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建成手里有四名大将,玄武门之变他们在哪里?

李建成手里有四名大将,玄武门之变他们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932 更新时间:2024/1/11 6:54:35

李世民李渊之命去打败刘武周,进而向南推进,打败王世充窦建德,收复了中原许多割据之地。等回到都城没有过了多久,河北刘黑闼又犯上作乱,这个时候太子请求出战,李世民在这个时候也就闲居在家,后来太子遇到兵败,又是李世民出战协助。最终李建成战胜了刘黑闼。在这场战争中,李建成收纳了许多将军,其中就有4位:罗艺王珪,韦挺和冯立。但是这4位将军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并没有出现。

太子李建成因为玄武门之变被秦王杀害,在这个时候,他手下的人无论是将军还是门客,都不知道逃向了何方。而有一些没有逃跑的人,整天也是坐卧不安,生怕李世民会追究他们的责任。那李世民也是一代英主,他知道他自己的行为对不起他的大哥,所以就没有牵连更多的人。他也发布诏令这件事不再追究。那么我们今天来看看跟随李建成的那4个人到底去了哪里?

我们首先来看看罗艺。罗艺和他手下的人都是非常英勇善战的人。他手下曾经有过燕云十八骑,这十八骑兵,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一个人就可以打败10多个敌将。就是因为有这么强的一个人,所以李建成才会击败刘黑闼,从此李建成也开始重视这个人。而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为什么他没有出现呢?这是因为他在击败刘黑闼之后就被安排到了北方边境地区,短时间内根本不能返回中原地区。

我们再来看看王珪。我们前面说的罗艺,在李世民登基之后,他借着为太子报仇的名号反叛,最终被李世民处以极刑。而王珪这个人就非常识时务,在李世民胜利之后,他就开始辅佐李世民,成为了李世民的宰相。我们都知道李世民有一个特别优秀的柬臣,他就是魏征。而王珪与魏征特别相似,对于李世民在政治上犯的错误,他敢于指出,他敢于与李世民争辩到底。

第三位就是韦挺。说到韦挺与李建成的关系,这就要从他们小时候说起,用现在的话说,他们就是发小,两人的关系一直都很好,唐朝建立以后,他也是尽心尽力地辅佐李建成。但是后来发生了一系列事情,杨文干事件牵连到了他,所以在李渊这里也是容不下他,这样的一位人才就被流放到了荒野之地。知道李世民当了皇上,他在为重新任用,最后也死于任职途中。

最后一位将军就是冯立。冯立对李建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也是李建成非常信任的一位武将。在李渊建立大唐之后,他官居车骑将军,同时也是在尽心竭力地辅佐太子,成为太子的心腹将军。冯立对李建成忠心耿耿。玄武门之变以后,李建成身边的众多将军和士兵都落荒而逃,但唯独只有冯立誓死效忠。就算是李世民成功赢得了这场夺嫡之变,冯立也没有卖主求荣。

后来李世民派人去寻找他的下落,几番周折以后,终于找见了冯立。冯立是一个非常忠心耿耿的人,李世民也是看中了他这种品质,而且李世民还是一个求贤若渴之人,他肯定不会放弃这次招安冯立的机会。于是他故意试探冯立,他一条一条地陈述了冯立所犯的罪行,但冯立却说:大丈夫做事敢作敢当,请皇上赐我一死。李世民不但没有杀他,还让他做官。

结语:我们上面陈述了李建成身边4个人的结局。这4个人可以说是英雄豪杰,罗艺最后反叛,实属无奈,可能是出于他心中对李建成那份忠心。其他三位也都是非常识时务,毕竟李世民也是为天下百姓着想,所以他们愿意留在李世民身边辅佐李世民成就大事。

更多文章

  • 唐朝士大夫的求职推荐信,“你不帮我等着瞧”,千古成语由此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人自荐信名篇,古人最有气势的自荐书,古代书生的自荐书

    唐朝玄宗年间,有个叫王泠然的人,虽然中了进士,但按当时的规矩,科举及第以后还得接受吏部考核才能派官。王泠然属于三等末的同进士及第,因此并没被吏部选上实缺(有职位的品级官员),只被授予了个文散官将仕郎。恰逢当年吏部停止选才用人,只好继续在家待业。注: 《新唐书·百官志一》将仕郎文散官名。隋始置,唐为文

  •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为何打击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魏征死后李世民说的话,大唐情史魏征怼李世民,李世民第一次见魏征

