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什么原因驱使明朝自成祖后便放弃领土扩张甚至主动放弃部分领土?
第一,明仁宗和明宣宗两个人的个性决定了他们的政策。
明仁宗朱高炽,他两个人的个性和朱棣完全是两个方向,朱棣采取的是积极主动的政策,好大喜功,这与他的个性有着很大的关系。可是,朱高炽和朱瞻基性格宽厚,坚持简朴、仁爱、诚挚的理想。他们俩与没有当上皇帝的太子朱标以及后来短暂登基的建文帝倒有些类似。所以,这样的人当皇帝,本身就不会发展积极的扩张政策,他们更加侧重于民生,休养生息,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第二,明朝经过朱棣的开疆拓土,问题也很多。
开疆拓土对于很多人来说,的确不错。但随之带来的问题也很多。毕竟在古代,都是重农抑商,财政也是有限的。长期的战争,导致的必然是民不聊生,采取战略收缩也是他们无奈的选择罢了。
第三,安南等地频繁的暴乱,使得朝廷压力很大。
安南虽然形式上归属了大明,但并不一条心,所以频繁的叛乱,这导致朝廷压力很大,派兵吧,出钱出力出人,还得不到想要的效果。这样长期以往,朝廷有点顶不住了,所以只好放弃,换一个稳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