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中被遗忘的女子,知恩图报,成为凋零的鲜花

战国中被遗忘的女子,知恩图报,成为凋零的鲜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655 更新时间:2024/1/22 3:25:59

古往今来,大多数人赞美信陵君的仁义,诗仙李白都曾夸他:“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然而,窃符救赵中的另一位主角如姬,是这场好戏的关键人物,却被埋在史书中,没有被大书特书,实在有些厚此薄彼。

[var1]

信陵君虽然是魏王的弟弟,也是曾经是魏王制约孟尝君田文的工具。但是随着信陵君广纳门客,名气越来越大,魏王也不由对其产生了忌惮之心。特别是在一次下棋时,边防报告赵国发兵进犯,急得魏王推掉棋盘,准备召集群臣议事。此时信陵君却不慌不忙拉住魏王,告诉他自己有耳目在各国,这不过是赵王出猎而已。虽然,事实果真和信陵君所说一致,警报解除,但从此魏王也对信陵君加以防备,不再与他商讨国事。

于公,秦国一家独大,赵国被灭,唇亡齿寒,魏国必然不会安宁。于私,赵国的平原君曾经将姐姐嫁给信陵君,两家联姻,不能不救。信陵君不能发兵救赵,急得团团转,自行拼凑了一百多辆战车,带着三千门客就准备上战场找秦人拼命。

然而,在路过城门的时候,他曾经善待的门客候赢告诉他:你带着这三千老弱病残,一百多破烂战车,不是去杀敌,而是羊入虎口而已。为今之计,只能从魏王身边的如姬入手,将虎符偷出来,调动正规军,才有胜算。

[var1]

如姬是魏王恩宠的女子,很可能还是专宠。魏王对她的宠爱和信任,是魏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以致于门客侯嬴向信陵君献计中特意提到魏王的卧室,只有如姬能够自由进出。

但是如姬只不过是深宫之中一名宠姬,在当时的社会中,女子的地位很低。因而,女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也不高。沙场征战,女人就是战利品,也用不着对国事太过于操心。时过千年之后的花蕊夫人也在亡国时对赵匡胤随口而答: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那么如姬为什么会答应帮忙?这里没有现代剧中狗血的爱情故事,《史记》、《东周列国志》等史书讲得清清楚楚:就是因为信陵君曾经为如姬报了杀父之仇,如姬感激涕零的表示如果哪天有需要,宁愿死也要报恩。

[var1]

也许是一语成谶,这一天很快就到来了。当信陵君向如姬求助时,如姬没有犹豫,没有找借口,而是痛快的答应了。当她应承下来的时候,肯定已经将此事考虑得清清楚楚了。不管成败,她必将失去魏王的宠爱,必将失去锦衣玉食的生活,必将没有万众瞩目的地位。但是,为了报恩,她还是如同飞蛾扑火一般,奔向她的宿命。

当这位弱女子,伺候魏王休息之后,将虎符盗取,交给信陵君时,她已经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天知道,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在那个天子一怒伏尸百万的年代,一个不出深闺的女人,要多大的勇气才能背叛自己奈以生存的男人。

[var1]

后面的故事,后人读起来酣畅淋漓。信陵君带着虎符和勇士朱亥找到带兵的老将晋鄙,让他交出军权。晋鄙虽然查验虎符无误,但是没有看见诏书。按理说,调兵并非只要兵符,而是要有诏书明确调兵的时间、地点。晋鄙起了疑心,朱亥用四十斤的铁锥砸死了他。信陵君顺利夺取兵权,并且击败秦军,解了赵国的燃眉之急。

此后,信陵君不敢回到魏国,他带着三千门客就住在赵国邯郸。然而他是否想到,那个美丽、善良、一诺千金的女子,却在龙潭虎穴中接受魏王的怒火。

魏王恼火自己女人的背叛,也为失去一名大将而震怒。他怒斥如姬。如姬却跪在魏王面前为自己辩白:我的父亲被人杀死了,大王不能为他报仇,公子却帮助了我。妾感恩他,恨不能肝脑涂地报答。再说,魏国和赵国是同宗,还不相互援救吗?

[var1]

如姬不仅为自己辩解,更劝魏王要放过信陵君的家属和门客,不要迁怒他人。也许是一日夫妻百日恩,也许是还没有昏庸到极点,魏王并未立即处死如姬,而是将她关在父亲的墓室之中。这个墓室曾是信陵君亲自差人打造,并亲自为如姬描了一张小像挂于墓室正中央。

信陵君援助赵国成功的消息传回来,魏国举国欢腾。在一片庆祝声中,如姬这位义薄云天的女子,平静的用三尺白绫自缢于墓室,走完了她短短的一生。她用花样年华,换来了青史之中寥寥数笔。

参考资料:《史记》、《东周列国志》

更多文章

  • 白起坑杀45万俘虏 为何要放走120名童子军?这才是让赵国最绝望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白起坑杀赵国40万后各国的反应,白起坑杀40万赵军是如何做到的,白起杀魏赵联军

