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待从头,收拾旧山河:铁画银钩的岳飞法书(七)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铁画银钩的岳飞法书(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373 更新时间:2024/4/11 1:02:41

《前出师表》(局部),南宋,岳飞(伪,清刻)

美国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藏

岳飞画像

□ 祝勇

那些片刻的“冲动”,在大历史进程中都是“小事件”。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在很多时

候,一个人的性格不只会决定他个人的命运,还会左右大历史的走向。就像赵构,为什么

疏远了张浚而重用了秦桧,为什么乾隆会重用和珅,他们在个性、情感上的“心有灵犀”,或许也是原因之一,而岳飞的祸患,或许早就藏在他刚直的个性里。相比之下,韩世忠、张俊都乖顺得多,所以削兵权后,他们都活了下来。

金人的态度也是重要的,赵构的人生梦想就是议和,而金兀术给议和开出的首要条件就是杀掉岳飞(“必杀岳飞,而和议可成”)。当然,那只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内因是赵构本来就对岳飞起了杀心。过去我们夸大了金人的作用,是颠倒了外因与内因的关系。对于赵构来说,这个条件不仅不难接受,反而刚好合乎他的心意,所以这个“顺水人情”,他乐意去做。这是岳飞的“九死”。

统军北伐

岳飞本来有希望恢复中原

岳飞的“罪过”,够死九次了。有了这“九死”,在大宋王朝的第二次削兵权中,没有人比岳飞更适于用来开刀祭旗。

有了这“九死”,就不会再有岳飞的“一生”。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话是屈原说的,意思是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的,叫我死九次也绝不后悔!

不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岳飞是否会痛、会悔、会悟?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他一生的命运,他对个人悲剧的态度,他所有没来得及说出的话,都凝聚在这八个字里了,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死亡,是历史强加给岳飞的命运,他在劫难逃。甚至于,自大宋王朝建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那一刻起,岳飞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一个人的一生,有时会被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控制着,有人说那是历史,但当事者看不见“历史”,当事者只能看见别人的“历史”而看不见自己的“历史”。没有了“历史”,一个人生命中的一切看上去都像是偶然的,有了“历史”才会知道,那些原来都不是偶然,它们必将发生。而自己,不过是被历史选中的一个躯体。

笔者不是宿命论者,笔者不信“命”,但笔者信时代,相信一个人无论多么强大,都很难超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能够超越的人,就是那个时代的伟人。

岳飞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不仅和金人战斗,还和皇帝战斗,和朝廷里那些只会空谈和拍马的官僚们战斗,和自己的命运战斗,他已然是那个时代里了不起的人。

岳飞和帝王政治诉求的错位,恰恰说明了他“尽忠报国”所报的,并非只是皇帝,也不只是朝廷,而是社稷、黎民,这让他报效的对象,有了更广泛深刻的含义。“尽忠报国”不是“尽忠报皇”,这表明当时岳飞已经具有一定的国家意识。这种国家观、天下观,并非岳飞才有,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说的就是“天下”,而没有说“先皇帝之忧而忧,后皇帝之乐而乐”。岳飞的名言“国家了不得也,官家又不修德”,把“国家”与“官家”(皇帝)分得清清楚楚。岳家军虽然姓“岳”,但它归根结底是一支忠诚于国家、百姓的军队,当岳飞接到“十二道金牌”,他特地把撤军行动延迟了五日,以保护当地民众逃离家园,使他们不被卷土重来的金军“反攻倒算”,这已是岳家军的本能,也是这支军队与谋求一人、一姓之私的唐代藩镇的根本区别。

而宋高宗赵构,虽然把私家军收归中央,但那是一支不打仗的军队。不为国打仗、保护人民的军队,就算不上是一支国家军队。

历史学家说:岳飞是“南渡诸大将中唯一的进攻型将帅,由他统率大军北伐,本来是最有希望恢复中原的。岳飞一死,恢复就只能成为一种难以兑现的梦想”

消息传到金国,大臣们酌酒庆贺,说:“和议自此坚矣!”

