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太监刘瑾无所不贪,被《华尔街日报》评为全球最富有50人之一

明朝太监刘瑾无所不贪,被《华尔街日报》评为全球最富有50人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384 更新时间:2024/2/16 0:45:55

刘瑾和一般的太监不一样,一般的太监无非也就是打打酱油,而刘瑾非但不打酱油,而且是一个权势熏天,心狠手辣的角色,号称“立皇帝”。作为正德皇帝身边第一红人,那几年,大明朝事无巨细都要经过他的手,朝廷重臣见了他也得点头哈腰,哆哆嗦嗦。

太监刘瑾靠当奶爸,直接上位

刘瑾原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太监,化水平虽然不高,大概只有初中水平,但他非常有远见。当大家都在挖空心思讨好朱厚照的老爸欢心的时候,刘瑾却默默地陪在了还是太子的朱厚照的身边,给他洗脸洗脚,还买玩具,当起了奶爸。因为他明白一个道理,大明的江山迟早有一天会是朱厚照的。

正德皇帝朱厚照没什么太大的缺点,就是爱玩儿,而偏偏刘瑾是一个聪明人,知道只要满足这个爱玩的少年,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正是因为这样,刘瑾像坐火箭一般飞速地爬上了司礼监掌印大太监的宝座。

可千万别小瞧司礼监掌印太监这个职位,在明代,皇帝要传达什么旨意,或者下级要皇帝说什么悄悄话,都需要经过司礼监掌印太监这个中转站,因此,刘瑾就有了飞扬跋扈的资本。

刘瑾敛财,为何又要严惩贪官?

有了权势之后,刘瑾和很多贪官一样开始疯狂敛财,手法倒没有什么创新,只是比一般的贪官胆子要大一些,他敛财的数额相当巨大。几百年后的美国《华尔街日报》也把刘瑾列为千年来最富有的50人之一。

刘瑾的“贪”不仅仅是数额大,手段花样也非常多,究竟在敛财的路上,刘瑾有着哪些新花样呢?

话说有一天,爱财如命的刘瑾忽然说要严惩贪官,对着一个来送礼的大臣叉着腰劈头盖脸地骂开了:“你这是什么意思?送礼?我是贪官吗?你这是在侮辱我的人格!”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反差是因为刘瑾的智囊团们发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食物链”:刘瑾如果向官员们要钱,官员们便打着刘瑾的旗号向百姓要钱,如果官员吃掉了十分之九的油水,只上交十分之一的渣渣给刘瑾,那么还要接受老百姓的怨恨。

恍然大悟的刘瑾为此勃然大怒,觉得自己竟然吃看大亏,便客观上做了他人生当中极其难得的一件好事——惩办贪官!

但是,偶尔的粗茶淡饭吃了几天之后,反倒需要更多的山珍海味来填补,于是才有了老虎的大打出手。消停了没多久之后的刘瑾又发现了另外一个可以捞钱的漏洞,于是主动要求去整理军屯。

刘瑾垮台,终被凌迟三千多刀

刘瑾原以为整理军屯可以在中饱私囊之余,混得一个流芳百世,没想到却直接激化了矛盾,有人打出了“杀死刘瑾,为民除害”的旗号。当然,刘瑾并不是真的被屯田的将士杀死的,而是被同为太监的张永一脚踹了下来。

太监张永看刘瑾不爽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当然了!倒不是因为他自己有多么正直,而是单纯嫉妒刘瑾一个人独霸皇上的宠爱。于是联合一起去镇压叛乱的将军参了刘瑾一本,还故意强调说刘瑾像篡位。

此时的正德皇帝如梦初醒,下令逮捕刘瑾。在逮捕刘瑾的第二天,皇帝听说从刘瑾家里搜出了玉玺和龙袍,连随身携带的扇子里面都藏了两把匕首,正德皇帝雷霆暴怒,果断下令处死刘瑾,而且还不能够一刀了结,非得要凌迟处死才能够解心头之恨。

正德五年,伏罪之后的刘瑾被判凌迟3357刀,分三天割完。刽子手先从他的胸脯开始割了10刀,然后对着他大声吆喝,等晕过去的刘瑾醒来后,再割10刀,与此反复。第二天,刘瑾终于熬不住气绝身亡。

当然,气绝身亡也没放过他,第三天刽子手继续割尸,直到割足3357刀。更惨的是,那些原来受到过他迫害的人都争着抢着要买刘瑾的肉回家烤着吃了才解气,可想而知,刘瑾生前带给人们的苦楚是多么的巨大!

