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推恩令思路在吕后时即已出现,但当时中央实力不足无法推广

推恩令思路在吕后时即已出现,但当时中央实力不足无法推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493 更新时间:2024/2/5 13:39:50

后来,吕后病死,刘肥的儿子配合周勃陈平发动政变,推翻吕氏,差点就抢到了皇位。让文帝对他们很是忌惮。所以文帝继位后,就骗这些堂侄回齐国,嘴上说的好好的,然而转脸就不认账,把许诺给刘章的赵王换成了齐地的城阳王,封刘兴居为济北王。进一步将齐国肢解。

之后,文帝干脆把齐国一分为六,分别给了刘肥的几个儿子。武帝后来玩的,其实都是文帝当年玩剩下的。

这种玩法用文帝朝担任太傅、太中大夫贾谊的话说,叫“众建诸侯少其力”。

既然推恩令早已有之,且文帝也亲身实践了,那为什么在武帝之前没有大规模地推行呢?在汉武帝之后,怎么就没人用了呢?道理很简单,汉武帝之前的朝廷,没实力让藩王执行。藩王们不执行推恩令。推恩令说到底也不过是废纸一张罢了。

七国之乱示意图

如果推恩令真厉害到让藩王们无法拒绝,那汉文帝或汉景帝,干嘛不直接颁布法令,把吴、楚分成若干小国。后面哪还有什么七国之乱?

所以汉武帝时期,他能落实推恩令,能逼着藩王们明知道结果,却不敢反抗的原因。其实就是当时的藩王没实力反抗。

再进一步说:推恩令的本质,其实是朝廷在已经全面压制地方诸侯国的情况下,让双方都能在面子上过得去的一个政策。毕竟在当时汉武帝的高压下,各诸侯国藩王的选择很有限。

毕竟,中央势力大,得罪了皇帝,藩王的位置随时都可以被中央撸掉。

汉武帝虎视眈眈地看着诸侯王。他搞推恩令的目的就是削藩,毫不掩饰。只不过他不想把事情做绝。藩王们知道武帝就是意图削藩,也知道推恩令会导致的结果。但武帝毕竟没有直接削藩,给藩王留了缓冲时间,藩王们得过且过,好死不如赖活着。自然也犯不着为此而铤而走险。

在当时那个情况,藩王和汉武帝是实力不对等的关系。

刘彻

后来武帝“酎金失侯”,一口气罢免了一百多个侯爵。到了汉武帝统治后期,藩王们便以“非暴力不合作”的形式,抵制推恩令。以致推恩令的推行,限于停滞。不过藩王大势已去,就算不执行推恩令,也无法阻止朝廷对藩国的削弱之势。

汉宣帝继位后,采取新的削藩策略,藩王毫无抵抗之力。

汉武帝之前,朝廷没条件推行推恩令。后汉武帝时代,朝廷不再需要再推恩令方式对付藩王。这也就是为什么,推恩令只在汉武帝一朝有大规模推行。之后就销声匿迹的原因。

更多文章

  • 庞统献策取蜀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改变了刘备的价值观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庞统为刘备做了哪些事,庞统投靠刘备完整版,诸葛亮庞统张飞蜀枪

    在诸葛亮提出的战略规划中,诸葛亮明确表示:“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也就是说诸葛亮在初次与刘备会面的时候就提出来要拿下益州,后来也有不少人提出来趁刘璋暗弱而西取益州,不过

  • 孙策去世时孙坚的夫人和孙策都对是否能守住基业充满担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坚死后有留下宝剑给孙策吗,孙策死后孙坚的下场,孙坚和孙策最后的结局

    可以说,孙坚当时完全可以把部队的指挥棒直接交给孙策手上。然而,孙坚临死前并没有这么做。他把指挥权交给了侄子孙贲。为什么孙坚要这么安排?原因很简单。虽然孙策能力很强,也得孙坚旧部人心。但他擅长攻坚,不擅长守业,缺乏人生挫折,容易阴沟里翻船。孙家本钱小,没地盘,人又少。连赢十把都不见得能富。但只要输一把

  • 主父偃在对汉武帝的上书中除提出推恩令外也反对大规模对匈奴用兵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武帝对匈奴用兵,汉武帝攻打匈奴的历史,汉武帝出兵匈奴的影响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四处碰壁、走投无路的主父偃决定西入函谷关,到关中去碰碰运气。他辗转来到帝都长安,前去拜见正被武帝宠信的外戚卫青 ,准备走走上层路线,欲借他之力寻求自己的进身之阶。主父偃自报家门,表示了依附之意,被卫青收留。卫青发现主父偃很有见识,显然不是池中之物。他屡次向汉武帝举荐主父

