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战国5大铸剑师!最后1个最厉害,堪称中国古代铸剑师鼻祖!

春秋战国5大铸剑师!最后1个最厉害,堪称中国古代铸剑师鼻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166 更新时间:2024/2/6 8:06:54

兵器时代,剑是非常重要的兵器,所以铸剑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虽然资料很少,但通过一些记载,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还是有几位铸剑师留下了他们的名字。本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5大铸剑师,当然这些记载多有神话色彩,很多内容都是有待证实的。

[var1]

风胡子

亦称“风湖子”、“风胡”、“风壶”,春秋时楚国人,相剑家,精于识剑﹑铸剑。关于风胡子的记载非常的少,《越绝书》中有其论剑的记载,所以,后世之人多有“风胡子剑谱”的杜撰之说,其实都是不可信的。

[var1]

干将和莫邪

春秋末期铸剑师,相传为吴国人,和欧冶子同师,曾为阖闾作剑。干将的妻子是莫邪,莫邪也是有名的铸剑师,传说2人合作铸造了干将和莫邪2把剑,干将是雄剑,莫邪是雌剑。

[var1]

根据《吴越春秋》的记载,干将“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以铸铁剑。三月不成。莫邪“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

[var1]

徐夫人

战国赵人,铸剑名家,以藏锋利匕首闻名。徐夫人虽然听起来是女子的名字,但其实姓徐名夫人,是堂堂男子汉。

无论是《战国策》还是《史记》都有对徐夫人的记载,说的是燕太子丹策划荆轲刺秦需要一把锋利的匕首,这把匕首就来自徐夫人。

[var1]

欧冶子

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人,一说为古代瓯江流域生活着的闽族匠人。中国古代铸剑师鼻祖。《越绝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欧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又名磐郢、豪曹),四曰鱼肠,五曰巨阙。

意思是,欧冶子铸了五把宝剑,三长两短,三把长剑分别为巨阙剑、纯钧剑以及湛卢剑,两把短剑分别为胜邪剑和鱼肠剑。

[var1]

历史上有专诸刺王僚的故事,说的是剑客专诸,受吴公子光收买,要刺杀吴王僚。僚王爱吃烤鱼,专诸就假扮厨师,手托鱼盘,鱼肚子里就暗藏利刃,趁机刺杀了僚王。那把锋利的短剑就被后人称作鱼藏剑,三长两短则成了意外灾祸的代名词。欧冶子铸宝剑一直以来被认为只是神话,1965年湖北江陵出土了越王勾践剑,该剑铸造工艺精湛,为欧冶子铸剑的记载提供了一个实物佐证。

春秋战国时期的铸剑师中,以风胡子、干将、莫邪、徐夫人以及欧冶子这5位最有名气,他们能够名留青史就是最好的证据。而这5个铸剑师中当属欧冶子最为厉害,毕竟是中国古代铸剑师鼻祖嘛。

更多文章

  • 战国七雄经济资源比较,秦国商鞅变法后强大,楚国地广人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周天子名存实亡,诸侯林立,各诸侯国为了对外兼并实现开疆拓土统一中原,或为了救亡图存,纷纷使用各种办法,利用各种资源优越,各种手段来与周边国家进行博弈。这些诸侯国根据自己的资源、实力、地缘优势纷纷寻找属于自己的强国之路和对外战略手段。在各诸侯国的实力对比中,经济实力是基础,军事实力是必要条件

  • 诸葛亮足智多谋,为何却没能灭了魏国?如果他不早死,能灭魏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能灭魏国吗,诸葛亮足智多谋50字以上,诸葛亮真的足智多谋吗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罗贯中老先生塑造成为了一个无所不能的人物。许多人随口都能说出一段和诸葛亮有关的演义故事。当然,如果撇开演义不谈,在真实的历史上,诸葛亮同样也是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然而,关于诸葛亮的评价,在如今的网络上却存在着一些争议。争议点在于:诸葛亮在接受刘备托孤、执掌蜀汉大权后,曾经多

  • 这位大臣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换回了楚国的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楚国的七位大臣,楚成王和楚国大臣犯了什么错误,黄歇对楚国江山的评价

