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七雄经济资源比较,秦国商鞅变法后强大,楚国地广人众

战国七雄经济资源比较,秦国商鞅变法后强大,楚国地广人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773 更新时间:2024/1/25 13:31:57

战国时期,周天子名存实亡,诸侯林立,各诸侯国为了对外兼并实现开疆拓土统一中原,或为了救亡图存,纷纷使用各种办法,利用各种资源优越,各种手段来与周边国家进行博弈。这些诸侯国根据自己的资源、实力、地缘优势纷纷寻找属于自己的强国之路和对外战略手段。在各诸侯国的实力对比中,经济实力是基础,军事实力是必要条件,本文深度剖析战国七雄秦国、楚国、赵国,经济资源比较,给大家呈现出一个颇具深度的战国历史。

战国时期铁质生产工具和兵器已经得到普遍推广,大运河也在这个时期开凿,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开始兴建,以农业技术的进步,这些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此时,手工业和小商品经济得到一定程度发展,商业开始繁荣,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经济资源对国家实力来说至关重要。那么战国七雄经济资源到底如何呢?

[var1]

秦国商鞅变法后逐渐强大,秦国在战国初期,政治经济比较落后,不断受到三晋的进攻,丢失大片土地,到了秦孝公时期,任用商鞅进行变法才改善落后挨打的局面。

《战国策》“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治,诸侯畏惧。”

商鞅变法后,秦国变成了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军队强大,诸侯畏惧的局面。商鞅变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秦国的国力,首先实行法治,加强国民纪律性,从而加强君主集权;其次,实行军功爵制,激发广大士兵的活力,极大地提高军队战斗力;再次,针对秦国地广人稀,农用荒地较多的情况,采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的政策,使得大片荒地被开垦,使的农业经济得到发展;最后推行郡县制,废除贵族特权,将政权、兵权全部收归朝廷。以上这些措施最终使秦国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var1]

楚国、赵国地广人众多,楚国是战国七雄中,领土面积最大,兵源最多,武器最为先进,资源也最为丰富。楚国所处地区土地肥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主产稻米,使得楚国粮食产量相当充足。楚国的生产技术十分先进,铜器、铁器、刺绣、漆绘等十分先进,楚国是当时最富竞争力和创造力经济强国。

在综合国力方面,楚国国力可以与秦国相媲美,在合纵连横攻秦中,楚国两次被推选为合纵长,但是楚国大而不强,越大越臃肿,楚国朝廷的分权体制,以及腐败内政使得楚国难以将优越的自然资源有效发挥。

[var1]

楚国国力鼎盛时期是在吴起变法,这个时期,在对外兼并战争中获得长江以南大片土地;楚怀王时期还曾兼并越国,然而到了楚怀王后期,楚顷襄王时期,在同中原各国战争中不断失利,失去大片土地。地大物博,拥有众多人口的楚国,其经济资源只有鼎盛时期的秦国才能与其比肩,在秦国兼并战争中,秦国要派出最优秀的将领衰落最精锐部队才能将楚国歼灭。

赵国是北方地区最强大的诸侯国,自从赵武灵王攻克中山国、胡地之后,其领土疆域十分广大。

《战国策》记载,苏秦对赵王说“山东之强国莫如赵强,地方两千里,甲数十万,骑万匹,车千乘,秦之所畏,莫如赵”

[var1]

由此可见赵国在各诸侯国中国力还是比较强劲,普天之下,秦国最畏惧的是赵国。赵国地理环境号,内有河套平原地区,土地肥沃,适于农业耕作,尤其是赵国的华北平原地区,河网密布,沃野千里,是农业生产最好地带。在工业方面,赵国冶铁业发达,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铁质农具,使得生产力大为提高,促进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起来。

赵国地理位置优越,处在北方和中原地区交通枢纽地带,这里不少城市都成为商业中心,赵国经济繁荣促使国力强大,在战国后期已经能够与秦国争雄天下。

参考文献:《史记》、《战国策》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足智多谋,为何却没能灭了魏国?如果他不早死,能灭魏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能灭魏国吗,诸葛亮足智多谋50字以上,诸葛亮真的足智多谋吗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罗贯中老先生塑造成为了一个无所不能的人物。许多人随口都能说出一段和诸葛亮有关的演义故事。当然,如果撇开演义不谈,在真实的历史上,诸葛亮同样也是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然而,关于诸葛亮的评价,在如今的网络上却存在着一些争议。争议点在于:诸葛亮在接受刘备托孤、执掌蜀汉大权后,曾经多

  • 这位大臣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换回了楚国的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楚国的七位大臣,楚成王和楚国大臣犯了什么错误,黄歇对楚国江山的评价

