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7岁小儿靠一谜语,让孔子主动拜其为师,却因太聪明10岁被杀

7岁小儿靠一谜语,让孔子主动拜其为师,却因太聪明10岁被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566 更新时间:2024/1/18 5:53:06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却曾认一位7岁的孩童当老师。

[var1]

他就是项橐

那么,小小年纪的项橐到底有本事,能让孔子心甘情愿地拜他为师呢?

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下故事的经过吧。

天资聪颖,机智过人

据史书记载:项橐,字仲廉。是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省日照市)人。

[var1]

相传,项橐出生时,长相圆润,可谓之天格方圆,地格饱满。就像个小橐(口袋),家人为之起大名为项橐。

项橐从年幼时,就表现出非同人的智慧。

两岁时,他见夏天下雨时经常电闪雷鸣,就问父亲:“为什么天上会打闪和打雷呢?”

[var1]

在2000多年前,人类不能准确地解答此类自然现象。

于是,项橐的父亲,只能编造一个神话故事来敷衍他:“是天帝派雷公和闪娘,来捉地上的妖怪和坏人的。”

一般的孩童在听了此话后,可能就会信以为真,并且停止发问。

[var1]

没想到,听到答案的项橐反应告别敏捷,马上就意识到答案是错误的。

立即就反问道:“为什么其它季节不打雷呀?难道妖怪和坏人只是夏天才有吗?”

父亲被问得无言以对。

[var1]

项橐以其聪慧,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神童”。

一个官差就想亲自见识项橐的聪明才智,来到项橐家,让项母准备二十样菜。

项橐见父母面有难色,只略加思索了下,便对母亲说:“烙大饼,用大蒜和酱作小料,再拌生、熟两盘韭菜即可。”

[var1]

母亲不解其意,项橐解释说:“生韭熟韭,二韭(九)一十八,加上蒜和酱,正好二十”

母亲按此意照办,官差惊得目瞪口呆,暗暗佩服项橐的聪明才智。

三难仲尼,被尊为师,

如果说,上面的故事,并无实际记载,未免虚假不实。

[var1]

那么,项橐在7岁时,成为“孔子师”,确是有记载的。

西汉学家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里记载:“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

中国传统“蒙学”名著《三字经》也有关于项橐的记述,写道: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var1]

相传,项橐是孔子去邻国莒国(今山东省日照市)讲学时认识的。

车马行至齐地纪障城的时候,被几个小孩拦住了去路。

孔子下车发现,孩子们在路的中间,用泥巴和石子堆了一座城池。

[var1]

于是,对孩童们好言相劝,想经过此地,项橐则一本正经的说:“城高门关,焉能过乎?”

面对这样的泥巴城池,孔子觉得不以为然,便说:“我过又待如何?”

岂料孩童对孔子的话,直接反问道“城躲车马,车马躲城?”

意思是说“古来只有车马躲城的道理,哪里有城躲车马的道理?”

[var1]

孔子觉得此一孩童言之有理,只好绕城而走。

哪料到,当项橐得知眼前的这位就是圣人孔子后,惊道:“您就是鼎鼎大名的孔夫子,我想请教您三个问题。”

见孔子笑着点头,项橐遂脱口问:“天地人为三才,夫子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有多少五谷?人有多少根眉?”

[var1]

一向学术严谨的孔子,对没有确切答案的问题,顿时是不知所措,只好摇了摇头。

项橐见状,不无得意地说道:“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谷,人有黑白两根眉毛。”

孔子听闻,觉得言之有理。

项橐并没有停止的意思,大有乘胜追击之势。

又接着问孔子:“鹅和鸭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鸿雁和仙鹤为什么善于鸣叫?松柏为什么冬夏常青?”

