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万历帝在后宫见到一个小宫女,一时兴起铸下大错,大明国本就动摇

万历帝在后宫见到一个小宫女,一时兴起铸下大错,大明国本就动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454 更新时间:2024/2/29 8:32:12

这个宫女就是孝靖太后。本来万历没把这个事当真,谁知这一次临幸给他带来了极大麻烦,也为整个大明几乎带来了灭顶之灾。

一开始万历并不想承认这个事情,可你既然搞大了人家的肚子,不承认怎么能行呢?他的临幸过程也被太监写在了《起居住》里面,这是铁打的证据,由不得皇帝不承认。

到了第二年8月份,已经被封为恭妃的这个小宫女王氏真的生下一个男孩儿,这就是后来的明光宗朱常洛。不过万历皇帝并不喜欢龚妃,也不喜欢朱常洛,他喜欢的是郑氏,郑氏是天生的美人胚子,还通晓诗文。

没过多久郑氏就被万历帝封为皇贵妃,两个人还有了爱情结晶朱常洵。万历帝很喜欢这个儿子打算封他为太子,但大臣们却很不开心,认为不能废长立幼。一开始提出反对意见的是首辅申时行。

万历帝觉得灰头土脸,借口孩子还小打算拖延一些时间。但申时行说:朱常洛已经不小了,看看我们的明英宗,两岁就被立为太子,武宗一岁时就被立为太子。

申时行是什么人?那一张嘴能说破天,万历帝知道自己不是他的对手,干脆就趴在龙椅上打哈欠。至于其他向他发难的大臣万历帝可没这么客气,直接将他们贬到外地去。

可这事情毕竟不是他一人说了算,面对朝臣的不断反对,他又不敢表明自己想立朱常洵为太子的想法,就只能不断拖延。但朝臣们也不是好糊弄的,最后只好宣布要在万历20年解决这个事情,在此之前不要再打扰自己。

约定时间很快就要到了,工部主簿张友德要求对册立太子进行礼仪行程确定,但谁知这话一说万历帝就有了借口:我不是说如果你们再打扰我,我便要延期吗?就借着这个理由将合同单方面撕毁。

大臣们还不甘心,万历20年大家伙又一起上书要求教长子朱常洛为君之道,万历帝知道这就是变着法的要承认朱常洛太子地位,他也学聪明了,直接拒绝道:现在还没有立太子,教这些东西干什么。

可老这么拖着也不是办法,万历帝就搞了一个三王并封的办法,将朱常洛,朱常洵和朱长浩都封为王。三个儿子一视同仁,大臣们又不干了:你让这三个王不分先后没有差别,怎么体现皇长子的地位?

大臣们又开始闹事儿,万历帝受不了只能撤回了旨意。他又想到了另一个主意,保证三年后如果皇后没有生男孩,那么就册立皇长子为太子。

这一拖又到了万历21年7月,天上飞过一颗流星,大臣们都认为这是没有早日册立太子上天降下的惩罚,是不祥之兆。万历帝也很担忧,表示一定要好好反省自己。

万历22年10月,朱常洛终于被册封为东宫太子。之所以能被封为太子,不是因为群臣的意见左右了皇帝,而是万历帝的生母慈圣太后起了大作用。

根据黄仁宇著作的《万历15年》记载,万历帝去拜见母后时,慈圣太后询问:大臣们不断询问你立储的事情,可你就是拖着不办,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万历便说:朱常洛是都人之子,不便册立。

当地人就是地位卑贱的宫女的一种统称。可万历帝却忘了慈圣太后出身也很卑微,也是在意外情况下得到了老皇帝的宠幸才有了万历。儿子这样一说,当娘的心里就得到极大伤害,直接变脸大骂道:别忘了你也是都人的儿子。

封建王朝一般都是以孝治天下,群臣意见可以不管,可老妈的意见不能不听,所以万历帝就只能妥协。这对他来说是一起非常沉重的打击,本来他就性格内向,结果这事以后又患上了忧郁症,后来根本就不想上朝。

黄仁宇在《万历15年》中讲述:万历这种结局完全是由于他自己的性格造成的。他明明有剑不用却不断向大臣妥协,导致一次次的被逼迫,最终出现了历史上罕见地长达三十多年的国本之争。

更多文章

  • 清官告老还乡,却没有回乡路费,朱元璋得知后大怒:处以极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让有功之臣告老还乡,电视剧朱元璋刘伯温告老还乡,清官告老还乡经典片段

    要说自古以来,哪个皇帝最痛恨贪官污吏,那想必非朱元璋莫属,光是朱元璋处理贪官的著名案件,就有空印案,郭恒案等等,甚至据统计,仅朱元璋在位期间,处理的贪官污吏就多达15万人,轻则罢官,重则抄斩的人比比皆是,那这么多人之中,难道就没有什么冤假错案吗?这还真有。曾秉正就是一起朱元璋判定的著名冤假错案,曾秉