    在传统文化中,中国人一向都是谦虚内敛的,在说话时也大多都是委婉的,但在我国古代唐朝时期有这样一个十分直言不讳的大臣,他就是魏征。在初高中生学的历史课本中,我们曾学过一句与魏征和李世民有关的一句话,而且这句话是非常有意义的,这句话就是“以史为镜,可以见兴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 皇帝:咱们王朝就没有比肩李白的大咖吗?丞相:有,此人超过了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白的简介资料李白被人称作什么,历史上谁能超越李白,李白vs李白

    如果你是陆游,你会怎么选择?作者要是陆游,就专门只给皇帝一个人写诗,小日子也可以过得很滋润啊。我不作恶,不趁势附和皇帝,不攻击异己,不就行了吗?人家是怎么选择的?他嘴上虽然不说,但心里很诚实——皇帝欣赏我的诗文,我不稀罕,他要采纳我的北伐主张,我才稀罕呢。苦难,给了陆游一颗强大的内心,然而,这么自甘

  • 魏晋南北朝的皇后制为何如此戏剧?尼姑和“保姆”,立或不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代皇后及嫔妃魏晋南北朝,南北朝时期皇后当尼姑,皇后保姆

    而在我国古代,皇后制度成为了皇帝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历朝历代对于皇后十分的重视,毕竟其是六宫之主,需要发挥着母仪天下的作用。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后制度却十分儿戏。纵观魏晋南北朝时期,你会发现那个时代的皇后要么就是不立要么就是多立,另外这些皇后要么就是出家削发为尼,要么就是“保姆”,种种荒诞性

  • 作为唐高宗李治的亲孙子,李义珣怎么会流落岭南,当了40年奴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唐高宗李治不惜背负骂名也要娶自己父亲的女人,也正是因为这样才缔造了武则天的神话故事,李治有很多儿子,但都被武则天控制,更严重的是李治的亲孙子李义珣作为皇家后代,竟然沦落为奴仆,流浪岭南四十多年,这都要败武则天所赐。武则天能够从感业寺回到皇宫一方面是她自己在其中的努力,另一方面就是李治的喜爱。在李世民

  • 唐高宗李治政绩出色,为什么有人很少提及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高宗李治简介,唐高宗李治是多大死的,还原真实的唐高宗李治

    唐高宗(628年-683年)字为善,长孙皇后所生。李世民嫡子,长孙皇后所生。唐朝第三位皇帝21岁登基。在位34年。李治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被低估的皇帝(没有之一),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雄才伟略睿智不凡。李治在位最大的政绩就是对关陇集团的打击。门阀政治被极大削弱。政治影响力大幅度降低,寒门政治得到了极大提高

  • 李勣作为凌烟阁“吊尾车”,为何能成为托孤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有意思的是,徐茂公虽然不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却有历史原型,他的原型就是徐世勣,是唐朝名将之一,所以真正的“徐茂公”不仅能掐会算,还能排兵布阵领兵作战。徐世勣,字懋功,因为曾被李世民赐姓李,便改为李世勣,后来为了避李世民的讳,于是改为李勣。同时也是因为改名的原因,与李勣同一时期的秦叔宝、尉迟恭等人,经过

  • 玄武门之变,明明有两支军队勤王护驾,为何李渊还是将大权交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为什么李渊不阻止玄武门之变,李渊玄武门之变完整版,玄武门之变李渊的侍卫哪去了

    曾经的三兄弟如今只有李世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三兄弟之间已经变成你死我活的斗争。李渊知道自己的处境很危险,虽然有两支军队勤王护驾,但是最后还是将大权交了出去。李渊这么做是爱子心切还是被逼无奈呢?之所以说玄武门之变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是因为当时周围的环境以及整个局势,对于李世民极度不友好。李建成、李

  • 作为李渊你将如何处理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避免玄武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渊帮李世民杀李建成的原因,李渊为什么喜欢李建成讨厌李世民,李渊认可李世民杀李建成

    李渊做为大唐的开国皇帝,他的能力是极其出色的。只不过被李世民篡改了。在大唐开国功臣里,但在立太子的问题上。李渊立太子太早,使得过早地形成了太子党,后来李渊扶持李世民与太子权力过大不无关系。应该说,在大唐开国中。宗室里面立功最大的无疑就是李世民。立国以后李世民被赐予巨大的权力,甚至是开衙建府(天策府)

  • 假如嬴政、曹操、李世民、朱元璋生活在同一时代,谁能统一全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李世民,朱元璋都是大军事家,大政治家。但必须要看他们处于那个时代背景,如果是处于汉末,隋唐时代,朱元璋必然出局。因为,无论汉末还是隋唐都是军阀氏族,世家门阀的时代。根本不会有朱元璋这样寒门的任何机会。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朱元璋不会有任何机会。这是曹操与李世民的时代,是他们的政治舞台。朱元璋被抛弃