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对他朝思暮想,刘备视其为眼中钉,孙权因不纳其言后悔不已!

曹操对他朝思暮想,刘备视其为眼中钉,孙权因不纳其言后悔不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968 更新时间:2024/2/6 0:01:13

董卓乱国以来,汉末天下便卷入了一场无休止的战火中,各路诸侯纷纷举着讨伐国贼董卓的旗号割据一方,暗中发育自己的集团力量。名义上除贼扶汉,实际上是借助讨董的名义实现自己的霸业。因此!这场乱战的战火与硝烟几乎遍布了整个华夏大地,同时也诞生了无数的英雄人物。

——本文主要讲述一位东吴名将。曹操曾对其朝思暮想,刘备视其为眼中钉,孙权因不纳其言而后悔不已。

我们都知道,汉末中期,天下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而成功完成三分天下版图的雄主,分别是曹操、孙权、刘备。能够在群雄逐鹿的时代中脱颖而出,说明这三人力压群雄,是汉末时期综合能力最强的君主。能够同时影响到这三位君主的将领,在三国时期极其罕见。因此!此人足可谓之为汉末时期世间鲜有的人杰。——他就是江东国柱,孙吴集团的奠基者,吴国建国时唯一表录的功臣,孙吴的第一代大都督周瑜

曹操对其朝思暮想,却被拒绝于千里之外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其影响之深远,不亚于曹袁官渡之战。也正是因为周瑜在此战中取得胜利,一举斩断了曹操在有生之年一统天下的美梦,三分天下的蓝图才得以初步形成。紧接着,南郡之战中,汉末名守曹仁亦频繁失利,致使曹魏不得不狼狈退出荆州防线,使三分天下的态势的到了巩固。

不过在此之前,曹操对周瑜朝思暮想,绞尽脑汁想将其招为己用。据裴松之引注《江表传》记载,曹操不惧艰险,亲自下扬州落实招揽周瑜一事,并遣九江蒋干秘密游说周瑜。蒋干仪容俊俏,以舌辩而闻名于江、淮之间,时人莫能与之为对。然而他见到周瑜的时候,却丝毫找不到说诱的机会。

临走前周瑜对他说道:

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讬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

蒋干回到曹营,只对曹操说了一句话“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曹操于是再也不敢考虑招揽周瑜。魏军赤壁兵败,曹操为了离间孙权与周瑜的关系,于是写信给孙权说道“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然而他忽略了孙权与周瑜之间的主仆情谊,非是他一纸书信便能离间的。

刘备视其为眼中钉,恨不得将其碎尸万段

在孙吴集团中,谁对刘备集团最为防备?谁最不想培养刘备这股外援势力?谁最先看出了刘备的雄心壮志?——是周瑜!

刘备依附东吴期间,周瑜曾建议将刘备调回吴地,将关羽、张飞分别调开,使他们无法凝聚力量脱离东吴集团的掌控。对荆州领土的掌控,周瑜的处理非常谨慎,时刻担心刘备变生肘腋,因此只分了南郡南岸油江口给刘备。刘备因为分到领土过少,于是去面见孙权,希望可以暂时借取荆州。但周瑜正在策划“二分天下”之计,换句话说,只要有周瑜在,刘备永远都别想借到荆州的领土。

因此!刘备对周瑜恨之入骨,在其面见孙权返还之际,私下对孙权说道:

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参考,《江表传》

刘备此语,实为挑拨离间,意在疏远孙权与周瑜的关系,亦想借孙权之手除掉周瑜。不过这种做法实在过于天真。

孙权因不纳其言而后悔不已

孙权一生唯一一次未采纳周瑜的建议,就是在对待刘备的问题上。刘备入京借荆州的时候,周瑜建议分割其实力,使之无法脱离孙吴的控制。而鲁肃的建议则截然相反,其建议借荆州给刘备,培养刘备集团的力量,联为外援对抗曹魏。最终孙权采纳了鲁肃的建议,在周瑜病逝后,将荆州借给了刘备。

几十年后,孙权与陆逊讨论周瑜、鲁肃、吕蒙前面三任大都督。指出了鲁肃的两长一短,其中一短指的就是劝借荆州。原内容如下:

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参考,《三国志·吴书九》

时过几十年后,孙权尚且记得这件事,尚且愿意指出已故大都督鲁肃的失误。即说明其对此事的决断非常后悔。

结语:

周瑜二十一岁跟随孙策打江山,对孙吴政权的建立鞠躬尽瘁,其贡献仅次于孙策。孙策病逝后,周瑜独自扛起吴国军事,曾两次救孙吴于水火之中,是江东集团名副其实的国柱子。其为孙吴赤壁败曹,夺取南郡,制定二分天下之计。只可惜天妒英才,三十五岁便抱憾离场。

周瑜死后,孙权伤痛不已,并亲自穿素服为其举哀(举哀释义:1.戴孝;2.高声嚎哭的哀悼仪式)。周瑜灵柩还吴,孙权赶到芜湖去迎接。孙权登基称帝表功,当时老臣在世者不在少数,但孙权唯独归功周瑜一人。张昭也想褒赞功劳,结果被孙权臭骂一顿。

综上所述,周瑜是孙吴之第一人杰,是孙吴之第一忠臣,亦是孙吴之第一功臣。如此豪杰之士,难怪曹操会朝思暮想,难怪刘备会挑拨离间,难怪孙权会念念不忘……

本文完!感谢您的点击。

我是文史爱好者——爱尚文史。了解很多历史趣事,请点击关注按钮。

更多文章

  • 著名的兴势之战,蜀国为什么会取得大胜利,使国运延续了几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中之战后蜀国实力,真三国7蜀国成都之战,夷陵之战蜀国

