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得知张飞死讯,刘备轻声说了4个字,此时诸葛亮才看清他的真面目

得知张飞死讯,刘备轻声说了4个字,此时诸葛亮才看清他的真面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974 更新时间:2024/1/23 0:06:21

明明是异姓兄弟,刘关张三人却少有反目场景,他们的情谊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桃园三结义更是被人传得神乎其神,然而他们三人的情义真的有小说中写的那样亲密无间,缺一不可吗?

据说刘备在得知了张飞的死讯以后,他只是轻声说了四个字,却让诸葛亮惊出一身冷汗。从此诸葛亮这才明白刘备的真实面目,认为主公刘备可以共事但不能深交,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无结义桃园

既然谈到了《三国演义》,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这本小说是艺术加工的产物,不能代表整个三国时期的历史。可以说罗贯中这本小说很多都是他自己根据野史传闻杜撰的,其中就包括桃园三结义这个事情。

在正史里,对于桃园三结义一事并没有记载。但是《三国志》里提到过,刘备在家乡集结军队投身起义的时候,关羽和张飞就已经是他的手下了。直到后来二人相继立功,这才得到刘备另眼相看。

刘备当上平原相后,与关羽张飞也就是睡一张床的友情,但是并没有结拜兄弟。关羽说,“我受刘将军恩典,必死心塌地报答他。”从关羽这一句话可以看出,其实他们之间的友情远远没有到达要好的地步。

虽然桃园三结义中明显把刘备称为大哥,但据专家研究表明,关羽才是桃园三结义中最大的一个。他们之间的年龄正确排序应该是关刘张,刘关张完完全全就是错误的年龄排序方式。

当然在整个三国中,刘关张三人的故事恰恰就是当时人们所追求的忠义思想。刘备因为是汉室的后代所以备受关注,曹操则作为一个谋权篡位的枭雄而存在,因此推行桃园三结义也再正常不过了。

《三国演义》这本小说本就是推崇蜀国,在开篇点出桃园三结义,正好能把三个关键人物全部引出来。又从各种方面揭示自己对忠义的向往,给予读者先入为主的感觉认为蜀汉就是乱世里面的清流。

关死张飞悲

真实的刘关张情义,其实远不如《三国演义》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可以说刘备在对待这两位大将上一直都是以上司的身份。刘备一直以仁义著称,作为领导者又能表现多少的仁义呢?

刘备真正重视并任用关羽张飞,其实要到他“创业”期间去了。当时曹丕篡位,刘备一看也就自立称帝,国号为蜀。也正是在这一段期间关羽和张飞的名气水涨船高,关羽勇猛,张飞凶悍。

这两位大将功勋卓越,刘备为了留住他们两个甚至不惜与他们打感情牌,谈兄弟友谊。一时间天下人尽知刘关张三人友谊非同寻常,但是在这个胸有地宫的表面下,实则是刘备的各种算计。

我们先来说一下张飞,众所周知张飞是十分勇猛的一员猛将。但是他有一个十分令人不满的习惯,那就是喜欢重罚手底下的士兵,这也为他最后被砍下头颅,死在自己营帐之中做下了伏笔。

关羽在不听从诸葛亮的计谋劝解之后,大意失了荆州,为此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死去的消息传回蜀国以后,张飞整日以泪洗面,和刘备嚷嚷着要为关羽报仇雪恨,刘备自然是满口答应的。

张飞在得知了自己好兄弟生死的消息以后,急忙回到了自己的地盘,他急切地想要向东吴讨伐,为自己的好兄弟报仇。于是他对手下的人说,让他们在三日以内准备好讨伐东吴所用的兵器和白甲。

张飞手底下的人自然知道,在短短三日之内根本凑不出来如此庞大的军资,只能硬着头皮去找张飞商议。张飞在听到自己手底下的人说,短时间内无法抽出这些军资,居然将人扔出去打了五十大板。

张飞自己这样的性子自然是引来了手下人的不满,他肆意妄为,根本不配做大将。于是手底下的人并不打算让张飞善终,一日在张飞酒醉以后,他就被自己手底下人杀了,头颅还给了孙权

刘备一席话

张飞死在自己手下的消息,通过飞鸽传信很快到达了刘备的耳中。此时诸葛亮正在他的身旁与他议事,刘备听到了以后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声“我知道了”,便再也没有任何表态。

刘备的漠然让诸葛亮惊出了一身冷汗,他这才知道刘备虽然表面上伪装得十分仁义,但是他骨子里到底是一个领导者,他冷血无情,哪有什么兄弟情深,不过是刘备装出来笼络人心罢了。

同时当张飞提出要为关羽报仇的时候,诸葛亮也曾怀疑过,为什么刘备答应的如此之快。如今看来一切都有的答案,与其说他要为关羽报仇,不如说刘备想趁着报仇的机会重新夺回失掉的荆州。

荆州一直作为军事要塞,它的战略地位是十分之高的,自古兵家争夺,必有荆州一地。在刘备看来自己兄弟的死亡,自然是比不上收复荆州更加重要的,刘备满口假仁假义,最终在张飞死后暴露出来。

况且在张飞去世以后,刘备并没有为他筹办葬礼,反而在筹划着如何夺回荆州。再远地说,关羽兵败的地方在麦城,其实这里距离刘备养子的地盘已经十分接近了,他却选择袖手旁观,等待一个借口。

这就是历史上最真实的刘备,他并没有人们想的那样重情重义。他的一切兄弟情深不过是他笼络人心的方式罢了,自古帝王家无情,出生于王公贵族的刘备自然也不能例外,这也正是诸葛亮不深交原因所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如果扶苏成为二世皇帝,大秦还会二世而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扶苏继位大秦还能灭亡吗,大秦扶苏开局暴打赵高,大秦之帝子扶苏txt下载

