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代官员谎报年龄为何成普遍现象?原来是有这些个好处!

宋代官员谎报年龄为何成普遍现象?原来是有这些个好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592 更新时间:2024/1/16 1:04:57

一、实年官年都是什么

代士大夫叙官履历有“实年”“官年”两种说法。据《容斋随笔》载:

“士大夫叙官阀,有所谓实年、官年两说,前此未尝见於官书。大抵布衣应举,必减岁数,盖少壮者欲藉此为求昏地;不幸潦倒场屋,勉从特恩,则年未六十始许入仕,不得不豫为之图。至公卿任子,欲其早列仕籍,或正在童孺,故率增抬庚甲有至数岁者……”

“实年”,指的其实就是实际年龄;“官年”,指的是具报官府的年龄,也就是当官后登记存档的年龄。洪迈的说法是,宋代官员虚报年龄是普遍现象。大抵布衣应举,必减岁数,以期及第后凭少壮年岁的条件富室人家求婚;而公卿贵族为使后代早获恩荫,早入仕籍,便将实际年龄增加。减少或增加的年龄多在1~6岁之间,作弊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朝廷不以为意”“实年、官年之字,形于制书,播告中外”。

其实,此事古今皆然,在某些地方甚至已见怪不怪,毕竟谎报年龄能够带来不少好处。那么,宋朝的官员通过谎报年龄究竟能够获得哪些好处呢?

二、宋代官员为谎报年龄

宋太宗时,科举考试的年龄限制是60岁,过了不能考,考过了也没得做官,再加上科举考试的录取率又很低。所以,为了延长考试期限,一部分不自信的考生就会瞒报年龄,以便多考几届。这批瞒报年龄的考生做了官,档案年龄自然跟着考试时填报的年龄走,他们的官年就比实年小。

宋仁宗即位后,政策变了,朝廷下恩旨:只要年满60岁,无论考中与否,统统给予官衔。为了在考试过后白混一个官衔,考生们又开始多报年龄,像这样的考生做了官,其官年肯定会比实年大。

北宋前期没有规范的退休制度,官员年过70不一定能退休,退了休也不一定拿得到退休金,除非在任时做的贡献特别大,特别受皇帝宠幸,才有可能“恩许致仕,赏以半俸”,即经过皇帝恩准退休,并按在任时工资标准的一半发放退休金。大多数官员不可能得到“恩许致仕”的机会,一卸任经济来源就断了,于是纷纷谎报年龄以便多干几年。

到了北宋中后期,政策又变了:官员年满70必须退休(皇帝特旨挽留者除外),退休后的待遇比在任时还要好,“敕与一子官,如分司官给全俸。”不但继续发放全额工资,还能让一个儿子免试为官,如此一来,老官员们争着退休,于是他们又多报年龄,好让自己提前退休,好让儿孙早日接班。

更多文章

  • “唇亡齿寒”还是“各怀鬼胎”,元朝与高丽的“舅甥之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元朝皇族的悲惨下场,野史评价元朝,元朝如何对待高丽

    高丽作为一个巴掌大的小国为何能受到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元朝下嫁公主的上等待遇?横扫亚欧的蒙古铁骑为何不一鼓作气攻下高丽?高丽在“舅甥之盟”中强大的元朝庇佑下会因此平步青云还是发生了一些意外呢?本文将对元丽之间“舅甥之盟”的缔结进行简要梳理,研究结盟前后高丽与元朝的变化。“舅甥之好”的前因始末以和亲的方

  • 明朝四大特务机构分别是什么?哪一个最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六大特务机构,明朝四大特务组织结构,历史上四大特务机构

    锦衣卫锦衣卫,是明代专有军政特务机构,其前身为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所押囚犯转交刑部审理;同时下令内外狱全部归三法司

  • 朱元璋出上联:老子天下第一,才子巧妙对出下联,朱元璋: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母亲来找朱元璋,朱元璋史上最佳对联,朱元璋假降元朝刘伯温归顺朱元璋

    就拿对对子这件事来说吧,乾隆时期的刘墉就经常和乾隆皇帝对对子,两人文化水平都不低,自然可以建立非常良好的关系,然而在明朝时期,就有一位才子因为对对子得罪了朱元璋,最后被处以极刑。要知道朱元璋可是著名的草莽皇帝,能说出“老子天下第一”这种上联已经相当不易,而才子对出的下联也堪称经典,那这才子到底是为什

