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桓公即位后曾灭掉周围三个国家

齐桓公即位后曾灭掉周围三个国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432 更新时间:2024/2/29 8:49:56

一己之仇亡谭国

谭国是伯益后裔之国,夏商时已经存在,周代重封,在今山东济南章丘,境内有城子崖遗址。

谭国的灭亡纯属咎由自取。根据《左传·庄公十年》记载,当初齐国公孙无知叛乱时,落魄的姜小白曾逃亡到谭国,但是谭国国君怕惹祸上身,拒绝接纳,无奈的姜小白只好转路逃向莒国。没想到一年后当初落魄的姜小白摇身一变成了齐桓公

本来谭国认个错道个歉也就过去了,偏偏谭国继续无视齐国,压根就看不起姜小白。姜小白即位时,各国诸侯都带着厚礼前去道贺,作为依附在齐国周边的小国的谭国按理也该前去表个心意,偏偏“谭又不至”。结果齐桓公一生气,就找了个理由把不自量力的谭国给灭了。

打通霸道并鄣国

鄣国原出自任姓,商代已存在,周取代商后,原地再封,在今天的山东东平县一带。西周时与齐国、纪国纠缠颇多,鄣国经常帮助纪国打齐国,后来被齐国灭掉,成为姜姓宗室的封国。

[var1]

齐桓公

姜姓鄣国与齐国同宗,立国以来到齐桓公时代,一直是齐国的附属国。齐桓公即位后,在管仲的辅佐下将拳脚伸向中原,开霸业之路。

但按理说鄣国该死心踏地跟着齐国才对,由于鄣国位于齐鲁之间,与鲁国也靠得近,还与鲁国颇有瓜葛。齐桓公为了扩大影响力,树立自己的威信,决定先收服身边的一众不太听话的小国。再说,鄣国的地理位置正好挡在齐桓公挺进中原的当口,兼并鄣国势在必行,哪还顾得了同宗不同宗。

根据《左传·庄公三十年》记载,周惠王十三年(前664年)秋天,齐国大军攻入鄣国都城,鄣国灭亡。

杀鸡儆猴灭遂国

遂国是妫姓之国,与陈国同宗。遂国夏商时已存在,周代再封,其地理位置在山东肥城、东平、宁阳一带。

遂国和鄣国一样,近靠鲁国,春秋时期是鲁国的附属国,对鲁国百依百顺,对齐国却不怎么尊重。齐桓公崛起后,这些国家对齐国的态度并没有改变。齐桓公为了实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只好杀鸡儆猴给天下诸侯看。

根据《左传·庄公十三年》记载,周僖王元年(前681年),齐桓公发起北杏会盟,号召宋国、陈国、蔡国、遂国等国一起参加。大家都按时报到,只有遂国不当回事,根本没把齐桓公放在眼里。齐桓公以此为理由仿效当初大禹斩杀迟到的防风氏派兵一举灭了遂国。

遂国是齐桓公称霸路上的第一个牺牲品。遂人亡国四年后,还有过一次反叛齐国的运动,结果遭到齐桓公的残酷镇压,遂国后人几乎被赶尽杀绝,此屠城事件震惊列国,是齐桓公称霸路上的一大污点。

更多文章

  • 秦国在六国打击下守住河西为东出提供了经济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国夺回河西之地,秦国收复河西失地完整版,秦国失去河西的战争

    这里说的河西,不是后来汉朝的史书中常见的“河西走廊”,而是现在的陕西、山西之间的黄河南段地区,刚好夹在黄河、洛河之间。本来这片地方是犬戎部落的游牧的地方,因为太靠近华夏族聚居地,晋国作为当时的霸主就出兵把戎人给赶跑了,这片土地也就归了晋国。后来,晋献公废长立幼,引发内乱,公子夷吾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即

  • 长平、邯郸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为何还能击败六十万燕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长平赵国,长平战后赵国女人,长平赵国骑兵优势

    [var1]此时距离长平之战才刚过九年,邯郸之战更是只有短短五年时间, 而赵国经过这两场战战后元气大伤,全国大半青壮年战死在长平与邯郸,实力迅速下滑,可以说此时的赵国正处于最虚弱的阶段,为何还能击败六十万燕军,差点灭了燕国呢?赵国能击败六十万燕国大军主要有三个优势:一是赵国本土作战,粮草供应方便;二