青山埋忠骨

被后世历朝历代所尊崇

岳飞死后,这个偏安江南的王朝,在临安这座山青水碧的、名胜扎堆的、吴侬软语的、湿漉漉又甜蜜蜜的城市里,又苟活了一百三十多年。

但岳飞的墓也在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英雄的魂在这座城市里,徘徊不去,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刚性的气质。

当年,是狱卒隗顺背着岳飞的遗体逃出了临安城,一路跑到九曲丛祠,把他安葬在北山。孝宗即位后,岳飞遗体改葬于栖霞岭南麓,也就是今天岳飞墓的位置。

岳飞墓全墓自西向东分为忠烈祠区、墓园区、忠祠区三大部分,墓园区在中间,一座宋式风格的墓阙又将墓园区分为陵园和墓地两部分。穿过墓门,有甬道通至墓前,岳飞墓在正中,墓碑刻有“宋岳鄂王墓”。左侧是岳云墓,墓碑上写着“宋继忠侯岳云墓”。墓门的下边有四个铁铸的人像,反剪双手,面墓而跪,分别是陷害岳飞的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四人。墓门上有联,写着: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赵构真的把皇位传给了当年岳飞上疏力主成为太子的赵伯琮,自己在德寿宫当起了太上皇。赵伯琮,就是宋孝宗赵昚(“孝宗”庙号为死后追谥)。那时,岳飞已死去了整整二十年。

就在这一年,宋孝宗为岳飞平了反,追复岳飞“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武昌郡开国公、食邑六千一百户、食实封二千六百户”。又过了十六年,朝廷确定岳飞谥号为“武穆”,岳飞从此不再是王朝罪人,而是民族英雄。

有人会问:岳飞是哪个民族的英雄呢?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剑桥中国史》称之为“多民族共同体”,中原汉族,与北方女真族,都是这“共同体”的一员,《宋史》和《金史》,都列入了“二十四史”,金与宋,在正史中拥有着平等的地位,即使在当时,双方互通国书,也称彼此为“南朝”“北朝”,这显然是对“一个中国”的共识与默契,所以完颜亮才在诗中写道:“万里车书盍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即使在大中国视野下,岳飞抗金、捍卫中原汉族王朝的努力也是不需要遮遮掩掩的,因为当时之中国,的确分成了多个政权,形成历史学者许倬云所说的“列国共存”的体制。

岳飞生是宋的人,死是宋的鬼,他为捍卫大宋而厮杀,而流血,没有什么不对的。他的家国观,他的英雄气,也不只是感动南宋的王朝百姓,也为整个中华民族所认同、所折服,用开国领袖的话说,他所从事的,是“正义的事业”。完颜阿骨打当年率领女真部族树起义旗反抗大辽的欺凌压迫也是正义的,完颜阿骨打同样是民族英雄。

岳飞捍卫他心中的“正义”,既是超越时间(朝代),又是超越空间(不同地域、民族)的,连金章宗都承认:“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无论哪个王朝入主中原,包括金朝,以及后来统一中国的元朝、清朝,对儒家信奉的伦理原则都坚信不疑。元灭了南宋,但他们依然不会感谢投降金国的张邦昌、迫害岳飞的秦桧和万俟卨等人对南宋亡国做出的“帮助”,元人修《宋史》,依然会把这一干人等列入《奸臣传》,岳飞则成为永远的英雄。《宋史》说: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岳飞者,一代岂多风哉。

无论哪个民族问鼎中原、坐拥天下,都坚守着同样的政治道德、文化伦理。英雄永远是英雄,奸佞永远是奸佞,哪朝哪代都不会变。这些共同的文化、信仰、价值观,正是中华文明在几千年历史中风雨不侵、前后相续、一以贯之、从未断流的秘密所在。

淋漓挥洒

岳飞书法多用苏体充满韵味

《宋史》说岳飞“文武全器、仁智并施”,证明了岳珂在《金佗稡编》中对岳飞书法的评价不是吹牛,也证明了无论在王朝的江山还是在文化的江山里,岳飞都有着不可撼动的位置。

这让笔者愈发对岳飞书法在人间蒸发感到痛惜不已。岳飞在战争中的功绩早已让我们折服,但时隔九百多年,我很想看见的,却是岳飞书写过的纸页,比如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在长江的那条船上,他写给高宗的那封上疏。

给皇帝上疏,必然用小楷书写。岳珂在《宝真斋法书赞》中说:“先君(指岳飞)受笔法于家庭,多用苏体,尤精小楷”。

这些小楷应该是端庄的、谨严的、恭敬的、呼吸均匀的、有耐性的、体现功力的,就像岳飞统帅的千军万马,步调一致,听从调遣,纹丝不乱,一丝不苟,显现着体制的意志。笔者很想看到代表岳飞书法成就的小楷,只可惜这些奏疏文稿,早已腐烂在泥土里,消失在空气中,一页都没有保留下来。

但有《凤墅帖》在,我们至少还可以看见岳飞用行书写下的书札。它们其实就是一些短信,略近于今天的“微信”。只不过古时的“微信”是用毛笔写的,故而留下了古人生活的片段,也为中国书法史留存了实物的证据,不像我们今天在手机里发的那些微信,几秒钟之后,恐怕就烟消云散了。相比于正襟危坐的楷书,那些写给朋友的书札,更没有丝毫做作的成分,更贴近人的本性,也更有韵味,像欧阳修所说的,“逸笔余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

