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足智多谋,为何却没能灭了魏国?如果他不早死,能灭魏吗?

诸葛亮足智多谋,为何却没能灭了魏国?如果他不早死,能灭魏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54 更新时间:2024/1/17 13:43:10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罗贯中老先生塑造成为了一个无所不能的人物。许多人随口都能说出一段和诸葛亮有关的演义故事。当然,如果撇开演义不谈,在真实的历史上,诸葛亮同样也是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

然而,关于诸葛亮的评价,在如今的网络上却存在着一些争议。争议点在于:诸葛亮在接受刘备托孤、执掌蜀汉大权后,曾经多次出兵北伐魏国。但是,诸葛亮最终却没能实现灭掉曹魏、兴复汉室的理想。因此,有人在网上声称:诸葛亮其实徒有虚名,并无大才。

对于这种观点,笔者实在是不敢苟同。诸葛亮确实是一位“天下奇才”,而这是当时的人们(如司马懿)以及后世许多大人物所公认的。诸葛亮的杰出才能毋庸置疑。但是我们还是要问:既然如此,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诸葛亮最终没能灭了魏国呢?

在下文中,笔者将从蜀汉与曹魏两个角度进行解读。

[var1]

一、蜀汉视角。

1、军事。

想当年,蜀汉先主刘备毕生征战,终于打下了蜀汉的基业,也拥有了一支英勇的军队。然而,在襄樊之战中,关羽大意失荆州,致使蜀汉的数万荆州军团全军覆没。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几乎倾国而出,进攻东吴。结果,在夷陵之战中,吴军大都督陆逊使用火攻,大败蜀军。在此战之中,蜀军损失惨重,伤亡数万。这两场战役,使得蜀汉损失了大量精锐部队(打造一支精锐部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堪称是“伤筋动骨”了。诸葛亮执政之后,尽心尽力,使得蜀军的元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然而,蜀军先前遭受的损失实在过于巨大,在短时间之内是难以弥补缺口的。毫无疑问,这给诸葛亮后来的伐魏战争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2、人才。

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中,关羽被东吴所杀,张飞被部下叛将所杀,黄忠在夷陵之战前去世,马超也在不久之后病逝。而五虎上将之中仅存的赵云,也在诸葛亮第二次伐魏之前病故。

老一辈将领先后故去,那么年轻人呢?蜀汉先主刘备在世时,曾经希望磨砺一下青年将领。然而,在夷陵之战中,大量蜀军青年将领阵亡。这就直接造成了蜀汉人才断层的现象。我们都听到过“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俗语,其原因就在这里。因为蜀汉人才稀缺,所以只能让廖化这样的老将军上阵了。(此外,由于荆州失守,蜀汉失去了一个人才来源地。)

东晋史学家习凿齿在他的著作《汉晋春秋》里也曾经提到蜀汉人才稀缺这一点。可见,人才问题,对于蜀汉而言,确实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3、荆州问题。

蜀汉曾经拥有过荆州。当年,关羽从荆州北伐曹魏,发起襄樊之战。开战之初,战局对蜀汉hi分有利:关羽水淹魏军七军,一度“威震华夏”。魏国朝野对此大为震动。曹操还差点打算迁都,以避开关羽的兵锋。

然而,随着荆州的失去,这一切都成了不可能。诸葛亮在《隆中对》中预想的两路出兵伐魏,已然成为泡影。如果蜀汉继续拥有荆州,那么蜀军就可以直指宛、洛,威胁曹魏的心脏。可是事实是蜀汉失去了荆州,因此诸葛亮只能从川蜀起兵北伐。两路出兵变为了一路出兵,对魏国的打击效果无疑是大打折扣的。

[var1]

4、后勤问题。

诗仙李白曾经吟诗曰“蜀道难”。蜀道之难,世人皆知。蜀道难,使得历史上经常出现如下现象:中原政权出兵蜀地,往往是因为地形问题而铩羽而归。就以三国为例,魏军曾经多次伐蜀,最终也因为崎岖的地形无功而返。

然而,崎岖的地形对于蜀汉政权而言,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防备其他政权的保险箱,却也是加在自己身上的牢笼。何出此言呢?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虽然多次在战场上取得了战果,然而,因为蜀地地形崎岖,致使蜀军的后勤跟不上,迫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后勤问题,是制约诸葛亮北伐的一个重要因素。

[var1]

二、曹魏视角。

说完了蜀汉,我们再看曹魏。

当时天下分为十三个州。曹魏占据了北方和中原的九个州,东吴占据了南方的三个州,蜀汉占据了南方的一个州。今三分天下,而魏有其二。这是当时时局的真实写照。

而且,魏国控制了广大的中原地区。在当时,南方的社会经济还没有赶上北方。魏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总兵力高达四五十万,远超蜀汉。此外,魏国人才众多(诸葛亮曾经感叹“魏殊多士”。),如军事上的曹真、司马懿、郭淮等。(虽然他们的才能不如诸葛亮,但是他们人多。)而且曹魏三代统治者(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皆为雄主。可见,当时魏国国力颇为强大,绝非一个可以轻松击败的对手。

[var1]

三、总结。

所以说,从各方面来看,当时的时局是魏强蜀弱,这也是诸葛亮没能灭掉魏国的根本原因。孔明先生固然有着杰出的才华,但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两国之间的力量对比是各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并不是诸葛亮一人足智多谋就能改变的。

不过,笔者认为:诸葛亮虽然没能实现灭魏兴汉的理想,但是这反过来又说明了诸葛亮是“天下奇才”。这又是为何呢?君不见,诸葛亮在魏强蜀弱的局面下,尚能取得一系列战果,让司马懿坚守不出,难道不厉害吗?笔者曾经在观察者网评论区看见这么一句话:我国男足由诸葛亮执教,而世界强队巴西队由司马懿执教。开赛之后,我国男足积极进攻,而巴西队全程被动防守。笔者觉得,这个形容还是很恰当的。

