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一女杀7夫”案到底是怎么回事?过程太玄幻,结果你想不到

明朝“一女杀7夫”案到底是怎么回事?过程太玄幻,结果你想不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796 更新时间:2024/1/31 22:42:36

故事得从两张寻人事说起,当时的开封府的两张寻人启事的出现,引发轩然大波:一张是一户大户人家驼背貌丑的婢女走丢,赏金是3两,联系人叫贾武;另一张是丈夫为寻找貌美如花的失踪妻子索氏,赏金同样是3两银子,张贴人是女子的丈夫胡宿。

众人热议的是:一个是貌美的妻子和一个是驼背的婢女的赏金怎么会是一样的?

而寻人启事里妻子的父亲索程见了怒不可遏,气冲冲的去找女婿胡宿兴师问罪:我女儿丢了,我看告示才知道,这是打我的脸吧。

胡宿却笑道:岳父放心,我妻子不会丢的,回来了我第一时间通知您!

索程可不是这么好忽悠的,要知道胡宿平对其女并不好,经常殴打她,现在女儿离奇失踪,女婿还这么镇定。索程觉得事情很严重,于是不再和胡宿理论,而是一纸诉状告上了衙门。

胡宿接到传唤后,原本嬉皮笑脸变得铁青阴沉,一怒之下,进行了反告:索氏淫荡,勾引他人,如今更是和奸夫私奔,要索家进行赔偿。

翁婿二人互相状告,立马成了开封府的一大热资。

时间很快过2个月了,案件依然悬而末结。正在县官不知如是好时,接到有人报官发现了一具无名女尸的消息。

县官当即传唤索程和胡宿现场认尸,索程一见尸体便哭得梨花带雨,一口咬定是自己的闺女。而胡宿仔细一看,这具女尸早已被水浸泡得面目全非,根本认不出人来。但他却很快判定这不是他妻子索氏。原因很简单:他妻子来娇生惯养,细皮嫩手,有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而这具女尸头发稀稀疏疏,手掌粗糙,是他的妻子索氏

翁婿二人对女尸的认定再次产生严重分歧。县官却马上进行了裁决:认定女尸系索氏,并当即让人收押胡宿,准备秋后问斩!

胡宿虽然百般喊冤,但都没有用,后来经过轮番大刑伺候,被屈打成招无奈画押。

这年冬天,刑部的边郎中来到了开封巡查,在复核开封府案件的时候,结果发现“胡宿杀妻案”疑点重重:首先胡宿已明确表示尸体不是妻子索氏,县官未曾让人进一步验尸就草草结案,其次胡宿告状说的是索氏出轨成性,县官未曾去街坊四邻查访,而索程的说法是索氏并无出轨,那么索氏如果并未出轨,这胡宿杀人动机又在何处?最后,为何胡宿杀人后却抛尸距离自己家近百里的古井当中去了呢?

边郎中于是上书刑部要求重审此案,结果刑部官很快下了重审的书。于是边郎中马上开棺验尸。棺材打开后,众人惊呆了里面的女尸竟然变成了一具男尸。眼看案件再次反转,惊讶之下的边郎中立马传唤负责掩埋尸体的仵作。

仵作很快“招了”:他当日曾向索程要1两银子的掩埋费,结果索程不肯给,索程走后,仵作一气之下直接抛尸河中。

就在这时,开封府两个捕快带来一具饿死的男尸,捕快给仵作一点钱财让他掩埋了,于是仵作就用原来掩埋索氏尸体的棺木装入男士,于是就形成了“变尸”的结果。

边郎中于是再次提审索程,结果在他的审问下,索程终于说出了实情:原来索程最开始伤心过度,没有细看就认定这女尸是自己女儿,后来,当县太爷裁定胡宿杀人时,他才发现女尸不是自己女儿。但想到这胡宿平时对自己女儿以及自己都不好,于是就让这件一错再错下去。后来仵作向他要埋尸费时,他当然不肯给了,于是抛下仵作和尸体就走了。

之后,边郎中结合案件记录,决定从两张寻人启事入手,立刻让捕快去那个寻找婢女的贾武家里问话,结果没有找到人。

原来那贾武是外乡客商,时常走南闯北行踪不定,边郎中对此很是犯难,线索迟迟没找到,而胡宿处斩日期又快要来临了,不能错杀无辜之人啊。

正在这时,索氏的一个邻居绍周提供了重要线索:索氏和宗固有染。

来胡宿因索氏出轨,经常毒打索氏,索氏一怒之下逃到了邻居宗固家,宗固和索氏长年私通,两人一合计,就选择了私奔:出开封府,找了个安静的定居下来。因为徐绍周和宗固是朋友,他的事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

而索氏和宗固两人私奔前,曾哀求徐绍周不要泄露她们的行踪,但徐绍周害怕受到牵连,于是如实禀告了边郎中。

边郎中于是连夜派遣捕快抓回了索氏和宗固二人。

案情真相大白后,最终的判处结果是:索氏与人通奸被判死刑,情夫宗固被流放;胡宿无罪释放;岳父索程犯恶意报复罪被流放;县官草菅人命免去官职;仵作收贿赂被免职。而“举报人”徐绍周非但没有得到嘉奖,反而受到处罚,原因是游手好闲的他经常去妓院,因嫖娼罪判处罚金100两银子。

一个案件惩戒7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一女杀7夫”案。

更多文章

  • 明朝“海青天”,皇帝20多年不上朝,他带着棺材觐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一张图看懂明朝皇帝,明朝皇帝海青天,明朝最不上朝的三个皇帝

