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向来不满宦官专权,大臣李训、郑注知道文宗有反抗之心,便与文宗密谋诛灭宦官。李、郑二人是因为王守澄的引荐而得以进入朝廷任高职,文宗认为与二人谋事不易引起宦官们的警觉。当时,外人仅知道李、郑二人倚仗宦官擅作威福,却不知道二人原来与文宗另有密谋。
公元835年,27岁的唐文宗不甘为宦官控制,和李训、郑注策划诛杀宦官,以夺回皇帝丧失的权力。11月21日,唐文宗以观露为名,将宦官头目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欲斩杀,被仇士良发觉,双方激烈战斗,结果李训、王涯、贾餗、舒元舆、王璠、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韩约等朝廷重要官员被宦官杀死,其家人也受到牵连而灭门,在这次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一千多人,史称“甘露之变”。
公元835年十月,在汝州上任一年多后,朝廷突然又降下诏书,调任刘禹锡为同州(今陕西大荔)刺史,刘禹锡顿感有些茫然。到同州需要经过洛阳,正好可以拜访一下多年未见的白居易。
白居易对刘禹锡的来访即惊诧又开心,恰逢此时裴度也已经退居洛阳,俩个人一同拜访了昔日的故交好友,三个人推杯换盏,谈古论今,感叹人生世事。临行之际,刘禹锡写了这首《两如何诗谢裴令公赠别二首》回赠裴度,“一言一顾重,重何如。今日陪游清洛苑,昔年别入承明庐。一东一西别,别何如。终期大冶再熔炼,愿托扶摇翔碧虚。”
辞别两位好友,刘禹锡上任同州。同州虽然也为上州,但前两年关中一直干旱,去年又发生蝗虫灾害,老百姓的苦不堪言。刘禹锡到任后,马上投入到了抗灾一线,开仓放粮,修渠引水,又向朝廷申请减免赋税。辛苦的劳作终于让刘禹锡的身体扛不住了,小腿和脚都不能方便的走路,于是上书朝廷,请求辞官。公元836年初,朝廷为了照顾他的身体,调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刘禹锡终于结束了漂泊大半生的日子。一个月后,春暖花开,刘禹锡回到洛阳,好朋友白居易为他接风洗尘,还开玩笑说,咱们俩个居然都是因为腿病才隐居退休的。
这天,白居易邀请刘禹锡一同欣赏牡丹花,一边赏花,两个人一边畅聊起了江南往事,回忆起了当年的江南美景,于是白居易诗兴大发,吟出千古名篇《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听完白居易的《忆江南》后,刘禹锡拍手称奇,连连称赞,沉思片刻,随即也吟出了一首《忆江南》:
多谢:殷勤致意的意思。洛城人:即洛阳人。
袂(mèi):衣袖。裛(yì):沾湿。
颦(pín):皱眉。尊:同“樽”,酒杯。
白话译文
春天就要匆匆过去了,一起来珍惜这当下时光吧!依然有桃花飘落在流水上,多希望倒满竹叶青美酒一饮而尽,醉倒在了酒杯前。等到雨过天晴重见青天。
春天就要匆匆过去了,感谢洛阳城的人。柔的的柳枝随风飞舞象是挥手举袂,一丛丛的兰花沾满白露正如浸湿的头巾,遮住芳颜独自欢笑又像是含嗔带颦。
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看尽了人情事故的冷暖。关注下一集:岁月静好,安享晚年。明天见。
昨天已成为过去,未来还没有到来,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就是现在。请别再一边后悔过去、担心未来,又一边浪费现在了。去做你想做的,大胆地尝试,勇敢地出发,积极行动才有可能收获你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