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盗墓者来了有去无回?朱元璋明孝陵600年不被盗,因为绝妙设计

盗墓者来了有去无回?朱元璋明孝陵600年不被盗,因为绝妙设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437 更新时间:2023/12/15 7:40:28

在中国古代,盗墓者猖獗,很多帝的陵墓都被洗劫一空,但为什么明孝陵600年来都能保存完好,并无盗墓者光顾呢?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和设计吗?我么一起来看看

明孝陵1381年开始建设,于1405年完工,耗时25年,调用人力将近10万。

明孝陵虽然是朱元璋的陵墓,但是长久以来,都没有人能够找到朱元璋地宫的入口,一直到后来,经过专家的勘测,耗费了几年的时间,才找到了朱元璋地宫的具体位置,就在独龙阜地下数十米处,而且保存完好,完全没有被盗的痕迹。

对于这种情况,民间有个说法,是说朱元璋的杀气太重,所以盗墓者不敢靠近,生怕会遭到朱元璋的报复,但是这只是一种迷信的说法,明孝陵保存完好主要还是因为以下三点:

第一,周密的防盗措施

1.明孝陵内部设置了鹅卵石防盗机关。如果盗墓贼挖开一个洞,鹅卵石就会从四面八方滚落下来,将洞填满,盗墓贼不但无法进入,还有可能被鹅卵石砸死。

2.明孝陵结构异常复杂,内部弯弯曲曲的细道犹如迷宫一般,盗墓贼即使侥幸进入,也很有可能会迷失在地宫深处。

3.明孝陵在建设时横凿入山体,从内部掏空大山,建设地宫,使得盗墓贼无法从顶部或下方打盗洞进入,只能从唯一的墓道进入地宫。

而墓道却被工匠们采用特殊的方法隐藏起来了,考古人员用精密仪器测定出它不在地宫中间的位置,而是偏在一边,那些没有仪器帮助的盗墓贼想要找到墓道,只能是痴人说梦。

第二,历朝历代的保护

除了明孝陵本身难以进入之外,历朝历代的保护工作也是做得非常到位。在明代,有驻军专门守护陵墓,人数超过五千人。

满清入关后,为了笼络汉民族,清廷也是积极保护明孝陵,在顺治年间就开始派专人守护明孝陵,还让僧人对外墙破损部分进行修缮。

康熙皇帝在陵前立了“治隆唐宋”的石碑,也相当于一块保护牌子,再不开眼的盗墓贼见此碑也不敢轻举妄动。

清宣统元年,为了保护明孝陵,清政府还竖起了告示碑,告诫世界各国游客不要在明孝陵乱涂乱画。

在当代,明孝陵更是重点保护对象,南京市物部门曾投资300多万元对局部坍塌的墙体进行了维修,此后更是开展了多项保护工程。

现在,明孝陵大数据监测预警平台也已经动,明孝陵的安全更是得到了全方位的保护。

第三,特殊的地理位置

明孝陵本身特殊的地理位置也使它能够安然度过几百年岁月。

一般帝王的陵寝都会设在远离生前宫室的地方,比如唐代的乾陵距离大明宫的直线距离为73.5公里,宋代永昌陵距离开封城120多公里,而明孝陵和明故宫之间的直线距离仅为1.3公里。

有人说朱元璋这样的安排是为了死后都能从紫金山上居高临下,监视子孙、文臣武将有没有按照自己的遗命行事。

朱元璋的心思当然已不可考,但明孝陵这样的位置安排确实减少了很多被盗的风险。

明孝陵以山为依托,建墓时采用横向打洞,穿入山体,想要开挖的话必须动用炸药,而孝陵距离南京城又极近,一旦惊动了当时的政府,马上就会引来军队和守陵人的攻击,普通的盗墓贼根本不可能全身而退。

看完了以上三点原因,大家应该明白明孝陵为何没有盗墓者敢光临了吧,我们也不得不感叹古代陵墓建筑师的头脑,既要把陵墓修缮的宏伟壮大,又要隐藏好帝王的陵寝,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更多文章

  • 皇明祖训中的15个不征之国:铁血皇帝朱元璋,一位操碎心的老父亲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留下的祖训,朱元璋皇族祖训内容,朱元璋遗训有哪些

    洪武14年《祖训录》记载凡海外夷国,如安南、占城、高丽、暹罗、琉球、西洋、东洋及南蛮诸小国,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但胡戎逼

  • 简单的七个字,就能概括朱元璋拿开国大臣开刀的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死前说的最霸气的话,朱元璋有多残暴大臣反对朱元璋,朱元璋最著名的五句话

    说起朱元璋,大家都知道,出生很普通,就是一个穷苦百姓,为了吃口饭,不仅当个和尚,还四处行乞,只为了吃饱饭。有这样经历的开国皇帝估计也没谁了,可是就是他从元蒙手中夺回了汉人江山,将元蒙的4等人制度打破,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在多年流浪之后,朱元璋加入了红巾军,成为郭子兴的手下。对待朱元璋,郭子兴