    三国后期,孙权曹操刘备三方,分别建立了魏蜀吴三国,刘备和曹操为了实现一统河山的宏图壮志,互相打来打去,战事不断相比较这两国,东吴就显得比较安静了。从东汉末年战事初起到三国后期西晋建立,大小无休无止的战事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常态。时势造英雄,这个时候出现了一大批良将,魏国有于禁、张辽、张郃、徐晃、乐进等

  • 诸葛亮建议刘备称帝,但有三人表示反对,下场一个比一个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死后诸葛亮活了多久,梦想三国诸葛亮刘备,刘备比诸葛亮大几岁

    导语:相信在很多朋友的印象里,三国时期的刘备就是一个仁义之君。尽管家境贫寒但志向远大,天下大乱后投军报国,也获得了一定的功勋。刘备掌权之后善待百姓得到了很好的口碑,以至于有人派刺客行刺他,但这个刺客因为他的仁义居然放弃刺杀。后来曹操攻破新野城,新野城的老百姓也甘愿为刘备赴死,用自己的身躯挡住曹军的进

  • 英雄悲歌,威震华夏的关羽,是怎样沦落到败走麦城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关羽败走麦城的真正原因,关羽败走麦城简笔画,关羽败走麦城100字

    那么,当关羽知道东吴袭击荆州的时候,他心中的打算究竟是什么?他又为何会落到败走麦城的境地,难道除此之外无路可走了吗?一、关羽败亡的经过。关羽出兵襄樊,本身只是一个突袭行动。当时刘备并没有发动北伐的意思,正在进入《隆中对》里的休整阶段。刘备进位汉中王,大肆封赏百官,休整部队,进行基础建设。关羽在这个时

  • 脸够厚,心不黑,刘备玩转东汉末年的政治江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正史中刘备的实力,刘备讲政治权术的视频,刘备是西汉还是东汉

    电视剧中刘备形象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汉献帝之叔,这种说法不太可信,极有可能是他的团队基于当时情势为包装刘备形象的政治需要。但说他以编织草席、贩卖鞋子为业,也并不尽然。刘备的祖父刘雄被举为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就是干过范县县长,父亲刘弘做过一般公务

  • 资助刘备打天下的四人,两人不知所踪,最后一位比诸葛亮地位还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死后诸葛亮活了多久,诸葛亮张飞刘备阵容,刘备最信任的四大名将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耳熟能详,当年刘备在街上认识了张飞,关羽,三人相谈甚欢,于是结为异性兄弟。而当刘备描述了自己的宏图大略后,张飞不仅极力赞成,甚至还当即变卖了自己的庄园,拿出一大笔钱为刘备拉出了第一支队伍,虽然这点资产相较之起兵事宜,简直如杯水车薪,但张飞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与此同时,刘备的另外两位“金

  • 刘备入川时带的是黄忠魏延,为什么不是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入川带魏延黄忠,魏延黄忠法正能配吗,魏延黄忠争功

    按理说,老部下能力更强,也更忠诚,刘备应该带这些人才对呀?恰恰相反,正应如此刘备才需要这些人留守荆州,这是很有远见的决定。为什么呢?其一:荆州的地位非常重要,刘备此时还立足未稳在诸葛亮隆中的规划中,荆州和益州的地位同等重要。益州的作用,主要是为刘备提供稳定的后方和钱粮支援,因为西川地形险要,易守难攻

  • 雅利安人摧毁三大文明古国,商朝:你到底想干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悠久,大家都说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这一句话一点也不夸张。比历史世界上真的没有几个国家比得过,这不是在吹牛,而是有事实根据的,再怎么说中国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啊”更重要的是前三个文明古国其实在公元前3000年就被摧毁过一次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月月给你慢慢道来。大概5000年前,地球发生了

  • 商鞅第二次变法废除井田制、推广县制、统一度量衡,为统一奠定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概括商鞅废除井田制的影响,商鞅废除井田制度,商鞅为什么要变法

    这次变法是进步从经济和政治上进行改革,目的在于进一步谋求富国强兵。主要有下列六点: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史记》说:“卫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开”就是开拓的意思。蔡泽说:商君“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决裂”的目的是为废除井田制,董仲舒就曾指出:商君“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 姜子牙身世成谜?1972年,甘肃一古墓发现端倪:他的出身不一般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姜子牙墓真实照片,姜子牙墓的历史,姜子牙的古墓到哪里发现了

    然而,历史上的姜子牙却并非如此,他做过小贩、当过屠夫,虽有一身本事,却仕途坎坷。幸好姜子牙对自己“推销”十分精妙,得到了姬昌的赏识,这才有了后来姜太公助武王伐纣有功,建立齐国。可是一介屠夫,更是年岁老矣,他凭什么获得了姬昌的青睐与信任?他的身世更是成为了后世无数人想要探求的秘密。直到甘肃一古墓的发现

  • 夏朝之前还有一个华朝?为什么把我们叫做华夏子孙,华朝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夏朝之前的华朝和虞朝,夏朝以前有华朝吗,华夏民族夏朝之前有华朝吗

    我们的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地区,史称中原,在早期并没有发明文字,人们都是靠语言来交流和记事,早在夏朝之前,就出现了盘古开天地,女娲捏土造人的传说,而当时统御人们的是三皇五帝。一般的传说中,三皇分别是指燧人、伏羲、神农,而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这些传说中,他们执掌大权的时间超过了千年,而在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