《故宫的书法风流》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禹锡32.退居洛阳,“刘白”忆江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文宗向来不满宦官专权,大臣李训、郑注知道文宗有反抗之心,便与文宗密谋诛灭宦官。李、郑二人是因为王守澄的引荐而得以进入朝廷任高职,文宗认为与二人谋事不易引起宦官们的警觉。当时,外人仅知道李、郑二人倚仗宦官擅作威福,却不知道二人原来与文宗另有密谋。公元835年,27岁的唐文宗不甘为宦官控制,和李训、郑注

  • 大观元年清凉寺御制款汝窑图片和鉴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清凉寺位于平顶山西部地区,以汝瓷的故乡。清凉寺汝官窑遗址是宋元时期(960年-1368年)一处规模较大的窑场。在宋代的五大名窑中,汝窑被列为其中之冠。大观元年清凉寺汝窑图片赏析何为汝窑?古瓷以州定名,五代至晚清宝丰为汝州属地,故称汝瓷。北宋晚期皇室建汝官窑专烧御用瓷,供皇家御用,集民间的能工巧匠,紧

  • 人太老实了,会吃多大亏?白居易告诉我们,江州司马青衫湿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809年,唐朝江淮地区发生旱灾,老百姓都快没饭吃了,唐宪宗下诏统统减免赋税。但是,有人就提意见了,这个人就是白居易。白居易看到唐宪宗的诏书,没有把具体减免赋税怎么减、减多少等各方面的情况说清楚,就跟唐宪宗提意见说:“旱灾的情况很严重,为了让老百姓休养生息,陛下应该免除江淮两地的全部赋税,这样才能

  • 司马光:成由勤俭败由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名臣、史学家司马光一生清廉节俭,正道直行,严于律己,及于家人,曾作《训俭示康》告诫其子司马康要以俭为美、清正自守,不可追求奢靡生活。父爱如山,深沉厚重,其言谆谆,其情切切。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

  • 为什么武则天最终还是把王位还给李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女皇武氏,她可是各类文学、影视作品所钟爱的素材,因为她的一生太过于传奇,而且褒贬不一,她自己也立了无字碑,所谓是非功过任后人评说。论治国手段、政绩,武氏不比别的皇帝逊色,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一些有识之士围绕在她身边效忠,比如一代名臣狄仁杰。不过最后武氏也是因为狄阁老推荐的张柬之所发动的神龙

  • 为什么为武则天守乾陵的石像都没脑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咸阳市西北五十公里处的乾县城郊梁山上,在乾陵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有神秘的无字碑,有巨大的石人石狮, 更加诡异的是,其中有61尊无头佣。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的陕西渭北山地,在这巍峨峭拔的群峰中,矗立着数十座中国汉

  • 新展预告 | 由微见著——宋代美学的日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开幕时间2022年9月8日(周四)10:00展览地点丽水市博物馆临展厅梦回大宋——士人生活日记特展展览前言韩 天 衡2020年韩天衡先生在“回眸两宋”展厅上网课倘使由今往前推千年,正是大宋王朝。宋朝在国家治理方面卓有成效,农业经济和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盛世可信的风俗画卷。北宋末年

  • 两晋-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所带来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头条创作挑战赛##二十四史名家精讲#八王之乱,历经十六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面,诸王相互攻伐,百姓民不聊生,严重的破坏了百姓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因为常年的战争给西晋的百姓造成了巨大的伤亡,西晋的国力也是不断下降。同时也给了北方胡人入侵中原的机会。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八王之乱带来的影响。一、引狼入室

  • 岳飞被杀前接到的圣旨,书法绝美,气韵直逼《兰亭序》,内容却暗藏杀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这其实就是君臣之间的私信,但在岳飞看来,自然是一道圣旨。果然是宋徽宗的儿子,皇帝能写出这样的书法作品,实属惊艳。先介绍下作者:赵构(1107-1187),字德基,宋徽宗赵佶第九子,15岁封为康王,北宋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金兵攻陷宋都开封,徽、钦二帝做了俘虏,北宋灭。其时,赵构受命为河北兵马大

  • 唐朝的节度使到底有多大的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节度使刚设置的时候,主要作为地方上的军事统帅,掌管军务抵抗外敌,可随着时间推移,地方上的节度使逐渐掌握了一个地区的各方面的所有权力,俨然割据一方。节度使这种“怪物”的出现,要从唐朝的征兵制度的改变说起。原本唐朝施行的是府兵制,这个制度从北朝时代就诞生了,简单来说就是兵农合一,国家在地方设置军府,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