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明祖训中的15个不征之国:铁血皇帝朱元璋,一位操碎心的老父亲

皇明祖训中的15个不征之国:铁血皇帝朱元璋,一位操碎心的老父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588 更新时间:2023/12/16 13:42:55

洪武14年《祖训录》记载

凡海外夷国,如安南、占城、高丽、暹罗、琉球、西洋、东洋及南蛮诸小国,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但胡戎逼近中国西北,世为边患,必选将练兵,时谨备之。

上面这段话是朱元璋所编纂的《祖训录》中的一段(祖训录就是洪武28年重新编写的皇明祖训的前身),意思就是说像海外的那些小国比如日本,越南,朝鲜等就不要去攻打了,他们跟我们隔着千山万水,得到了也没用,因为付出的远远高于得到的。但如果他们来攻打我们,那就不用手下留情。我的后世子孙,千万不要仗着我们强大就贪图那些虚无的战功而无故攻打他们,因为我们的主要危害是在西北方向的胡人(在当时就特指蒙古,后来就是女真),所以我们要挑选武将整备士卒,时刻准备着他们的入侵。

昊童之所以将这段话说在面前,就是简单的告诉各位老哥,为什么会有所谓的不征之国,接下来我会大概的说明朱元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当然,这些都是我根据史料得来的猜测,并不作为真实案例,所以不喜勿喷,谢谢。

《皇明祖训》中记载的15个不征之国包括

朝鲜国(现在的朝鲜与韩国),倭国(现在的日本),大琉球国(现在的日本冲绳附近),小琉球国(现在的台湾),安南国(现在的越南北部),真腊国(现在的柬埔寨一带),暹(xian)罗国(现在的泰国),占城国(现在的越南南部,)苏门答腊国(现在的苏门答腊东南部),西洋国(现在的科罗曼德尔,貌似属于印度),爪哇国(现在的爪哇岛),湓(pen)亨国(现在的马来半岛),白花国(今天的苏门答腊西北部),三弗齐国(现在好像是在苏门答腊附近),渤泥国(现在的文莱)。

对于上面说的是这15个钦定的不征之国,朱元璋是很坚定的(这个坚定其实有点贬义),比如说朱元璋在灭亡元朝后曾派使者前往日本,让他们称臣纳贡,但日本当时的统治者非但不称臣,反而诛杀了明朝使臣,并且和张士诚陈友谅的旧部联合起来做了海盗,对于当时的沿海等地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但奇怪的是朱元璋并没有派大军征伐(有人说是被刘伯温劝下了,但并没有明确的官方史料记载),只是加强了对沿海地区的防守,从以往朱元璋的脾气秉性来看,是非常的不合理,当然昊童也不知道为什么,希望有懂的老哥给解释下。

说到这儿就该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朱元璋会有提出不征之国的想法,毕竟对于古代的帝王,尤其是开国帝王,没人会嫌弃自己的国土大(也算是回答第二段话的出处,另外需要说明一下,网上有很多人都说朱元璋的不征之国政策阉割了明朝的进取之心,这纯粹是无稽之谈,扯淡。昊童昨天提到过,朱棣派人进攻安南,虽然拿下了但很快就被无穷无尽的叛乱所拖垮,最终在明宣宗时期放弃,明世宗时期重新收为藩属国,直到清朝末期彻底独立)。

相信不了解朱元璋的人都会认为他是个泥腿子,因为他是乞丐出身。但这绝对是个谬论,朱元璋能成功,离不开他的文化知识(刚参加义军时还只是能认字),到了他称帝之后朱元璋其实已经是很有文化了,而且全是自学的。就用这个不征之国的政策举例,昊童翻阅史料后大概可以猜出他为什么会这样想,原因很简单

第一,明朝建立之初可谓民生凋敝百废待兴

北元几乎卷走了当时国内大半财富,所以朱元璋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恢复民力国力。记得以前昊童说过,自明朝创立到洪武28年(友情提示,皇明祖训也是洪武28年编纂完成),朱元璋除了在供养蓝玉朱棣等人持续与北元作战之外,还在全国范围内疏通河道5118处,整顿堤坝5048处,修建塘堰40987处,用28年的时间超过了宋朝200年做的事儿。