    公元前210年,希望长生不老的秦始皇在巡游途中驾崩于沙丘,临终遗诏长子扶苏即皇帝位,为秦二世。当时扶苏远在北方蒙恬的军中,秦始皇身边的可信之人也只有丞相李斯和赵高二人。赵高精通律法并且为人勤奋,被秦始皇看中后升任掌管皇帝车舆的中车府令,同时还负责教公子胡亥判案断狱。赵高心里清楚,如果扶苏一旦即位,自

  • 逼死孩子的人物,王莽借儿子性命炒作,郭槐吓死了两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莽逼死儿子,郭槐个人资料,宋朝郭槐个人资料简介

    王莽王莽,这个人是历史上的名人,从历史角度来看,王莽是个怀有不臣之心,毒害皇帝篡位夺权的奸臣;从改革角度上了来讲,王莽是个有着现代人思维的著名改革家;从奇幻角度来看和从出土的文物来猜测,王莽简直是一个穿越回去汉朝的现代人。总之王莽身上那是写满了故事充满了悬疑。王莽王莽同时还是一个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 秦始皇为何49岁意外去世?只因他爱喝“元水”,元水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为啥49岁就死,秦始皇为何49岁意外去世,秦始皇喝哪里的水

    那么,秦始皇究竟是为何而死?相传他所喝的“元水”是罪魁祸首,这“元水”到底又是何物呢? 卓越的历史功绩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同时,创立“皇帝”的头衔,自封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在他的构想里,秦王朝可以世代相传,在他秦始皇之后,还会有秦二世、秦三世等等。其对权力的野心之大

  •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为什么没有留下字片图资料,难道被人毁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由于古代没有留下任何实物与图形,后人无法复制,加之《三国演义》的润色,更使它添上了神秘色彩。长期以来,人们对木牛流马的解释莫衷一是,即使是最原始的材料也给人们带来了疑惑,尤其是《诸葛亮集》中记载的关于木牛的说法很容易使人把木牛流马想象成木制的牛马,而且是一种能够不断给予一定动力的、能够连续工作

  • 刘备临终前仍不忘嘱托大家:子龙不可重用!他为何这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临死前说子龙不可重用,子龙护送刘备到东吴,子龙与刘备

    按理来说,刘备对于他们五人应该是绝对的信任,尤其是在关羽、张飞去世之后,赵云作为跟随刘备时间最长的将军,纵使不像诸葛亮那样封为托孤老臣,也应该在蜀国拥有者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是实则不然。在刘备临终前,他竟然嘱咐其他人,说“子龙不可重用!”是他伤重得神志不清了?还是其中另有隐情?他真的不怕伤了众人的心吗

  • 三国:从天子任命到表奏天子,袁绍打头,大家伙跟上,东汉不为汉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汉袁绍,东汉战争袁绍图片,许攸劝袁绍迎回天子

    基本上从这个时候起,虽然东汉朝廷还存在,且从董卓入京到东汉灭亡,东汉朝廷还继续存在了30年,但他实际上已经亡了。所以,《三国演义》以这几回的内容为开篇。诸侯讨董卓时,还有个标志性事件,就是山东诸侯组成联军会盟时,袁绍不通过朝廷,自己给自己任命官职了,《三国志·魏书六·袁绍传》中记载:“绍自号车骑将军

  • 李斯——华夏制度鼻祖,本可名垂千古,结局却是被腰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斯腰斩,秦朝宰相李斯死于腰斩解释,秦相李斯为何被腰斩

    李斯,字通古,是汝南上蔡人。他是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早年为郡小吏 ,拜荀子为老师,跟随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之后决心要找当时最有潜力的君主予以辅佐。李斯认为人无所谓能干不能干,当时才俊辈出,拥有聪明才智的人很多,而一个人能否富贵,更重要的是要看自己是否能抓住机会,在一通“SWOT”分

  • 刘备一生到底错过了多少人才?四位谋士,五位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五大谋士排名,刘备错过的四个谋士,刘备手下第一谋士

    一、陈群首先,在刘备错过的四位谋士中,陈群的能力可以说是最强的一位,甚至不输蜀汉丞相诸葛亮。陈群出自颍川陈氏,早年被刘备辟为豫州别驾。虽然曾经是刘备的手下,但是,曹操入主徐州时,陈群就改换门庭了。跟随曹操后,陈群获得重用。曹丕登基称帝后,陈群历任尚书令、镇军大将军、中护军、录尚书事。曹丕驾崩后,陈群

  • 东吴最后一任交州刺史,平定叛乱,击败西晋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一首先,陶璜,生卒年不详,字世英,丹阳郡秣陵县(今江苏南京)人。陶璜的父亲陶基曾担任交州刺史,因为这一缘故,陶璜对交州的情况非常熟悉,这也为他接下来平定叛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发动了消灭蜀汉的战役。而就东吴来说,交趾太守孙谞因为残暴不仁,引起百姓的不满。同年,郡吏吕兴

  • 司马懿造反时,皇太后选择支持,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懿和皇太后,司马懿夺权成功吗,司马懿是怎么被夺权的

    值得注意的是,司马懿发动兵变时,一个女人的帮助可谓至关重要,她就是曹魏的郭太后。那么,问题来了,皇太后为什么不帮助曹爽和曹芳,反而支持司马懿这个外人呢?一具体来说,公元249年正月,曹芳去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叡。对此,曹爽不仅自己跟随,还将掌管禁军的兄弟、亲信也带在身边。在司马懿看来,这是一个不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