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数十万子孙,为何会被李自成和清朝屠杀殆尽?

朱元璋数十万子孙,为何会被李自成和清朝屠杀殆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782 更新时间:2024/1/15 21:08:24

朱元璋封了24个儿子藩,允许他们有自己的军队,想让他们远离政治中心过着自己的安生小日子。这些藩王一年俸禄高达万石,这还不算逢年过节的赏赐。明朝的藩王不仅仅有地有钱有而且还不用受当地的律法约束,即便是犯罪了,当地官员也不可以对宗亲动用刑罚。因为有了这些特权地位,,皇室宗亲可以肆无忌惮地垄断赚钱的行业,吞并土地,霸占矿山……

如此优渥的条件之下,老朱家的皇室子孙无忧无虑地繁衍。人多了难免有几个人渣,法律治不了他们,就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痛苦。比如徽王朱载伦强抢民女,如果不从就将女子扔进老虎笼子里当做饲饵。

到了明朝末年,老朱家沾亲带故的子孙多达数十万人,就单单山西的皇族一脉就多达万人。根据史料记载,就单单在嘉靖三十一年,分摊给各地藩王的官粮就有800多万担,而当年整个国家的税粮不过是2000多万旦。如此不仅仅是对百姓,对于国家来说,这些藩王都是极大的累赘。

而这些数目庞大的皇亲过惯了清闲自得的生活,在政治和军事上有建树的很少,面对起义军根本不堪一击。还没等满清清算,他们在李自成手上就已经死了大半。

只要是农民军所过之处,皇族都在劫难逃。就单单拿山西来讲,起义军在山西平阳杀了西河王及其宗室300多人。攻陷太原之后,晋王宗室400多人又被押解至西安,全部被杀害。后来还搜罗除了1000多名沾亲带故的宗亲,全都杀死在海子堰。

后李自成又攻陷大同,代王及其宗室4000多人被杀。加上定陶王、翟山王、陵川王等等郡王,李自成一共在山西杀害朱氏宗师万余人。李自成并不嗜杀,而且对所属农民军要求十分严格,但是对于朱姓王室恨之入骨,遇则定杀之。而张献忠也是将屠杀朱氏宗亲贯彻到底,宁愿玉石俱焚,也要将诸王全部扫灭。

明末起义军对明朝皇室宗亲的屠杀是非常坚决而彻底的,只要身上流着朱元璋的血液,必杀之。无论他们是主动投降或者被迫被俘虏,就算是将全部家当都交了出来,都难逃一死。

更多文章

  • 明朝名字是怎么来的,真的和明教有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教和明朝的关系,明朝的时候明教存在吗,明朝皇室名字规律

    韩山童、韩林儿是谁呢?韩山童是白莲教的首领,称“明王”;他的儿子韩林儿称“小明王”。白莲教和明教有什么关系呢?白莲教教义宗旨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即将到来。“光明”一词鼓舞着人们反对黑暗元朝统治,所以“白莲教”又称“明教”。明教和朱元璋:朱元璋曾经信仰白莲教,也承认自己是白莲教起义军的一支。所以,明

  • 一北宋名臣,南宋的村妇竟用他的名字来唤猪,他做了啥事让百姓讨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宋历史小故事,南宋时期嘉兴名臣,南宋名臣胡纮

    (王安石)咱们看看南宋官方怎么评价他。宋高宗赵构南渡以后,命人重修《神宗实录》,把北宋灭亡的原因由蔡京等“六贼”的倒行逆施,上推到王安石的“熙宁变法”,认为“熙宁变法”才是国势衰亡的罪魁祸首,认为王安石变乱祖宗法度,祸国殃民,是千古罪人。在学术上,精英知识分子层面,他也受到严厉批评。南宋理学家们抨击

  • 明朝木匠皇帝去世前,为何评价弟弟崇祯为尧舜,魏忠贤为忠诚?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崇祯皇帝后悔杀魏忠贤吗,崇祯怎么干掉魏忠贤,为什么说崇祯杀完魏忠贤后悔了

    杨涟等大臣的倒下也比皇帝的倒下更加动人心魄,那才是一场悲剧,真正的悲剧。当士大夫精神的缺失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时,说实话,皇帝的作用便显得可有可无。他蜕化成一个符号,风干在王朝唱晚的晚风中,于事无补同时也于世无补。先说说杨涟,杨涟是一个标签,昭示着大明王朝的世道人心。这个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的