[var1]

孔子答道:“鹅和鸭因为脚是方的,所以能浮在水面;是鸿雁和仙鹤因为脖子细长,故善于鸣叫;松柏因为树心坚实,才能冬夏常青。”

“不对!”天生聪慧的项橐对于孔子的解释并不买账,提出了质疑。

大声反驳道:“龟鳖的脚不方也能浮在水面上,青蛙脖子不长也善于鸣叫,竹子空心也能冬夏常青”。

[var1]

一时间,令孔子目惊口呆。同时,不得不对孩童的巧言令辩所折服。

项橐并没有意识到孔子的窘相,又不依不挠地提出了第三个问题:“何水无鱼?何火无烟?何树无叶?何花无枝?”

孔子听完后,仍然是不知道答案,只好说道:“江河湖海,水中都有鱼;柴草灯烛,是火就有烟;没有叶不成树,没有枝哪里有花呢?”

[var1]

项橐看到孔子答不上来,便公布了答案“井水没鱼,萤火没烟,枯树没叶,雪花没枝。

这种类似现在的脑筋弯的问题,无疑给循规蹈矩的孔子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项橐的“三难仲尼”,逻辑清晰,让孔子深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也不得不感慨,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var1]

就这样,孔子心悦诚服地拜项橐为师。

因为孔子是圣人,作为“孔子师”的项橐也被后世尊为“圣公”。

福祸相依,早慧必伤

然而,如此聪慧之人,生命却终止在了10岁,不得不让人惋惜,唏嘘不已。

据明代《广博物志》称:“项橐十岁而亡。时人尸而祝之,号‘小儿神’。”

[var1]

原来,孔子拜师7岁小孩的故事迅速流传开来,项橐一时间,威名远扬。

然而,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随着声誉的降临,项橐的恶运也随之而来。

各国诸侯都仰慕项橐的才华,都想让他为其所用。

[var1]

为避祸,家人带着项橐颠沛流离,多次搬家,仍未能安全,最后,只好藏在深山里。

最后,还是被吴国、齐国的武士发现,吴国的武士在争夺中,看劫持不成,遂将项橐刺死。

由此故事,我们除了赞叹孔子虚心学习的肚量外,也对项橐的命运饱含感叹。

[var1]

人,尤其是有才华的人,还是应该做到适度的“避其锋芒”,才能确保一生的安全。

更多文章

  • 春秋一个强国的黑历史,靠娘舅关系国家才得以保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春秋10大强国,春秋四大强国是哪些,春秋第一强国历史

    而楚国正是因为有着广阔的土地与众多的人口,尽管中原地区风云变幻,楚国在五百年乱世之中一直保持了其强大,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忽视的强大存在。但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在春秋晚期却遭遇了一场变乱,其国家几乎到了灭亡的边缘。而将楚国打到这地步的却不是楚国的老对手晋国,或者齐秦等国,而是春秋晚期新崛起的一个

  • 弟子上课睡觉,孔子随口一句“脏话”,成现在老师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子说的话竟然是老师的口头禅,孔子经典口头禅,孔子上课典故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文化历史中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信奉他思想的人不计其数,其中追随他学习的弟子也过千人。《史记》中记载“子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孔门十哲”、“孔门十三贤”都是后人对其中有显著贡献的弟子给予的美称。这些弟子要么是聪慧过人,要么是德才兼备,是天下学子的榜样。可是

  •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与蔺相如的最终下场,令人哀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廉颇负荆请罪时对蔺相如说了什么,廉颇和蔺相如负荆请罪的过程,廉颇蔺相如负荆请罪故事

    蔺相如从赵国大局出发,处处避让,后来廉颇知道了蔺相如的苦心,主动赤裸上身、背负荆条上门请罪,最终二人冰释前嫌。很多人也是从这个故事中知道了廉颇、蔺相如这两个人。[var1]01故事的主人公之一廉颇,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抗秦、击齐、破燕、攻魏,战功赫赫;另一个主人公蔺相如,则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血

  • 长平之战:一场让秦国得以毕全功于一役的重要战略决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长平是现在哪里,秦国先攻上党还是长平,长平

