武门一

  • 又一个谎言该终结了:明朝中后期火器落后于西方。始作俑者露出了丑陋的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文献史料中便出现了制造火药的记载。宋代,火炮逐渐运用于实战。元代,蒙古西征,传入欧洲。明代,开国伊始,朱元璋便十分重视火器。洪武十三年,明军规定,凡军一百户,要有铳手十名,洪武年间明军火器占比达到十分之一。朱棣执政时,驻守京城的军队中成立了大名鼎鼎的“神机营”。“神机营”的成立,比西班牙的火枪

  • 大宋的酒局很奇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酒和现代的酒差别还是很大的。现代酒局主打蒸馏酒,度数太高,而宋朝时蒸馏酒尚未问世。当时的果酒、米酒、高粱酒,统统只发酵不蒸馏,度数很低,且有甜味儿,即使不喜欢喝酒的人,也容易接受这样的酒。01女 生 爱 喝 酒北宋时期,宋哲宗有一个孟皇后,特别能喝酒,而且特别爱喝烈酒。宋哲宗并不讨厌她喝酒,还

  • 咸阳发现的上官婉儿墓,墓志铭居然还有唐玄宗的黑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上官婉儿的坟墓是咸阳工程队修路时发现的,之后就上报有关部门,有关部门也是第一时间就派人对古墓进行挖掘。一开始的时候,考古团体也不知道这个墓是谁的。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个墓的主人生前一定是个达官显贵。因为该墓的规格非常高,随着挖掘工作不断进行,专家发现里面有许多陶俑,但是一直没有挖掘出较为珍贵的陪葬品。

  • 大明第一名将:朱元璋的股肱之臣,无奈死因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徐达最初只是一个穷苦的农民,他与朱元璋是同乡,两人刚开始都是个放牛娃,且目不识丁,但也都一并胸怀大志,想要凭借着身上的这股蛮劲来闯出一片天下来。当朱元璋参军不久后,徐达也跟着一起去闯荡天下,深得其信任。并且在作战间歇时间,往往用于看书来培养自己的文化和学识。每当作战之前,徐达也会认真地研究敌我双方的

  • 唐朝军神李靖其实也是一个富二代,舅舅还是前朝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李靖东击突厥大胜,封代国公,拜尚书仆射。贞观九年,吐谷浑入寇,李靖不顾年高,率师逾积石山,一举将其荡平。唐太宗赞为:“南平吴会,北清沙漠,西定慕容。”唐高祖李渊评价他:“古代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与李靖相比,皆望尘莫及矣。”(注2)贞观十一年,李靖改封卫国公。贞观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