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为官之道呢,从古至今,为官者都要以以上四点为目标,为了百姓着想,带领着他们走上一条康庄大道。
但是在历史上贪官数不胜数,强取豪夺,搜刮民脂,即便时至今日,许多案件仍旧层出不穷,当然两袖清风的官员还是占比较多的。
比如宋朝时期的包拯,他为人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做派甚至被载入史册,真正做到流芳百世。
但是他的一生却坎坷无比,60大寿时为自己的无后而悲怆,所幸儿媳妇知道他还一个儿子。
在后世眼中,包拯是一个处理各类诡异案件的官员,为老百姓平冤案,但其实他对北宋王朝所做的功绩远不止于此。
包拯在巩固边防、整顿朝纲方面又有卓越贡献,可以说为北宋的江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这样一位鞠躬尽瘁的官员,感情生活在生命的篇幅少之又少。
古代男子讲究三妻四妾,有的还会豢养外室,金屋藏娇,而包拯大人一生却只有两妻一妾。
他的原配是张氏,两人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合,婚后的他们过得还算幸福美满。
虽然张氏是农户之女,不懂得识文断字,但是她耐心地一直陪伴在包拯身边鼓励他,让他十分心安。
张氏算得上是他的糟糠之妻了,可惜没多久,她就因病去世了,因此历史上对她的记载很少。
重情重义的包拯,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想要重新娶妻的想法,直到董氏的出现。
那时的包拯一心系于各类案件上,事业蒸蒸日上。
但他虽然陪伴在父母身边,却难以尽孝,他的父母想让他尽快成家,便托媒婆去找寻好人家的姑娘,温柔贤良的董氏成了他们的不二之选。
为了父母的愿望,包拯就这样娶了第二任妻子。
嫁入包府的董氏非常孝敬公婆,很多事情她都亲力亲为,让他们十分满意,也让包拯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将心扑在事业上。
而且董氏本就是当地的名门望族,知书达礼,她的娘家在仕途能帮助包拯,在他的工作上董氏也能有自己的见解,可谓是包拯的贤内助。
可以说,包拯以后获得的巨大成功,离不开妻子董氏的帮助,所以这位妻子是他最后一任,两人陪伴着彼此走过这无数载春秋。
并且包拯私生活干干净净,从不留恋烟花柳巷之地,就连唯一的一个妾都是董氏的陪嫁侍女孙氏,这是因为一般名门望族嫁女儿都要送过去一个侍女,成为对方的滕妾。
令人没想到是,正是这名滕妾的存在,才不至于让包拯绝了后。
包拯在而立之年才娶第一任妻子,再加上忙于处理百姓的案件,不怎么留恋于男欢女爱,再加上张氏的身体本来就不好,所以结婚几年都没有孩子。
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张氏的离世。
第二任妻子董氏从小就被家族照顾得很好,身体健康,而且陪伴包拯的时间很长,所以在两人相辅相成的这几十年间,董氏为他诞下了一儿两女,儿子取名为包繶。
包拯虽然对外严厉,但是在面对自己的儿子时,却十分祥和,这可是他的长子,所以即便以慈父的面容相待,对他的功课要求却依然严厉。
所以,在包拯和董氏的培养下,小小年纪的包涵,凭借着过人的天赋在当地颇有名气。
待他长到不惑之年,董事便为他寻求良妻,在媒人的撮合下,与淮阳崔氏喜结连理。
后来,包繶得到了宋仁宗的赏识,封他为太常寺太祝,但是天不遂人愿,他的身体从小就不好,还没等到去赴任,并在结婚第二年病故。
就这样,包拯和董事饱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之苦,所幸儿媳崔氏肚子里还有他的遗孤,这给了他们些许安慰。
孙子出生后取名为包文辅,由于丈夫的离开,崔氏气急攻心,生产得十分艰难,所以包文辅的身体并不好,以至于整个包府都将他捧在手心里。
可惜带包文辅长到五岁时,竟突然病入膏肓,他们寻遍开封的名医,都没能挽救这条生命,一时间,整个包府被阴暗所笼罩。
包拯和董氏经历了两次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几乎到了万念俱灰的地步,两人也想重新生育,可惜彼时的包拯已经快到了花甲之年,不太可能再拥有自己的儿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包拯将所有精力放在政务上,因为没有后代,再加上本身铁面无私,所以根本不畏惧他高官的威胁,敢说敢做,可以说是北宋朝廷的一股清流。
包青天的名声也由此愈演愈烈,他成了皇帝笼络民心的一把好手。
原本包拯对留后这件事已经不抱希望了,可是在他60大寿时,事情出现了转机。
寿辰上包拯流露出的遗憾,让儿媳崔氏也十分难受与纠结,终于鼓足勇气告诉了他这个天大的秘密。
原来包拯还有一个儿子,名为包綖,这个儿子是他的滕妾孙氏所生。
当年孙氏随着小姐董氏嫁入包府,但是却犯了错误,早早就被赶出府去。
没多久,才发现自己已经怀有身孕,可是孙氏害怕因为自己所犯的错事,再加上自己低贱的滕妾身份,导致儿子不被包拯承认,所以,下定决心将此事瞒下来。
但是,崔氏早就发现了异常,早早派人跟着孙氏,在她的监视发现孙氏也没有情夫,断定这就是公公的儿子,所以才帮助孙氏生产和养育这个孩子。
突如其来的儿子,让几乎绝望的包拯欣喜若狂,这个流落于市井的孩子也很睿智,他的到来令包拯度过了一段时间的天伦之乐。
包拯虽然先后经历儿子和孙子的离世,但或许因为他一身的功绩,上天最终还是给了他一个美好的结局,给他留了后。
而他所代表的就是官员的正面形象,能够被多部影视翻拍一生,这得是多么大的成功啊,所以,为官者切不可中饱私囊,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