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地图上的战争:永历帝逃亡缅甸,吴三桂弑杀永历帝于篦子坡

地图上的战争:永历帝逃亡缅甸,吴三桂弑杀永历帝于篦子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845 更新时间:2024/1/22 10:23:10

历经千难万险的永历帝途径铁壁关、木邦、锡波、阿瓦,终于抵达缅甸国都。数日后永历帝被安置在阿瓦城外临时构造的一座简陋的屋子里,作为他自己的行宫,也许此时的永历帝早已经明白自己已经失去了帝的那份尊崇,来到缅甸的他仅仅是徒有虚名的帝王。

除此之外,处于云南边境之地的李定国,还在木邦艰难的维系着南明朝廷最后的残存势力。

退守在木邦的李定国和白文选思前想后想要将永历帝从缅甸接回来,因为此时的南明势力可以说是群龙无首。

在江南之地的反叛势力大多依靠的是永历帝的号召,永历帝虽然没有实权,可是他是众多反清势力的旗帜,也是反清势力的标杆。

所以,在永历帝进入缅甸境内不久,李定国和白文选就害怕永历帝呆在缅甸久则生变,力主迎回永历帝。

谁能想到,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永历帝的境遇真的被他们俩的话语一语成谶。

为了能够尽快将永历帝从缅甸迎回,白文选带领大军挺兵至缅甸境内,同时派遣使者前去通知缅甸一方准备迎回永历帝。可是两次派遣的使者都被缅甸士兵所杀,白文选为此大怒,亲自统兵追杀缅甸士兵,一直追到河边,那些怯战的缅甸士兵纷纷坠入河中。

白文选下令一百骑兵为先锋攻打缅甸大军,缅甸征召了号称“十万大军”的缅甸军团竟然被这一百骑兵冲垮,白文选带领主力大军奋力进攻,缅甸大军死伤一万有余。

缅甸国王知道这件事情之后,派遣官员厉声呵斥永历帝,完全忽略了永历帝贵为帝王的身份,同时质问他明军为何无理诛杀缅甸士兵?

永历帝并不知道白文选此举是为了迎回他,在缅甸国王的质问下,亲下诏令让白文选退兵。

其实此时的缅甸国王已经在可以隔绝永历帝和南明将领的联系,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够保证自己这个蕞尔小国免于战火的侵扰。

顺治十七年,镇守在云南的吴三桂上书顺治皇帝,准备趁着李定国、白文选的兵力无法染指缅甸境内的机会,趁势拿下逃亡到缅甸境内永历帝。

在安排好云贵两地的军力部署之后,吴三桂在第二年开始正式带领大军进军缅甸。

也正是这一年,白文选带领军队再一次进入缅甸,想要迎回永历帝。可是在大军抵达河岸之后,白文选在河岸上搭建的浮桥绳索被缅甸士兵提前破坏,白文选迎回永历帝的计划再一次成为了泡影。

战乱之际更易生变,此时的缅甸境内发生夺权政变,新上任的缅甸国王想要一举除掉南明永历帝身份的势力,遂决定让永历帝前往咒水盟誓,永历帝害怕有变,让马吉翔、沐天波等一行人前去咒水,而永历帝所在的住所仅仅留下了十余人守护在永历帝的周围。

马吉翔、沐天波一行人刚刚出发,缅甸国王就下令让三千多的士兵包围了前往咒水的大臣们,并且尽数诛杀,一个不留。

永历帝所在的住所中,几个妃子惨遭缅甸士兵蹂躏,受辱而死。

在缅甸境内这段已经极度沉寂落寞的岁月里,在咒水之变后,这位帝王在一瞬间真正的成为了孤家寡人。

顺治十八年,吴三桂正式开始朝着缅甸境内进军,同时分兵作战:

前锋部队:追击在云南边境的李定国、白文选势力

主力部队:随后直驱缅甸境内,发兵索要永历帝

吴三桂如此做,就是想要一方面彻底杜绝李定国、白文选等为主的南明参与势力趁机袭扰后方大营。另一方面,吴三桂害怕在大战之际缅甸势力和他们两个人合力抵抗。

所以,率先解决掉李定国、白文选的残余南明势力就变得愈加的重要。

李定国、白文选听闻吴三桂大军挺近缅甸境内,仓开始分兵驻守在景线、锡波两地。吴三桂手下的清军避开李定国,死死的盯住了白文选,为了能够重创白文选的军队,清军长途奔袭而百里之地将白文选的势力彻底驱逐。

