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在襄樊水淹七军,曹操主力尚在,为何被吓得要迁都避其锋芒?

关羽在襄樊水淹七军,曹操主力尚在,为何被吓得要迁都避其锋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942 更新时间:2024/2/9 12:04:03

一、曹操荆州方向的防御体系已破,后方门户洞开。

曹操在赤壁之战后,就把主力撤回北方。他一面进行屯田发展经济,一面平定关中等地的反抗势力,巩固自己的统治。对于长江以南的孙权和刘备势力,曹操以江陵和合肥为战略防御重点,组成了南方的防御体系。

这个防御体系建成后,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在孙权和刘备的反复攻击下,张辽在合肥守住了防线,但是曹仁却放弃了江陵,退守襄樊。这就使得襄樊成为曹军在荆州方向上最后的防御重点,如果襄樊失守,曹军将无险可守。

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时候,襄樊由曹仁守卫。曹操为了加强襄樊的防御,还派出由于禁庞德率领的七军人马增援襄樊。按理说,这些人马再加上襄樊城池的依托,完全可以阻挡关羽的进攻。谁知道就在双方陷入胶着状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改变了一切。

于禁、庞德的营地被洪水淹没,关羽派水军围攻曹军,全歼了曹军。在七军被歼灭后,据守襄樊的曹仁已经完全没有了还手之力,除了牵制关羽的兵力外,再也没有了取胜的能力。这样,整个襄樊地区的防御体系被关羽彻底打破。

在襄樊方向背后,原本是支撑襄樊防线,可以建成第二条防线的宛城,此时已经变成了一座废墟。在此年初前的侯音、卫开叛乱时,曹仁率军攻下宛城后,进行了屠城。驻扎在这里的徐晃,手下只有一万新兵,他知道宛城守不住,干脆放弃宛城到阳陵陂驻扎,完全放开了防线。

此时的关羽部下如入无人之境,他的小部队甚至到达了郏下,直接威胁到洛阳的安全。如果不是襄樊的曹仁拼死守住樊城,牵制住了关羽的主力。但是曹仁能否守住樊城也是一个未知数,只是垂死挣扎。

再加上此时的曹操后方爆发了大规模叛乱,到处都有打着关羽旗号的武装活动,使得曹操的形势更为恶化。如果襄樊被攻下,曹操统治区门户大开,关羽就可以直扑洛阳和许都。此时曹魏就会像满宠预料的那样,黄河以南不再为曹魏所有了。

二、曹操无力救援襄樊。

曹操看着襄樊地区的战局恶化,心中十分焦急。但是现在的他,早已经伤病缠身,对救援襄樊已经力不从心了。虽然曹军兵力充足,可是由于没有能够指挥大军的统帅,曹操居然无法派出足够的援军,来解襄樊之围。

曹军在襄樊前线损失了三万人马,这对于曹军来说,并不是伤筋动骨的损失。但是损失了于禁这员大将,却让曹操陷入了困境。在曹操军中,除了担任统帅的夏侯惇夏侯渊和曹仁外,唯有于禁是曹操最信任的将领,可以统帅大批兵力。

定军山一战,曹操折损了夏侯渊这员大将。由于夏侯惇此时身体状况极为不好,为了救出汉中的曹军,曹操只得亲自率领大军前去救援。曹仁遭受攻击后,为了救援襄樊,曹操只得派出于禁前往救援,结果水淹七军,于禁投降了关羽。到此时,曹操已经没有了救援襄樊的大将。

曹操派徐晃去救援襄樊是因为万般无奈。在他手下,只剩下徐晃和张辽是大将之才。张辽此时坐镇合肥,威镇江东,不能调动,因此只能派徐晃去救援襄樊。可是曹操心里很清楚,张辽、徐晃与关羽的私交很好,他不能保证徐晃对自己的忠诚程度。

此时曹操面临的局面,是他一生中最困难的局面。与过去他掌控一切的情况不同,此时的襄樊之战充满了变数。如果发生任何一种意外情况,曹操就将一败涂地。因此,曹操才会提前想到迁都,以免汉献帝和他的朝廷落入关羽之手,防止最坏的情况发生。