参考资料:《三国志》、《汉晋春秋》

文/正在努力的小Z同学

感谢大家的阅读,祝朋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觉得文章好的朋友们,记得给文章点个赞,关注一下,每天都会给您带来好文章

更多文章

  • 这位大臣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换回了楚国的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楚国的七位大臣,楚成王和楚国大臣犯了什么错误,黄歇对楚国江山的评价

    [var1]那么大家还知道中国古代有一个大臣也用哭来换取了朝廷的江山的故事吗?这个人叫申包胥,是春秋时期的楚国大夫。当时楚国被吴国所攻破,其中吴国的大将是申包胥的好友伍子胥,楚国君王楚昭王出城逃跑,伍子胥把楚平王掘墓鞭尸了,但是却放过了好基友申包胥。申包胥为了光复楚国,历尽千辛万苦跑到秦国来求救,因

  • 秦国文化为何具有功利性?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戎狄相爱相杀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大秦帝国》中,燕国、赵国、秦国等处于边境上的国家受游牧民族的影响都很大,特别是秦国受戎、狄影响更大,秦穆公之前,秦人与戎狄杂居期间,在友好和战争中共存,他们甚至有联姻的习俗,更有长期的军事冲突。戎狄部落也时常两面性,总是反复,时而臣服秦国,时而与秦国大臣一起颠覆秦国,《大秦帝国》甘龙,杜挚联合戎狄

  • 战乱之世,秦国全靠这4个河南人,才能够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上的秦国简介,秦国历代必争之地,历史漫谈秦国

    [var1]商鞅一生致力于变法,从卫国到秦国,都一直将自己的新思想,新想法向大王进谏。在到了秦国之后,辅助秦孝公进行变法,也算是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相识。正是由于商鞅的变法,让秦国进行了彻底的,完全的改革,奠定了强大的基础,国力物力非常充足,战士都非常的忠心,也是由于他变法的原因才导致的这样的。当时每

  • 吕不韦对秦朝有哪些贡献,为何敢让秦始皇叫他父亲?他算成功者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和吕不韦谁厉害,吕不韦对秦始皇有什么帮助,秦始皇怎么杀掉吕不韦

    吕不韦的成功体现在三个方面:地位、功绩和影响力。首先,我们来谈谈他的高明之处。吕不韦:奇货可居的投资家吕不韦生于公元前292年前后,他是个极为精明的商人,在他26岁时,就已经成为当时身价千金的大商人。《汉书·食货志》: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税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

  • 秦国能统一六国,又迅速灭亡原因是什么?制下无政,政上无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国是如何统一六国的,秦国统一六国过程讲解,秦国统一六国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当中,政治一直都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方面,但是历史发展当中,政治其实也可以说是指一个国家的发展政策,政策的实施关系到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因为只有对应整个历史社会发展的政策,只有适合一个国家发展的政策,这个国家的发展才能够被规划在一个明确的框架之下。[var1]如果没有明确的政策,那么

  • 曹魏大将攻灭高句丽首都击败诸葛恪后来被司马家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司马家族如何架空了曹魏政权,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司马家族对曹魏政权有什么影响

    毌丘俭一生主要活动于曹魏的东北和东南边疆,为曹魏的统一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魏明帝曹叡时期,毌丘俭曾任幽州刺史,与辽东公孙氏割据政权为邻,明帝青龙年间,为了统—东北地区,消灭辽东割据政权,消灭了割据辽东半个多世纪的公孙氏政权,使这一地区重归于中原王朝的统一之下。平定辽东后,他继续留在当地镇守。在此期

  •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决意要杀魏延?原因只有4个字:功高盖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只是如此迷信的说法,真就是让诸葛亮下定决心安排马岱杀死魏延的理由?政治上的斗争,何时变得如此荒唐,实际真相也不过四个字——功高盖主。 魏延功绩 建安十六年,刘备接受刘璋的邀请,入川帮助刘璋抵抗张鲁,魏延以部曲跟随刘备入蜀作战。整个战斗过程之中,魏延与黄忠二人通力合作,不仅平定广汉郡,还帮助刘备攻克重

  • 郡县制是不是秦始皇发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的郡县制,秦始皇郡县制不利影响,秦始皇废分封改郡县制的影响

    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果没有这位大人物,这种制度就不会出现了。比较典型的有汉武帝的“推恩令”,杨坚的“科举制”,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以及秦始皇的“郡县制”。事实上,相关制度的出现,并不是某人的伟大创举,而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适时出现的。由于本文是春秋战国系列连载之一,所以

  • 曹操关于铜雀台的这个遗愿,让他留下好色的说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但夸来夸去也就是曹操是个英雄这么点事,但关于他的黑材料却花样翻新地出。一方面继续渲染曹操的奸诈嗜杀。《独异志》上说曹操有个很漂亮的歌伎,唱歌十分好听,但脾气也不好,属于脾气大本事也大的那种人。曹操想杀却又舍不得他的歌声,就秘密派两个歌伎跟她学习,待学好之后再杀。这很有点现代职场领导与下属勾心斗角的感

  • 曹操比孙权刘备强大,赤壁交战为何惨败?原来是这个隐形高手害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操刘备孙权谁先死的,曹操vs刘备vs孙权,敢达争锋曹操刘备孙权谁强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对赤壁之战中的疫疾作了详尽描述:“十三年春正月,公还邺,作玄武池以肄舟师。……十二月,……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在《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中还有一则记述,是曹操给孙权的书信:“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