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铁剑的诞生:春秋吴越疯狂铸剑师的人体实验产物

铁剑的诞生:春秋吴越疯狂铸剑师的人体实验产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710 更新时间:2024/2/6 22:48:22

主笔:闲乐生

春秋末年,伍子胥助吴国崛起,除了完善基础设施,还大力发展军事,招兵买马,训练士兵,教以战阵射御之法。除此之外,伍子胥与吴王阖闾还非常重视新式武器的研发,因为吴国地处水网交错、丛林遍野的水乡,难于车战,步兵和水军遂成为吴军的主要兵种,而短剑则成了这支军队最有效的杀伤性武器。据史书记载,吴王阖闾曾专门在位于今南京城南中华门外10公里处的牛首山下建了一座兵工厂,铸剑数千,号曰“扁诸”,并高薪聘请来武器专家干将莫邪夫妇,为他铸造神兵利器。刚好这对伉俪也一生痴迷于铸剑,所以决定借助吴王给他们的大批科研经费搞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创举,铸造两把超越时代的新式武器——铁剑。

[var1]

大家都知道,在春秋时代,军队使用的大多是青铜武器,钢铁兵器完全取代了青铜,还是西汉时期的事情。这是因为在春秋时期,中国的冶铁技术还十分落后,只能冶炼一种我们现在叫做“块炼铁”的东西,这种块炼铁因为冶炼温度不够高,所以它里面还有很多的杂质,不是很纯的,这种杂质铁,脆而易断(注1),它是不能够用来制作兵器的,只能炼一些农具,但又太费工,所以春秋时期的铁制品很少,铁剑则更少,偶有几把,也是运用天下掉下来的陨铁。所以冶铁铸剑,那在当时可是闻所未闻的事情。

图:西周铁剑,陨铁打造

而干将莫邪夫妇为什么一定要研发铸铁剑呢?因为铁剑比之铜剑,那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学过高中化学的都知道,铜的硬度比较低,所以铸成的剑其锋利程度比铁剑那是差了一大截,为了改善铜性质,古人学会了在冶炼的时候掺入一些锡,这就是青铜,但青铜的硬度虽然提高了,它的脆性却也会随之增大,所以青铜剑如果太长,它在劈砍的时候就容易折断。相比之下铁就不一样了,只要改变它的含碳量,提高它的纯度,就可以大大提升其硬度,虽然它的脆性也会有所改变,却不像青铜那样明显,所以铁剑既能造得比青铜剑长,又能比它更锋利,两军对阵,铁剑武士肯定要更占优势一些。

但如前所述,铸铁剑有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铁的熔点较高,需要更高的炉温。这便是上天给干将莫邪的挑战,成与不成,在此一举!

于是,干将和莫邪四处考察,走遍五岳三山,找来各地的优质矿石与优质燃料,然后开始做实验:先选良辰吉日,等到太阳和月亮同时普照大地的时辰,才开始冶铸炉中的铁精,他们带着三百个童男童女,日夜为铸剑的火炉装炭鼓风,不眠不休,就等着宝剑出炉、光寒照耀九州的那个光辉时刻。

三个月过去了,炉中的铁精仍是半熔融状态,充满了杂质,根本不能用,干将莫邪的首次试验,宣告失败。

[var1]

干将急了,抱着老婆痛哭流涕:“为什么?为什么我费尽心机,就是铸不成铁剑,我可是给吴王夸下海口了,神剑不成,誓不为人!”

莫邪沉思道:“师傅教的《兵器冶铸知识概论》告诉我们,要使神物消融化合,必须要有人血肉之躯的催助才能完成。现在我们实验失败,是不是就是因为没有这样做呢?”

干将说:“从前我们的师傅铸最后一把剑的时候,也是实验失败,结果他和师母双双跳入冶炉之中,这才将神兵铸成。所以至今他们的后代每到山上铸剑,总要素服祭炉,然后才敢开始生火。难道我们这次也要这么做才行吗?”

