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秦国不打邻近的韩国,却先打“蜀道难于上青天”的四川呢?

为何秦国不打邻近的韩国,却先打“蜀道难于上青天”的四川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047 更新时间:2024/2/6 8:06:46

不过“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秦惠找不到适合的路进川,他一时间想要吞并苴蜀两国又无从下手。

恰在此时,韩国又“第三者插足”派兵入侵秦国边界,这就让本就纠结的秦惠文王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秦惠文王这边想先打韩国,再打蜀国,又担心苴蜀两国早已停战,自己两头不讨好;而先打韩国,再打蜀国吧,又担心韩国在背后搞事情。

难!难!难!

百思不得其解,秦惠文王索性把手中的包裹扔给了司马错张仪两人,让他们来讨论,究竟是先打韩国,还是先打蜀国的问题。

[var1]

【剧照】

司马错的意思是咱们先打蜀国,张仪不认同:不如伐韩。

秦惠文王:请详细说明一下你的理由。

张仪:“亲魏,善楚,下兵三川,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于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史记·张仪列传》)

三川郡包含的范围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的洛水、伊河流域,三川郡是韩国和秦国之间最关键的一道门户,也是关东诸国抵挡秦国的西部防线。

按照张仪的设想,秦国只要集中兵力,先解决韩国,夺下三川郡,到时候韩国和二周无险可守,秦国便可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此则霸业可成。

[var1]

司马错却觉得张仪的观念不对,他反驳说:周天子是天下共主,如今我们冒险攻打他,会成为众矢之的,一不小心就会成为诸国公敌。况且,周韩两国本身实力虽然不强,但其它国家不会放任我们一家独大。

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弗能止也。此臣之所谓危也。(《史记·张仪列传》)

秦国伐韩也好,打巴蜀也罢,总的目的无外乎“广地”、“富国”、“强兵”三点,当时秦国的实力还不足以统一六国,所以,他完全没有必要为了眼前的利益去和六国刚正面。

韩国和巴蜀相比,韩国的朋友更多,圈子也更大,六国在涉及打压秦朝的问题上,很乐意达成共识,这个人脉显然不是被六国嫌弃的戎翟巴蜀能够相比的。

[var1]

对于秦惠文王而言,这笔账不难算。

别看秦国想拿下任意一方都很容易,但他们要是对韩国出手,那么,秦国的对手,可能就是六国联军了。

秦惠文王觉得司马错说的在理:“善,寡人请听子。”

《史记·张仪列传》: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贬蜀王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秦以益彊,富厚,轻诸侯。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更多文章

  • 《山海经》中记载的一种奇兽,眼睛像月牙,如今很多人家都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山海经十大凶兽,山海经绯绯是什么兽,山海经中的玄武兽

    《山海经》展示的是远古文化,记录的是大荒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与思想活动,勾勒出上古时期的文明和文化状态,为后世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是后世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山海经》如今已经经过了多次修正,有些内容也许并不通透,甚至存在矛盾,但是不管怎么样,上古流传下来的奇书,必然尤其存在的道理。[var1]许多人

  • 春秋战国5大铸剑师!最后1个最厉害,堪称中国古代铸剑师鼻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七雄剑的特点,春秋最出名的铸剑师,中国古代铸剑师的鼻祖

    冷兵器时代,剑是非常重要的兵器,所以铸剑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虽然资料很少,但通过一些记载,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还是有几位铸剑师留下了他们的名字。本文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5大铸剑师,当然这些记载多有神话色彩,很多内容都是有待证实的。[var1]风胡子亦称“风湖子”、“风胡”、“风壶”,春秋时

  • 战国七雄经济资源比较,秦国商鞅变法后强大,楚国地广人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周天子名存实亡,诸侯林立,各诸侯国为了对外兼并实现开疆拓土统一中原,或为了救亡图存,纷纷使用各种办法,利用各种资源优越,各种手段来与周边国家进行博弈。这些诸侯国根据自己的资源、实力、地缘优势纷纷寻找属于自己的强国之路和对外战略手段。在各诸侯国的实力对比中,经济实力是基础,军事实力是必要条件