  • 宋江当上老大后的第1道命令竟是这个,动作虽小含义深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早在晁盖生前,宋江作为梁山第二把手的时候,就已经暗中培植势力。梁山上下,宋江亲信众多,且不说大小头领皆已被宋江把持,他的嫡系就不少,比如结义兄弟花荣、武松,昔日同事朱仝、雷横,生死之交李逵、戴宗,秦明是花荣的妹夫,王英的妻子扈三娘是宋江所赐……所以,宋江根本不需要再进行什么大的动作,只需将早早规划好

  • 朱元璋发明了用酒和纸审讯犯人的方式,为何犯人看到总会招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审问犯人,犯人死活不肯招供,朱元璋抓捕犯人视频

    对于朱元璋这样一个从放牛娃坐到皇帝位置的人,他是经历过元朝贪官污吏对百姓剥削欺压的那段历史的。所以,对于这些害群之马,他完全容不下去。朱元璋建立的锦衣卫制度,有许多特权,包括刑审、查案、抓捕等等。他们确立目标后,就会派出“检校”去搜寻证据,等到有所发现,便会实施抓捕,关于“诏狱”。诏狱绝对是明朝最残

  • 明成祖朱棣16年都无法想透的秘密,皇宫中谁说谁死,皇后也不例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成祖朱棣之死,明成祖朱棣的死亡揭秘,明成祖朱棣哪年去世

    朱棣虽然在起兵谋反时,他打的旗号是清君侧,可是明眼人都知道朱棣的目标是皇位。当李景隆将金川门开启之后,却四处都不见朱允文的身影。那么朱允炆到底去哪里了,他还活着么?这件事情是谁都不知道的的,这也成为了明朝的未解谜案之一。建文帝朱允文是朱元璋的孙子,更合适当朝太子的朱标的第二个儿子,再加上他的母亲被扶

  • 张居正改革对明朝是希望还是毁灭?瞧瞧万历中兴前民不聊生的模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万历晚年有多爱张居正图片,张居正教育万历,明朝张居正的现状

    近代学者在研究张居正改革这段历史时,通常有两种观点:1、张居正改革带来的腐败和弊政,是加速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之一;2、张居正改革减缓了明王朝覆灭的速度,对加强明朝的综合实力,起到了显著的功效。以上帝视角来看,两种观点各有各的道理。【张居正】前者认为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在给国家带来赋税收益的同时,也为官员

  • 土木堡之变明朝精锐尽失,皇帝被俘虏,于谦如何挽大厦于将倾?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于谦土木堡之变原因,土木堡之变明朝精锐为何不堪一击,土木堡之变于谦为什么要杀朱祁镇

    今天,我们便来讲一讲关于于谦在土木堡之变后死棋下活,逆风翻盘这件事。一、大明朝的危机——土木堡之变于谦为官清廉,一生刚正不阿,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当初土木堡之变,明英宗率近三十万大军加后勤人员合计五十万,远征瓦剌,却没想到惨败而归。此战不仅明英宗做了俘虏,四朝老臣张辅、驸马井源、兵部尚书

  • 南宋为北宋续命百年,为何南明仅享国38年?认同感很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为什么承认南宋不承认南明,南明与南宋的历史,南宋和南明谁厉害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南宋和南明都是在经历外族入侵后建立的,但南宋存在超过百年,更是在蒙古大军攻打四十年才被灭亡,而南明从开始到结束,前后不过38年,便被大清灭亡,同样是难逃的汉民族政权,为何南明不能像南宋一样给政权续命百年呢?笔者认为,南明和南宋不同的命运结局有着复杂的原因,笔者今天将从二者建立前后

  • 明朝末年,崇祯若能拿出一万两黄金给他,或许上吊的就是李自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自成对崇祯说的话,李自成给崇祯的一封信,崇祯十三年李自成

    大明国号来源有许多,一般认为跟宗教有关,来源是“明教”,还有人认为是出自“白莲教”、“佛教”等。明朝是一个特殊的朝代,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像明朝一样反复地中兴,从即将灭国又回到盛世,明朝经历过许多次中兴,很难说什么时候是最好的时期。万历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在那时候确实算得上是盛世,但谁能想到,这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