[var1]

“既然老师能为了科学而献身,我们又怕些什么呢?”莫邪凛然道。

可是关键时刻干将却退缩了,他说:“不用那么极端吧,人的头发指甲乃父精母血,或许也可以熔化神物,何必非要以死殉剑呢?咱俩可是新婚燕尔,造人行动还未成功,何苦为了造剑而牺牲自己?”

莫邪看了看心爱的丈夫,笑着说:“我说说罢了,放心,我不会为了一把剑丢掉性命的!咱们明天就剪了发爪丢进去试试看吧!”

其实,莫邪嘴巴上这么说,心里已经暗自下了决心,她要瞒住丈夫,跳进那个神圣的冶炉中去,用自己的身躯和灵魂铸出天下第一的神兵来,因为铸剑,才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为了这个伟大的事业,她什么都可以不要。

[var1]

夜阑如水,莫邪悄悄地爬了起来,最后看了一眼还在熟睡的丈夫,独自一人来到冶炉之旁,让三百童男童女一起鼓风,然后纵身跃入那熊熊的大火之中,蓦地,异光闪耀,照整个天空亮如白昼,大地仿佛都在动摇,须臾,炉中腾上一道白气,直冲斗牛,到天半又便变成白云,罩住了这处所,渐渐现出绯红颜色,映得一切都如桃花。

干将突然冲出房间,大叫:“老婆,快出来一起看上帝!”

童男童女们一起叫:“师傅,师母已经跳到炉子里去啦!”

干将愣了半晌,才明白怎么回事儿,刷地跪倒在地,悲从心来,满脸鼻涕满脸泪:“老婆……”

又有人叫:“师傅,你快看!”

干将抬起头来,泪眼模糊间,只见炉中光芒散尽,铁精已化成铁水,一片通红,美丽无比。

看到这儿,干将再也顾不上哭了,他大叫一声,冲上前去,用井华水慢慢地滴下去,并用锤子捶打,如是七日七夜,干将不眠不休,日夜锻造,一刻也不敢离开。

终于一天,神兵锻成,那是两把美到令人窒息的宝剑,纯青的,透明的,正像两条冰。

狂喜的神情涌上干将疲惫的脸庞,他小心翼翼地取起这两把用妻子生命换来的神物,拂拭着,拂拭着……宝剑一阴一阳,阳剑上铸有如龟背般的花纹,阴剑上铸有如水漫溢的纹理(注2),他将阳者取名为干将,阴者取名为镆铘。雌雄合璧,一如亲密爱人。

[var1]

为什么莫邪跳进炉里,铁矿就熔化了呢?后人倒是有一个科学的猜测:高中化学告诉我们,铁的熔点是1535度,而铜的熔点只有1083度,而以春秋时代的技术水平,其冶铸熔炉只能达到1100度左右,差了四百多度,所以铸铁万难达成。但是如果真有人跳进熔炉的话,那么人体内像磷之类的物质,就可能会迅速燃烧,温度陡然提升到一千五百度以上,将炉内铁矿熔化。当然,后来在战国时代人们发明了风箱(古书称橐龠),大大提升了熔炉的温度,也就再不用如此残忍了。

扯远了,总之干将终于大功告成,吴王阖闾大喜,便命人叫干将交剑。

干将深情的抚摸着镆铘,喃喃的说道:“莫邪,我不能把你交出去,不能!哪怕我去死!”

他将镆铘剑深藏起来,只将干将剑献给了吴王。

[var1]

阖闾接过宝剑,随手一挥,寒光闪过,旁边一块大石应声两半。今天咱们在姑苏城外的虎丘旅游景点还能看到这块石头,名字就叫作“试剑石”。

吴王大喜,当即赐给干将一百两黄金。

然而纸是包不住火的,没多久吴王就知道了干将私藏镆铘剑的事情,大怒,命干将交出宝剑,不然,死拉死拉地。

干将无奈,只好取来剑匣,交给吴王。

吴王大喜,忙打开剑匣。

这时,奇迹突然发生了,镆铘剑“锵啷”一声从匣中跃出,化为一条青龙。干将趁势抓住龙须一跃而上,眨眼间,升天而去,不见踪影(注3)。

阖闾傻傻地抱着剑匣,脑袋一片空白:“幻觉,一定是幻觉……”

