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斯——华夏制度鼻祖,本可名垂千古,结局却是被腰斩

李斯——华夏制度鼻祖,本可名垂千古,结局却是被腰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492 更新时间:2024/2/17 15:33:59

李斯,字通古,是汝南上蔡人。他是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李斯早年为郡小吏 ,拜荀子为老师,跟随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之后决心要找当时最有潜力的君主予以辅佐。李斯认为人无所谓能干不能干,当时才俊辈出,拥有聪明才智的人很多,而一个人能否富贵,更重要的是要看自己是否能抓住机会,在一通“SWOT”分析后,李斯相中了秦王,入秦自荐。

图片来自于《忘川风华录》

谏言辅佐秦王,官至司法部长

在助力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李斯作用不容小觑。

先是劝说秦王灭诸侯,成帝王,后又上书秦王《谏逐客书》而得秦王重视。在当时秦国有很多各国来秦谋事业的能人志士,起初秦王选择对他们进行集体驱逐,秦王怀疑这些人中不乏别国国君派来的奸细,明着是敬献良策,实则是为了削弱秦国的实力。看秦王如此,李斯上书,款款而谈,例举若干明君广为纳谏的举动,力劝秦王广纳众名士。李斯看中秦王是一位广有胸襟的帝王,而秦王也的确采纳了他的建议,不再对这些人进行驱逐,还授官李斯为廷尉,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部长。

图片来自于影视剧《大秦赋》

五个大动作,助秦规划江山,堪称华夏制度鼻祖

李斯前期助力秦王统一江山,后期更是帮助秦王巩固山河,李斯在历史上的突出贡献与过人之处,不在于辅佐一世君王,他的思想与格局甚至可以说是此后华夏两千年江山格局的基础。

图片来自于《忘川风华录》

在秦统一天下后,李斯被任命为丞相,李斯终于迎来了自己可以一展宏图的政治舞台。

他的第一个大动作,是谏言秦王不再采用分封制,而改为郡县制。将国家分封为36郡,从根本上削弱和瓦解之前分封制存在的割据隐患,让中央集权制得以稳固,绵延千年。

他的第二个大动作,是为秦王统一了文字,解决了信息在一国之内准确无误的传播扩散的根本问题,进一步加强了统治的便利性,但同时也造成了焚书坑儒的惨况。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王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一个东到大海,南达岭南,西至甘青高原,北至今内蒙古、辽东的空前的大一统国家。秦王称为秦始皇

他的第三个大动作,是参与制定了法律,李斯可以说是完全的实践了法家的学说,以法治国。与儒家提倡心性、人性关怀的不同,倡导以理性、森严的法度来规范国家的方方面面,达到帮助统治阶层治理民众的目的。为了推广统一的文字,李斯亲作小篆《仓颉篇》七章,每四字为句,作为学习课本,供人临摹。后又采用一个叫程邈的小官吏创造的一种书体,起名隶书。自此,隶书便作为官方正式书体,始于秦,盛于汉,直到魏晋楷书流行才渐被取而代之。作为书法艺术,篆书、隶书因其独具一格,深受后人喜爱。鲁迅曾称赞李斯:“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然子文字,则有殊勋。”他的书法“小篆入神,大篆入妙”,被称为书法笔祖。

图片来自于《忘川风华录》

他的第四个大动作,是在经济上统一了度量衡,并得以沿用千年,宣布私人不得铸币,并亲自着手建造了的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币,这种圆形方孔的钱币形制一直沿用到了清朝。

他的第五个大动作,是在社会民生方面的贡献,修筑了驰道,使全国境内从中心向外辐射,拥有了统一畅达的道路,并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便于政治统筹信息交汇的同时,也利于经济发展和民生的发展。

李斯一整套法家大动作的政治主张,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基本格局。

图片来自于《忘川风华录》

不过秦始皇死后,李斯勾结了内官赵高,伪造遗诏迫令公子扶苏自杀,而拥立胡亥为二世皇帝,之后因其过于锋芒毕露的才智为赵高所忌。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秦二世将其父子腰斩于咸阳,夷灭三族。

可惜李斯,本可成为名垂千古的一代明相,却最终落得这么个悲惨结局。

更多文章

  • 刘备一生到底错过了多少人才?四位谋士,五位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五大谋士排名,刘备错过的四个谋士,刘备手下第一谋士

    一、陈群首先,在刘备错过的四位谋士中,陈群的能力可以说是最强的一位,甚至不输蜀汉丞相诸葛亮。陈群出自颍川陈氏,早年被刘备辟为豫州别驾。虽然曾经是刘备的手下,但是,曹操入主徐州时,陈群就改换门庭了。跟随曹操后,陈群获得重用。曹丕登基称帝后,陈群历任尚书令、镇军大将军、中护军、录尚书事。曹丕驾崩后,陈群

