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括因为“纸上谈兵”背负骂名,假如用廉颇能否战胜白起?

赵括因为“纸上谈兵”背负骂名,假如用廉颇能否战胜白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211 更新时间:2024/1/27 19:28:08

[var1]

那么如果赵国没有中计,还是继续用廉颇会是怎么样的结果,个人认为廉颇胜不了白起,但白起也很难打败廉颇,因为廉颇采用的是坚壁清野,龟缩不出的战术,就算是战神也没辙,所以大概率是消耗战,最后秦国退兵。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长平之战的背景

当时秦国攻打韩国,韩王献上党求和,而上党郡守冯亭献城与赵国,因为上党位置极其重要,为兵家必争之地,于是秦赵战争爆发。

秦国这边是王龁带队,而赵国这边是老将廉颇,由于廉颇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相持甚久,秦军多次挑衅,廉颇就是龟缩不出,秦军毫无办法。于是秦国使用虽然老掉牙但很管用的反间计,说秦军最怕的是赵括,不是廉颇,廉颇马上就要投降了。于是赵王中计,换了赵括为将,赵括不守反攻。而秦军暗地里以白起为将,最后大败赵军。

[var1]

赵国之盾廉颇vs秦国之矛白起

那么如果赵国不换将,个人感觉战争还是会相持下去,至少廉颇不会大败,赵国有生力量不会遭遇灭顶之灾。原因有两个。

其一,长平之战前秦赵两国已经相持很久,如果换了白起马上能取胜,白起应该早就请缨出战了,因为赵国的战术问题,换谁都没有显著效果。这就是为什么秦国要把廉颇换掉再上白起,而不是直接上白起。因为换上白起也不一定有效果。

[var1]

因为两国相争,能速胜就不会打持久战,因为历来打仗就是烧钱,谁都耗不起。因为廉颇防守太硬了,就算是白起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不然也不会相持这么久。

其二,长平之战后,赵国国力受到重创,但就在这种情况下,赵国还是打赢了邯郸保卫战,而邯郸保卫战的主帅正是重新被用的廉颇,虽然其中有援军的加入,但如果当时赵国主力还在,结局应该还是一样。

[var1]

而战神白起对邯郸保卫战的看法也印证了秦国虽然是主攻之方,但也是消耗巨大,如果还是廉颇,还是坚壁清野的战术,虽然赵国被粮食问题困扰,但秦国也不好过,所以最后的结局大概率是秦军无功而返。

“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史记》

总结:综上所述,个人认为如果赵国没有换赵括上阵,还是任用廉颇的话,战果肯定会不一样,至少会保存有生力量,而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也会减缓。

更多文章

  • “弭兵之会”后,有四个诸侯为什么不用同时朝见晋国和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晋国被楚国打败后会扩张吗,晋国楚国争霸,春秋晋国和楚国兵力有多少

    [var1]“弭兵之会”之前,晋国和楚国的“盟友”都要向朝见盟主并上交财物,这也是霸主能获得的主要利益之一。而晋国和楚国在“弭兵之会”上平分霸权后,各个诸侯自然就要同时朝见晋国和楚国。虽然同时朝见晋国和楚国无异于被晋楚同时压迫,但比卷入晋楚争霸的战乱要好得多。[var1]不过同时朝见晋国和楚国的诸侯

  • 秦朝废帝号称王是寄希望于京师部队,愿恢复战国状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上的废帝,秦朝十大历史事迹,废帝

    秦帝国的军队组织,大体可以分为中央军和地方军两部分。地方军是属于各地的守备部队,由各地征集,按各县各郡配置,由各郡县守尉指挥,数量不多,一般在当地驻守。中央军是秦军的主力,包括驻守关中保卫京师咸阳的卫戍部队和驻守边关要塞的野战部队。中央军也由各郡县征发,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秦征服六国,北击匈奴,南侵

  • 齐桓公即位后曾灭掉周围三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齐桓公死后谁继位,齐桓公42集完整版,齐桓公统治区域