[var1]

从此,吴王更加珍视这把遗留下来的干将剑,直到有一天,鲁国的执政大臣季孙子来吴国进行国事访问,看到了吴王的佩剑,眼馋得不行,阖闾想起从前叔叔季札“心许”徐君的旧事,觉得自己有必要学习一下前辈的高风亮节,于是大方地解下佩剑,交给季孙观赏。

季孙流着口水看了半天,突然神情黯然,叹道:“这把剑真好啊!即使中原所有的铸剑大师加起来,也铸不出如此神剑来。这说明吴国一定能成就霸王之业。可惜美中不足,此剑的花纹中有个米粒般大小的缺口,这可是亡国的征兆啊!我虽然很喜欢这把剑,但绝对不敢带此不祥之物回鲁国,君王的厚意,我心领了。”

阖闾听了这番话,怫然不悦,从此将此剑深藏宫中,不再使用,吴国亡后,便在世间失去了下落。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到了六百年后的晋朝,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西晋丞相张华发现在牵牛星和斗宿之间常有紫气冲天而起(注4),十分奇怪,便去请教一位善于望气的奇人雷焕。

雷焕告诉他:“这是剑气。据我推算,在豫章(今江西南昌)丰城方向一定藏有神剑。”

张华笑了:“好,那就给你个肥差,去那里做县令吧。”

于是雷焕就做了丰城县令,四处寻找那光射斗牛之墟的神剑。

经过精密的演算,雷焕发现剑气源于县衙的监狱之中,于是他掘开地基,挖出一个青石制成的匣子,长约六尺,宽约三尺。

他打开匣子一看,里面果然是一把神剑,光芒艳发,不可直视。雷焕详观剑文,发现这正是失传已久的“干将”宝剑,不由大喜,连忙带去给张华看。

张华沉思道:“如果这就是干将剑,那么镆铘剑肯定也很快就会现世人间了,它们是一对啊。”

两人于是携剑出游,四处寻找镆铘剑的下落。一天,他们路经黄河平津渡口,干将剑突然从鞘中跳出跃进水中,两人慌忙派人下水去捞,正这时,水面突然波浪翻涌,跃出两条巨龙来,张牙舞爪,五色炳耀,吓得众人连连后退。

双龙向雷焕点了点头,好像在表示感谢,然后脖颈亲热地纠缠厮磨着,双双潜入水底不见了。

从此以后,这对雌雄宝剑再也没有在世间出现过,想来神物终究是要回到天上去的。今天江西丰城县有一座剑池,池前有石门,据说就是雷焕挖出神剑的地方。

另外,在今天苏州古城区的中央,曾建有纪念干将的石牌坊,这段路因称干将坊,现在牌坊已毁,路也拓宽,并改名为干将路。此路东向可达相门,亦称匠门,相传就是干将铸剑处。相门外还有个干将墩,传说系干将的墓葬,南宋文学家江苏人范成大所著《吴郡志》记载:“郡中铁工多取墓旁土以冶刀斧。”又说有人曾在此挖到过半截宝剑。现在这些历史遗迹已经渐渐被当地人遗忘了,但是干将莫邪的传说却一直流传民间。另外,在《列异传》、《搜神记》等古书中还记载了干将的儿子眉间尺的故事,由于这个故事和吴国没什么关系,闲乐生在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var1]

总之,当时吴国,是当时世界冷兵器冶铸水平最高的地方,那里不仅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冶铸铁剑,而且还有在步战中相当给力的吴钩,所谓“吴钩越剑”,吴国铸造的金钩天下闻名,李白诗云:“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所谓吴钩,平头无锋,可以割也可以钩,短兵作战,近身攻击,非常适合勇悍不要命的吴人士兵。而后世豪侠也常以佩戴吴钩为荣,作为勇士的标配和身份的象征,正如元好问诗云:“少年锦带佩吴钩,独骑匹马觅封侯。”

事实上,吴王阖闾也曾广招人才铸造金钩,他下令:“能为善钩者,赏之百金。”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阖闾这道命令下去,整个吴国都沸腾了,一时间,铸钩师成为了最热门的行业,而在这些钩师中,居然有一个人为了贪求吴王的重赏,狠心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投入冶炉,炼成了两把神钩。他将这二钩献进宫里,缠着阖闾要钱。

[var1]

阖闾没好气地说:“现如今献钩的人多了去了,本王每天都要收个千儿八百的,结果全是垃圾,你这俩破玩意看起来也没啥稀奇的,竟然大言不惭要本王给你百金,你想钱想疯了吧!”