  • 万历皇帝为何30年不上朝?打开其陵墓那一刻,才找到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万历皇帝30年不上朝是怎么回事,万历皇帝死后多少年不上朝,万历皇帝曾连续28年不上朝

    万历皇帝可谓是大明难得的聪明皇帝,前10年在张居正辅佐下,励精图治,富国强兵,力行改革,使得大明呈现中兴之势。但是,张居正一死,这位皇帝就慢慢松懈,最后三十年,干脆都不去上朝,不理国政了。后来很多人,分析万历皇帝不上朝,也是跟张居正有莫大关系:一者,张居正辅佐期间,那是大权独揽,与太后,冯宝一起约束

  • 属于大明的太阳已经落下,而大清的太阳正冉冉升起,大明王朝1644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此时一个看上去雍容华贵的男人带着仅剩的一名太监,匆匆来到城北的煤山。这个男人时而唉声叹气,时而捶胸顿足,一旁的太监也潸然泪下。这名心如死灰的男人留下一封罪己诏: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随后他毅然决然的在一颗老槐

  • 刘伯温死前藏起来一件珍宝,朱元璋死不瞑目,最后落在李自成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伯温之死朱元璋哭了,刘伯温给朱元璋三句话九个字,朱元璋遇见刘伯温

    后世对刘伯温的评价是“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可见刘伯温的谋略才华是多么的高深,不逊色于诸葛亮。也正是刘伯温的军事奇谋,帮助朱元璋打下了天下。而这件至宝就是刘伯温一生的心血,军事奇书《百战奇谋》。在1375年,64岁的刘伯温将自己的儿子刘琏、刘仲景叫到床榻前,表示自己要死了,而《百战奇谋》

  • 水浒传中,奸夫都不得好死,而此人给宋江戴绿帽,为何却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水浒传宋江最惨的一战,水浒传宋江隐藏事件,水浒传宋江身边人物关系

    这就是押司张文远,这个张文远那是一表人才,也是宋江的同事,而张文远却很不地道,跟宋江的小老婆阎婆惜偷情,给宋江戴绿帽子,按现在的标准,那是挖墙脚,搞破鞋啊。这对一个男人而言是多么的耻辱啊。但是,宋江上梁山之后,张文远最终却安然无恙。继续做押司,也成为水浒传中唯一一位得善终的奸夫。那为啥宋江不杀他呢?

  • 皇帝沉迷豹房,后英年早逝,却被人称为明朝最后的英明之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最英明勇武的皇帝,明朝十七帝谁最英明,明朝建豹宫的皇帝

    弘治十八年,五月,“戊申,小王子犯宣府,总兵官张俊败绩。”“冬十月丙辰,小王子犯甘肃。”正德四年,“闰九月,小王子犯延绥,围总兵官吴江于陇州城。冬十一月甲子,犯花马池,总制尚书才宽战死。”正德六年,三月,“小王子入河套,犯沿边诸堡。”冬十月,“丁酉,甘州副总兵白琮败小王子于柴沟。”正德九年,“秋七月

  •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可以从“青苗法”的实际操作去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安石变法为什么失败,青苗法王安石,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年富力强的王安石,曾任地方官多年,通晓国政民情,独享天下大名三十余载。他为人质朴节俭,学术造诣颇深,无不良嗜好,不在乎自身荣誉进退,端的是众望所归。而宋神宗也是一位朝气蓬勃、志存高远的皇帝,二人志同道合,一起展开了熙宁变法。可这是怎样一场变法呢?让我们从“青苗法”和“市易法”入手,一睹其详。青苗法就

  • 蒙古在南宋的北方,为什么却从南往北进攻,这样的仗打得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蒙古与南宋的关系,南宋和蒙古战争电影,蒙古灭南宋杀了多少人

    首先是兀良合台和忽必烈一起,穿越吐蕃攻打大理(云南),拿下大理后,从大理穿越自杞进攻南宋。不过,他们在这里遭到了自杞军民的顽强阻截,没有成功。接着,他又攻打安南(越南),想从安南进攻南宋。由于蒙古军持续地攻打大理、安南、自杞,南宋其实已经对蒙古人斡腹之谋的企图有所察觉,开始在广西、贵州等军事要地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