  • 鸿门宴上,项羽根本杀不了刘邦,两大原因让他不能动杀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鸿门宴项羽为何不杀刘邦,项羽应该在鸿门宴上诛杀刘邦吗,项羽和刘邦的鸿门宴历史

    秦始皇建立秦王朝之后的确做了一系列调整,总之,他在位的这些年没少折腾。但秦二世时期,秦国就已经注定走向灭亡了,除了秦朝自身的原因之外,还出现了强大的刘邦和项羽。相比较刘邦来说,项羽的出身要好得多,他是大将军项燕的后代,而刘邦就不一样了,他之前就是一个小小的亭长罢了,所以无论是在哪个方面,项羽都要比刘

  • 曹操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郭嘉真能帮曹操打赢赤壁之战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郭嘉不死曹操能打败赤壁吗,曹操兵败赤壁谈郭嘉,郭奉孝郭嘉

    首先,曹操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如果郭嘉在,赤壁之战他就会赢。小编觉得曹操的意思应该是说如果郭嘉在的话就能劝阻他对孙权刘备联军出兵了,那样也就不会招致赤壁惨败了,并不是说有郭嘉在就能帮他打赢赤壁之战,甚至统一天下。毕竟,赤壁之战郭嘉在也没用,该败的还是要败。我们知道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有三个:一、黄

  •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为何选择五丈原扎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病死五丈原,诸葛亮六次北伐情况,诸葛亮五丈原视频完整版

    第四次北伐没有成功,并不是军事上的失败,而是后方出了问题。李严欺上瞒下也只是问题的表面,蜀汉真正的问题还是进攻时需要面对的劣势地理环境,以及庞大的军需开支。《后出师表》中,“今民穷兵疲”和“事不可息(北伐不可终止)”的矛盾,就是诸葛亮必须要解决的大问题。 蜀汉的主要耕种区在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的四

  • 三国:曹操远征乌桓时,刘备劝刘表偷袭许昌,刘表为何拒绝出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攻打刘表刘备带兵助刘表,三国刘备曹操汉中大战,三国曹操出兵荆州

    《三国志·先主传》中注引了《九州春秋》中记载的这么一则故事: 备住荆州数年,尝於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这是说刘备依附于刘表时,连续好几年没事干,生活安逸的日子过久了,结

  • 关羽以一敌三,大战许褚徐晃、夏侯惇,胜负如何?你看曹操怎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许褚徐晃夏侯惇能组吗,夏侯惇许褚徐晃三人搭配,许褚vs夏侯惇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出了名的顶级猛将,战斗力非常强悍,而许褚也号称是曹营第一猛将,战斗力非常惊人,徐晃、夏侯惇两人,也被众人公认为一流猛将,战斗力不可小觑。那么这四人要是战在一块,最终的胜负会怎么样呢?关羽大战许褚、徐晃、夏侯惇三人,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吗?接下来我们便来看看曹操是怎么说的!关羽与曹操曹操

  • 《三国演义》里论“智慧”,刘备才是第一高手,几次过招完胜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正如有的学者评论说,以三国里的表现,诸葛亮不过是聪明,而刘备才是智慧。诸葛亮的聪明表现在表面,刘备的智慧隐藏在暗处。关于这一点,从刘备和诸葛亮的两次过招可以看出。一、收拾关羽诸葛亮加盟刘备集团的时候,关羽已经是名满天下的武将。况且诸葛亮那时候年仅二十七岁,关羽看他不过是个毛头小子。所以诸葛亮担任军师

  • 史料记载的三件事表明:关羽进攻襄樊前梦见大耳朵动物咬他,就没想要活着回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关羽死后的征兆,关羽的十大怪事,关羽应该夺取襄樊吗

    综合三国史料记载,我们发现有三件事可以表明:关羽原本不想打襄樊,去了也没准备活着回来——他当时已经处于风口浪尖,进退维谷之际,战死沙场是他最明智的抉择。关于襄樊战役,《三国演义》是这样描述的:“细作人探听得曹操结连东吴,欲取荆州,即飞报入蜀。汉中王忙请孔明商议。孔明曰:‘可差使命就送官诰与云长,令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