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最不喜欢的学生,为一件事还骂出了千古名言

孔子最不喜欢的学生,为一件事还骂出了千古名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948 更新时间:2024/1/24 18:35:46

孔子不光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而且还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开创了儒家学说,培养了七十二徒,被后世盛赞为“万世师表”。一个普通人家多生了几个孩子,父母亲都不可避免有所偏心,那孔子在七十二名徒弟之中,最不喜欢谁呢?

这个答案并不难回答,那就是宰予,字子我,又称宰我。如果按照字面的意思,就是“杀了我吧”!也不知道他的父母为什么要给儿子取这样一个名字,但这显然也不是孔子不喜欢他的理由。

[var1]

那是因为宰我学问不够吗?显然也不是,孔子门下最出色的十个学生合成为孔门十哲,他们是按照“德行”、“政事”、“言语”、“学”四个类别筛选出来的,宰我就是“言语”科之首,排名还在子贡的前面。口才这么出色,学问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孔子讨厌宰我,大概还是因为这个学生个性太鲜明,与孔子的思维观念有所区别,而且宰我的口才好,明显看得出孔子在对宰我的教育中显得力不从心。

[var1]

宰我刚刚拜在孔子门下时,就对孔子说:如果父母去世了,守孝三年是不是时间长了一些?这三年时间,礼仪、音乐都会生疏,造成礼崩乐会的后果,我看守孝一年足够了。

对于这个问题,孔子也没有思考过,一时无言以对,只好问宰我,如果只守孝一年,会不会心安。宰我则毫不犹豫地说:心安理得。

孔子只好说:那既然你觉得心安,就那么做吧!等到宰我退出去之后,孔子这才想到反驳宰我的理由,他对其他学生说:宰我真不是君子啊!孩子生下来三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守孝三年是天下应守的道德。

[var1]

不过这有什么用?孔子当场并没有驳倒学生。紧接着不久,孔子又被宰我问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如果是一个君子,听说另一个君子掉到井里了,他应该跟着跳下去吗?

说实话这个问题问得无厘头,如果君子都这么傻,一个个都死绝了,那世界上真的是恶人当道了。幸好孔子这次早有防备,告诉宰我:当然不可以!君子可以站到井边去救,但却不能深陷井中,君子可以被欺骗,但不能被迷惑。

[var1]

这一次孔子算是搬回一城,但后来他听说鲁哀公与宰我的对话后,彻底对自己的学生失望。

那是鲁哀公问宰我,祭祀土地到底要用什么木头来做牌位。宰我博学多才,马上就告诉他:夏朝人用松木,商朝人用柏木,而在周朝刚建国的时候,是使用的栗木。

说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然而宰我又夹带私货,接着告诉鲁哀公。周朝之所以要用栗木,其实就是要让老百姓战栗。

说实话,这充分说明宰我是牵强附会,无理取闹。更为重要的是他伤害了孔老夫子的感情,因为孔子一生的志就是要恢复周礼。听到宰我的这句话后,孔子竟然没有用更犀利的语言反驳,只是敷衍地说:过去的事情就不用再提了。(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var1]

这些事情一点一滴都是导火索,爆发的时候是孔子在看到宰我在大白天睡觉的时候,他终于逮到了机会,愤怒地向自己的学生说出了一句千古名骂: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原来,当时的人是不时兴睡午觉的,一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时间很长,不用熬夜,休息好了白天应该很有精神。白天时光短暂应该奋发有为,所以孔子骂了自己的学生。

[var1]

然而,就算白天睡个觉,教育归教育,孔夫子的反应这么大,恐怕还是因为不喜欢宰我的缘故。况他针对这件事还说:对于宰我这样的人,我不说也罢。起初我看待一个人,就是听他的言语,直到遇到宰我,我才知道还要看他的行为!这也就是“听其言而观其行”的来由。

宰我也很惨,后来担任了临淄大夫,参与了田之乱而被杀。这还不光是“宰我”,而且全族都被诛灭了,在《史记》中记录了孔子的态度是“耻之”。看来,宰我真不得孔子得喜欢。

更多文章

  • 战国中被遗忘的女子,知恩图报,成为凋零的鲜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国后期的著名女性,战国七雄时期出名的女性,战国中最悲惨的人

    古往今来,大多数人赞美信陵君的仁义,诗仙李白都曾夸他:“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然而,窃符救赵中的另一位主角如姬,是这场好戏的关键人物,却被埋在史书中,没有被大书特书,实在有些厚此薄彼。[var1]信陵君虽然是魏王的弟弟,也是曾经是魏王制约孟尝君田文的工具。但是随着信陵君广纳门客,名气越来越大,魏

  • 白起坑杀45万俘虏 为何要放走120名童子军?这才是让赵国最绝望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白起坑杀赵国40万后各国的反应,白起坑杀40万赵军是如何做到的,白起杀魏赵联军