  • 筚路褴褛:从蛮夷小国到南霸天,楚国如何实现大国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楚国的崛起和灭亡,楚国到底是怎么崛起的,楚国的发展方式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楚国春秋称霸、战国争雄,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如果你把目光回放到他崛起初期,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与中原地区那些周天子亲自册封的诸侯国不同,楚国是当时南方地区一个野生野长的诸侯小国,自从夏朝时期就已经存在。这样的国家并不被当时的文明世界所接纳,用今天的话语体系来说:那就是一个

  • 韩国和魏国:制衡天下可存国,贪图小利遭祸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战国七雄的格局是这样的,东南西北,秦齐楚赵有资格争夺统一天下的名额。韩国和魏国夹在他们中间,至于燕国那就是个吃瓜群众出场的戏份很少,韩国和魏国从体量来看,并不能够与其他四个国家相提并论。当然,魏国祖上曾经阔过也是个霸主,但被四大强国联手围殴之后,早就已经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现在已

  • 他从未当过大学教师,却被誉为“万世师表”,与孔子齐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最伟大教育家孔子,史上唯一和孔子齐名的大家,史上最牛的老师孔子排名第几

    这个人,就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最杰出的平民教育家陶行知。[var1]陶行知出生于安徽歙县一个教师家庭,从小就体现出了用教育开发民智的思想。1914年,他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在毕业论文《共和精义》中,陶行知写道:“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

  • 春秋最厉害的特务头子,指使两大杀手谋杀政敌后,成长为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政敌给李三才的罪名,春秋最厉害的特工,历史上的政敌

    寿梦有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夷昧、四子季札。按理说应该是长子继位,但寿梦却最喜欢四子季礼。季礼也确实出色,不仅一表人才,还知书达理。他拒绝了父亲的安排,坚持让哥哥继位。[var1]寿梦见到儿子这么懂事,老泪纵横。他干脆将四个儿子都喊到身边,告诉他们王位应该按照兄终弟及的顺序,一个个

  • 齐楚争霸:楚国为什么能够笑到最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楚国与诸侯争霸,秦楚争霸楚国怎么样了,晋楚争霸时楚国势力

    公元前641年,一代霸主齐桓公去世。两年后,公元前639年,宋国国君宋襄公意欲取代齐国霸主地位,召开诸侯会盟。可没想到楚国国君楚成王不讲礼貌,蛮横地闯进了会场,把宋国国君宋襄公给绑架了。之后,又在泓水之战中彻底打破了宋襄公称霸中原的美梦。从此刻开始,直到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楚国是中原诸侯国当之无

  • 春秋版“隆中对”,太史伯阳如何构筑周王朝的伟大复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周王朝一共有这两位太史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璀璨的文明瑰宝,一位就是那个留下了道德五千言的老子,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太史伯阳,这个人曾经准确地预估到了周朝的衰落,及王朝衰落后周边各国的崛起名单,甚至还处心积虑,为周王朝的复兴,构筑了一幅战略规划。这件事情发生在西周王朝灭亡之前的

  • 齐国为何无缘大一统?地缘缺失,兵政潜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齐国兵力最强盛的时期,齐国地缘的缺点,齐国与鲁国地缘结构

    唯一不同的是,欧洲缺少一个秦国。那战国七雄中谁又是英国呢,答案是齐国。日不落帝国曾塑造了世界,而齐国却不可能承担起统一华夏的使命。齐国有五败,俱可致国亡。[var1]人败:兵民官,皆病矣齐国是战国时代的大国强国,如果秦国代表的是朴实无华的农业文明,那么齐国代表的就是自由浪漫的商业文明,渔盐之利富甲天

  • 孔子七十二弟子中,他的名字最“贱”,但做的事最值得称道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孔子七十二弟子花名册,孔子的七十二贤人有哪些,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说明什么

    单父的老百姓听说后,就赶紧去找单父的领导,因为现在正是麦子成熟的时候,得赶紧把麦子收回来,要不然齐军一来,就都被他们抢去了。单父的最高领导是谁呢?请注意,又一个有个性的名字来了——宓子贱,孔老夫子的七十二贤徒之一。[var1]当时宓子贱正在家里弹琴,听了老百姓代表的话,头也没抬,继续弹他的琴。代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