在南明两大残余势力撤退之后,吴三桂才开始全面进军缅甸的计划。

这年底,吴三桂带领大军抵达缅甸国都阿瓦,缅甸国王极为震恐,急忙给吴三桂致信,表示愿意交出永历帝,以此求得吴三桂的退兵,因为此时的缅甸国王害怕吴三桂因此而带领大军攻打国都,还有一丝利用价值的永历帝成为了他安守国都,稳定吴三桂的唯一法宝。

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初九,永历帝被吴三桂抓获,吴三桂挺兵回师云南。

这一年无疑是历史上具有空前意义的一年,永历帝被俘,顺治帝去世。

这在大清王朝的历史上同样也是一段大喜大悲的历史性时间。

康熙元年三月,永历帝被吴三桂押回了云南,同时将永历帝囚禁在了府中,派人日夜看守。刚刚登上帝位的康熙皇帝特此昭告天下,特封吴三桂为亲王,统帅云贵两地的军政大权。

有的人一生中是为信念、为坚守而活。

可是纵观吴三桂的一生,他为际遇而活,也为时势而活。

曾经的大明王朝成就了他的后半生,可是后来的大清王朝也同样毁了他的后半生。

四月二十五日,随着吴三桂享尽空前荣宠的同时,永历帝也被吴三桂在昆明篦子坡用弓弦勒死,结束了自己跌宕的一生。

李自成破北京城,清军进山海关,这两件重要的大事在明王朝的历史上无疑是空前浩劫,至此之后,明王朝覆灭,那些空有正统名位帝王的南明势力在一步步的艰难存活。

曾经的流寇侵袭,曾经的胡虏肆虐,一步步的蚕食了大明王朝。

永历帝的坚守,让我们看到了朱明王朝皇族子嗣的铮铮铁骨,可是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选择接受事实,王朝更迭之际,落寞的明王朝总要成为这段末世洪流中的垫脚石。

本文地图绘制于“发现中国”——地图分享知识

更多文章

  • 皇帝死了,留下了27岁的慈禧,她是如何除掉了老谋深算的肃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别看咸丰在历史上毫无建树,但对自己后事安排还是妥妥的。咸丰驾崩前,让自己唯一的儿子,6岁的同治接替皇位。他也知道,6岁的孩子管理不了国家,于是安排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辅佐。遗诏“顾命八大臣”赞襄一切政务。咸丰为了防止“一党”独大,同时赏赐东、西两太后各一枚印章。意思是:“八大臣”的谕旨,必须有

  • 他是梁启超的第三子,若不英年早逝,成就绝对在其他兄弟之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梁启超的九个子女简介,曾纪泽女婿梁启超,梁启超的9个孩子都有子孙后代吗

    梁启超的儿女们都很优秀,其中建筑学家梁思、历史专家梁思永、经济学家梁思达、火箭专家梁思礼这四子广为人知。当时很多人调侃说:“四儿子算钱让大儿子建房子,然后建完小儿子炸,最后二儿子研究被炸后的历史遗址”。这里面唯独没有梁启超的第三子,其实若不是英年早逝,他的三儿子梁思忠成就绝对是梁启超儿子中最大的。和

  • 历史上的四大“红颜祸水”,除了妲己之外,你们还知道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上真正的苏妲己资料,十大祸水红颜照片,自古红颜出祸水

    提到历史上的“红颜祸水”,很多人第一个想的就是商代末年乱纣的妲己。常言道“自古红颜多薄命”,一旦这个女子被当时的皇帝看上,那么她的命运就会和这个国家联系在一起。皇帝如果很宠爱她,那么会有很多的人说她是一位魅惑君主,祸国殃民的祸水。国家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天灾、战争什么的,责任都会推卸在这些女子身