    战国时,华夏大地烽烟四起。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争夺,引致混乱局面。在这数百年里,战争成为了这个时代的独特表现。然而作为战国乱世的战略终结者,长平之战无疑是战国最重要的战略决战,没有能与之匹敌的战役。作为这场战役直接的参与双方秦国和赵国,无论是胜利者、亦或是失败者都深受这场战争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自长平

  •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后,为何不把匈奴一块收拾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灭六国时匈奴在干嘛,秦vs匈奴,秦始皇一统天下为何不灭六国贵族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秦始皇在位时期,中原王朝的政权不断与匈奴作战,却始终没能灭掉匈奴。以至于到了西汉时期,大汉王朝只能选择屈辱地与匈奴和亲换取短暂的和平。很多人感到奇怪,秦始皇这样一个崇尚武力的人物,为何能够灭掉六国,将百越划进大秦的版图,却不能携灭六国之余威灭掉匈奴呢?[var1]一、先秦时期匈奴壮大

  • 曹操得了重病,却为何要杀死治疗自己的神医华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为何杀了神医华佗,曹操杀死吕布完整片段,历史上的曹操被谁杀死

    言下之意,曹操认为华佗是一个品行恶劣,骄傲自大,且以做医生为耻的人。但关于曹操为何会这样认为,在《三国志》和《后汉书》中,又出现了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三国时期医生地位很低,华佗想以借医治曹操的功劳,讨要官职华佗列传被列入了方术一类,这个【方术】指的是古代拥有某些特殊技艺的人,这一类人在古代的社会地

  • 战国初期和儒学并称显学的墨家,为何在汉朝后就销声匿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为什么墨家在战国之后销声匿迹了,墨家思想为什么在汉代销声匿迹,墨家儒学

    《韩非子·显学》记载:“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孟子:“天下之言,不归杨(杨朱,道家代表人物)则归墨(墨子)”一、墨家的分裂墨家弟子精通兵略战阵,其中以守备最佳,除此之外还有辩论之术(称为“墨辩”)、械备制造之术。因为墨子倡导“兼爱”思想,这种普遍的爱更受民众的欢迎,

  • 刘秀大哥刘縯,他比刘秀更适合当皇帝,却因锋芒太露而名败身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刘秀很有意思,按照传统观念,一个王朝的创业皇帝,应当是霸气十足,不怒自威的人物,跟柔弱完全挨不上边,秦始皇、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无一不是如此,但刘秀却不是这样。刘秀虽然是汉朝的中兴皇帝,但他毕竟统一过全国,完全可归为开国皇帝那一类,但据史书记载,他是那种喜欢种地的人,种地种得非常好,而且他在起事

  • 诸葛亮和郭嘉,谁才是三国第一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中郭嘉比诸葛亮强,三国谋士郭嘉排第几,郭嘉和诸葛亮正史

    蜀国有位大家比较熟知的谋士诸葛亮,他的很多计策都被奉为经典故事,对当时的蜀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那么,其他国家没有能够抗衡诸葛亮的人物吗?当然有,这位谋士也是今天故事的另一位主人公郭嘉。至于二人谁更胜一筹,看看毛主席是怎么的评价。诸葛亮的精彩事迹建安六年,刘备集贤纳士,徐庶推荐了诸葛亮,但跟刘备表

  • 诸葛亮为何要娶奇丑无比的妻子,这才是主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为何娶个丑老婆,诸葛亮为啥会娶丑女,诸葛亮娶了几个妾

    我们知道诸葛亮这个人是非常厉害的,除了因为这这事出名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使之出名。那就是他这个人娶的老婆是非常特别的,因为他是一位非常丑,但是又才华横溢的女子,令人非常吃惊。不过自从两个人在一起之后,他一直对她都是不离不弃的,而且他一生连妾都没有纳过,两个人彼此相伴到老。关于他老婆是不是很丑这件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