    [var1]那么大家还知道中国古代有一个大臣也用哭来换取了朝廷的江山的故事吗?这个人叫申包胥,是春秋时期的楚国大夫。当时楚国被吴国所攻破,其中吴国的大将是申包胥的好友伍子胥,楚国君王楚昭王出城逃跑,伍子胥把楚平王掘墓鞭尸了,但是却放过了好基友申包胥。申包胥为了光复楚国,历尽千辛万苦跑到秦国来求救,因

  • 秦国文化为何具有功利性?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戎狄相爱相杀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大秦帝国》中,燕国、赵国、秦国等处于边境上的国家受游牧民族的影响都很大,特别是秦国受戎、狄影响更大,秦穆公之前,秦人与戎狄杂居期间,在友好和战争中共存,他们甚至有联姻的习俗,更有长期的军事冲突。戎狄部落也时常两面性,总是反复,时而臣服秦国,时而与秦国大臣一起颠覆秦国,《大秦帝国》甘龙,杜挚联合戎狄

  • 战乱之世,秦国全靠这4个河南人,才能够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上的秦国简介,秦国历代必争之地,历史漫谈秦国

    [var1]商鞅一生致力于变法,从卫国到秦国,都一直将自己的新思想,新想法向大王进谏。在到了秦国之后,辅助秦孝公进行变法,也算是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相识。正是由于商鞅的变法,让秦国进行了彻底的,完全的改革,奠定了强大的基础,国力物力非常充足,战士都非常的忠心,也是由于他变法的原因才导致的这样的。当时每

  • 吕不韦对秦朝有哪些贡献,为何敢让秦始皇叫他父亲?他算成功者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和吕不韦谁厉害,吕不韦对秦始皇有什么帮助,秦始皇怎么杀掉吕不韦

    吕不韦的成功体现在三个方面:地位、功绩和影响力。首先,我们来谈谈他的高明之处。吕不韦:奇货可居的投资家吕不韦生于公元前292年前后,他是个极为精明的商人,在他26岁时,就已经成为当时身价千金的大商人。《汉书·食货志》: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税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

  • 秦国能统一六国,又迅速灭亡原因是什么?制下无政,政上无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国是如何统一六国的,秦国统一六国过程讲解,秦国统一六国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当中,政治一直都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方面,但是历史发展当中,政治其实也可以说是指一个国家的发展政策,政策的实施关系到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因为只有对应整个历史社会发展的政策,只有适合一个国家发展的政策,这个国家的发展才能够被规划在一个明确的框架之下。[var1]如果没有明确的政策,那么

  • 曹魏大将攻灭高句丽首都击败诸葛恪后来被司马家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司马家族如何架空了曹魏政权,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司马家族对曹魏政权有什么影响

    毌丘俭一生主要活动于曹魏的东北和东南边疆,为曹魏的统一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魏明帝曹叡时期,毌丘俭曾任幽州刺史,与辽东公孙氏割据政权为邻,明帝青龙年间,为了统—东北地区,消灭辽东割据政权,消灭了割据辽东半个多世纪的公孙氏政权,使这一地区重归于中原王朝的统一之下。平定辽东后,他继续留在当地镇守。在此期

  •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决意要杀魏延?原因只有4个字:功高盖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只是如此迷信的说法,真就是让诸葛亮下定决心安排马岱杀死魏延的理由?政治上的斗争,何时变得如此荒唐,实际真相也不过四个字——功高盖主。 魏延功绩 建安十六年,刘备接受刘璋的邀请,入川帮助刘璋抵抗张鲁,魏延以部曲跟随刘备入蜀作战。整个战斗过程之中,魏延与黄忠二人通力合作,不仅平定广汉郡,还帮助刘备攻克重

  • 郡县制是不是秦始皇发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的郡县制,秦始皇郡县制不利影响,秦始皇废分封改郡县制的影响

    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果没有这位大人物,这种制度就不会出现了。比较典型的有汉武帝的“推恩令”,杨坚的“科举制”,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以及秦始皇的“郡县制”。事实上,相关制度的出现,并不是某人的伟大创举,而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适时出现的。由于本文是春秋战国系列连载之一,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