  • 小麦在中国有五千年历史,商朝起小麦便是主要农作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今日想种小麦用多少斤小麦种合适,红皮小麦与白皮小麦,小麦做酱小麦上的黄色菌丝是什么

    要说的是,小麦是否经西域传入,学者们意见并不一致。距今4000年前后,小麦种植已扩展至黄河下游。如属于龙山文化遗存的山东茌平教场铺、日照两城镇、胶州赵家庄等遗址,均出土比较多的碳化小麦标本,且均属栽培型。距今3000多年的殷商,小麦已经成为主要农作物。甲骨文中有“麦”字,为“农作物”和“地名”两种含

  • 夏朝存在毫无疑义,但并不确定当时是否有文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夏朝为什么没有文字,孙卫东教授说夏朝,老梁讲夏朝完整版

    所谓“古人”,可以前推至孔子,这就距今超过2500年;还包括《诗》《书》等古籍,大约距今3000年。西周以降的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显然是相信曾经存在过这个“夏朝”的,所以言必称“三代”。有意思的是,真正的古籍“经典”,皆不言“夏”之前还有延续几百年的朝代,如《诗》《书》孔子著作,莫不如此。司马迁只说古

  • 商朝时期我国战争规模不大,只有三五千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商朝时的战争,商朝最大规模的战争,商朝末期兵力

    雄踞中原的商王朝衰落之时,位于今天陕西渭河、泾河一带的周部落开始兴起。到周部落首领姬昌(周文王)继位后,其势力更是发展到整个关中平原。此时,周已经完成了向奴隶制的转化过程,但新上位的首领姬昌仍然亲自耕种 ,同时善待下士,秣马厉兵。周文王时,已经开始发兵东征西讨,将周的势力扩充到江淮地区,“三分天下有

  • 妲己很想听从女娲娘娘的命令,但她被逼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女娲娘娘命令妲己去迷惑商纣王,妲己向女娲哭诉,寻找前世之旅妲己质问女娲娘娘

    这样的纣王让大臣们很痛心。以前的纣王虽然刚愎自用,但还是经常上朝,对于大臣们的建议也能听得进去,可是自从有了妲己,他真的是什么都不顾了。对于纣王,大臣们无可奈何,毕竟他是王!所以,大臣们把矛头纷纷对准了妲己,说她是红颜祸水,祸国殃民!其实妲己也很委屈。虽然妲己肩负着女娲娘娘给她下达的迷惑纣王的命令,

  • 舜把天子位禅让给禹?禹为何下令停止造酒?划定我国国土为九州!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舜为何禅让禹,舜为什么禅让给大禹,舜帝相关资料

    当了天子的禹更加勤奋地为人们谋利,他诚恳地招揽士人,广泛地听取人们意见。有一次,他出门看见一个罪人,竟下车问候并哭了起来。随从问禹:“罪人干了坏事,您为何可怜他?”禹说:“尧舜的时候,人们都和尧舜同心同德。现在我当天子,人心却各不相同,我怎能不痛心?” 仪狄造了些酒,当了帝王的禹喝了以后,感到味

  • 此人是唐朝的“姜子牙”,却惨遭暗杀,幕后主谋竟是当朝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姜子牙临死遗言,姜子牙电影免费版完整,姜子牙九尾狐

    唐朝获得“尚父”称号的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郭子仪,另一位就是本文的主人公,他的名气也不小,名叫李辅国!这个李辅国别看是个宦官,但他可是创造了多项唐朝历史记录的人物!比如唐朝第一个做宰相的宦官,唐朝第一个封王的宦官,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尊为“尚父”的宦官。说李辅国是唐朝的姜子牙,不是说他的本领与姜子牙一样

  • 姜子牙后人搞“兄妹恋”,妹夫怀疑儿子非亲生,却惨遭大舅哥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姜子牙封神榜2,真实的姜子牙后人,姜子牙电视剧40集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后世也经常参照此模板,向世人说明自己笔下的女主角的容貌。美貌是她的代名词,但更令人褒贬不一的就是她一生中的所作所为,她就是姜子牙的后代,齐国有名的美人文姜。小国郑国根本“看不上”这么个美女要说齐国,就不得不提姜子牙了。他在周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