所以从这儿看,他其实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和能力去远征,尤其是在没有什么好处的情况下(老朱是很爱民的,这个大家都知道,所以他不愿意后面的统治者兴师动众的去远征异域,因为没意义)。

第二,边境强敌环绕

明朝自诞生至灭亡的270多年里,边境地区几乎没有一天是安稳的,蒙古在前期虎视眈眈,中期的鞑靼,瓦剌(分类的蒙古部族)每天都在入侵。女真在后期更是狮子大开口,在积蓄了数十年后一举就将内忧外患的明朝吞下,可见在当时,北方的游牧民族是有多么可怕(游牧民族这把利剑在整个中国古代都是一把悬在统治者头上的利剑,鲜有人能彻底卸下)。

所以说,与其兴师动众的去攻打那些对自己没有威胁的小国,获取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荣誉,还不如守好边疆保护好自己的子民,毕竟中原才是我们的根本。

第三,朱元璋是一个善于总结的人

朱元璋曾在洪武19年对高丽使臣(高丽是不征之国当中的第一个,就是说绝对不能打的)说过这样几句话

昔日好谎的君王如隋炀帝者,欲广土地,枉兴兵革,教后世笑坏他。我心里最嫌。有,我这说的话,你去国王根底明白说到。

曩者中国历代,数曾统驭,然兴彼当时之人,皆有始有终,得失载于方册,朕所见焉。所以前者命绝往来,使自为声教,以妥三韩

若汉、唐之夷彼,隋君之伐东,在朕之今日,非诈侮于我,安敢违上帝而劳扰生民者乎

大概意思就是说,汉唐时期统治者都曾想吞并你们,尤其是隋炀(明)帝,但最终都失败了,而且被世人笑话,我肯定不会跟他们一样。但你们不要认为我是打不过你们,我只是不想违背上苍的好生之德来打扰我的百姓,如果你们好好的,不乱来,咱们还是好兄弟。

文章到这也就结束了,昊童总结了一句话,不征之国应该是朱元璋担心后世子孙穷兵黩武,舍本逐末而立下的一种善意的劝诫(都想到了几百年以后了,真是操碎了心)。另外,朱元璋本人绝对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他虽然起于乡野,但绝对不是终于乡野,看待历史,还是要多了解一些在发表看法。

历年今日:1922年12月30日,苏联(最早只有5个国家)成立;1941年12月30日,“飞虎队”陈纳德来华;

更多文章

  • 简单的七个字,就能概括朱元璋拿开国大臣开刀的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死前说的最霸气的话,朱元璋有多残暴大臣反对朱元璋,朱元璋最著名的五句话

    说起朱元璋,大家都知道,出生很普通,就是一个穷苦百姓,为了吃口饭,不仅当个和尚,还四处行乞,只为了吃饱饭。有这样经历的开国皇帝估计也没谁了,可是就是他从元蒙手中夺回了汉人江山,将元蒙的4等人制度打破,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在多年流浪之后,朱元璋加入了红巾军,成为郭子兴的手下。对待朱元璋,郭子兴

  • 明朝能够赶跑蒙古人,面对北元却无可奈何,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于明朝打北元的问题,明朝对北元的打击,明朝为何无法消灭北元

    然而我们知道元廷并没有没消灭,这还跟北宋灭亡后不太一样,北宋其实朝廷已近被灭了,皇帝也被抓了,只不过是皇室的漏网之鱼跑到南方新建的王朝。而元朝末帝元顺帝只不过被赶走了,朝廷也没有土崩瓦解。所以朱元璋是不服气的,八次派兵深入漠北,大破北元的军队,不仅如此,后来的朱棣又是先后五次亲征,北伐蒙古,完全可以

  • 明朝第六位状元,中进士仅二十多天,就被朱元璋车裂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封赏恩科进士,朱元璋车裂,朱元璋36个南方进士试卷轮流看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惨淡呢?其实这原因并不在于他,他也只能算是冤死。陈安确实中了状元,而且他这个状元也是真才实学。但是他命不好,摊上了诸多“巧”事。第一件“巧事”,他老家是福建的,属于南方人,而当时他那场考试的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圈重点,主考官有3人全都是南方人。第二件“巧事”,中进士的52个人中