更多文章

  • 海禁从明朝时就有,为何到清朝时会发展成闭关锁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海禁和清朝海禁,明清的海禁与闭关锁国,明朝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从十四世纪开始,沿海一带就有大量倭寇存在,他们肆意妄为到处坑害百姓。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为控制这一现象提出“海禁”政策,禁止百姓随意出海,同时在沿海地区大量修建防御工事,以此来抵抗倭寇袭击。这时候,海禁政策只是一种应急措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开放。永乐皇帝朱棣时期,就曾开放沿海跟世界各国进行贸易,而且

  • 朱元璋的成功与郭子兴究竟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和郭子兴,朱元璋当皇帝后怎么对郭子兴,朱元璋郭子兴哪一集死的

    吕海峰话说,郭子兴这个历史人物,虽然是昙花一现。但是,却也非常重要。尤其对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而言,就更为重要。可以说,没有郭子兴的扶持就没有朱元璋日后的成功。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前往探查一番。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郭子兴其人的基本简况。他是安徽省定远人,也系元末群雄之一,江淮地

  • 朱元璋的对手,却没有被朱元璋杀掉,啥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反朱元璋了吗,朱元璋父亲在朱元璋几岁死的,朱元璋与朱元璋女儿

    吕海峰话说,如果我们提起张定边,知道的人还真不多,几乎就像躲到了一个历史的角落一样。然而,他却是几次三番都和朱元璋作对,并把朱元璋吓得睡不着觉的人。但尽管如此,朱元璋在当皇帝以后,却依然没有杀害他。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前往探查一番。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张定边其人的基本简况。他出生

  • 民间传说:一条鲤鱼两家吃,陈友谅斗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与陈友谅的传说,陈友谅和朱元璋的小故事,朱元璋电视剧陈友谅扮演者

    陈先生平日里喜欢下网打鱼,补贴家用,有一次他拿起鱼网去稻场边塘里打鱼。哪料到网还未撒出,就被长虫【蛇】咬了一口。毒性入内,无法医治。临死前,陈先生把几个儿子和媳妇叫到面前说:“孩子们,有件事,你们一定得替我办万不能错过时机。”三个儿子说:“爹,您说吧,孩子们一定办。”陈先生说:“我死后,你们兄弟三个

  • 明朝阁老纳闷:怎么汉朝唐朝都比我大明有钱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强大还是唐朝强大,明朝国库最充盈的时期,明朝和唐朝哪个更发达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明朝万历年间,退休回家的明朝内阁大学士于慎行,在其著作《谷山笔麈》里,写下了自己的重要疑惑:都说唐朝安史之乱后元气大伤,可唐朝皇帝单是给郭子仪赐宴,就花了十多万两白银;中晚唐的藩镇犒赏兵士,更动辄上砸百万两白银;再看汉武帝讨伐外敌,那也是动不动几十万人规模,看着都烧钱。可再看看“我

  • 明朝皇帝姓朱,所以宫中竟没太监姓朱,那么明代老百姓能吃猪肉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皇帝都姓朱,姓朱家谱查询表,明十三陵姓朱的免费吗

    这个避讳是为了显得皇室那么神秘,那么高贵。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明朝吧,明朝的皇帝姓朱,所以明朝的所有太监,你一个姓朱的人都找不到,朱是国姓这个国姓只有皇室才能使用,或者说赐给那些有功劳的将领,沐英可以赐姓,郑成功可以赐姓,你这个太监你不配姓朱。而且大家知道吗,这种避讳甚至有可能转移到动物身上,比

  • 明朝这位状元如果拍成电视剧,绝对拿遍所有大奖,太精彩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状元徐继祖,明朝状元林屹资料,明朝马状元的简历

    当然,在历史上也有一些身世不好但天赋极高的人考上了状元,比如今天要说的这位状元——顾鼎臣,江苏昆山人。可以说,在明朝的历代状元中,顾鼎臣的身世是最悲惨的。顾鼎臣的母亲是顾家的佣人,有一次被主人强奸了,生下了小顾,从小就不受待见,主人的大老婆好几次都想掐死他,好在小顾命大。母亲见实在养活不了这个儿子,

  • 明朝能够吊打缅甸,为何清朝数次征讨,却损兵折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为啥不征服缅甸,明朝真的打不过缅甸吗,明朝占领缅甸为什么不直接占领

    不过对手一样,可明朝和清朝的表现却大相径庭。明朝万历时期,与缅甸断断续续的爆发了几次战争。明朝是屡战屡胜,深入敌境,甚至一度攻破敌国的都城。不过到了清朝乾隆朝时,缅甸又开始不老实了。乾隆可受不了这个气,所以派兵征讨,结果却损兵折将甚至还折了一个总督和好几个总兵。前后几年,依然未能降服缅甸,双发都损失

  • 很多人喜欢怀念明朝,而不待见清朝,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巅峰vs明朝巅峰,清朝皇帝和明朝皇帝,清朝为什么不挖明朝墓

    首先,明王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汉家王朝。自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起,到汉至唐,在国人眼中,中原便是汉人的天下,中原,只有汉家为主才是正统,而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推元建明,十分符合这种思想,而满清王朝,是关外铁骑入关,是满族统治中原,也就不那么受待见了。然后,明王朝与清王朝相比,更有活

  • 明朝和清朝是什么关系?努尔哈赤算是大明皇帝的臣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大明最牛臣子,努尔哈赤与明朝,大明皇帝大明臣子

    明朝和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两任封建王朝,神州大地最后的古代余晖。明朝一步步消灭元朝、驱逐蒙古人回北方大荒漠草原,清朝则“继承”着元朝遗志,从冰天雪地的白山黑水,一步一脚印往南打,先占辽东再破边塞,吹响经久不息的胜利号角。山海关破,北京城破,南京城破,泉州城破等,满清势如破竹如有神助。印象中,清朝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