那人说:“我这俩钩也没啥稀奇的,只是在铸造的时候杀了我的两个儿子,才大功告成!”

吴王阖闾不信,就命左右之人,把他的钩拿过来看。

左右之人去了,空着两只手来回报说:“他那两钩已混在收来的众钩之中,根本分不出来哪两把是他的”

阖闾就把所有的钩都抬过来,问那钩师:“你不是说你的钩很稀奇吗?你倒是把它们从里面找出来啊!”

这些钩确实长得都一模一样,咋找啊?吴王阖闾也深深为钩师感到叹息。

可那钩师不慌不忙走到众钩面前,大声呼喊两个儿子的名字道:“吴鸿、扈稽,老爸在这里,大王还不知道你们的神通呢?还不快快显灵!”声音未落,两把金钩蓦地飞出,盘旋在那人的胸前,好似两只艳丽的火鸟,看得众人目瞪口呆。

阖闾大惊,连忙赏给那钩师一百两金子,并将这两把神钩随身佩戴,一刻也不让他们离身。

这个故事被记载在《吴越春秋》之中,想来必有所本,但这种神仙一般的飞剑飞钩之术,肯定是不能信的。或许有一种可能,那两钩也是铁的,只有铁遇到磁,才会被吸出来,而青铜铸造的兵器则不会。

看来,这钩师应该也是听说了干将莫邪的新型铸剑术,所以才杀了两个儿子做实验,进一步验证了铁制兵器的铸造方法。

注1:所以齐国管仲称之为“恶金”,并说:“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斸(指锄头等农具),试诸壤土。”(见《国语齐语》)注2:显然,只有钢铁的材质才会产生如此美妙的纹理。注3:当然,这只是人民群众的美好想法,干将想必是被吴王杀了,而且正是被镆铘剑所杀,所以幻化出一个“随青龙上天”的神奇故事。注4:成语“气冲斗牛”典出于此。

更多文章

  • 战国七雄的国运都是多少年?最长不是楚国,最短的基本上都能猜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七雄楚国,王立群讲战国楚国,战国晚期楚国女子服饰

    那么,战国七雄的国运都是多少年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战国七雄各国的兴亡和坚持的时间。[var1]1.齐国:823年。齐国是功臣姜子牙的封国,是第一批诸侯国,从公元前1044年建国,到公元前221年被秦国所灭,享国823年;2.燕国:822年。燕国也是周朝第一批诸侯国,是周王族宗室召公的封国,公元前104

  • 春秋初年最具影响力男人,用一块肉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春秋十大猛人,春秋十大经典名将,春秋时期的霸气人物

    主笔:闲乐生公元前655年,齐桓公在首止(卫邑,近于郑,今河南省雎县东南)召集了鲁僖公、宋桓公、陈宣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昭公等诸侯举行了一次八国峰会,周惠王之太子郑列席会议。这也就是齐桓公九合诸侯的第六合,首止之盟。[var1]为什么太子爷也赏脸来了?原来,齐桓公发现周惠王在老婆惠后的枕边

  • 荆轲刺秦失败,还丢掉性命,凭什么还位列古代四大刺客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刺秦荆轲视频,四大刺客荆轲是最差的吗,历史上荆轲刺秦的经过

    [var1]灿烂和辉煌是相对而言的描述,与其相对的,便是藏在光亮背后的混乱与寂寥,就如我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是奴隶制社会与封建制社会的重要过渡时期。当时,在社会物资制度的变迁中、阶级阶层问题的不断斗争中,春秋战国就似是一汪不会枯竭的喷泉,不断地向外喷发着相关文化、政治、思想的各类学说定论。[va