    [var1]但凡提到白起,很多人会想到他坑杀赵国45万战俘的故事。在公元前262年,秦国和赵国为了争夺上党郡,在长平发生大战。最后赵国45万大军全军覆没,从此一蹶不振。而秦军伤亡也极为惨重,史书记载秦人死伤过半,国内空。按照当时秦国400万人口计算,一半就是200万,200万人当中起码有30万军人。

  • 秦王:你自己看着办 白起听完过后直接坑杀45万战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王后悔杀白起吗,秦王让白起带兵,秦王不退军白起能不能拿下赵国

    [var1]其一,养不起。长平之战整整打了4年,无论是赵国还是秦国,基本上都拼光了国库。最后实在没办法,赵王才急于决一死战。虽然秦军最后胜了,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这时候突然多出来40多万人,秦国是无论如何都养不起的。其二,不敢要45万军队对秦军来说绝对是如虎添翼,但是这45万人毕竟不是秦国人,就算你

  • 此人曾为魏国五子良将之首,晚节不保而被曹丕羞辱致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丕魏国,历史上真实的魏国五子良将,曹魏的五子良将

    [var1]于禁从鲍信讨伐黄巾军的时候开始他的戎马生涯,后来归属王朗帐下,由王朗推荐给曹操,很早就是曹氏阵容的成员。他的特点是治军严谨,不徇私情,他的这个优点,不仅被曹操所称赞,还多次在关键时刻立下赫赫战功。比如他跟随曹操讨伐黄巾军刘辟、黄邵等部时,本以胜利在望。此时,黄邵拼死一搏,夜袭曹营。在这个

  • 春秋时两个霸主,都得到此人的帮助,他却打了最臭的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春秋争霸时期的两位霸主,春秋最厉害的霸主,春秋争霸历史记录

    [var1]兹甫的出身很高贵,他是宋桓公与正妻所生的嫡子,因此很早就被立为太子。他还有一个长兄目夷,是小妾所生的庶子。宋桓公病重之时,按照当时嫡长子的继承制度,国王之位毫无疑问是兹甫的,然而他却跪在父亲的床前请求让自己的哥哥继承。目夷听说后,也非常惊恐:“历来都是嫡子继位,弟弟竟然让给我,我难道就能

  • 这座陵墓里发现国内最早的财神,不是关羽和范蠡,竟是“钱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var1](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河南省南阳市,古称“宛”,属于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也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部地区重要交通枢纽,为豫鄂陕三省交界之地,属于区域性中心城市,总面积达到了2.66万平方公里。南阳是一座著名

  • 他屡战屡败,一辈子只打过一次胜仗,却令此国成为春秋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秋争霸时的著名霸主,名不副实的春秋霸主,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var1]秦穆公的霸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曾经两次被晋国打败。导致这两次失败的罪魁祸首就是百里视,说到百里视你可能不清楚这是谁,但是说到他的父亲你就知道他是谁了,他父亲便是百里奚,就是那个曾经被秦穆公用五张黑色公羊皮还回来的那个人,秦穆公的称霸离不开百里奚的辅佐。秦穆公与晋国之间的第一次战败是在晋国

  • 宋襄公:“蠢猪式仁义”的背后,有什么考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襄公之仁,宋襄公死守仁义道德的感受,揭秘真正的宋襄公

    今天我们来聊一位有趣的历史人物宋襄公。托毛主席的福,现在的人一想起这位仁兄,第一印象就是“蠢猪式的仁义”。宋襄公本人因为泓水之战的失败,被后人作为反面教材批判了2000多年。然而,如果我们回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就事论事,分析宋襄公的行为,也许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感悟,或许就会对他多出几分理解之同情。[va

  • 战国时最强步兵,吴起一手打造,却被此人一战就输光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国四大兵圣吴起,吴起步兵对战骑兵,吴起战国传奇完整

    [var1]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秦简公遇到了他终身的噩梦——吴起。如果说孙子是战术大师,韩信是奇谋的兵仙,那么吴起简直就是为胜利而生的战争机器。他对待家人冷酷无情,母死而不奔丧,杀妻求将,作战时却与士卒同甘共苦,建功立业的渴望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更让人绝望的是,吴起不仅领兵打仗无人可敌,还有一整套

  • 诸葛亮生前知道蜀汉江山不保,留下一招,让魏国吃了大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在魏国得到了谁,诸葛亮北伐时魏国为何被动防守,诸葛亮死后魏国吴国的反应

    [var1] 在隆中对时,诸葛亮向刘备阐明了欲夺取天下的关键两点,一是占据西蜀作为根据地,一是占据荆襄地区作为战略支点,平时北可威胁曹操,南可挟制孙权,一旦时机成熟,西蜀和荆州两路出兵,不论北伐中原还是南下江东,取天下易如反掌。其中荆襄地区,就是这盘棋的棋眼。换而言之,有荆州在手,蜀汉夺取天下大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