三、仅凭曹军的力量无法解襄樊之围。

徐晃在襄樊战场的表现出乎曹操的意料,他拒绝了关羽的友情拉拢,与关羽决一死战。在战斗中,徐晃勇往直前,一举击败了关羽,并且直接杀入鹿角十重,防御严备的四冢营寨。这一战彻底挫败了关羽的锋芒,让双方进入了对峙状态。

不过,曹操和他的幕僚都知道,仅靠徐晃是无法解襄樊之围的。这是因为襄樊有汉水分隔,关羽依靠优势水军控制了江面,使得襄樊无法相顾。徐晃虽然对关羽作战胜利,甚至把军营扎到关羽围墙三丈远的地方,可是也无法打破关羽的封锁。

就算退一万步,关羽放弃汉水北岸的阵地,让徐晃与曹仁会合。但是被汉水阻隔在汉水南岸的襄樊迟早会落入关羽手中。如果那样,就将上演昔日江陵的一幕。经过长期的对峙,曹军终究守不住樊城,只能弃城逃走。

在曹操和手下商议迁都的时候,他的手下司马懿、蒋济为他出的主意不是增派兵马给徐晃,救援襄樊,而是派人去联合孙权,答应把江南封给孙权,让孙权袭击荆州。曹操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正好孙权也来联合曹操,准备袭取荆州,双方一拍即合。随后孙权袭取荆州,这才解了襄樊之围。

从此,我们可以看出,曹操和他的手下都明白,仅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击破关羽,解除襄樊之围的。联合孙权也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如果长期对峙下去,襄樊必然会落入关羽手中。到那个时候,黄河以南的曹魏统治区将遭受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未雨绸缪,曹操做出迁都的决定也无可厚非。

结语:

关羽在襄樊之战中水淹七军后,曹操为了躲避关羽的锋芒,想要迁都。曹操这样做,是他的无奈之举。当时曹操自己和夏侯惇都病入膏肓,无法领兵作战。夏侯渊在汉中战死,曹仁被围樊城,唯一能够率领大军的于禁又被俘。这使得曹操空有兵马,却没有他所信任,能率领大批兵马的统帅。

曹操也知道,仅靠徐晃无力解樊城之围。如果曹仁守不住襄樊,宛洛方向就会门户大开。想要联合孙权,可又不知道孙权的心思。再加上后方叛乱遍地,在这种混乱的情势下,变数太多。如果发生意外,黄河以南的地盘凶多吉少。曹操想要迁都,就是为了未雨绸缪,防止最坏的情况发生。最终还是孙权袭击荆州,才解了襄樊之围,让曹操度过了难关。

更多文章

  • 刘秀深受更始帝刘玄信任,为什么他后来要背叛刘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秀刘玄,刘玄对刘秀的影响,刘玄和刘秀之间的恩怨

    刘縯个性刚毅,慷慨有大节,超人的谋略和卓越的指挥才能。所以,绿林军的其他将领都中意于性格怯弱的刘玄。迫于无奈,刘玄成为了皇帝,也就是更始帝。而刘縯被封为大司徒,刘秀则受封为太常偏将军。刘氏兄弟在随后的发展中还是很厉害的,他们无论在起义军中还是在敌人那里,都赢得了超出其他任何人的威名,于是遭到绿林军将

  • 陈平也是谋臣,为什么他不学张良这样独善其身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陈平和张良,陈平谈张良完整版,历史上陈平与张良长相

    张良走得路是一种,而陈平却走了另一条路。其实这没有对错,张良的确得以善终,他名气更大一些,在刘邦的眼里,功劳也更大,属于汉初三杰之一。我们都知道张良的确功劳不小,但刘邦也属实把张良给架的更高。正所谓站的越高,摔得越狠。张良也的确有点战战兢兢。而且,他看得更开,不为功名利禄所困,也更加明白“狡兔死,走

  • 汉灵帝不是皇子,只是一位亭侯,为什么能成为东汉皇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永昌亭侯,东汉亭侯地位,东汉亭侯李恂之墓

    一首先,刘宏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河间孝王刘开的曾孙。在推恩令的背景下,刘宏的父亲刘苌只获得解渎亭侯的爵位,在父亲去世后,刘宏继承了这一爵位。由此,刘宏的爵位和关羽的汉寿亭侯没有本质的区别,都只是一个亭侯。虽然刘宏没有像刘备一样家道中落,但是,想要继承皇位,显然不是刘宏可以想象的事情。当然,天上有时真

