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马皇后久病不愈,却拒绝医治,临死前一句话,朱元璋悲恸大哭

马皇后久病不愈,却拒绝医治,临死前一句话,朱元璋悲恸大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80 更新时间:2024/1/27 15:55:23

平民出身的朱元璋建国后为了巩固地位手段残忍,杀伐无数,无人不怕。可就是这么一位皇帝,却事事与马皇后商议,也只有马皇后敢跟他“对着干”。

马皇后用她的仁爱救赎着朱元璋的残忍,无人不称其贤。然而这一代贤后,久病不愈却拒绝医治,临死前一句话让朱元璋大哭,她说了什么?

身世背景

孝慈高皇后马氏名秀英,是南直隶凤阳府宿州(今安徽宿州)人,她自幼聪颖,很小就能诗会画,喜读史书。

马氏的母亲郑媪在生下马氏后不久就去世了,父亲马公刚强嫉恶、乐善好施,在马氏十二岁的时候,马公因为仗义执言,激愤杀人,不得不出逃避祸。

为了不连累女儿,马公在临行时找到了好友郭子兴,把马氏托付给郭子兴抚养。聪明乖巧、善解人意的马氏也深得郭子兴和郭夫人张氏的喜爱。逃亡他乡,也难逃死亡的厄运,不久后还是传来了马公逝世的消息,马氏从此变成了一个孤儿。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郭子兴重诺重义,又可怜孤苦无依的马氏便将其收其为养女。视她为掌上明珠,尽心尽力地培养她。

喜结良缘

十几岁的马氏就难掩风华,她总是举止从容,从不疾言厉色。郭子兴夫妇也一直想为马氏寻得良缘,使她有所依靠。当时朱元璋投军郭子兴,有勇有谋的朱元璋很快就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

几番考察下,郭子兴夫妇对这个孔武有力、骁勇善战的朱元璋越来越满意,征得马氏同意后,便促成了这份良缘。

朱元璋与马氏的婚后生活十分甜蜜。朱元璋对这个端庄秀丽的新婚妻子很是爱护,马氏也深知朱元璋想要建功立业的心,一直支持丈夫用功读书。

郭子兴有两个儿子,他们忌恨屡创战功的朱元璋,在郭子兴面前污蔑朱元璋意图反叛。郭子兴听后勃然大怒,命人把朱元璋关了禁闭,期间郭子兴的儿子,想借此机会铲除朱元璋,就克扣朱元璋的伙食。

马氏听闻此事很是担心丈夫,偷偷给丈夫送饭,为了朱元璋能吃点热乎的,便把滚烫的烧饼放在怀中暖着,不惜烫伤自己。正巧张氏撞见,张氏体恤义女,便劝谏郭子兴不要听信儿子的,朱元璋才被释放。

朱元璋南下之时,马氏曾负责往来文书,并将其打理得井井有条。马氏特别善良,总是劝谏朱元璋行军途中不要扰民、不要滥杀。

朱元璋率领大军渡江之时战况并不理想,马氏在后方鼓励将士,抚慰眷属,带领妇女为军士缝衣做鞋,还曾把自己的金帛都拿出来犒赏士兵,稳定军心。可以说朱元璋早期的征战胜利,马氏功不可没。

位居皇后

洪武元年,朱元璋于应天府(今南京)登基,册立马氏为皇后。贵为皇后的马氏,依然生活节俭朴素,每天亲自操办朱元璋的膳食,体恤朱元璋的辛苦,为他打理好后宫的一切。

马皇后从不争风吃醋,一直善待后宫妃嫔,有嫔妃忤逆上意,马皇后也在从中调和。她常常读写古训来教导嫔妃宫女,后宫之人无一不对皇后赞叹有加。

马皇后为人宽厚,她不止善待嫔妃,对宫女也百般仁慈,朱元璋曾责备一个犯错的宫女,马皇后也假装生气,让人把宫女送到宫正司定罪,对朱元璋说,生气时难免会有偏颇,做帝王的应不因喜怒而随意赏罚。