  • 东吴最后一任交州刺史,平定叛乱,击败西晋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一首先,陶璜,生卒年不详,字世英,丹阳郡秣陵县(今江苏南京)人。陶璜的父亲陶基曾担任交州刺史,因为这一缘故,陶璜对交州的情况非常熟悉,这也为他接下来平定叛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发动了消灭蜀汉的战役。而就东吴来说,交趾太守孙谞因为残暴不仁,引起百姓的不满。同年,郡吏吕兴

  • 司马懿造反时,皇太后选择支持,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懿和皇太后,司马懿夺权成功吗,司马懿是怎么被夺权的

    值得注意的是,司马懿发动兵变时,一个女人的帮助可谓至关重要,她就是曹魏的郭太后。那么,问题来了,皇太后为什么不帮助曹爽和曹芳,反而支持司马懿这个外人呢?一具体来说,公元249年正月,曹芳去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叡。对此,曹爽不仅自己跟随,还将掌管禁军的兄弟、亲信也带在身边。在司马懿看来,这是一个不能错过

  • 从封侯拜相到身首异处,李斯为何与“千古名臣”渐行渐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丞相李斯简介,千古名臣李斯简介,李斯到底是良臣还是奸臣

    李斯当时还与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等议定“皇帝”之号,帮助统治者树立起了一个至高无上的集大权于一身的皇帝形象,并且将其系统化形成制度。李斯等人将皇帝独尊的思想影响不断扩大,使得“君无戏言”的观念深入人心。从李斯的功绩来看,他确实能够被称得上是“千古名臣”,其一生都在实践着法家思想,为秦国的统一和王朝

  • 诸葛亮为什么喜欢用鹅毛扇?原来其中内藏乾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鹅毛扇的秘密,诸葛亮的鹅毛扇有什么作用,诸葛亮为何总拿着鹅毛扇

    在民间的传说当中,诸葛亮每次出场都是身穿八卦衣,手持鹅毛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八卦衣和鹅毛扇的来历。传说诸葛亮少年时,师从于水镜先生司马徽,因为学习刻苦,不但深受司马徽的赏识,就连师母对他也是疼爱有加。诸葛亮为了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很是花了一点小心思。古代没有时钟,计时通常

  • 马超投靠刘备后傲慢无礼,张飞设一计,马超顿时心悦诚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马超归顺刘备张飞来找马超,新版马超和旧版马超,马超妈妈喂马超吃马草

    俗话说:“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在很多人眼中,张飞就是一位五大三粗、头脑简单的猛将军,因为不管是在正史《三国志》中,亦或是小说《三国演义》里,张飞都是一位堪比万人敌的人物。不过,世上并没有超人,张飞再是勇猛,若是没有一点脑子,也不可能做到一方统帅。在历史上,张飞、关羽、刘备三人的关系确实很好,正史

  • 帮助秦始皇一统六国的李斯,为何会被具五刑夷三族,还遗臭好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斯点评秦国不能一统,李斯五刑是哪五种刑法,李斯死前受的五刑

    后来吕不韦倒台,他却凭着在吕不韦麾下混出的名声,投靠了新的东家嬴政,这个他,就是在后世名声严重两级分化的李斯。第二,一统六国,不是你把人家打趴下就行了,你还要消化所得,然后稳稳地站住脚,像蒙古铁骑那样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算真正的一统,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秦朝建立之前,中原的国家虽然都在周朝的名下

  • “千古能相”助秦始皇开创天下大统一,却落得腰斩牵连三族灭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始皇三族,秦始皇统一中国发生的历史事件,秦始皇统一的三大战争

    图片来自于《忘川风华录》手游李斯死于公元前208年,至于他的出身年份,由于他前期如沧海一粟,所以生在哪一年也没人关注了。他大概生于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一个贫穷家庭,曾做过籍籍无名的刀笔小吏,也算一名公务员。李斯在茅房看到老鼠吃屎时,见到人和狗过来立即就被吓跑了,他又看到粮仓里的老鼠

  • 李斯:功名尽在咸阳道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斯何事忘南归,秦李斯简介,李斯的女儿结局

    《史记·李斯列传》: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於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提到李斯,很多人会想到《史记·李斯列传》上的这个故事,以及他后来辞别恩师荀子时的那句名言,“故诟莫大於卑贱,而悲莫甚於穷

  • 韩信受胯下之辱,让他受辱的屠夫最后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韩信屠夫,韩信当初受过胯下之辱怎么对待,楚汉传奇屠夫替韩信收尸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将韩信与一众古代军事家一同进入 “武庙十哲”之列,成为中国古代最高军事素养的代表。与其他几人不同,除了杰出的军事才能外韩信的身上似乎只剩下了他唏嘘的结局,很多人认为韩信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物,他的死是因为刘邦妒贤嫉能,认为他过于锋利所以想除之而后快。也有些人认为在楚汉相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