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但由于体型肥胖,身有残疾,得不到朱棣的宠爱。他的弟弟朱高煦英武过人,颇有朱棣之风,朱棣一度曾萌生废掉太子、改立朱高熙的念头。经过一连串的明争暗斗之后,朱高炽笑到了最后,朱棣最终传位于他。
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他为人宽厚,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他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停止了朱棣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文化得到了复兴,读书人的待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朱高炽天资聪颖,从善如流,恭检爱民,因此后世对他的评价很高。
洪熙元年(1425)五月,只做了十个月皇帝的朱高炽病逝,终年47岁,葬于十三陵献陵。其陵墓建造得庄严简朴,象征着他的统治作风。纵观他的一生,宽和仁厚,也对得起庙号里的那个“仁”字。他的儿子明宣宗朱瞻基也是一代英主,他们父子俩在位期间是整个明朝发展得最繁荣、最强盛的时代,被后世合称为“仁宣之治”,足可与西汉的“文景之治”相媲美。
他虽然没有祖父(明太祖)那样的雄才大略,也没有像父亲(明成祖)那样横刀立马、建功立业,但也不失为一名优秀的守成之君。朱高炽,这个宽容仁厚的好皇帝,理应为我等后人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