    嘉靖年间,海瑞开始出仕。在嘉靖年间的早期,皇帝励精图治,国内还是一片欣欣向荣。然而随着年华的老去,嘉靖皇帝开始迷恋求仙问道,一心只想长生,竟然20多年不上朝,每天躲在宫里炼丹服用。海瑞见此情况如坐针毡。他抱着死谏的决心,给自己买好了棺材,随后为嘉靖皇帝呈上了一本《治安疏》,痛陈皇帝不理朝政、奢侈浪费

  • 盗墓者来了有去无回?朱元璋明孝陵600年不被盗,因为绝妙设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的陵墓600多年无人敢盗,朱元璋墓没有人敢盗吗,朱元璋墓600年没人敢盗吗

    在中国古代,盗墓者猖獗,很多帝王的陵墓都被洗劫一空,但为什么明孝陵600年来都能保存完好,并无盗墓者光顾呢?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和设计吗?我么一起来看看明孝陵1381年开始建设,于1405年完工,耗时25年,调用人力将近10万。明孝陵虽然是朱元璋的陵墓,但是长久以来,都没有人能够找到朱元璋地宫的入口,

  • 皇明祖训中的15个不征之国:铁血皇帝朱元璋,一位操碎心的老父亲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留下的祖训,朱元璋皇族祖训内容,朱元璋遗训有哪些

    洪武14年《祖训录》记载凡海外夷国,如安南、占城、高丽、暹罗、琉球、西洋、东洋及南蛮诸小国,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但胡戎逼

  • 简单的七个字,就能概括朱元璋拿开国大臣开刀的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死前说的最霸气的话,朱元璋有多残暴大臣反对朱元璋,朱元璋最著名的五句话

    说起朱元璋,大家都知道,出生很普通,就是一个穷苦百姓,为了吃口饭,不仅当个和尚,还四处行乞,只为了吃饱饭。有这样经历的开国皇帝估计也没谁了,可是就是他从元蒙手中夺回了汉人江山,将元蒙的4等人制度打破,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在多年流浪之后,朱元璋加入了红巾军,成为郭子兴的手下。对待朱元璋,郭子兴

  • 明朝能够赶跑蒙古人,面对北元却无可奈何,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于明朝打北元的问题,明朝对北元的打击,明朝为何无法消灭北元

    然而我们知道元廷并没有没消灭,这还跟北宋灭亡后不太一样,北宋其实朝廷已近被灭了,皇帝也被抓了,只不过是皇室的漏网之鱼跑到南方新建的王朝。而元朝末帝元顺帝只不过被赶走了,朝廷也没有土崩瓦解。所以朱元璋是不服气的,八次派兵深入漠北,大破北元的军队,不仅如此,后来的朱棣又是先后五次亲征,北伐蒙古,完全可以

  • 明朝第六位状元,中进士仅二十多天,就被朱元璋车裂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封赏恩科进士,朱元璋车裂,朱元璋36个南方进士试卷轮流看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惨淡呢?其实这原因并不在于他,他也只能算是冤死。陈安确实中了状元,而且他这个状元也是真才实学。但是他命不好,摊上了诸多“巧”事。第一件“巧事”,他老家是福建的,属于南方人,而当时他那场考试的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圈重点,主考官有3人全都是南方人。第二件“巧事”,中进士的52个人中

  • 明朝被囚禁50多年的皇子,熬死了三朝皇帝,连牛马都分辨不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明朝正统继承人是朱棣的侄子也是朱元璋的皇长孙朱允炆,但是朱棣却对这个侄子不满意,所以他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造反,在攻陷南京时,朱允炆和他的家眷们有的失踪有的自尽了,只留下了一个朱允炆的儿子朱文圭。而当时朱文圭只有两岁,朱棣本想将这个两岁的孩子也给杀了以斩草除根,但是在众位大臣的劝说下,也是迫于舆

  • 明朝第一忠臣被杀,锦衣卫落泪,刽子手陪葬,皇太后几天吃不下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锦衣卫护送十万黄金,明朝锦衣卫,锦衣卫杀皇太后

    众所周知,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而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处在王朝统治的时期。在历史长河里我们经历了奴隶王朝的夏商周,到了秦始皇之后才是封建王朝。而无论是什么王朝,最终都是汉人的天下,然而元朝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定律,汉人成为了低贱的存在。是朱元璋,含着回复中华的口号,把元朝推翻,再次建立汉人为主的王朝,明

  • 明朝灭亡后,那么多的锦衣卫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灭亡后的锦衣卫,明朝灭亡时锦衣卫去了哪,明朝灭亡和锦衣卫有关系吗

    在世人的眼中,锦衣卫身着飞鱼服,手持绣春刀,飞檐走壁,见人杀人,见鬼杀鬼,无所不能,锦衣卫的势力不容小觑。锦衣卫是世袭制,规模是越来越大,最多人数达到15万人。据记载,明朝最后一名锦衣卫指挥使名为骆养性,他的祖上都是锦衣卫的最高长官,他也承袭了他父亲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官至左都尉,可以说是世代深受国

  • 明朝皇子2岁入狱,被囚50年熬死3朝皇帝,一辈子不知道世界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皇子谁死得最惨,明朝皇帝死前的预言,明朝最悲催的皇子

    古今立储之事,血泪教训极多,但余波往往不会太久。不过明朝皇子朱文圭,就命运多舛了。他幼儿时期被囚,五十余载面壁,熬死一位又一位皇帝,最后已经不成人样。朱文圭是朱元璋之孙,朱标次子。最初,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儿子朱标,可朱标很早就去世了,留下长子朱允炆和次子朱文圭,因此,皇位自然传到了朱允炆身上。靖难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