  • 诸葛亮足智多谋,为何却没能灭了魏国?如果他不早死,能灭魏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能灭魏国吗,诸葛亮足智多谋50字以上,诸葛亮真的足智多谋吗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罗贯中老先生塑造成为了一个无所不能的人物。许多人随口都能说出一段和诸葛亮有关的演义故事。当然,如果撇开演义不谈,在真实的历史上,诸葛亮同样也是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然而,关于诸葛亮的评价,在如今的网络上却存在着一些争议。争议点在于:诸葛亮在接受刘备托孤、执掌蜀汉大权后,曾经多

  • 这位大臣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换回了楚国的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楚国的七位大臣,楚成王和楚国大臣犯了什么错误,黄歇对楚国江山的评价

    [var1]那么大家还知道中国古代有一个大臣也用哭来换取了朝廷的江山的故事吗?这个人叫申包胥,是春秋时期的楚国大夫。当时楚国被吴国所攻破,其中吴国的大将是申包胥的好友伍子胥,楚国君王楚昭王出城逃跑,伍子胥把楚平王掘墓鞭尸了,但是却放过了好基友申包胥。申包胥为了光复楚国,历尽千辛万苦跑到秦国来求救,因

  • 秦国文化为何具有功利性?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戎狄相爱相杀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大秦帝国》中,燕国、赵国、秦国等处于边境上的国家受游牧民族的影响都很大,特别是秦国受戎、狄影响更大,秦穆公之前,秦人与戎狄杂居期间,在友好和战争中共存,他们甚至有联姻的习俗,更有长期的军事冲突。戎狄部落也时常两面性,总是反复,时而臣服秦国,时而与秦国大臣一起颠覆秦国,《大秦帝国》甘龙,杜挚联合戎狄

  • 战乱之世,秦国全靠这4个河南人,才能够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上的秦国简介,秦国历代必争之地,历史漫谈秦国

    [var1]商鞅一生致力于变法,从卫国到秦国,都一直将自己的新思想,新想法向大王进谏。在到了秦国之后,辅助秦孝公进行变法,也算是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相识。正是由于商鞅的变法,让秦国进行了彻底的,完全的改革,奠定了强大的基础,国力物力非常充足,战士都非常的忠心,也是由于他变法的原因才导致的这样的。当时每

  • 吕不韦对秦朝有哪些贡献,为何敢让秦始皇叫他父亲?他算成功者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和吕不韦谁厉害,吕不韦对秦始皇有什么帮助,秦始皇怎么杀掉吕不韦

    吕不韦的成功体现在三个方面:地位、功绩和影响力。首先,我们来谈谈他的高明之处。吕不韦:奇货可居的投资家吕不韦生于公元前292年前后,他是个极为精明的商人,在他26岁时,就已经成为当时身价千金的大商人。《汉书·食货志》: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税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

  • 秦国能统一六国,又迅速灭亡原因是什么?制下无政,政上无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国是如何统一六国的,秦国统一六国过程讲解,秦国统一六国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当中,政治一直都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方面,但是历史发展当中,政治其实也可以说是指一个国家的发展政策,政策的实施关系到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因为只有对应整个历史社会发展的政策,只有适合一个国家发展的政策,这个国家的发展才能够被规划在一个明确的框架之下。[var1]如果没有明确的政策,那么

  • 曹魏大将攻灭高句丽首都击败诸葛恪后来被司马家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司马家族如何架空了曹魏政权,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司马家族对曹魏政权有什么影响

    毌丘俭一生主要活动于曹魏的东北和东南边疆,为曹魏的统一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魏明帝曹叡时期,毌丘俭曾任幽州刺史,与辽东公孙氏割据政权为邻,明帝青龙年间,为了统—东北地区,消灭辽东割据政权,消灭了割据辽东半个多世纪的公孙氏政权,使这一地区重归于中原王朝的统一之下。平定辽东后,他继续留在当地镇守。在此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