  • 明朝能够赶跑蒙古人,面对北元却无可奈何,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于明朝打北元的问题,明朝对北元的打击,明朝为何无法消灭北元

    然而我们知道元廷并没有没消灭,这还跟北宋灭亡后不太一样,北宋其实朝廷已近被灭了,皇帝也被抓了,只不过是皇室的漏网之鱼跑到南方新建的王朝。而元朝末帝元顺帝只不过被赶走了,朝廷也没有土崩瓦解。所以朱元璋是不服气的,八次派兵深入漠北,大破北元的军队,不仅如此,后来的朱棣又是先后五次亲征,北伐蒙古,完全可以

  • 明朝第六位状元,中进士仅二十多天,就被朱元璋车裂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封赏恩科进士,朱元璋车裂,朱元璋36个南方进士试卷轮流看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惨淡呢?其实这原因并不在于他,他也只能算是冤死。陈安确实中了状元,而且他这个状元也是真才实学。但是他命不好,摊上了诸多“巧”事。第一件“巧事”,他老家是福建的,属于南方人,而当时他那场考试的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圈重点,主考官有3人全都是南方人。第二件“巧事”,中进士的52个人中

  • 明朝被囚禁50多年的皇子,熬死了三朝皇帝,连牛马都分辨不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明朝正统继承人是朱棣的侄子也是朱元璋的皇长孙朱允炆,但是朱棣却对这个侄子不满意,所以他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造反,在攻陷南京时,朱允炆和他的家眷们有的失踪有的自尽了,只留下了一个朱允炆的儿子朱文圭。而当时朱文圭只有两岁,朱棣本想将这个两岁的孩子也给杀了以斩草除根,但是在众位大臣的劝说下,也是迫于舆

  • 明朝第一忠臣被杀,锦衣卫落泪,刽子手陪葬,皇太后几天吃不下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锦衣卫护送十万黄金,明朝锦衣卫,锦衣卫杀皇太后

    众所周知,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而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处在王朝统治的时期。在历史长河里我们经历了奴隶王朝的夏商周,到了秦始皇之后才是封建王朝。而无论是什么王朝,最终都是汉人的天下,然而元朝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定律,汉人成为了低贱的存在。是朱元璋,含着回复中华的口号,把元朝推翻,再次建立汉人为主的王朝,明

  • 明朝灭亡后,那么多的锦衣卫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灭亡后的锦衣卫,明朝灭亡时锦衣卫去了哪,明朝灭亡和锦衣卫有关系吗

    在世人的眼中,锦衣卫身着飞鱼服,手持绣春刀,飞檐走壁,见人杀人,见鬼杀鬼,无所不能,锦衣卫的势力不容小觑。锦衣卫是世袭制,规模是越来越大,最多人数达到15万人。据记载,明朝最后一名锦衣卫指挥使名为骆养性,他的祖上都是锦衣卫的最高长官,他也承袭了他父亲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官至左都尉,可以说是世代深受国

  • 明朝皇子2岁入狱,被囚50年熬死3朝皇帝,一辈子不知道世界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皇子谁死得最惨,明朝皇帝死前的预言,明朝最悲催的皇子

    古今立储之事,血泪教训极多,但余波往往不会太久。不过明朝皇子朱文圭,就命运多舛了。他幼儿时期被囚,五十余载面壁,熬死一位又一位皇帝,最后已经不成人样。朱文圭是朱元璋之孙,朱标次子。最初,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儿子朱标,可朱标很早就去世了,留下长子朱允炆和次子朱文圭,因此,皇位自然传到了朱允炆身上。靖难之役

  • 明朝武功最高的将军,一人一剑单挑少林寺,还打得倭寇溃不成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少林寺倭寇攻城44集,明朝最厉害的十大将军,明朝最有威名的将军

    在中国明朝曾经出现了很多厉害的武将,比如徐达,常遇春,傅友德等人,这些人都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但他们的用兵谋略都不一样,徐达是谋略型武将,善于战略布局,常遇春善于使用骑兵,而傅友德喜欢出奇制胜,到了明朝中期,沿海倭寇横行,当时的很多日本浪人伪装成海盗在东南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到了嘉靖年间,倭寇

  • 明朝灭亡与崇祯有关吗——浅析崇祯朝之政策失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崇祯死后明朝怎样了,崇祯皇帝的父母崇祯皇帝哪年死的,崇祯元年后是崇祯几年

    提起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许多人总是语带惋惜。这一方面是因为崇祯帝悲惨的结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许多人认为明亡的责任并不在崇祯。不能否认的是,崇祯的确是一个愿干肯干的皇帝,他推行了不少措施,甚至还有不少政绩。他生长在魏忠贤的残酷统治之下,年少时生命甚至受到魏忠贤的威胁,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并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