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称帝后,由于自已征战太多,几乎是败多胜少,很多地方城池让他起死回生,都值的他作为都城的首选之地。选择多了,就不好决定了。正在此时,山东来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士兵,改变了刘邦建都城的观念。
山东齐地的一个叫娄敬的士兵,听说刘邦要定都洛阳,于是找关系投门路见到刘邦,提出了建议:一是洛阳地处中原核心位置,交通便利,利于四方来朝也利于四方来攻。二是周朝是靠德行取天下,而汉朝起家靠作战,“大战七十、小战四十”连年征战难免有民怨,置身怨恨中易变故。三是关中物产丰富、有崤函之险,进能攻退能守,是个天府之国,是定都城的风水宝地。一个无名小卒的话,刘邦是将信将疑,于是又问张良。谁料,张良也赞同娄敬的意见,认为长安是个好地方,有险可守、物产丰富不说,长安二字非常吉利!于是,刘邦马上就决定了定都长安。
都城定在长安后,也引起一帮文武大臣们的反对,因为这些跟刘邦造反起义的人,很多是现在苏北和山东人,家业都在洛阳附近,不愿搬迁。针对这种形势,娄敬又建议,把原来六国诸侯仔后代、刘邦老家皇亲国戚,都要全部迁到关中,这样既可以减少各地诸侯对汉朝的威胁,又可以使长安壮大起来。因此,刘邦将老家宗族都迁往长安后,没有为老家徐州沛县留下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