    一己之仇亡谭国谭国是伯益后裔之国,夏商时已经存在,周代重封,在今山东济南章丘,境内有城子崖遗址。谭国的灭亡纯属咎由自取。根据《左传·庄公十年》记载,当初齐国公孙无知叛乱时,落魄的姜小白曾逃亡到谭国,但是谭国国君怕惹祸上身,拒绝接纳,无奈的姜小白只好转路逃向莒国。没想到一年后当初落魄的姜小白摇身一变成

  • 秦国在六国打击下守住河西为东出提供了经济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国夺回河西之地,秦国收复河西失地完整版,秦国失去河西的战争

    这里说的河西,不是后来汉朝的史书中常见的“河西走廊”,而是现在的陕西、山西之间的黄河南段地区,刚好夹在黄河、洛河之间。本来这片地方是犬戎部落的游牧的地方,因为太靠近华夏族聚居地,晋国作为当时的霸主就出兵把戎人给赶跑了,这片土地也就归了晋国。后来,晋献公废长立幼,引发内乱,公子夷吾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即

  • 长平、邯郸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为何还能击败六十万燕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长平赵国,长平战后赵国女人,长平赵国骑兵优势

    [var1]此时距离长平之战才刚过九年,邯郸之战更是只有短短五年时间, 而赵国经过这两场战战后元气大伤,全国大半青壮年战死在长平与邯郸,实力迅速下滑,可以说此时的赵国正处于最虚弱的阶段,为何还能击败六十万燕军,差点灭了燕国呢?赵国能击败六十万燕国大军主要有三个优势:一是赵国本土作战,粮草供应方便;二

  • 筚路褴褛:从蛮夷小国到南霸天,楚国如何实现大国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楚国的崛起和灭亡,楚国到底是怎么崛起的,楚国的发展方式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楚国春秋称霸、战国争雄,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如果你把目光回放到他崛起初期,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与中原地区那些周天子亲自册封的诸侯国不同,楚国是当时南方地区一个野生野长的诸侯小国,自从夏朝时期就已经存在。这样的国家并不被当时的文明世界所接纳,用今天的话语体系来说:那就是一个

  • 韩国和魏国:制衡天下可存国,贪图小利遭祸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战国七雄的格局是这样的,东南西北,秦齐楚赵有资格争夺统一天下的名额。韩国和魏国夹在他们中间,至于燕国那就是个吃瓜群众出场的戏份很少,韩国和魏国从体量来看,并不能够与其他四个国家相提并论。当然,魏国祖上曾经阔过也是个霸主,但被四大强国联手围殴之后,早就已经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现在已

  • 他从未当过大学教师,却被誉为“万世师表”,与孔子齐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最伟大教育家孔子,史上唯一和孔子齐名的大家,史上最牛的老师孔子排名第几

    这个人,就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最杰出的平民教育家陶行知。[var1]陶行知出生于安徽歙县一个教师家庭,从小就体现出了用教育开发民智的思想。1914年,他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在毕业论文《共和精义》中,陶行知写道:“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

  • 春秋最厉害的特务头子,指使两大杀手谋杀政敌后,成长为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政敌给李三才的罪名,春秋最厉害的特工,历史上的政敌

    寿梦有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夷昧、四子季札。按理说应该是长子继位,但寿梦却最喜欢四子季礼。季礼也确实出色,不仅一表人才,还知书达理。他拒绝了父亲的安排,坚持让哥哥继位。[var1]寿梦见到儿子这么懂事,老泪纵横。他干脆将四个儿子都喊到身边,告诉他们王位应该按照兄终弟及的顺序,一个个

  • 齐楚争霸:楚国为什么能够笑到最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楚国与诸侯争霸,秦楚争霸楚国怎么样了,晋楚争霸时楚国势力

    公元前641年,一代霸主齐桓公去世。两年后,公元前639年,宋国国君宋襄公意欲取代齐国霸主地位,召开诸侯会盟。可没想到楚国国君楚成王不讲礼貌,蛮横地闯进了会场,把宋国国君宋襄公给绑架了。之后,又在泓水之战中彻底打破了宋襄公称霸中原的美梦。从此刻开始,直到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楚国是中原诸侯国当之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