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若一统天下,4大谋士除了他,都将被兔死狗烹,包括诸葛亮

刘备若一统天下,4大谋士除了他,都将被兔死狗烹,包括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289 更新时间:2024/1/31 15:23:23

历任皇帝在登基之前都会有不少的追随者,他们将自己的身家荣辱都系在皇帝一个人的身上,为了他们追随的领导者不惜流血丧命。一开始刚刚登上皇帝位,皇帝对他的这些追随者还是顾念着情分,但是时间长了,很多皇帝就开始杀功臣,或者是解去他们的职权,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已经成为常态,其原因无非就是大臣功高震主给皇帝带去了危机感,所以才会引起祸事。

哪怕仁慈如赵匡胤,也整出了一个杯酒释兵权的戏码,所以说并不是仁慈的皇帝就不会杀功臣。在三国时代,刘备无疑是最仁慈的,但是哪怕如此,如果真的让刘备称帝,相信他也是不会善待功臣的,毕竟历史总是相似的,上位者的想法都是相似的,下面就给大家做一个假设。

假设刘备称帝的话,相信凭帝王的无情,他手下的四大谋士,除了法正,相信都是没有好下场,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主要是因为刘备的假仁假义让他们看不惯,所以四大谋士中的三个人都和刘备有意见上的分歧,而对皇帝来说,他们要的是绝对的服从,而不是质疑,所以如果刘备真的称帝了,他们怕是也要面对兔死狗烹的场面了。

首先说说庞统和刘备,两个人后期的矛盾已经变得很明显了,主要的原因是刘备在拿下益州和涪城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给庞统的感觉是他太虚伪了。攻打益州的时候,刘备因为觉得偷袭不厚道,所以没有选择庞统提出的上计,但是却在攻下涪城的时候大肆庆祝,纵情歌舞。这一点让庞统很看不过去,于是二人矛盾在这时爆发了,庞统被驱逐了。

再说刘巴,刘备像对待诸葛亮那样三顾刘巴,但是他却并不情愿,直到第三次的时候是诸葛亮在中间说的情,所以才会有刘巴的归顺。但是他的内心却是抗拒的,在后来张飞借宿的时候他爆发了,他并没有因为身在汉营就给所有人面子,坚决不让张飞投宿他家,而这自然也是引起了刘备的不满,自己的属下一点不给自己兄弟的面子,不就是在打他的脸嘛,但是身为上位者,又怎么能因为这点小事变现出愤怒呢?不过在心里肯定是记下了。

而诸葛亮呢,一生都为汉室复兴做着努力,但是显然,刘备对他还是不是很信任的,从白帝城托孤我们就可以看出端倪。那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是他在死之前对诸葛亮最后的敲打,他担心诸葛亮会窜了自己儿子的位,他怕是很早就对诸葛了心有忌惮了。

唯一和刘备没有嫌隙的就要数法正了,两个人可以说是知己是好友,两个人可说是相见恨晚,所以法正才会背弃刘璋转投刘备。而在法正死的时候,刘备更是以泪洗面,任谁都是没有这个待遇。

所以说这三大谋士都和刘备心有芥蒂,如果刘备真的当上了皇帝,怕是这三个人都免不了被杀的命运,所以说这四大谋士最后能活下来的怕是只有法正了。

更多文章

  • 刘邦欲废太子,却发现太子身后的4位白发老人,心想:多亏没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敢废太子吗,刘邦晚年真的废掉太子吗,刘邦为什么没有废掉太子

    刘邦年轻的时候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小的时候就非常调皮,不过后来却被吕太后选中当了女婿,吕雉和他成婚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刘邦登基以后,在打仗时又碰到了美女戚夫人,便将她娶了回来,之后戚夫人也给刘邦生了一个儿子。因为那时候的吕后已经不再年轻了,而戚夫人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所以刘邦非常宠戚夫人。按道理来说,

  • 东汉风云:更始荒政起内乱,樊崇拥立刘盆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樊崇兵是哪里人,樊崇老婆是谁,樊崇的评价

    话说刘玄称尊三载,毫无建树,部下诸将,多半离心。再加赤眉称兵入关,守将闻风瓦解,因此关中大震。河东守将王匡、张卬,又为汉前将军邓禹所破,奔回长安,私下语诸将道:“河东已失,赤眉且至,我等不如先掠长安,径归南阳,事若不成,复入湖池为盗,免得在此同尽呢!”诸将均以为然,遂由张卬入白刘玄,劝刘玄为东归计。