劝谏朱元璋

朱元璋脾气火爆、多忌讳好猜疑,登基后更是不加收敛,只有马皇后才能规劝一二。故而朱元璋一发怒,群臣就会想到马皇后,马皇后也常常依据事理委婉地劝阻。

胡惟庸案件中,很多人都被无辜牵连,宋濂就是其中一位,太子为其求情都丝毫没有效果。正好到了晚膳时间,马皇后准备了一桌素食,声称为宋先生做福事,朱元璋闻言放下筷子就走了。

不过第二天朱元璋还是赦免了宋濂的死罪,足以见的马皇后在朱元璋心中的分量,同时也彰显了马皇后的聪明才智。

作为皇后会赢得百姓的更多关注,马皇后就曾因为大脚而活跃在百姓的茶余饭后。马皇后的父亲非常疼爱女儿,不忍心给她裹脚,所以马皇后就有了个“马大脚”的绰号。

一次观灯展上就有百姓议论马皇后脚大,不巧被朱元璋听到了,朱元璋非常恼火。可是马皇后并不在意百姓的议论,并安抚朱元璋道,要理解百姓的生活乐趣,马皇后的宽宏大量让人叹服。

马皇后不仅为人大度,还善解人意。有一次李希颜稍加惩治一个顽皮的皇子,用笔管打他的脑门,打得次数多了便留下了痕迹,朱元璋偶然看见了皇子头上的痕迹,勃然大怒。

这时马皇后在旁边劝说道“乌有以圣人之道训吾子,顾怒之耶!”朱元璋听了马皇后所言,觉得是这个道理,便没有责罚李颜希,还给他升了官。

马皇后非常爱惜人才,当时太学里,学生有生活补贴,但是妻子和儿女却没有生活依仗。马皇后就征集钱粮,设置红仓,专门储粮供养太学生的妻子儿女,这个善举令人称赞不已。

贤后逝世

马皇后一生爱民爱臣,久病不愈,却仍为太医着想,坚持不肯让太医诊治,让朱元璋在她死后不要惩罚太医。弥留之际更是不忘劝谏朱元璋“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

朱元璋在马皇后死后悲恸大哭,从此未立皇后。百姓们闻此消息也是悲伤不已,马皇后出殡当天忽然下了一场瓢泼大雨,就算如此百姓仍然坚持为马皇后送葬。

马皇后的善心和仁慈值得人敬佩,她与朱元璋的相遇,也成就了不朽佳话。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一度痛苦至失智,可以说是她带走了朱元璋最后一丝仁慈。

有后如此,当是大明之幸。马皇后的宽厚贤德传世至今,当得起母仪天下四字。

更多文章

  • 贵州有个老人自称崇祯的12代后人,别人不信,他拿出三个证据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崇祯第十九代后人,贵州崇祯帝后人,崇祯的后裔有多少

    这个老人叫邹代清,现年60岁,面目慈祥却不怒自威,他是朱慈照(邹启贵)的第11代后人,朱慈照(邹启贵)却正是明思宗朱由检第四子,所以邹代清是崇祯的12代后人。可是很多人不相信,他拿出三个证据。证据一:崇祯尚方宝剑一把根据邹代清介绍,崇祯第四子朱慈照于清顺治年间逃难隐匿于遵义西乡,即今遵义市红花岗区巷

  • 都说包拯一生清廉,为何还要设疑冢?专家打开墓葬后给出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句话清楚地揭示了历代官场上的腐败。人们一说起清官,总会是那么几个:明代的海瑞、清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郑板桥,还有宋代的鼎鼎大名的“包青天”,这些都是在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人们对于清官的第一反应就是两袖清风、为民请命,日子清贫。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处工厂在扩建时,疑似发现包拯的衣冠冢,但是包拯为官清廉

  • 她身为北宋最美公主却被送给金朝人当舞姬,两年后因谷道破裂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上的宋朝公主赵书颖,宋朝最惨的一位公主,金朝最惨皇后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南宋末年一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一句话,道破了战乱纷飞年代多少人的心酸悲苦。生逢乱世,就注定要在战火中起伏,刀枪无眼,无论世勋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难逃魔爪。乱世浮沉,谁都难逃过,哪怕是金枝玉叶的一国公主,在国家衰微之际,也得为了江山社稷而献出自己一生的幸福。多年来,

