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并州文水人。父亲武士秶(zi),家富于财,颇好交结。李渊在汾晋间作战时,在他家住过,后来参加了太原起兵,为大将军府凯曹。贞观初做过利州(今四川广元)都督和荆州(今湖北江陵)都督,武则天的少女时代就是在利州度过的。贞观十年(636年)太宗长孙皇后去世后,唐太宗听说武则天长得很美,便在十一年把她召进了宫,做了才人。才人内宫正四品,在妃嫔中地位不算很高,因此,在唐太宗死后,被送到感业寺为尼。
据史书记载,高宗李治为太子时,就很喜欢这位比他大3岁的姑娘。即位后,高宗在太宗忌日到感业寺烧香,见到了武则天,两人都很伤感,武则天被重召入宫。当时萧淑妃受到高宗的宠爱,王皇后要借助武则天与萧淑妃争宠,武则天也对王皇后卑躬屈膝。表现得非常恭顺,得到了王皇后的喜爱。王皇后几次在高宗面前称赞武则天,武则天很快就取代了萧淑妃的地位。
但这些都是后来的修史者所写,真实情况我们很难得知,但从所有历史文献中不难看出,美貌诱人的武则天给高宗在位三十四的大部分事件,甚至给七世纪其余的时期都投下了她的影子。
没意见与这位著名的女皇帝有关的事都被笼罩着疑云,因为她干的事都与儒家士大夫阶级的理想相对立,也就是女人干预公共事务,随心所欲地施政,蓄意利用宗派注意,残酷地报私仇,完全不顾道德和原则地操作政治。对于她执政时期,所获得的历史文献极少,以致后面的历史学家只能推测在她执政的半世纪的唐皇朝发生了什么。
但极少有史学家把李治与武则天联系起来,我们只知道他们俩是夫妻。但假如把他们从政治的角度串联起来,我们会发现,在当时高压政治的环境下,李治显得那么年轻,显得那么无力,朝廷内有位高权重的年迈的大臣,后宫内也有极其强势的王皇后,在如此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最好的突破口,恰恰是女人之间的斗争,也就是后宫。
但是让武则天在后宫里怎么斗争,这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武则天的聪明才智。如果想把后宫作为一个突破口,就要面对庞大势力的王皇后,武则天作为太宗遗留的妃子,本就该很强势,很有可能在与高宗李治的商量下,演了一出妃子强势为后的戏。
王皇后的家族极其有势力,社会地位极高,还有最有权势的元老重臣做靠山,因此要与这样的势力搏斗,必须要付出极其惨烈的代价,甚至自己的亲人。
史书中记载武则天使用种种手段来让高宗废黜皇后,甚至将自己的亲生女儿杀掉,来嫁祸于王皇后。可我们都知道,虎毒不食子,母爱是伟大的,母亲怎么会杀掉自己的亲生骨肉?这样的历史记载,很大程度上是后世的修史者对女性执政不满而肆加更改。我认为很大可能是在武则天生下女儿时,李治与武则天商量要牺牲掉自己的女儿来给他废黜皇后作为一个机会。甚至是直接命令武则天必须这样做。由于李治身体原因,在他执政后期很难参政,但前中期,他是将武则天作为一个传政平台来治理天下,在这个过程,也很大程度上培养了武则天的帝性,但史书中要讲李治无能,武则天在李治执政时期强势,我不敢苟同。
本文参考文献《中国通史》、《中国野史》、《中国.剑桥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