  • 项羽射了刘邦一箭,刘邦没死,自此中国象棋多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现在我们很多人打发时间就会用手机玩游戏,刷视频什么的,这是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而在古代就不一样了。古代没有手机,没有电脑,当时很多人都会通过下棋来打发时间,而象棋是我国民间最流行的一种游戏。其实象棋的出现和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分不开关系,象棋上的两方代表的就是当时的刘邦和项羽。而且象棋中有一条不成文的

  • 秦始皇临终之前,发生了3件怪异的事情,如今无人能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始皇死前三大怪异事件,秦始皇死前发生的三次怪异事件,秦始皇死前发生过的奇怪的事

    秦始皇嬴政作为第一个统一六国的帝王,身上带有一种让人琢磨不透的色彩。对于秦始皇的身世和历史,更是有专门的历史学家来研究,甚至有人穷极一生都研究不出来个所以然。秦始皇的神秘还体现在了他留下的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之中,俑人的千人千面,也是为后世留下了无数的珍宝。在秦始皇一统六国所实行的各种政策,也得到了后人

  • 曹操杀了杨修后,问其父杨彪为何瘦了,杨彪回怼一句话成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杀杨修后其父杨彪说了什么,曹操杀杨修杨彪,曹操杀了杨修后杨彪为何瘦了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曹操这人生性多疑,但凡有对他不利的事物,他都会予以铲除。所以就是在这样一个猜忌心理很强的领导者身边,哪怕富有才华与卓识,只要让曹操觉得对自己的统治构成威胁,那么只有死路一条。曹操身边曾经有位绝顶聪明的主簿杨修,他屡屡猜中曹操心声并且丝毫不低调,毫无疑问最终被曹操处以死刑。杨修这人

  • 夷陵之战前后孙权对曹魏的态度导致曹丕在战后攻打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夷陵之战后曹丕为什么伐吴,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三国东吴孙权死后几次伐魏

    当时的魏廷,大致有三种声音。一是曹丕主张的,接受孙权称藩,并立即调集大军攻蜀。理由是:“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降来者心,必以为惧,其殆不可!孤何不且受吴降,而袭蜀之后乎?”二是王朗的建议,他也认为应该接受孙权的称藩。不过他不同意立即出兵,他觉得魏军应该伺机而动,待吴蜀两军相持不下时,派一大将攻蜀军

  • 卫青去世后汉武帝清除其势力出现的“卫氏悉灭”指的并非家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卫青死时汉武帝多少岁,河东卫氏是卫青后代吗,汉武帝电视剧卫青

    卫青去世于元封五年(前106年),平阳公主的生卒年月不详,但肯定不是在卫青死后就“立刻被杀”的。另外,巫蛊之祸时卫青家族确实受到牵连,但那是他去世十几年后的事情了,也不是举家被灭。至于说卫青犯错,翻遍史书也找不到蛛丝马迹。汉武帝对卫青有知遇之恩,卫青也处处给汉武帝长脸卫青随母亲姓卫,他父亲姓郑,名季

  • 卫温等人出海寻找到夷州,次年却被孙权以“违诏无功”之名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孙权派卫温到达夷州,孙权杀卫温,孙权曾派卫温到夷洲吗

    从《三国志》的叙述来看,彼时吴主孙权派卫温、诸葛直出海寻找夷洲和亶洲,目的是和徐福的后裔取得联系。而寻访徐福后裔的目的并未明说,从字面上看孙权派两人到海外去开疆拓土,好比后来西方人开拓海外殖民地一般,因为彼时亶洲居民已过万户,地方一定不小,但因条件所限,卫温等人无法抵达山遥水远的亶洲,只到达较近的夷

  • 萧何推荐韩信既是公心,也有私心驱动的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萧何举荐韩信为大将军,萧何评价韩信完整版,刘邦对韩信萧何的评价

    萧何并不会未卜先知,他之所以看中韩信,其一是因为对方体现出了当时汉军所稀缺的素质;其二,则是有私心驱动的因素。简而言之,既是慧眼识珠,也是互相需要。首先,当初韩信在项羽手下时,是能够接触决策层的智囊人员。我们都知道,韩信在史书中亮相时,是一副背着剑到处晃荡、无所事事的形象,甚至处于社会底层的屠户都敢

  • 荀彧被杀使汝颖士人汲取教训,默许曹操做出更越轨之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荀彧一死曹操汉中大败,曹操荀彧对话完整版,曹植顶撞荀彧曹操猛扇曹植耳光

    荀彧投附曹操,是以“乃心王室”为政治抱负的。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让董昭就“晋爵国公”事密咨荀彧,荀彧窥透其用心,断然表示反对。他因此遭到曹操冷落,被迫自杀。此后,荀攸授职魏国尚书令,不久去世。以荀彧投附曹操和曹操掌握汉献帝为契机,“颖川士人集团”较早形成与曹操的联合,是曹操势力得以兴盛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