  • 北宋灭亡后,为何不见杨家将的身影,杨家将、杨门女将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宋朝将领,除了人尽皆知的岳飞、就是杨家将了,作为保家卫国的英雄符号,杨家将的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戏剧、电影、评书等艺术形式使得这满门忠烈的故事多了几分传奇色彩,那么,你了解真正的杨家将吗?北宋江山的万里长城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杨家将和杨门女将的故事,若说哪一幕最让人无法忘怀,莫过于杨家七子齐赴

  • 临死前,李善长拿出免死金牌,朱元璋笑了:看看金牌背面写的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善长死前替朱元璋说话,朱元璋发的免死金牌,李善长死后朱元璋有没有后悔

    李善长投奔朱元璋这还应该从朱元璋结识李善长时说起。当时朱元璋在攻打平定滁州的时候,就听说有这么一号人物,聪明到极致在当地呢也是赫赫有名的有才之人,但是李善长当时还很年轻,朱元璋其实并非相信他一介文人;而李善长也并非认为朱元璋是可以一统天下之人。随后明太祖朱元璋找到李善长就问了他一个问题“四方战斗,何

  • 马皇后久病不愈,却拒绝医治,临死前一句话,朱元璋悲恸大哭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与达兰皇后吻戏,马皇后死了朱元璋抱着马皇后哭,朱元璋电视剧马皇后之死

    平民出身的朱元璋建国后为了巩固地位手段残忍,杀伐无数,无人不怕。可就是这么一位皇帝,却事事与马皇后商议,也只有马皇后敢跟他“对着干”。马皇后用她的仁爱救赎着朱元璋的残忍,无人不称其贤。然而这一代贤后,久病不愈却拒绝医治,临死前一句话让朱元璋大哭,她说了什么?身世背景孝慈高皇后马氏名秀英,是南直隶凤阳

  • 贵州有个老人自称崇祯的12代后人,别人不信,他拿出三个证据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崇祯第十九代后人,贵州崇祯帝后人,崇祯的后裔有多少

    这个老人叫邹代清,现年60岁,面目慈祥却不怒自威,他是朱慈照(邹启贵)的第11代后人,朱慈照(邹启贵)却正是明思宗朱由检第四子,所以邹代清是崇祯的12代后人。可是很多人不相信,他拿出三个证据。证据一:崇祯尚方宝剑一把根据邹代清介绍,崇祯第四子朱慈照于清顺治年间逃难隐匿于遵义西乡,即今遵义市红花岗区巷

  • 都说包拯一生清廉,为何还要设疑冢?专家打开墓葬后给出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句话清楚地揭示了历代官场上的腐败。人们一说起清官,总会是那么几个:明代的海瑞、清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郑板桥,还有宋代的鼎鼎大名的“包青天”,这些都是在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人们对于清官的第一反应就是两袖清风、为民请命,日子清贫。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处工厂在扩建时,疑似发现包拯的衣冠冢,但是包拯为官清廉

  • 她身为北宋最美公主却被送给金朝人当舞姬,两年后因谷道破裂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上的宋朝公主赵书颖,宋朝最惨的一位公主,金朝最惨皇后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南宋末年一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一句话,道破了战乱纷飞年代多少人的心酸悲苦。生逢乱世,就注定要在战火中起伏,刀枪无眼,无论世勋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难逃魔爪。乱世浮沉,谁都难逃过,哪怕是金枝玉叶的一国公主,在国家衰微之际,也得为了江山社稷而献出自己一生的幸福。多年来,

  • 成吉思汗后裔,当年各自逃命,600年后,靠一首诗在四川相聚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成吉思汗后裔隐居四川,成吉思汗后人变化,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多次西征

    他是蒙古族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大蒙古国的建立者他就是成吉思汗,出生于辽阔的大草原的他有着像小草一样坚韧不拔的性格,身为蒙古族最伟大的可汗,他有勇有谋,用兵如神,灭国四十载,是当时世界上疆域辽阔的蒙古帝国,地域横跨亚欧两大洲的面积,也留下了无数传奇故事。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蒙古铁骑南征北战,可就算这样成

  • 河南省发现的一座宋朝时的古墓,还原了一位梁山好汉的悲惨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古墓发掘,梁山程垓村古墓,河南北宋时期古墓

    梁山好汉的故事,发生在北宋的末期。那个时候,皇帝十分昏庸无能,不仅任用无能的人做官,还特别贪婪,百姓们的赋税很重。有很多人不甘心就这样背着沉重的生活负担就这么生活下去,所以干脆就一起到梁山上,结成了一股反对朝廷的势力。后来,因为皇帝的各项不合理的制度,所以梁山上的人越来越多,随着力量的加大,梁山上的

  • 戚继光的戚家军,战斗力有多强?为何到最后落得全军被屠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戚家军与戚继光简介,戚继光在什么时间创建戚家军,戚继光为什么要害戚家军

    明朝末年,沿海地区倭寇横行,百姓民不聊生,可偏偏军队束手无策,原来这些倭寇大部分是由日本地区的流浪武士组成,不但武功高强,而且来去无踪,他们不仅抢夺百姓的财务,还严重的影响的沿海地区的经济。无奈之下,戚继光临危受命,前往福建地区剿灭倭寇,经过多年发展,戚继光组建了自己的戚家军,不仅使得倭寇消失,还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