    [var1]那么大家还知道中国古代有一个大臣也用哭来换取了朝廷的江山的故事吗?这个人叫申包胥,是春秋时期的楚国大夫。当时楚国被吴国所攻破,其中吴国的大将是申包胥的好友伍子胥,楚国君王楚昭王出城逃跑,伍子胥把楚平王掘墓鞭尸了,但是却放过了好基友申包胥。申包胥为了光复楚国,历尽千辛万苦跑到秦国来求救,因

  • 秦国文化为何具有功利性?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戎狄相爱相杀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大秦帝国》中,燕国、赵国、秦国等处于边境上的国家受游牧民族的影响都很大,特别是秦国受戎、狄影响更大,秦穆公之前,秦人与戎狄杂居期间,在友好和战争中共存,他们甚至有联姻的习俗,更有长期的军事冲突。戎狄部落也时常两面性,总是反复,时而臣服秦国,时而与秦国大臣一起颠覆秦国,《大秦帝国》甘龙,杜挚联合戎狄

  • 战乱之世,秦国全靠这4个河南人,才能够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上的秦国简介,秦国历代必争之地,历史漫谈秦国

    [var1]商鞅一生致力于变法,从卫国到秦国,都一直将自己的新思想,新想法向大王进谏。在到了秦国之后,辅助秦孝公进行变法,也算是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相识。正是由于商鞅的变法,让秦国进行了彻底的,完全的改革,奠定了强大的基础,国力物力非常充足,战士都非常的忠心,也是由于他变法的原因才导致的这样的。当时每

  • 吕不韦对秦朝有哪些贡献,为何敢让秦始皇叫他父亲?他算成功者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和吕不韦谁厉害,吕不韦对秦始皇有什么帮助,秦始皇怎么杀掉吕不韦

    吕不韦的成功体现在三个方面:地位、功绩和影响力。首先,我们来谈谈他的高明之处。吕不韦:奇货可居的投资家吕不韦生于公元前292年前后,他是个极为精明的商人,在他26岁时,就已经成为当时身价千金的大商人。《汉书·食货志》: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税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

  • 秦国能统一六国,又迅速灭亡原因是什么?制下无政,政上无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国是如何统一六国的,秦国统一六国过程讲解,秦国统一六国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当中,政治一直都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方面,但是历史发展当中,政治其实也可以说是指一个国家的发展政策,政策的实施关系到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因为只有对应整个历史社会发展的政策,只有适合一个国家发展的政策,这个国家的发展才能够被规划在一个明确的框架之下。[var1]如果没有明确的政策,那么

  • 曹魏大将攻灭高句丽首都击败诸葛恪后来被司马家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司马家族如何架空了曹魏政权,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司马家族对曹魏政权有什么影响

    毌丘俭一生主要活动于曹魏的东北和东南边疆,为曹魏的统一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魏明帝曹叡时期,毌丘俭曾任幽州刺史,与辽东公孙氏割据政权为邻,明帝青龙年间,为了统—东北地区,消灭辽东割据政权,消灭了割据辽东半个多世纪的公孙氏政权,使这一地区重归于中原王朝的统一之下。平定辽东后,他继续留在当地镇守。在此期

  •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决意要杀魏延?原因只有4个字:功高盖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只是如此迷信的说法,真就是让诸葛亮下定决心安排马岱杀死魏延的理由?政治上的斗争,何时变得如此荒唐,实际真相也不过四个字——功高盖主。 魏延功绩 建安十六年,刘备接受刘璋的邀请,入川帮助刘璋抵抗张鲁,魏延以部曲跟随刘备入蜀作战。整个战斗过程之中,魏延与黄忠二人通力合作,不仅平定广汉郡,还帮助刘备攻克重

  • 郡县制是不是秦始皇发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的郡县制,秦始皇郡县制不利影响,秦始皇废分封改郡县制的影响

    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果没有这位大人物,这种制度就不会出现了。比较典型的有汉武帝的“推恩令”,杨坚的“科举制”,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以及秦始皇的“郡县制”。事实上,相关制度的出现,并不是某人的伟大创举,而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适时出现的。由于本文是春秋战国系列连载之一,所以

  • 曹操关于铜雀台的这个遗愿,让他留下好色的说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但夸来夸去也就是曹操是个英雄这么点事,但关于他的黑材料却花样翻新地出。一方面继续渲染曹操的奸诈嗜杀。《独异志》上说曹操有个很漂亮的歌伎,唱歌十分好听,但脾气也不好,属于脾气大本事也大的那种人。曹操想杀却又舍不得他的歌声,就秘密派两个歌伎跟她学习,待学好之后再杀。这很有点现代职场领导与下属勾心斗角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