  • 成吉思汗后裔,当年各自逃命,600年后,靠一首诗在四川相聚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成吉思汗后裔隐居四川,成吉思汗后人变化,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多次西征

    他是蒙古族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大蒙古国的建立者他就是成吉思汗,出生于辽阔的大草原的他有着像小草一样坚韧不拔的性格,身为蒙古族最伟大的可汗,他有勇有谋,用兵如神,灭国四十载,是当时世界上疆域辽阔的蒙古帝国,地域横跨亚欧两大洲的面积,也留下了无数传奇故事。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蒙古铁骑南征北战,可就算这样成

  • 河南省发现的一座宋朝时的古墓,还原了一位梁山好汉的悲惨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古墓发掘,梁山程垓村古墓,河南北宋时期古墓

    梁山好汉的故事,发生在北宋的末期。那个时候,皇帝十分昏庸无能,不仅任用无能的人做官,还特别贪婪,百姓们的赋税很重。有很多人不甘心就这样背着沉重的生活负担就这么生活下去,所以干脆就一起到梁山上,结成了一股反对朝廷的势力。后来,因为皇帝的各项不合理的制度,所以梁山上的人越来越多,随着力量的加大,梁山上的

  • 戚继光的戚家军,战斗力有多强?为何到最后落得全军被屠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戚家军与戚继光简介,戚继光在什么时间创建戚家军,戚继光为什么要害戚家军

    明朝末年,沿海地区倭寇横行,百姓民不聊生,可偏偏军队束手无策,原来这些倭寇大部分是由日本地区的流浪武士组成,不但武功高强,而且来去无踪,他们不仅抢夺百姓的财务,还严重的影响的沿海地区的经济。无奈之下,戚继光临危受命,前往福建地区剿灭倭寇,经过多年发展,戚继光组建了自己的戚家军,不仅使得倭寇消失,还打

  • 宋朝有“打假”机构?从州到县,聊聊不卖书的宋代“书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拍一拍宋朝#“打假”这个词汇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在商品鱼龙混杂、各种违法不良行为足以以假乱真的现代社会,打假不仅是提高大家购物体验的手段,也是保障市场平稳运行以及消费者权利的重要工具。但其实早在千年之前的宋朝就出现了“打假”意识,只是因为时代需要不同,必然性地导致了针对范围以及侧重点不同而已。那么

  • 北平城是如何成为大明朝国都呢?其中牵涉4代皇帝、历时74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代北平城,明朝北京城布局,明朝北平有多大

    建文帝时期,明成祖朱棣是藩王,建文帝听从臣下建议开始削藩,对诸藩王形成很大威胁,随着削藩力度的加深,朱棣开始反对削藩,最后造反。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在南京登上皇位,实现长久以来的夙愿。朱棣登上帝位后,战乱给北方的少数民族以机会,不断入侵包括北平在内的北部。而北平正是是朱棣的“龙兴之地”,

  • 从明朝忠臣到边境叛贼:建州女真为何会在明宪宗时期被两次攻打?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中后期建州女真,建州女真族,建州女真努尔哈赤

    在1616年的时候,努尔哈赤发布了出征去讨伐明朝的七大恨,他们就是想要和明朝做出一个决断。从这个七大恨就可以看出来,明朝和清朝之间存在很大的仇恨。他们的关键点就是努尔哈赤的家族惨遭到屠杀。不过,就在努尔哈赤家族被杀害之前,名和曹就已经和女真族产生了很大的矛盾,而且他们之间还爆发了战争。这场战争就是明

  • 《大明风华》朱祁钰的皇后,历史上其生前悲催,身后更是尸骨无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皇帝朱祁钰简介,朱祁钰个人资料,郕王朱祁钰的小说

    这场谋权夺位的动乱在一个深黑的夜晚悄然开始,军队直奔南宫,捣毁城墙,将明英宗扶上帝位。不久,朱祁镇废景帝为郕王,并将他软禁在西苑。他死后被葬在金山,明英宗将他原先所建的寿陵拆毁。这寿陵是朱祁钰做皇帝时给自己建的陵墓,他宠爱的杭皇后就被葬在其中,准备等自己死后与她同葬,相依为伴。但世事难料,明英宗复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