  • 明朝被囚禁50多年的皇子,熬死了三朝皇帝,连牛马都分辨不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明朝正统继承人是朱棣的侄子也是朱元璋的皇长孙朱允炆,但是朱棣却对这个侄子不满意,所以他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造反,在攻陷南京时,朱允炆和他的家眷们有的失踪有的自尽了,只留下了一个朱允炆的儿子朱文圭。而当时朱文圭只有两岁,朱棣本想将这个两岁的孩子也给杀了以斩草除根,但是在众位大臣的劝说下,也是迫于舆

  • 明朝第一忠臣被杀,锦衣卫落泪,刽子手陪葬,皇太后几天吃不下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锦衣卫护送十万黄金,明朝锦衣卫,锦衣卫杀皇太后

    众所周知,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而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处在王朝统治的时期。在历史长河里我们经历了奴隶王朝的夏商周,到了秦始皇之后才是封建王朝。而无论是什么王朝,最终都是汉人的天下,然而元朝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定律,汉人成为了低贱的存在。是朱元璋,含着回复中华的口号,把元朝推翻,再次建立汉人为主的王朝,明

  • 明朝灭亡后,那么多的锦衣卫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灭亡后的锦衣卫,明朝灭亡时锦衣卫去了哪,明朝灭亡和锦衣卫有关系吗

    在世人的眼中,锦衣卫身着飞鱼服,手持绣春刀,飞檐走壁,见人杀人,见鬼杀鬼,无所不能,锦衣卫的势力不容小觑。锦衣卫是世袭制,规模是越来越大,最多人数达到15万人。据记载,明朝最后一名锦衣卫指挥使名为骆养性,他的祖上都是锦衣卫的最高长官,他也承袭了他父亲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官至左都尉,可以说是世代深受国

  • 明朝皇子2岁入狱,被囚50年熬死3朝皇帝,一辈子不知道世界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皇子谁死得最惨,明朝皇帝死前的预言,明朝最悲催的皇子

    古今立储之事,血泪教训极多,但余波往往不会太久。不过明朝皇子朱文圭,就命运多舛了。他幼儿时期被囚,五十余载面壁,熬死一位又一位皇帝,最后已经不成人样。朱文圭是朱元璋之孙,朱标次子。最初,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儿子朱标,可朱标很早就去世了,留下长子朱允炆和次子朱文圭,因此,皇位自然传到了朱允炆身上。靖难之役

  • 明朝武功最高的将军,一人一剑单挑少林寺,还打得倭寇溃不成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少林寺倭寇攻城44集,明朝最厉害的十大将军,明朝最有威名的将军

    在中国明朝曾经出现了很多厉害的武将,比如徐达,常遇春,傅友德等人,这些人都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但他们的用兵谋略都不一样,徐达是谋略型武将,善于战略布局,常遇春善于使用骑兵,而傅友德喜欢出奇制胜,到了明朝中期,沿海倭寇横行,当时的很多日本浪人伪装成海盗在东南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到了嘉靖年间,倭寇

  • 明朝灭亡与崇祯有关吗——浅析崇祯朝之政策失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崇祯死后明朝怎样了,崇祯皇帝的父母崇祯皇帝哪年死的,崇祯元年后是崇祯几年

    提起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许多人总是语带惋惜。这一方面是因为崇祯帝悲惨的结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许多人认为明亡的责任并不在崇祯。不能否认的是,崇祯的确是一个愿干肯干的皇帝,他推行了不少措施,甚至还有不少政绩。他生长在魏忠贤的残酷统治之下,年少时生命甚至受到魏忠贤的威胁,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并最终

  • 澶渊之盟的签订,标志着宋朝正式放弃燕云地区,后来联金灭辽确实无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澶渊之战宋朝有可能击败辽国吗,燕云十六州与辽宋之争,澶渊是哪里

    唐宋元明清鼎盛时期疆域对比宋朝之所以领土面积小,是因为它比唐朝少了安东、安西、北庭等几个都护府的地盘,西边又独立了西夏、西南有大理等等,最重要的是还缺少了北方的屏障燕云地区。“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大概的范围是指当年石敬瑭为了当皇帝而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具体相当于今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