    [var1]但凡提到白起,很多人会想到他坑杀赵国45万战俘的故事。在公元前262年,秦国和赵国为了争夺上党郡,在长平发生大战。最后赵国45万大军全军覆没,从此一蹶不振。而秦军伤亡也极为惨重,史书记载秦人死伤过半,国内空。按照当时秦国400万人口计算,一半就是200万,200万人当中起码有30万军人。

  • 秦王:你自己看着办 白起听完过后直接坑杀45万战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王后悔杀白起吗,秦王让白起带兵,秦王不退军白起能不能拿下赵国

    [var1]其一,养不起。长平之战整整打了4年,无论是赵国还是秦国,基本上都拼光了国库。最后实在没办法,赵王才急于决一死战。虽然秦军最后胜了,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这时候突然多出来40多万人,秦国是无论如何都养不起的。其二,不敢要45万军队对秦军来说绝对是如虎添翼,但是这45万人毕竟不是秦国人,就算你

  • 此人曾为魏国五子良将之首,晚节不保而被曹丕羞辱致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丕魏国,历史上真实的魏国五子良将,曹魏的五子良将

    [var1]于禁从鲍信讨伐黄巾军的时候开始他的戎马生涯,后来归属王朗帐下,由王朗推荐给曹操,很早就是曹氏阵容的成员。他的特点是治军严谨,不徇私情,他的这个优点,不仅被曹操所称赞,还多次在关键时刻立下赫赫战功。比如他跟随曹操讨伐黄巾军刘辟、黄邵等部时,本以胜利在望。此时,黄邵拼死一搏,夜袭曹营。在这个

  • 春秋时两个霸主,都得到此人的帮助,他却打了最臭的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春秋争霸时期的两位霸主,春秋最厉害的霸主,春秋争霸历史记录

    [var1]兹甫的出身很高贵,他是宋桓公与正妻所生的嫡子,因此很早就被立为太子。他还有一个长兄目夷,是小妾所生的庶子。宋桓公病重之时,按照当时嫡长子的继承制度,国王之位毫无疑问是兹甫的,然而他却跪在父亲的床前请求让自己的哥哥继承。目夷听说后,也非常惊恐:“历来都是嫡子继位,弟弟竟然让给我,我难道就能

  • 这座陵墓里发现国内最早的财神,不是关羽和范蠡,竟是“钱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var1](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河南省南阳市,古称“宛”,属于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也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部地区重要交通枢纽,为豫鄂陕三省交界之地,属于区域性中心城市,总面积达到了2.66万平方公里。南阳是一座著名

  • 他屡战屡败,一辈子只打过一次胜仗,却令此国成为春秋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秋争霸时的著名霸主,名不副实的春秋霸主,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var1]秦穆公的霸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曾经两次被晋国打败。导致这两次失败的罪魁祸首就是百里视,说到百里视你可能不清楚这是谁,但是说到他的父亲你就知道他是谁了,他父亲便是百里奚,就是那个曾经被秦穆公用五张黑色公羊皮还回来的那个人,秦穆公的称霸离不开百里奚的辅佐。秦穆公与晋国之间的第一次战败是在晋国

  • 宋襄公:“蠢猪式仁义”的背后,有什么考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襄公之仁,宋襄公死守仁义道德的感受,揭秘真正的宋襄公

    今天我们来聊一位有趣的历史人物宋襄公。托毛主席的福,现在的人一想起这位仁兄,第一印象就是“蠢猪式的仁义”。宋襄公本人因为泓水之战的失败,被后人作为反面教材批判了2000多年。然而,如果我们回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就事论事,分析宋襄公的行为,也许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感悟,或许就会对他多出几分理解之同情。[va

  • 战国时最强步兵,吴起一手打造,却被此人一战就输光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国四大兵圣吴起,吴起步兵对战骑兵,吴起战国传奇完整

    [var1]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秦简公遇到了他终身的噩梦——吴起。如果说孙子是战术大师,韩信是奇谋的兵仙,那么吴起简直就是为胜利而生的战争机器。他对待家人冷酷无情,母死而不奔丧,杀妻求将,作战时却与士卒同甘共苦,建功立业的渴望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更让人绝望的是,吴起不仅领兵打仗无人可敌,还有一整套

  • 诸葛亮生前知道蜀汉江山不保,留下一招,让魏国吃了大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在魏国得到了谁,诸葛亮北伐时魏国为何被动防守,诸葛亮死后魏国吴国的反应

    [var1] 在隆中对时,诸葛亮向刘备阐明了欲夺取天下的关键两点,一是占据西蜀作为根据地,一是占据荆襄地区作为战略支点,平时北可威胁曹操,南可挟制孙权,一旦时机成熟,西蜀和荆州两路出兵,不论北伐中原还是南下江东,取天下易如反掌。其中荆襄地区,就是这盘棋的棋眼。换而言之,有荆州在手,蜀汉夺取天下大有可

  • 秦始皇问:我的国家能传万世吗?此人说:我知道谁会灭亡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始皇对秦国灭亡的责任,秦国灭亡和秦始皇有关系吗,如果秦始皇不死秦会灭亡吗

    [var1]比如史记的作者司马光,就曾经直接了当的评价: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为什么他的巨大政治功绩都被忽视,而儒家对其不依不饶呢?秦始皇挨骂最多的两件事情,一是修建万里长城,二是焚书坑儒。偏偏这两件事情的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