  •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竟是个残疾人,自刎都无法用手,只能吞剑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国四大名将之死,战国七雄争霸四大名将,战国时期自刎的将军

    赵幽缪王七年(公元前229年),秦王嬴政派出他的头号王牌王翦挂帅,率秦军关外各地主力倾巢而出,大军直压赵境。然而,赵国战神李牧命令各条战线坚壁清野,联营数里,秦三路军马竟皆不敢进,战争陷入了僵局。秦国名将王翦从没打过这么窝囊的仗,心情一度非常焦躁,但他不愧秦国第一战神,很快还是冷静了下来——我干嘛要

  • 东周末期为什么叫春秋战国?春秋和战国到底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周为什么叫做春秋和战国,东周战国美女,东周春秋战国区别

    [var1]一、为什么叫春秋和战国呢?1、什么是春秋春秋这两个字,主要是取自当时鲁国所记录的史书,这本史书的名字就是《春秋》。这本史书记载的历史,是从鲁隐公第一年开始,在鲁哀公十四年结束,全部记载了242年的历史。可是春秋战国时期,也是周王室衰败的历史,所以往往把春秋的起点,多认为是在周平王东迁的公

  • 最讲武德的春秋霸主,边缘族群融入华夏的典范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最尴尬的霸主,春秋武德,春秋霸主视频

    主笔:闲乐生公元前597年六月,晋楚邲之战爆发,此战晋军大败,纷纷渡过黄河逃亡,楚军一路追击至邲地,晋国的残兵败将还在拖拖拉拉地渡河,楚国大夫伍参建议楚庄王乘晋军之败半渡之机再击晋军扩大战果,庄王却没有采纳,说:“楚自城濮失利,贻羞社稷,此一战,足雪前耻。何况晋国非有罪可讨,寡人侥幸获胜,自当适可而

  • 临危受命的绝世名将李牧,如何拯救风雨飘摇奸臣当道的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长平、邯郸之战后的赵孝成王,活得很累,很辛苦。风雨飘摇的赵国,再也没有能力与秦国抗衡了,自保,他也只能自保而已。赵孝成王十年(公元前256年),秦国尉白起的继任者嬴摎攻赵,取赵二十馀县,斩首并俘虏赵军九万之众。赵孝成王十一年,秦昭襄王取周九鼎,东周朝灭亡。赵孝成王十二年,秦国尉将军摎又大举伐魏,取吴

  • 昔日战国七雄的都城,现在分别成了什么样了?楚国都城已沦为乡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七雄争霸的楚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战国晚期楚国女子服饰,王立群讲战国楚国

    俗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var1]尽管秦是最后的赢家,但它的都城“咸阳”到了今天却未必是七个国家中发展最好的。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下各个国家的“都城”,看看经过几千年的变迁,这些都城都变成了哪些样子?它们的发展又是如何?首先,我们来看看大赢家秦国的都城—咸阳。[var1]历史上,秦国

  • 六国最后的希望,绝世战神李牧,跟白起比谁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34年,秦王嬴政听说赵悼襄王死了,“败家迁”(赵幽缪王)即位,大喜,立即命令驻扎在彰水南岸的大将桓齮,给我打!于是,桓齮统领秦军主力,向东迂回百公里,从漳水的下游,偷渡过河,一举攻下防备不严的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接着大军继续突进,兵锋直临武城(今山东武城县西)城下。一旦武城也被攻克,则意

  • 战国公认第一名将,歼敌数超过160万,比先秦所有名将加起来都多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国十大杰出名将,战国四大名将谁是第一,战国四大名将谁最可怕

    因为所有与他交战的敌人,都死了。而死人,是不会说话的。据不完全统计,死在白起手上的六国将士,竟超过160万之多,天文数字。估计把先秦所有名将的歼敌数加起来,也没有他多。也就是说,在白起的指挥下,秦军杀死了六国近一半的壮年男人,我的天!!![var1]这样的怪物异形,与其说他是一个人,不如说他是一个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