  • 三国职场记:学学诸葛亮,如何把新官上任三把火烧旺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新官上任三把火是哪三把,诸葛亮临死嘴里含7粒米,诸葛亮用人八条准则

    三国职场记:学学诸葛亮,如何把新官上任三把火烧旺起来?2011版《三国演义》诸葛亮看过《三国演义》的人相比知道,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后,从隆中出山辅佐刘备,当了刘备的军师。可是最大的难题来了,既然是担任军事一职,那一定是可以统领三军。可是一个毫无根基的空降领导,最大的难题来了?如何让部下心服口服

  • 三国职场记:就应该学学刘备,脸皮厚,讲兄弟义气来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十个必学技巧,从桃园结义看刘备用人,浅谈三国中刘备的领导

    刘备的职场一生,可谓是既波澜旷阔,而又穷困潦倒。正因为《三国演义》将其美化得高大上,满嘴的“以仁义之心,匡扶汉室之名”的伪君子。为何这么来评价他?再次仅从职场生涯的角度来分析《三国演义》中塑造的刘备这个角色人物。三国职场记:就应该学学刘备,脸皮厚,讲兄弟义气来上位2011版《三国演义》刘备打着仁义之

  • 三国职场记:你成功了,没有人会在意你曾经手段有多卑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中的职场感悟,职场打压手段,职场处世20条法则

    三国职场记:你成功了,没有人会在意你曾经手段有多卑劣2011版《三国演义》曹操如果曹操是职场中的一名员工,那么他身上一定有着异于常人的闪光点。即使《三国演义》中把曹操写得令世人所唾弃,但是不影响我对曹操这个人的敬佩之情。成大事者也,不仅需要有刘备的仁义礼智之心,更得有曹操的魄力以及任人唯贤的胸襟。披

  • 三国职场记:忍辱负重,韬光养晦,方可取代那个你不喜欢的领导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三国领导,从三国看职场

    都说每部电视剧都是一部赤裸裸的人性教练场,一部活生生的职场现代史。三国演义似乎就是人性与智慧的教练场,一部现实版的职场教科书。三国职场记:忍辱负重,韬光养晦,方可取代那个你不喜欢的领导新三国宣传剧照为了不曲解原著的原意,或者做过多的个人解读,我们抛开小说原著,仅仅从《新三国》这部拍摄演绎的剧来窥探一

  • 诸葛亮出山第一计,不只是为了救刘琦,半年后才知其另有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帮刘琦解围,诸葛亮刘琦完整视频,诸葛亮哪一年出山

    刘琦是荆州牧刘表的长子,但是却被刘表之妻蔡氏厌恶,还有性命之忧。刘琦听闻叔父刘备刚刚得到军师诸葛亮,于是想请教诸葛亮,求教救命的计策。诸葛亮以这件事乃是刘琦的家事,不便参与为借口,拒绝为其出谋划策。无论刘琦怎么求诸葛亮,诸葛亮铁了心,不给刘琦出主意,还准备离开。刘琦不满,认为诸葛亮既然不肯给他出主意

  • 诸葛亮生前给刘禅留下六个字,可让蜀国不至灭亡,但刘禅也弄反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禅vs刘禅,孙尚香在刘禅屋里教刘禅作业,诸葛亮临死前刘禅给他说了什么

    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天下纷争,群雄逐鹿,三国鼎立。而这三国就是在这天下大乱的战局中脱颖而出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这三国便是曹魏、蜀汉和孙吴。这三国国家中就属蜀汉最为易守难攻,但偏偏又是蜀汉所存在的时间最短,仅仅只有四十二年就被灭国。按理说不应该是这样才对,但是为什么就这样发生了呢?关于蜀汉的灭亡,一直

  • 诸葛亮留下一位大将,本可挽救蜀汉于危亡,刘禅却不听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蜀汉刘禅,刘禅死后蜀汉结局,诸葛亮北伐失败跟刘禅有关系吗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邓艾率军偷渡阴平之前,有一位蜀汉将领就想要带兵支援成都,但是,这一建议却被后主刘禅拒绝了。换而言之,如果刘禅可以听从这个人的建议,蜀汉灭亡的时间完全可以往后推迟。一首先,这个人就是蜀汉将领中比较低调的霍弋,也是诸葛亮为刘禅留下的一员大将。霍弋是霍峻的儿子,霍峻出自荆州之地,原本是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